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大行天下

這時范文程、寧完我、高鴻中、祖大弼、祖大成等等漢奸一起跪下道:

“陛下宅心仁厚臣等銘感五內,明日我軍主力完全可以脫離先行一步,臣等儘可能多驅趕些強壯的阿哈緊緊跟上。”

崇德板着臉再次重申軍令:“行軍時勿離纛,勿喧譁,勿私出劫掠。抗拒者誅之,歸順者字之。勿毀廟宇,勿殺行人,勿奪人衣服,勿離人夫婦,勿淫人婦女。違者從嚴治罪。”

見主子依舊堅持不肯肆意屠戮漢人,杜度、阿巴泰、揚古利、圖賴等等滿蒙將領只得施禮道:“喳!”

這不是顛倒黑白,也不是替奴酋洗白。有武力的通古斯野人還有了智慧,對於漢民族來說當然是巨大的不幸。

歷史上就是因爲出現了紅歹是重用漢人,不肯八旗子弟和蒙古諸部肆意屠殺漢人,才使得漢奸多不勝數,連洪承疇都變成了漢奸就可見一斑。

清軍在滎陽附近沒有屠殺裹挾的二十幾萬漢民,奴酋親自率領主力人馬四萬餘騎,每人攜帶三匹馬換乘馱運貴金屬和必要的補給輕裝上路。

范文程、鮑成先、祖大弼等等一幫漢奸和一萬左右漢軍騎兵,一萬餘旗丁、包衣奴才依舊押着漢民行軍,發現體弱者直接遺棄在冰天雪地裡。

祖寬和徐昌永、祖克勇三人有過命的交情,他們在投降建奴之前都享受大明副將、參將的待遇,收入高、地位高,日子過得滋潤而且受人尊敬。

跟着家主祖大壽投降了建奴後不僅僅待遇、收入差了太多,還變成了遭人鄙視的漢奸,連建奴的餘丁都敢給他們臉色看就可見一斑。

這一次跟隨滿蒙騎兵劫掠大明,沒想到大明雄關堅城千里防線如同虛設,他們三人對大明失望透頂情緒糟糕得一塌糊塗。

此次入關劫掠三千里,大明損失不知凡幾,死於戰火和凍死、餓死的老百姓恐怕要以百萬計,沒有喪盡天良的祖寬、祖克勇、徐昌勇物傷其類當然心事重重。

在聞聽“紅旗軍”殺奔山西一舉攻破雁門關的消息後,三人不知怎的,居然覺得心裡無比暢快。

滿蒙騎兵先行一步,只留下五百葛布什賢超哈監管漢軍騎兵,祖寬漸漸地發現脫離清軍大部隊後,所有的漢軍都無比懈怠,眼看着有漢人青壯年逃跑也無動於衷。

這不奇怪,歷史記載第一個投降建奴的鐵桿漢奸李永芳也曾經冒犯野豬皮試圖爲漢人求情,阻止建奴製造大屠殺。

這些前關寧軍都歸附建奴沒多久,大多數人的日子越過越糟糕,他們當然會跟建奴虛與委蛇,那肯真心效力?

崇禎九年十一月初一大明京師,這段時間不斷有明軍敗北大將戰歿的消息傳來。

如今建奴已經在洛陽、開封一帶,隨時有可能踏過冰封的黃河殺奔京畿之地。

京師軍民大多數愁雲慘淡,京城裡的空氣都讓人覺得壓抑,不夜城鐘樓敲響的悠揚鐘聲都讓人聯想到時日無多。

忽然間外城廣渠門內大街出現了一抹紅,緊接着不夜城方向傳來了響徹雲霄的吶喊聲,很快無數紅旗揮舞,從不夜城裡奔出成千上萬人。

“大捷、大捷!徵虜大將軍收復雁門關斬殺建奴、韃子一千五百餘。”

