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此路不通

耿仲明、張存仁等等一直在研究黃漢的指揮方式和“紅旗軍”的戰例。

自認爲說不定善於打滑頭仗,喜歡搞偷襲,不肯麾下傷亡過大的黃漢見漢城這塊骨頭難啃,爲了避免巨大傷亡放棄奪取漢城的計劃也未可知。

誰知道他們的幻想在剛剛接戰半個時辰後就完全破滅了,“紅旗軍”根本不管漢城外圍漫長的壕塹周長達到四十幾裡,選擇集中炮火和兵力攻擊漢城南二里範圍。

密集的彈雨打得壕塹裡的漢軍、高麗軍鳥銃手根本不敢露頭,等炮聲、銃聲停下後,清軍銃手立刻開始潰逃,因爲明軍刀盾手已經進入壕塹。

鳥銃的鉛彈打在鋼盾上根本無法穿透,變成了一塊鉛餅牢牢地粘連在鋼盾上。

明軍近在咫尺,清軍銃手手中只有打空槍膛的一杆鳥銃。

他們根本沒有時間裝填,一個個變成了待宰的羔羊,許多人媽呀一聲扔掉鳥銃就跑。

誰知有這樣的想法的清軍佔了大多數,狹窄的通道在失去了秩序的情況下很快就形成了交通擁堵,有人剛剛攀爬出壕塹露出小半個身子,“呯、呯、呯……”

不止一顆米尼彈準確命中打得妄圖跳出戰壕奔逃的清軍墜落壕塹,頓時砸倒幾個同伴。

後面奔逃的清軍依舊往上涌,倒地的清軍再也沒有機會爬起來,他們踩踏的同時亂拉亂扯,又有人倒下。

接下來跌倒的人越來越多,很快活人、死人就糾纏在一起。本來就不寬的壕塹居然被人牆堵死了。

耿仲明也是個擅長逃跑的主,見勢不妙,急急忙忙帶領家丁往漢城方向逃竄。

清軍原本制定的戰術是依靠壕塹網跟“紅旗軍”一道道戰壕反覆爭奪形成拉鋸戰,儘可能造成“紅旗軍”大量殺傷。

當“紅旗軍”突破壕塹網之時,整裝待發的滿蒙騎兵在城下二里範圍內預留的開闊地進行集羣衝鋒,把剛剛經歷惡戰接近城池的“紅旗軍”統統斬殺。

然而一開打,耿仲明就明白完全是一廂情願了,“紅旗軍”的炮火太猛了,他的麾下太慫了,根本頂不住,他率先往回溜。

阿爾津率領一半滿蒙騎兵在漢城南門附近等待衝殺,耳聽二三裡外炮聲隆隆,眼看着紅旗漫卷,又瞧見了耿仲明帶着一兩千人往城裡狂奔。

他不傻,馬上明白了信誓旦旦打好開戰第一仗的懷順王要放棄外圍陣地躲入城池。

阿爾津氣得直罵娘,他有四千騎兵,發現形勢不對完全可以棄城而走,如今漢城外圍被挖成了大花臉,騎兵想走都變得很困難。

眼看着“紅旗軍”逼近,阿爾津發現如果沒有漢軍和高麗兵死戰的配合,他的騎兵不可能給予通過壕塹網的“紅旗軍”突襲。

因爲兩軍沒有形成拉鋸戰,“紅旗軍”完全做得到隔着最後一道戰壕炮擊他的騎兵隊伍。

而他只有選擇撤退,如果硬着頭皮衝鋒,麾下不是挨炮子、銃子就是掉進戰壕裡。

沒轍,阿爾津不得不做出了導致自己掉腦袋、麾下全軍覆沒的愚蠢決定,退入漢城意圖固守待援。

張存仁部更加靠前,由於被“紅旗軍”米尼槍手的射界封鎖了二百步,不要說跳出戰壕逃命,連露頭都有可能被爆頭。

清軍只能選擇貓着腰在壕塹中亂竄,太多地方被堵塞,宣告此路不通。

張存仁頂盔摜甲負重不小,在戰壕裡跑輸了大多數同伴,耳聽着銃炮聲近在咫尺,這個大漢奸正想着投降之時發現身邊擠成一團的幾十個兵丁不懷好意地偷眼瞧自己。

張存仁心道:“不好,這些人好像是姜新的人,都是剛剛被‘紅旗軍’放歸不久的,他們會不會擒拿自己再次投降邀功請賞?”

他連忙揮舞戚刀大喝道:“本官命令爾等……”

話還沒有說完,一把順刀就砍了下來,下手的一個百總大呼小叫道:“建奴、韃子肯定打不過‘紅旗軍’,兄弟們,咱們拿下張存仁這個建奴的走狗投奔徵虜大將軍,迴歸大明啊!”

