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圍殲多鐸

崇禎回到御書房發泄過後,問王承恩道:“朕還是大明天子嗎?黃漢染指的地盤還算大明領地嗎?”

如此難題王承恩哪敢作答,其實王承恩的能力有限,也不會用好手中的權力,在甲申國難時無計可施陪崇禎上吊足以說明問題。

王承恩大權在握十幾年,培養幾百哪怕幾十心腹死士很難嗎?保着皇帝和自己出逃總會比上吊好多了,機會應該是存在的。

當時北京城亂糟糟,導致崇禎和王承恩的屍體三天後才被發現就可見一斑。

這其實就是崇禎剛愎自用的結果,他一直到臨死前都認爲“諸臣誤我”,不僅僅可笑、可嘆還很可悲。

崇禎手握皇權十七年,是大明最高決策者,亡國的第一責任人就是他,臨死前還推卸責任足以說明他沒有擔當。

大明不是沒有能臣,然而都是曇花一現,問題就出在崇禎太自以爲是,到了崇禎十七年身邊都剩下了庸才,連跑路都做不到。

也有不少文官武將選擇殉國,但不表示這些人有才能,僅僅證明他們有氣節罷了。

見王承恩嚇得跪下了,崇禎仰天長嘆道:“諸臣皆是趨炎附勢之輩,幾百官員的任命居然全由遼國公提議照準,朕豈不是成爲了擺設?”

王承恩道:“陛下息怒,徵虜大將軍用人得當,至今沒有出現紕漏,朝臣不駁回他的提議也是爲了朝廷着想,硬塞官員去‘漢江省’最後得不到實缺反而會讓朝廷丟臉。”

“紅旗日報”發行量猛增,升斗小民、官員、吏員包括太監都研讀,王承恩也不例外。

他能夠感覺到“漢江省”的勃勃生機,最是奇怪爲何在徵虜大將軍治下不是人浮於事,而是人盡其才,心裡其實佩服得五體投地。

黃漢遠離朝堂,皇帝鞭長莫及也!此時只能勸慰崇禎不要妄圖控制“漢江省”,免得逼反了徵虜大將軍。

崇禎之所以感到憋屈完全是因爲沒有應對之策,他何嘗不知不能逼得黃漢翻臉,選擇妥協是必由之路。

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爲何諸多官員去了“漢江省”就能夠用心做事不再貪腐?大明朝堂上的黨同伐異爲何沒有在那裡出現苗頭?

“漢江省”溫體仁親筆書寫的奏報中闡述了宋鵬飛、孫傳庭、陳奇瑜的鴨綠江部署,透露出如果不出意外僞滿清豫親王多鐸以下一萬三千滿蒙騎兵和七千旗丁將要被圍而殲之。

崇禎在恨黃漢威逼朝廷之時對接下來的大戰又充滿期待,矛盾的心情無法向人傾訴,更加覺得窩火。

如果“紅旗軍”緊接着陣斬或者生擒多鐸這個僞滿清的親王,朝廷恐怕一定要給黃漢必要的封賞,封爵郡王又得提上日程,屆時自己準還是不準?

確實如此,溫體仁、張鳳翼、樑廷棟、楊一鵬等等大明高官都在等鴨綠江方面軍再傳捷報。

他們商量好了,斬殺或者擒獲多鐸後集體上書請求朝廷冊封徵虜大將軍“漢江郡王”。

至於徵虜大將軍承擔五年平遼之時提出的平定遼東後索要的遼瀋郡王爵位,被溫體仁等等忽略,因爲那時沒有誰能夠預見徵虜大將軍會全取朝鮮開疆拓土,使得大明朝多出“漢江省”。

徵虜大將軍爲國而戰拓土三千里,使得大明兩京十三省變成了“兩京十四省”,功勳卓著,足以得到郡王爵位,以後平定遼東應該得到藩王爵位。

多鐸哪裡想到他的項上人頭被大明高官惦記上了,將要成爲黃漢加官進爵晉級爲大明郡王的階梯。

他認爲自己實力未損,一點點也不緊張,率領兩萬人馬預備退回遼東。

滿蒙騎兵已知“紅旗軍”戰船的厲害,他們當然會避開沿海選擇從鴨綠江中上游行軍。

也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鴨綠江方面軍楊國恩、黃龍、高忠義、鄭學偉、劉四海的一萬餘步兵率先在叫做平谷川的地方跟滿蒙騎兵幹上了。

排名第二的總贊畫陳奇瑜是這一次戰鬥的總指揮,他心裡不踏實。

他不是擔心自己的佈置有疏漏,也不是擔心“紅旗軍”不敢戰導致預期效果達不到,而是認爲自己初來乍到,“紅旗軍”將領有可能瞧不起他。

陳奇瑜很奇怪爲何自己在大明指揮更多人馬之時沒有這樣的感覺,來到徵虜大將軍麾下總有說不出的壓力。

後來他終於領悟了是什麼原因,那是因爲“紅旗軍”體系人才濟濟,隨隨便便拉出一個普通少年正兵都能寫會算、懂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作戰計劃修正稿交於徵虜大將軍批覆之時,陳奇瑜被點名指揮鴨綠江方面軍的第一次阻擊戰,預設戰場完全由陳奇瑜佈置,其他將領協助。