等了許久終於等來“紅旗軍”的捷報,京師頓時沸騰了,太多軍民涌上街頭歡呼,貌似要把壓抑了半年的情緒宣泄。

兵荒馬亂,本來年景就不好,三省又五邊鎮被建奴肆虐影響了秋收,京師物價節節攀升。

糧價早已越過“紅旗大糧行”設定的一石精米二兩銀子的紅線。

不少糧商以四兩銀子一石銷售精米,升斗小民已經感受到了“紅旗大糧行”根據糧本配給銷售越來越嚴格。

如今每個成年人一個月內購買糧食的數量不得超過二十二明朝市斤,相當於後世十三點二公斤。

家無餘糧的小市民時時刻刻都在擔心“紅旗大糧行”承受不住斷了配給糧的銷售,那時不知會有多少家庭面臨飢餓,甚至於有人餓死,人人都在祈禱“紅旗軍”連戰連捷。

就在雁門關傳來捷報振奮人心的當天,京師街頭出現了許多橫幅。

內容是向京師軍民、官宦廣而告之徵虜大將軍遵旨鑄幣,現如今新幣正式發行天下。

“紅旗大糧行”和徵虜大將軍名下的所有鋪子、酒樓包括不夜城裡所有的場所即日起只收取新幣。

“四方錢莊”公開兌換新幣童叟無欺,只要是在營業時間內隨時可以辦理兌換業務。

爲了滿足京畿之地民衆的兌換需求,即日起“四方錢莊”所有的營業網點營業時間增加一個時辰,中午不休息。

不愁新幣無人問津,當天兌換者就排起了長龍,但是絕大多數是小額兌換,不少家庭是兌換一點點買米錢,故而更加繁瑣。

再加上這項新業務開辦不久,需要資深老師傅現場給五花八門的碎銀子定成色,所以兌換速度快不起來,導致太多人排隊等候。

相信櫃員手熟後會提高效率,相信民衆不再是兌換一點點立刻花掉,需要之時再來排隊兌換的趨勢會隨着新幣的信譽度不斷攀升,排隊現象會得到緩解。

沒辦法,升斗小民太珍惜辛辛苦苦賺取的血汗錢,如若不是因爲去“紅旗大糧行”買米、買雜糧必須使用新幣,他們寧可把發黃、發黑的碎銀子藏家在家裡也不肯輕易相信什麼新幣。

黃漢爲什麼對於推廣新幣信心十足?那是因爲手裡有千家萬戶的生活必需品——糧食,而且是遠遠低於市場價的配給糧食。

在不用新幣就買不着平價糧的情況下,何愁基層大衆不就範?當太多人發現了使用新幣的種種方便和好處之時,大行天下順理成章!

況且“四方錢莊”約等於做到了匯通天下,除了戰區,連遠在廣西、廣東、雲南、貴州都已經在幾個主要州府開設了分號,錦繡江南已經開設到了縣城。

廣州府下轄香山縣開設的分號甚至於已經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在開戶。

爲了更加有利於進行商貿,接下來“四方錢莊”要在小呂宋馬尼拉、廣南國費福港、大越國交州、倭國長崎開設分號。

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見天日第五百零九章:餓殍枕藉第四百三十八章:算計第九百一十六章:架空第六百七十八章:亢奮第九百五十章:受挫第五百零七章:毛葫蘆兵第六百三十七章:一片譁然第一百一十章:一網打盡第二百三十章:拿下蒙古包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五百零七章:毛葫蘆兵第一百零四章:裴家西溝村第四百三十七章:爭功第六百二十四章:立錐之地第三百零九章:宣傳很重要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第一百六十章: 奪門而入第三百七十七章:無往而不利第七百二十四章:人喊馬嘶第九百五十六章:爾等皆亡國之臣第二百五十六章:沒有援軍第八百四十三章:閉關鎖國第一百七十三章:英雄凱旋第三百四十一章:一片狼藉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一百八十九章:一方樂土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見見血第三百零一章:結硬寨打呆仗第八十九章:再來遵化第二百二十一章:草原廣闊第三百二十章:殺了一路第六百四十三章:拉得出打得響第七百七十三章:自焚第二百零二章:君前奏對第九百一十二章:放手一搏第九百三十三章:奪取熱蘭遮城第九百一十七章: 活捉劉宗敏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七百二十七章:平遼第一戰第五百八十章:騎兵奔襲第二百六十七章:征服與掠奪第二百一十八章:扔進昭獄第五十二章:奪城第三十六章:人馬第三百一十七章:開了先河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三百七十九章:皇帝愁苦第一百三十八章:裡應外合第一百一十九章:龍顏大悅第二百六十五章:徹底崩塌第二百七十七章:擴軍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一百四十三章:捨我其誰第八十四章:打馬長安街第八百二十四章:天亡我也第二十六章:搏軍功第一百九十章:全鋼胸甲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二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四百一十一章:氣餒了第四百四十三章:戰死沙場第四百三十二章:細菌戰第五百九十五章:歸來第九百二十四章:禪讓第一百五十七章:奔襲永平第四百三十二章:細菌戰第六百二十八章:軒然大波第八百六十七章:各憑本事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一百七十五章:四城光復第一百二十六章:不再沉默第四十三章:以戰養戰第七百五十九章:鄭芝虎第九百一十八章:烈火焚城第七百七十五章:臭名昭著第九百五十二章:強攻漢中城第五十一章:先聲奪人第三百六十二章:全軍覆沒第五百九十章:慘不忍睹第一百四十八章:打祖可法第九百一十九章:最漫長的一夜第六百三十三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華島第五百四十九章:劍指襄陽第二章:來到大明第六十三章:“紅旗軍”第八百九十九章:漢文明之光第六百九十章:打擊侵略者第三百六十六章:短兵相接第七百五十八章:遼海繁忙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一百九十章:全鋼胸甲第一百二十八章:圈套第五百零四章: 瞬間崩潰第七百零三章:控制山西、宣大第一百六十章: 奪門而入第三十二章:座上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