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攻防戰

這兩個月時間東江鎮人馬受到了“紅旗軍”照顧,簡直是吃香喝辣,花花腸子不多的毛承祿心裡早就沒有了牴觸情緒。

他後來發現北上人馬絕大多數都得到了斬首功歸來,頓時後悔不迭。

知錯就改乃是大丈夫,毛承祿主動要求成爲第一波主攻的主將,真的具備競爭力和說服力。

沈世魁是毛文龍的姻親比毛承祿長一輩也沒有好意思跟他爭,因爲他已經在北上劫掠之時得到了兩級斬首功分到了不少雪花銀。

接下來還會官升一級,還有幾千兩銀子到手的預期,實在不好意思跟什麼都沒有的毛承祿搶功勞。

宋鵬飛沒有隱瞞風險,明確的告訴所有將領金州城裡有火炮,不知在何時何地會忽然打響。所有的主將都必須時刻準備着防止建奴炮擊。

東江兵又不是沒見過冒着炮火攻城的戰鬥,當年金州、旅順口失守之時,明軍就有火炮在手,沒有火炮的後金軍還不是照樣冒着炮火奪下了城池。

現在很明顯是明軍炮火佔據絕對優勢,後金軍偷偷的打炮僅僅可以打一輪而已,屆時重新暴露的後金軍炮位又會被明軍炮火狂虐。

至於建奴偷偷放一輪炮會打死誰,東江鎮將領沒有人在乎,怕這怕那哪能上戰場?

毛承祿之所以能夠被毛文龍賞識收做義子,而且是諸位義子、養孫之首就是因爲他彪悍、勇猛而且認死理、懂得感恩。

毛文龍被袁崇煥殺害之時,袁曾經責令東江鎮毛文龍的義子、養孫各自改回本姓、本名,孔有德、耿仲明等等絕大多數都改了,唯有毛承祿幾個爲數不多的將領依然不忘舊主,保持本色。

孔有德、耿仲明爲禍登萊之時根本不是預謀已久,只是一個突發事件,更加不是爲了投降建奴而造反。

總而言之,大明的運氣差到每一步都會出錯,只要一次對了說不定都能夠改變亡國的命運,有許多偶然事件突發,往往結局都是大明傷筋動骨,建奴、流寇得到意外之喜。

紅歹是的一句話可以囊括髮生的這一切:“天佑大金國!”後來孔有德、耿仲明帶去的東江兵和遼兵就成爲了後金的“天佑軍”。

奴酋對於孔有德等等前東江鎮將領的投降感到突然,甚至不可置信,後來發現將領們都拖家帶口帶着紅夷大炮才爆發出狂喜,這足以說明爲禍登萊的孔有德、耿仲明根本沒有跟後金方面事先聯絡。

毛承祿得知孔有德造反準備割據登萊蠱惑諸多東江鎮將領投奔其實是事出有因,畢竟他多次上書爲義父討要公道,要求皇帝給義父平反被朝廷無視。

這就是崇禎皇帝的性格缺陷,他剛愎自用還死要面子活受罪,更加缺少政治智慧。

袁崇煥被千刀萬剮了,本來就是袁的屎盆子當然要讓袁崇煥吃掉,還應該把似是而非的也強加於他。

崇禎完全可以一個受矇蔽者的心態下旨給毛文龍平反昭雪,可惜崇禎沒有選擇那樣做。

因爲崇禎曾經捏着鼻子認了袁崇煥私自斬殺毛文龍,並且下旨奪了毛家世蔭,坐實袁崇煥給毛文龍捏造的十二當斬之罪。

東江鎮將領心中有毛文龍的不知凡幾,黃漢甚至懷疑尚可喜做了漢奸後在廣州搞大屠殺是不是因爲袁崇煥是廣東東莞人的緣故。

現在的毛承祿一心一意想建功,他本人也比較願意跟黃漢多多親近,因爲黃漢多次在公開場合爲毛文龍鳴不平,認爲毛有大功於社稷,袁崇煥矯詔冤殺毛帥活該千刀萬剮。

諸將紛紛議論後金軍炮擊之時,毛承祿站起身向劉之綸、黃漢等等抱拳道:“下官自從義父開鎮東江之時就鞍前馬後緊追隨,下官率領兵部人馬主攻不懼建奴發炮,下官如果不幸戰死只有一件事情相托諸位大人。”

劉之綸道:“毛將軍有什麼事儘管言明,本官會竭盡所能去辦。”

聽劉之綸這樣說,毛承祿撲通一聲跪在劉之綸面前道:“下官的義父毛大帥冤枉啊!下官多次上奏天子請求給大帥平反昭雪,可是每一次都如同石沉大海,下官會拼死戰鬥,下官可以不要任何封賞,只求給義父一個公道。”

“原來是此事,本官也多次聽黃都督談論毛帥的冤情,本官既然有了機會指揮東江鎮人馬作戰,自然有了談論毛帥得失的理由,放心吧,本官一定會上奏天子請求給毛帥平反。”

黃漢向方正化遞了一個眼色,方正化立刻明白了,此時發聲能夠收大多數東江鎮舊將之心啊!