霎時間呼應者不知凡幾,不僅僅有漢語的吶喊,還有高麗棒子用朝鮮語喊出再也不要跟着愚昧野蠻的建奴,迴歸禮儀之邦大明宗主國。

張存仁那肯束手就擒,他揮舞戚刀隔擋住迎面砍來的一刀,身邊的幾個家丁反應也不慢,紛紛揮刀亂砍,附近的十幾個家丁也連忙趕來保護主將。

竇快手、謝虎本來就準備投降“紅旗軍”,見有人挑頭嚷嚷倒戈捉拿張存仁獻給徵虜大將軍,他倆來了勁,也加入戰團。

張存仁的家丁都有鐵甲平時營養好體力充沛,一個還真能打兩三個普通兵丁,一陣砍殺完全佔了上風。

竇快手中有裝填待放的鳥銃一杆,火繩一直都在燃燒狀態。

他認識張存仁的家丁頭子張大威,平時就討厭那廝蠻橫無理欺壓士卒,見張大威已經手起刀落砍翻了兩個倒戈的漢軍,擡手給了他一銃。

火繩槍的發火率其實高於燧發槍,竇快手又是個喜歡研究火銃的人。

他無比熟悉成天端着的這支鳥銃,閉上眼睛都能夠完成裝填、發射,此時在十幾步距離偷襲張大威,鉛彈準確命中眼睛,幾乎把張大威的半個腦袋打爛了。

突遭變故,張存仁手下最能打的家丁頭子被開了瓢,紅得白的流了一地,其餘家丁頓時氣餒了,再也無心戀戰,都準備奪路而逃。

冷兵器戰爭中豈是更加重要,張存仁的家丁都在想着如何溜之大吉,戰鬥力當然急轉直下,被嗷嗷叫着涌上來的倒戈軍撂倒了七八個。

張存仁知道完蛋了,根本彈壓不住亂軍,他不敢逗留,跟倖存的七八個家丁拼命往漢城方向殺,妄圖離開險地。

然並卵,想着擒拿張存仁這個大魚頭歸順大明換前程、賞銀的漢軍和高麗兵太多了,而且越來越多。

此時還有不少慌不擇路的清軍往這裡擠,他們不知道出現了內訌,居然把對砍的幾十人擠在了一起。

第一百五十四章:天外有天第三百九十七章:缺錢第六百八十九章:飛行軍第七百三十章:活捉張存仁第八百八十一章:繳械不殺第六百五十七章:殺奔山西第三十章:救治第一百二十九章:中計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第六百二十六章:連搶帶賺第五百七十六章:感動崇禎第六百一十章:甕中捉鱉第七百二十三章:排兵佈陣第六百一十七章:三年不殺第四百九十六章:故土難離第一百一十九章:龍顏大悅第四百九十九章:霹靂手段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九百一十二章:放手一搏第一百八十三章:體察民情第九十二章:諄諄誘導第二百四十五章:兵不血刃第六百四十七章:流水不腐第三百六十六章:短兵相接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獵場第六十七章:二貨阿敏第六百四十九章:士氣如虹第七百九十三章:解圍第三百六十五章:攻防戰第五百二十六章:無招勝有招第二百零四章:天子口諭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十章:遭遇戰第八百七十七章:戰術高手第二百九十五章:互相支持第一百一十一章:瞎掰第三百零五章:復州攻防戰第九百三十三章:奪取熱蘭遮城第九十九章:補戰損第七百九十三章:解圍第三百二十三章:打黑槍第五百二十一章:罪莫大焉第六百五十八章:晉商大出血第二百零六章:爲人民服務第二百二十一章:草原廣闊第八百零六章:戰火蔓延第六百零五章:鞭長莫及第四十九章:跑不死第六十二章:天使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衆志成城第三百六十五章:攻防戰第五百七十章:勸降第七百五十九章:鄭芝虎第六百六十二章:雁門關第二百三十二章:冷熱兵器混搭第四十三章:以戰養戰第五百七十三章:疾馳入援第一百九十五章:四方快運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六百四十七章:流水不腐第五百一十二章:好快刀!第八百二十三章:逐鹿中原第四十一章:子弟兵第六百九十八章:傷筋動骨第八百六十三章:脊樑骨第六百四十八章:狼煙滾滾第四百四十章:秋季攻勢第一百四十三章:捨我其誰第七十四章:顯擺第一百九十章:全鋼胸甲第一百三十六章:會師第四十六章: 追逐戰第六百一十四章:到處亂竄第五百一十六章:嶄露頭角第四百八十五章:又是流爵第八百二十九章: 尷尬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記着第二百二十七章:奔襲青城第九百五十一章:擊斃李闖賊第八百五十一章:迫在眉睫第三百一十二章:不惜馬革裹屍第六百三十六章:權衡再三第六百四十九章:士氣如虹第八百八十二章:奮起直追第九百一十九章:最漫長的一夜第三百三十四章:復州大捷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七百一十二章:窩囊廢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喚第四百零四章:餿主意第一百二十四章:查殺奸細第八百一十四章:萬劫不復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二百六十九章:朕貌似管不着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喚第一百八十二章:推廣第五百六十二章:暗殺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一百三十九章:巧取榛子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