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鬧大鬧僵

一旁的鄭國昌聽見當場就不樂意了,他也是從二品文官大員,大明朝的文官不是等級森嚴,他們面對大幾級的直接上司都有可能玩氣節、不妥協。

況且鄭國昌跟孫承宗只不過是一殿稱臣,根本沒有上下級關係,見孫承宗不問前因後果直接下令捆黃漢,也根本沒有徵詢自己這個直接管束黃漢的主官心裡相當不痛快。

鄭國昌面沉似水口氣生硬道:“督師大人,爲何不問緣由就梱人?黃漢將軍乃是老夫節制。應該歸老夫處置纔對。況且他沒做錯什麼啊?”

孫承宗乃是東林黨,雖然他還是肯用心做事的,不是那些爲了黨爭而黨爭的禍國殃民之徒。

但鄭國昌不是東林黨,跟東林黨相處不是很好,因此跟孫承宗沒有私交,見孫承宗上來就擺明了偏袒關寧軍也就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指明孫承宗越權且處事不公。

多少年沒有人敢當面忤逆自己的意思,今天被鄭國昌出言制止了親兵隊捆人,老孫頭一時間有些反應不過來。

黃漢其實就是想把事情鬧大,想跟孫承宗鬧僵,因爲他不願意被孫承宗調用,更加不想跟關寧軍合作。

歷史知識告訴他這兩年不可以去遼東,那裡有大淩河之戰這個巨坑,前前後後去填坑的明軍不下於七八萬。

最後的結果是祖大壽殺了何可綱投降了建奴,然後又欺騙了紅歹是逃回了錦州,把他的萬餘人馬和幾百鐵甲家丁全部丟給了後金,這些大明朝廷花巨資供養的關寧軍隨即成爲了建奴的幫兇。

孫承宗由於喪師失地引咎辭職,從今往後退出了大明官場,崇禎十一年,七十六歲高齡的孫承宗老英雄在老家高陽縣城以全家一百餘口皆抗擊建奴慘死的悲劇謝幕人生。

鄭國昌一開口,敏銳的黃漢就知道他跟孫承宗不是一路人,此時不能左右逢源。

這時完全是爲了自己的利益,可管不得孫承宗乃是忠肝義膽之人。黃漢選擇得罪孫承宗緊緊地抱鄭國昌大腿,反正這老頭沒幾天就退休了,還不到五十歲的鄭國昌貌似前程似錦。

連黃漢都無法預知鄭國昌將要做到多大的官,因爲歷史上的他死在今年正月初,死於以正三品按察使治兵永平任上。

現在他不僅僅沒死還官升一級,接下來又會得到軍功毋庸置疑,官運亨通那是必然,入閣成爲首輔都極有可能。

黃漢大聲道:“朗朗乾坤日月昭昭,關寧軍屠村、搶劫、凌辱婦女可謂十惡不赦,督師大人難推其咎。

末將不僅僅要彈劾關寧軍主將祖大壽縱兵搶掠殺良冒功,還要彈劾孫督師治軍不嚴之過。

卑職逮拿了殺害老百姓的元兇爲民作主何罪之有?督師大人請你給一個捆綁末將的理由?你難道是爲了偏袒背主逃跑的關寧軍而挾私報復?”

這番言論及其具備煽動性,一衆文官武將紛紛議論開來,畢竟祖大壽的所作所爲但有良知的人心裡都有一杆秤。

直腸子的憨子見督師這個態度怒火中燒,在他的眼裡根本沒有什麼朝廷法度,他也不會理會什麼上下尊卑。

他只知道維護髮小,立刻擋在黃漢面前把開山斧舉起大喝道:

“卑職名叫楊大郎,乃是‘紅旗軍’把總,官居從四品,卑職共計斬殺建奴十一級,韃子十四級,旗丁二十三級,誰敢綁我家主將先得過卑職這一關。”

如同山一般的威猛漢子報出自己的殺敵數,引得許多明軍唏噓不已,人人露出崇拜的眼神。

跟隨黃漢來此的都是“紅旗軍”精銳,他們頓時炸鍋了,都亂哄哄朗聲報出自己的斬首數,呼啦啦把黃漢圍在中間異口同聲道:

“我們都是跟建奴對砍刀刀見血走過來的,誰敢綁我家主將唯有先殺了我等!”

孫承宗哪裡見過如此囂張的將領,氣得渾身顫抖,茅元儀目光炯炯瞧着黃漢心裡五味雜陳。

秦妡怡看着黃漢心裡不是滋味,不由得暗自爲他着急。馬祥麟、秦翼明、秦拱明等等白桿兵將領見黃漢的麾下衆志成城,一副誰敢動手拿人就要上前拼命的架勢讚歎不已。

軍中乃是崇拜英雄的地方,大部分明軍都不由得暗自佩服,人家“紅旗軍”有斬殺真奴的牛掰,當然有得瑟的本錢。

黃漢不依不饒依舊大聲質問孫承宗道:“督師大人是非不分如何服衆?現在關寧軍人犯三十一名卑職已經拿獲,請督師大人嚴肅軍紀!”