他也表態道:“毛將軍放心,咱家會給司禮監幾個秉筆上書,爭取儘快給蒙受不白之冤而死的毛帥昭雪。”

此時此刻毛承祿激動不已被哽住了喉已經說不出話,他磕頭碰地額頭汩汩流血,超過八成東江鎮將領都出班跪下磕頭,許多人居然熱淚盈眶。

崇禎四年十月十六日,晴,微風,金州西寧海門外旌旗招展號帶飄揚殺氣直衝霄漢。

圍困足兩個月,總攻金州的戰鬥在清晨打響,明軍採取的戰術是四面圍打主攻被炮擊了一個多月的西城。

日上三竿之時,西門外離城牆一里距離的先鋒主將毛承祿、副將、偏將,陳有時、毛有順、陳有德等等率領三千刀盾手和長槍手結陣以待。

三千隨軍勞役推着五十輛盾車,扛着三百架雲梯隨時準備衝鋒。

組織起來的步弓手達到兩千多人,“紅旗軍”少年火槍手有兩千多人全部進入一級戰備。

這裡還有三個小旗的醫務兵率領四百婦女擔架隊隨時會救治受傷的兵丁。

劉之綸坐鎮中軍,身邊有黃漢、黃龍、秦妡怡、方正化、李若璉、金聲、鄭孝文、高有謀等等文官武將,擔任中軍護衛的是劉合率領的一個百總鐵甲騎兵,馬躍鳳指揮的一個把總火器女兵。

劉全帶領兩個百總鐵甲家丁和神樞營、錦衣衛的不足四百人馬已經分散到四門爲大軍記功去了。

幫忙投票啊!謝謝了。

第六百九十二章:整兵再戰第二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四百六十三章:轉向登萊第九百五十六章:爾等皆亡國之臣第一百八十五章:兵科給事中第三百零五章:復州攻防戰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張網第五百六十九章:吳襄父子第三百二十九章:震懾第八百八十三章:逼降闖塌天第二百一十章: 納妾第六百一十七章:三年不殺第九百零五章:永世不得翻身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七百九十六章:陷入險地第二百零四章:天子口諭第四百六十六章:夜奪登州城第二百七十二章:欺君之罪第八十八章:五湖四海第四百五十八章:擊斃李九成第九百一十五章:整裝待發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五十六章:滿載而歸第八百零二章: 冬季突襲第八百二十五章:四面突圍第六百一十六章:檢第三百七十九章:皇帝愁苦第八百五十六章:封無可封第二十五章:教育第八百四十二章:厚積薄發第四百八十七章:微服私訪第三百一十章:步炮協同第六百四十三章:拉得出打得響第八百九十六章:巴拿馬第一百零八章:混戰第六百七十二章:步炮攻堅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戰養戰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八百四十章:人心惶惶第一百五十章: 鬧大鬧僵第八百二十八章:翻臉第五百零八章:天天殺人第三百三十二章:浪得虛名第四百零二章:做加法第九百三十二章:廣左福地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張網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第十九章:殺建奴第四百八十二章:權衡、制衡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計第二百一十七章:出大安口第五百二十章:何以爲報第六百二十四章:立錐之地第二百二十七章:奔襲青城第五百三十八章:忠義堡第四百零四章:餿主意第四百六十六章:夜奪登州城第二百五十七章:蒙奸第三百一十七章:開了先河第五百一十八章:營嘯第一百七十五章:四城光復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經錯亂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二百七十九章:打預防針第七百七十八章:傻鳥第五百九十章:慘不忍睹第二百一十七章:出大安口第五百六十四章:利益再分配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一百零九章:人體盾牌第三百五十六章:戰敗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三百三十六章:官升右都督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廣渠門第三百八十四章:有槍就是草頭王第四百零二章:做加法第七百七十四章:聽天由命第五百八十七章:肆意報復第五十五章:收羅人才第六百九十二章:整兵再戰第三百九十章:控制寧遠第三百零二章:圍困復州第五百二十章:何以爲報第四百四十七章:天知道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第二百七十五章:巡按御史第三百一十一章:憂思鬱難排第五百六十三章:不知所蹤第四百八十二章:權衡、制衡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第三百九十八章:出海賺錢第二百零九章: 樂不思蜀第六百七十二章:步炮攻堅第六百三十四章:一語點醒夢中人第七百零五章:疾風知勁草第九十二章:諄諄誘導第九百零六章:炙手可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