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各顯神通

泰州、鹽城、揚州、南通州這片區域大明朝廷相當重視。

“紅旗軍”貿然在這裡圈大片田地不合時宜,因此都是採取改造無主沼澤地來造垛田。

如果有人看到了垛田的成果想來摘桃子,“紅旗軍”不介意跟他們玩白道、黑道,單看看誰膽大包天?

爲何明末有那許多溫順的漢民變成了窮兇極惡的流寇、兵痞?

原因是一個敗壞的制度下會導致好人變壞,導致良民變成暴徒,崇禎皇帝這個當家人難逃其咎。

黃漢不會殺光所有觸犯大明法律之人,除非血債累累之徒,一般情況下總要給予重新做人的機會。

商人逐利乃是天性,在制度崩壞的前提下,在違反成本低,利潤巨大的前提下,連朝廷重臣,世世代代享受國恩的勳貴都不守本分,要商人守好本分那是笑談。

因此黃漢出手把晉商幾代人積累的財富一把搶光後沒有殺任何人,給予他們重來的機會。

在朝鮮屯墾的人羣中最顯眼的就是晉商羣體,一二百家晉商被拆分爲一兩千個小家庭,人口有一萬幾千,都打散安置在漢城附近,漢江之南也有一部分。

宣傳隊早就大張旗鼓進行了宣傳蠱惑,所有人踏上新領地的那一刻,以前種種都會既往不咎,所有的人都清清白白,支持憑藉勞動致富。

任何人的勞動所得“紅旗軍”都會予以保護,如果不願意種地想做生意,可以寫貸款申請闡明準備做什麼生意或者開辦生產什麼東西的作坊等待批覆。

由於“漢江省”暫時執行軍管,管理地方的官員都是“紅旗軍”鎮撫官和宣傳隊員,這些人當然會不折不扣根據家主的意圖做事。

搞活經濟、興辦實業、鼓勵商貿是“漢江省”發展的口號,當然不是說說而已,一定要落到實處。

軍人辦事效率很高,接到申請書的第二天就有人登門詢問,三天內就會給予批覆,除非請示做賭場、妓院等等的偏門生意需要很長時間等待,正行基本上都是開綠燈。

晉商在毫無防範的情況下被“紅旗軍”一鍋端,根本沒時間串供銷燬私通建奴、韃子的罪證,相當於被人贓俱獲。

他們本以爲抄家後就會面臨滅族,真的沒想到徵虜大將軍只要錢不要命。

一兩萬山西人來到漢江附近之時發現這塊水土比他們老家的肥美多了,會種地的一天都不耽誤,立刻在屬於自己的田地裡勞作。

晉商羣體有文化學習能力比較強,在原住民講解下,很快就大體知道了如何伺候水稻田。

不會種地也不要緊,“漢江織布廠”工地上就有工作機會,以後還會招收不少男女織工。

以前常年做布匹生意的帳房、掌櫃、夥計肯定能夠找到一個體面且收入不錯的工作。

算盤打得好肯定是一技之長,在新領地一定能夠找到帳房的差事。

要說商人羣體中的能人確實不少,太多人家有祖傳的手藝。

如喬家祖上就是靠做豆腐積累的第一桶金髮家致富,現在他們在小額幫扶貸款扶持下又做起了老本行,生意蒸蒸日上,沒多久就擴大了生產規模。

王家祖上是靠做大醬起家、靳家的祖業是小磨麻油、劉家的老陳醋遠近聞名、張家做的棉被質量上乘……

於是乎,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善於積累財富的晉商又在進行原始積累。

但是跟以前有所不同,沒有滴着骯髒的血,而是憑藉勞動和智慧正道取財。

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着血和骯髒的東西,這樣下定論太極端,那是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

比如說馬雲、馬化騰、比爾蓋茨的財富,難道也是如此嗎?

合法商人,按章納稅的商賈,“紅旗軍”體系熱烈歡迎,不僅僅不會吃拿卡要,還會進行政策性扶持讓他們把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強。

張鳳翼、樑廷棟、鄭之惠、吳襄等等在京師盤桓了接近一個月,他們這段時間在京師絕對是吃香喝辣。

太多達官貴人意識到手裡已經擁有二十幾萬正規軍,幾十萬衛所軍和輔兵雜役的徵虜大將軍已經是無敵的存在。

又眼看着“紅旗軍”即將擁有朝鮮半島那麼大的地盤,更加明白了朝廷要對付徵虜大將軍已經全然做不到。

日後最不濟,徵虜大將軍也能手握大軍在“漢江省”、山海關外裂土封王。

以往種種讓他過去吧,人總要向前看,糾結山西的好處沒了,氣憤福建的利益又會丟了毫無意義,而且於事無補。

再選擇跟徵虜大將軍較勁很明顯是不對的,合作才能夠共贏,去“漢江省”那片熱土進行投資享受到“紅旗軍”擴張帶來的利益纔是善莫大焉。

不少想通了的勳貴請在京師活動的吳襄喝酒打聽有什麼生意可做。

這絕對是問對人了,吳襄雖然被逼無奈投降了建奴,但是吳家在“紅旗軍”體系的合法生意沒有被沒收,吳襄依舊有財力,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他闡述的生意經有些門道,也很有前瞻性,引得不少勳貴躍躍欲試。