在場的文官武將有一百多,他們面面相覷不知該何言以對,一個才三品的將領如此目無尊長理所當然要拿下治罪,可是瞧這架勢對方很明顯準備拒捕。

況且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乃是事出有因,畢竟關寧軍殺良冒功被人家“紅旗軍”抓住把柄了,孫督師多多少少有些處置失當,有幾個御史、給事中已經準備把此事作爲彈劾材料。

不要小看區區七品御史和給事中,這些言官根本不在意孫承宗的位高權重,他們那是如瘋狗般見誰咬誰。

因此督師大人也做不到爲所欲爲,歷史上就是因爲一大羣諸如噴子般的御史、給事中放嘴炮,彈劾大淩河之戰大明喪師失地,老孫頭難推其咎,主動請辭黯然淡出官場。

正直的秦良玉見事情鬧僵了,仗義執言道:“關寧軍中一些敗類殺良冒功、搶劫殺人,證據確鑿罪不容赦,本官請督師大人秉公而斷。黃將軍雖然言語過激卻沒有大罪,念其爲百姓請命請大人既往不咎。”

秦良玉乃是當朝二品誥命,所領白桿兵聞名天下。

渾河血戰她的兩個兄長秦邦屏、秦邦翰都血戰而死,獨子馬祥麟丟了一隻眼睛殺出重圍,秦家、馬家乃是大明朝文武公認,天啓、崇禎兩位皇帝都褒獎的滿門忠烈。

她開口了義正言辭,即便是孫承宗這樣的老資格大員也要禮讓三分。

這時幾十個老百姓乘機哭喊道:“督師大人,黃將軍乃是爲草民討要公道何罪之有?冤枉啊!”

“求督師大人爲民做主懲治元兇!”

第四百七十五章:囚籠戰術第二十八章:襲擊第六百七十五章:欲蓋彌彰第七百五十章:自立爲王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四百二十五章:收穫巨大第一百七十三章:英雄凱旋第七百二十二章:遼瀋郡王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第八百六十五章:海西四部第四百五十六章:成功第九百三十六章:捲土重來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九百零二章:警覺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四百九十三章:幻想第六百六十七章 :改變歷史第八百一十四章:萬劫不復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六百七十八章:亢奮第五百三十七章:軍犬兵第七十四章:顯擺第九百二十一章:傳國玉璽第七百六十八章:鐵了心第九百一十七章: 活捉劉宗敏第七百二十九章:此路不通第二百零一章: 滲透第五十八章:皇帝長了面子第三百七十五章:青泥窪第二百三十五章:韃子應戰第三百二十六章:繼續北上第一百四十九章:罵祖大壽第五百五十章:解圍第三百九十四章:遼西走廊第四百五十七章:勝利大遊行第六百二十六章:連搶帶賺第二百一十六章:大鬧怡春院第六百二十五章:不敢懈怠第六百八十一章:翻天覆地第五百六十三章:不知所蹤第七百九十三章:解圍第七百四十三章:封鎖消息第七百二十四章:人喊馬嘶第二百七十一章:順水推舟第二百八十六章:抓捕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七百二十七章:平遼第一戰第二百四十七章:只是未到傷心處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一百四十九章:罵祖大壽第八百八十二章:奮起直追第一百九十五章:四方快運第八百三十章: 慷慨赴義第三百六十二章:全軍覆沒第一百八十四章:原動力第七百八十五章:公平第五十八章:皇帝長了面子第五百九十五章:歸來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第一百三十一章:等缺額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七百五十五章:流寇鬧得歡第九百一十六章:架空第一百七十四章:皇帝的代入感第八百六十九章:戰意盎然第六百七十七章:戰機第七百九十二章:徵西將軍第五百五十八章:罔顧君恩第四百九十七章:雲山霧罩第四百一十八章:心悅誠服第三百四十章:挨天譴第四百六十一章:屢剿不絕第二百三十四章:牛刀小試第二百一十六章:大鬧怡春院第一百一十一章:瞎掰第七百七十五章:臭名昭著第四百四十二章:談漢色變第二百九十五章:互相支持第三百九十六章:“官不聊生”第七百六十章:打出一番天地第一百五十二章:殺祖大樂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四百零四章:餿主意第二百八十三章: 擁有氺營第三百六十四章:勸降第五十七章: 遵化大捷第一百四十八章:打祖可法第六十章:出色又出衆第七百四十五章:千刀萬剮第二百四十六章:無比幸運第五百三十四章:徹底服軟第三十八章:遇敵第五百七十章:勸降第四百七十二章:衝灘登陸第七百六十九章:圍獵葛布什賢超哈第七百零二章:忍氣吞聲第七百二十七章:平遼第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