第八百五十六章:封無可封

用力蹬踏自行車加速,興奮得臉頰紅撲撲的坤興追上父親後開心極了,她道:

“父皇,‘漢江郡王’應該是我大明第一忠臣良將對不對,他不僅僅忠於父皇,對兒臣和哥哥弟妹們也好得很呢!”

童言無忌,崇禎哭笑不得,只能敷衍道:“‘漢江郡王’有大功於社稷,確實是個難得的大才。”

“是啊、是啊!‘漢江郡王’了不起,自行車這樣的好東西就是他發明創造的。兒臣騎着自行車,宮女們都追不上。

騎馬都難學呀,還容易摔傷,學騎自行車快得很,而且很安全,如果我大明的步兵都騎着自行車,就能夠追着韃子、東奴的騎兵打呢。”

崇禎皇帝能文能武,騎得劣馬,挽得強弓,何嘗不知練習騎術何其難也。

他今天拿到自行車擺弄了一刻鐘就基本上能掌握,當然驚歎自行車的好處。

崇禎誇讚道:“坤興很有見地啊!確實如此,如果自行車大量裝備部隊,確實能夠提高機動力,只不過騎着自行車跟騎兵對衝恐怕不現實。”

“兒臣已經寫信問‘漢江郡王’如何騎着自行車打仗,還沒有接到回信呢,兒臣得到回信後拿給父皇看好嗎?父皇也可以參照‘紅旗軍’的辦法訓練京營。”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崇禎只能心裡苦笑,他不傻,鋼鐵製造的自行車該有多貴他心裡清楚,現如今大明連賑濟糧都買不起,哪有餘錢購買自行車裝備京營。

“別胡鬧,以後也要少寫信煩‘漢江郡王’,你是皇家公主,他畢竟是個外臣。況且他要完成五年平遼,忙着呢。”

“父皇,‘漢江郡王’每一次都回信了,他就如同解惑的老師般,兒臣在他的教導下學會了不少知識,兒臣沒覺得他嫌煩呀!”

崇禎還想說些什麼,又不好說得太直白,總不能跟愛女說,黃漢那廝有可能圖謀大明江山成爲反賊。

見父親沉默了,貌似不喜歡自己跟“漢江郡王”書信來往,坤興解釋道:

“父皇,‘漢江郡王’給兒臣寫信都是鼓勵兒臣認真讀書,爭取文武兼備,還提醒兒臣勸父皇不要通宵達旦批閱奏摺,要勸父皇保重龍體。”

歷史上的坤興性格柔弱,命運悽慘,黃漢由衷的想改變她的命運,從小就在耳濡目染她,儘可能讓她的童年充滿陽光。

每一個月抽空看看坤興的來信並且回覆,早就進入了秘書處的日程,根本忘不了。

東廠特務當然會偷看黃漢書信的內容,因此崇禎也知道黃漢的書信傳遞的乃是正能量。

他想了想,認爲女兒保持着跟黃漢的書信來往也不是壞事,真有事之時,也能夠多一個溝通、談判的渠道。

崇禎最後決定不糾結此事,靜觀其變。

他這段時間無比疲憊,主要是各地藩王蠢蠢欲動,指責朝廷漠視秦王、瑞王身陷囹圄的奏疏絡繹不絕。

不少藩王所在地的官員上奏摺,他們都表示藩王、郡王擅自離開封地已經蔚然成風,地方上無力阻止,請求朝廷予以嚴懲。

內外交困,崇禎頭大如鬥,如今的大明岌岌可危,仰仗者唯黃漢一人而已。

權衡利弊,崇禎不得不按下胸中的怒火,把彈劾藩王、郡王的奏疏留中,他不但不能跟黃漢反目,還在思考如何調動“紅旗軍”出動人馬前往陝西剿寇。

前幾日又有陝西軍情送達,商州被高迎祥麾下大頭領高一功攻破,總兵官牟文綬的人馬苦戰七天後只有不足兩千人得以突圍。

流寇在商州西集結人馬超過十萬,擺出一副繞過潼關從商洛山區直搗鄖陽的架勢,鄖陽巡撫苗胙土發出的告急公文已經有三份出現在龍書案上。

高迎祥親自率領的人馬一度包圍榆林鎮城,幸好尤世威、吳自勉、侯世祿、猛如虎等等將領據城死守。

攻防戰打了足三天,雙方死傷人馬過萬,由於流寇發現了兩萬左右“紅旗軍”出了偏頭關往榆林運動才撤圍退走。

崇禎過於焦慮最近經常失眠,他的心情複雜,一直處於矛盾之中。

他一方面希望“紅旗軍”節節勝利早日完成平遼好騰出手收復陝西,另一方面又希望黃漢實力受損威脅不到大明江山社稷。

聞報張鳳翼、孫元化等等代表“漢江郡王”進京獻俘、誇功當場安排接見,他太想知道“紅旗軍”能否出兵一部進入陝西剿寇。

九月初八的大朝會氣氛很熱烈,那是“紅旗軍”的報功團面聖呈奏戰果。

戰必勝、攻必克已經成爲了“紅旗軍”的代名詞,朝堂上的文官武將已經習慣了,歌功頌德一番那是必不可少。

縱然崇禎內心裡擔心黃漢圖謀不軌,表面文章還是要做的,議一議“錦州大捷”的封賞必不可少。

鐵了心追隨黃漢的樑廷棟第一個放炮,他道:

“陛下,‘漢江郡王’在春天阻截了東奴往陝西派遣的援軍,秋天又打下錦州城和周邊墩堡七十幾座復土數百里,俘獲僞滿清軍民十五萬,斬首數千,使得東奴逼迫採取守勢。

‘漢江郡王’戰功彪炳理應厚加封賞,老臣提議朝廷給予‘漢王’爵位,以振奮軍心!”

早有默契的張鳳翼道:“老臣附議,此時給‘漢江郡王’加官進爵會更加激勵‘紅旗軍’奮勇殺敵,相信平遼之日爲時不遠。”

崇禎想到了會有這一出,他沒有開口拒絕,目光瞧向了首輔劉宇亮。

明白皇帝是準備讓自己背鍋,劉宇亮也沒轍,誰讓他是首輔來着,他只得出班道:

“‘漢江郡王’功勳卓著理應得到封賞,可是老臣認爲此時給予藩王爵位不合時宜。

因爲接下來還有平遼大戰,‘漢江郡王’還會建功立業,如果他已經是大明藩王,平遼後豈不是封無可封?”

歷史上功高震主、封無可封的權臣多着呢,他們的下場都不會好,吳起、白起、韓信等等都是人傑,哪個不是戰功赫赫,奈何都死得很慘,還連累家族。

首輔說出“封無可封”這四個字,太容易讓人觸發聯想,殺傷力不小!

第八百八十八章:嶄露頭角第八百七十八章:曹州攻防戰第七百七十四章:聽天由命第七百二十五章:滅許定國滿門第一百零一章:歸來第四百四十六章:啞火第五百九十三章:同室操戈第三百五十七章:一隻雞第七百七十八章:傻鳥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見見血第四百一十九章:過洋牽星術第五百五十九章:封建教條第一百四十八章:打祖可法第六百六十一章:聲西擊東第一百二十五章:對射第九百章:三叩九拜第四百一十二章:趕繒船第八百二十八章:翻臉第四十九章:跑不死第九百一十八章:烈火焚城第二百二十八章:韃子第八百一十五章:以正視聽第九百二十章:紅日升起第六百四十九章:士氣如虹第七百九十四章:分歧第二百八十九章:擊斃耿仲裕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二百一十九章:以牙還牙第四百零一章:猜忌第五十四章:坐地分贓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二百四十四章:屈人之兵第五百七十六章:感動崇禎第七百七十四章:聽天由命第一百九十一章:一聲嘆息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七百二十四章:人喊馬嘶第一百一十章:一網打盡第七百四十四章:鄭芝龍第八百五十六章:封無可封第九百五十五章:洪承疇來投第八百四十三章:閉關鎖國第四百四十三章:戰死沙場第八百七十三章:挾天子而令諸侯第七百一十七章:煽動性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五百二十七章:滅了朝鮮第一百五十六章:連降三級第四百七十三章:咬牙切齒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第九十九章:補戰損第三百六十五章:攻防戰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獵場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三百三十九章:炮擊金州第一百一十三章:爆發邊緣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東征第五百三十三章:曲意逢迎第五百三十九章:大事第六百零五章:鞭長莫及第七百六十二章:心急如焚第七百九十九章:窮兇極惡第五百三十三章:曲意逢迎第七百五十一章:各顯神通第三百四十章:挨天譴第六百章:日落西山第五百八十五章:乾瞪眼第五百章:安得廣廈千萬間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張網第八百七十三章:孤家寡人第九百四十九章:潼關攻防戰第七百九十五章:爲何而戰第七百六十五章:雙重禍害第八百一十七章: 夜長夢多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礎建設第一百八十九章:一方樂土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終第八百六十六章:異域揚威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六百七十二章:步炮攻堅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擁有氺營第一百七十二章: 豎子不足爲謀第六百九十八章:傷筋動骨第九百二十三章:光明前途第三百零八章:繳獲豐厚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四百二十二章:巢穴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第十章:遭遇戰第二百二十八章:韃子第四百七十四章:細菌戰開始第五百零七章:毛葫蘆兵第四百零二章:做加法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第二百三十三章:準備野戰第二百零三章:功過相抵第三百六十六章:短兵相接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二百一十九章:以牙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