大明現狀衆所周知,缺糧食,饑民遍地,只要能夠搞來食物就不愁銷路。

徵虜大將軍提出的向大海要蛋白質一直在進行中,吳襄建議勳貴們出資購買新式捕鯨船,出海捕魚、捕鯨。

大明勳貴不知道捕鯨的利益有多大,吳襄給他們做了介紹,捕鯨船首先可以現場熬製鯨油,可以烤乾魚肉、醃製海魚還可以加工成爲罐頭製品。

最有價值的當然不是鯨魚肉,而是鯨魚的油脂,這可是用來點燈、製革、製作潤滑油,製作蠟燭的好材料,如今銷量與日俱增的香皂也需要大量動物油脂。

養豬、養牛羊等等獲取動物脂肪是需要用糧食轉換的,大明糧食短缺,豬羊等等的存欄當然少,導致動物油脂價格居高不下。

一條鯨魚有多大該抵得上多少鬥牛?那東西不是誰家養的,誰逮住就屬於誰,海上捕鯨的收益可想而知!

第七百五十九章:鄭芝虎第一百五十四章:天外有天第六百七十七章:戰機第五百八十三章:腐朽得發臭第七百七十七章:驅虎吞狼第四百四十五章:五搶行動第一百三十章:取經第九百三十四章:臺灣島納入版圖第三百五十二章: 時機第八百三十章: 慷慨赴義第六百四十七章:流水不腐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七百八十八章:層層扒皮第三百二十章:殺了一路第六百三十三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六百八十五章:英雄部隊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第五百七十九章:獅子搏兔第八百八十九章:竹籃打水第三百六十二章:全軍覆沒第二十九章:墜馬第八百一十九章:報仇雪恨第六百三十九章: 沐猴而冠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三百三十九章:炮擊金州第九十四章:雙魚村第五百零一章:出工不出力第九百一十七章: 活捉劉宗敏第五百三十七章:軍犬兵第八百章:兩股壞蛋第八百五十六章:封無可封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五百八十八章:活捉武納格第七百九十一章:狗咬多鐸第六百章:日落西山第八百三十八章:漢威城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二百七十九章:打預防針第六百八十六章:暴怒第八百七十章:傷筋動骨第七百九十章:宣泄第九百三十九章:安全歸來第二百七十五章:巡按御史第四百九十六章:故土難離第四百四十三章:戰死沙場第六百八十八章:爆發了第九百五十二章:強攻漢中城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餉第七百五十三章:各懷鬼胎第五百五十七章:石柱第四百九十八章:留者自願,去者自由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五十二章:奪城第五章:一個倒黴鬼第六百九十二章:整兵再戰第七百四十七章:徐光啓科學院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煙滾滾第六百四十五章:少年施琅第二百零四章:天子口諭第二百七十八章:訓練新兵第七百六十六章:逼退第五百六十三章:不知所蹤第四百六十八章:皇帝的臉面第七百三十章:活捉張存仁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稱帝第三百四十章:挨天譴第三百一十九章:北上第三百零二章:圍困復州第一百九十四章:秘密戰線第八十四章:打馬長安街第九百五十五章:洪承疇來投第二百九十五章:互相支持第二百七十三章:天子召喚第七百六十七章:建奴日子不好過第一百八十章:天造地設第二百六十六章:青城大捷第三百一十二章:不惜馬革裹屍第三百九十五章:防禦體系第六百二十八章:軒然大波第六十六章:抓狂第四百四十章:秋季攻勢第五百七十四章:封閉內三關第八百二十二章:土崩瓦解第十七章:三屯營第三百零七章:明軍殺來了第八百四十三章:閉關鎖國第八百三十九章:琉球王國第一百五十四章:天外有天第一百三十五章:驕傲第一百四十五章:拼爹第九百五十四章:生死抉擇第六百二十二章:發財第六百三十七章:一片譁然第四十四章:疾馳第九百零四章:蠢如豬第三百七十三章:殺一儆百第十五章:戰馬第三百七十八章:金州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