貿然被委以重任,陳奇瑜真不敢從命,立刻寫信請辭,可惜徵虜大將軍只留下了“矯情!”兩個字的批覆發還。

陳奇瑜見到了這兩個字的評語羞得無地自容,第二天他就不再“矯情”全心全意投入到戰前準備之中。

中秋節,多鐸的兩萬人馬終於進入打擊範圍,陳奇瑜知道“紅旗軍”講究以最少傷亡獲得最大戰果,他沒有佈置步兵衝鋒,也刻意沒有堵死往西的通道,而是依託工事羣和險要打槍放炮。

平谷川幾十裡範圍的山上都有工事羣,都部署有弗朗機一磅炮,滿蒙騎兵在這樣的環境下蒙圈了,完全是捱打的狀態使得他們變成了驚弓之鳥。

然而每一個工事羣之間都沒有被堵死,清軍承受打擊後都會有縫隙使得他們得以逃出生天。

沒有陷入死地,東面不僅僅有成千上萬發現敵情就會結陣如牆的“紅旗軍”騎兵尾隨,還有不知多少推着獨輪車的步兵跟進。

遭遇伏擊的滿蒙騎兵更加沒有了回頭一戰的勇氣,他們承受傷亡倉皇向西北山區繼續逃遁。

這樣的結果在陳奇瑜的預料之中,他認爲結束平壤攻防戰的開城方面軍投入到圍殲多鐸部的戰爭中,如果滿蒙騎兵選擇往東跟開城方面軍血戰,那麼圍殲計劃就能夠在幾天內完成。

第八十二章:廣渠門第五百八十八章:活捉武納格第七百四十二章:誤會第六十四章: 破網第三百零一章:結硬寨打呆仗第五百四十五章:南下第三百六十六章:短兵相接第三百二十九章:震懾第一百八十章:天造地設第六百九十一章:以你爲榮第七百六十二章:心急如焚第十五章:戰馬第一百三十二章:順天巡撫第八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三章:武器第二百七十三章:天子召喚第七百九十四章:分歧第一百八十章:天造地設第六十章:出色又出衆第一百二十五章:對射第五百二十五章:窩囊廢第六百三十四章:一語點醒夢中人第七百八十二章:不可饒恕第七章: 熱血沸騰第二十九章:墜馬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槌定音第四百四十二章:談漢色變第二百六十一章:說走咱就走第四百四十六章:啞火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二百二十三章:聖天子笑得開心第六百二十三章:跳邦接舷第二百五十八章:變故第三百五十九章:發展壯大第八百六十五章:海西四部第一百八十三章:體察民情第一百九十七章:走一步看一步第六百六十章:殺來了第三百三十六章:官升右都督第二百七十七章:擴軍第七百一十三章:春季攻勢第二百六十一章:說走咱就走第四十四章:疾馳第二百一十八章:扔進昭獄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七百零一章:天翻地覆第七百三十九章:聯合流寇第七十章: 再選家丁第五百七十一章:京師再次戒嚴第六百七十二章:步炮攻堅第九百四十六章:人盡其才第三百六十四章:勸降第九十八章:救命糧第三百四十章:挨天譴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八百八十二章:奮起直追第一百六十五章: 痛打落水狗第七百五十五章:流寇鬧得歡第九百三十九章:安全歸來第六百八十五章:英雄部隊第六百四十五章:少年施琅第七百三十四章:呆若木雞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七百七十章:別來無恙第七百零九章:報仇雪恨第五百四十三章:莫要從賊第四百三十二章:細菌戰第三百三十章:等待第一百八十六章:躺着中槍第七百三十三章:無賴精神第六百八十八章:爆發了第一百七十六章:補充兵額第九百零一章:秦淮八豔第五百八十六章:不留活口第六百章:日落西山第五百八十九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四百零一章:猜忌第四百五十六章:成功第四百八十七章:微服私訪第三百一十三章:會攻金州第八十六章:帥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五十二章:奪城第六百九十二章:整兵再戰第五百三十八章:忠義堡第一百六十一章:戰鬥到生命最後一息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屍百萬第一百五十三章:太野蠻了第五百二十五章:窩囊廢第四百七十六章:膿水和屍液第四百一十九章:過洋牽星術第七百四十七章:徐光啓科學院第三百八十三章:佈局第七十七章:妖嬈第四百四十九章:煙塵第五百一十章:打入流寇核心層第九十五章:突襲第一百零七章:各懷鬼胎第六百零五章:鞭長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