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遠程武器

殺了建奴後,黃漢沒有去追受驚跑得沒影了的那匹戰馬。

鬼知道這匹蠢馬一口氣跑出十里還是二十里?追上了那支大部隊也未可知。

不確定的東西別瞎琢磨,先把到手的利益收入囊中最現實。

黃漢動手扒建奴的裝備,當然知道把那隻斷手和順刀撿回來,鐵臂手也不能丟棄,還有一件小裝備尤其重要,黃漢在跟建奴交戰的地方找了片刻才發現了。

這是一個鹿角扳指,射箭時沒這玩意兒手指頭可吃不消被弓弦磨。

一場純屬意外的遭遇戰,讓黃漢懂了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的意境。

黃漢得到了這個建奴馬甲的整套鎧甲和他穿在鐵甲內的棉甲,建奴的棉甲質量上乘,比自己身上的明軍制式棉甲防禦力和保暖性都強。

這不是大明的技術力量不如通古斯野人,而是由於大明上上下下人浮於事貪腐成風,導致工匠偷工減料造成的惡果。

野豬皮時代的建奴就最重視軍隊建設,對刀槍盔甲的質量達到了苛求的程度。

所有的戰士都懂得愛惜自己的裝備,精心保養盔甲,建奴的軍紀甚至有這樣的規定,戰士臨陣之時盔甲不光亮如新都會被杖責,被杖斃都有可能。

態度決定一切,大明對待軍隊的態度跟後金對待軍隊的建設有天壤之別,因此明軍屢戰屢敗也就不稀奇了。

黃漢還從建奴身上搜到了火刀、火石和火絨,這下子再也不用爲火種發愁。

這個建奴懷裡還揣了十幾兩銀子和一對金手鐲,這應該是他禍害了哪個中農以上級漢人得到的搶劫成果,現在這對大概有三兩黃金的鐲子當然便宜了黃漢。

期盼的遠程武器也得到了,建奴的複合弓質量頂呱呱,可以騎射也能夠步射,用破甲錐箭頭的羽箭,威力足以在三十步內破兩層甲。

可惜由於建奴的戰馬跑了,黃漢沒有能夠繳獲箭袋,現在只有射中自己後背的一支箭和落在地上的兩支箭可以使用,也就意味着黃漢只能夠進行遠程攻擊三次。

黃漢又有些後悔了,昨天怎麼就沒想着把射在皮盾上的那幾支羽箭留下,隨手扔了多可惜啊!

太陽下山了,天還沒有完全黑下來,黃漢根本不管被扒得光溜溜的建奴屍體,揮刀斬下留着金錢鼠尾的首級,用建奴的麻布內衣包着挑在繳獲自建奴的虎槍上。

得勝後再次上路的黃漢心情舒暢,他哼着現代的曲調行走在古代的官道上。

這條漢子看上去很彪悍,大步流星的黃漢肩上扛着虎槍,槍桿上挑着一個捆紮得牢牢地大包袱和一個滲透了鮮血的小包袱。

他單手提着斬馬刀,腰上掛着順刀彆着半截戚刀,背上揹着皮盾和褡褳,褡褳的口袋裡插着一張複合弓和三支可以破甲的重箭。

“孃的,什麼都捨不得扔,老子是不是有些捨命不捨財?”黃漢自言自語自嘲道。

確實如此,黃漢太在乎裝備了,不僅僅把從建奴身上扒下來的鐵甲拿上,把棉甲穿上,連換下來的一件污穢不堪還有兩個洞的明軍制式棉甲也沒有捨得丟棄,現在的負重恐怕有七八十斤。

有些遺憾啊!要不是那匹傻馬受驚跑得了無蹤跡,自己何至於肩挑背扛在荒原古道上瑀瑀獨行啊!

下一次應該不會了,有了複合弓和三支可以破甲的重箭,黃漢甚至敢襲擊兩個建奴,如果甘冒風險襲擊一個三人隊也可以賭一賭。

不是黃漢自大得認爲一個打三個能夠完勝,而是在二十步左右偷偷的射出三支重箭最起碼會導致一個建奴失去戰鬥力。

他自己在三層棉甲外罩上鐵甲,舉着皮盾,舞着斬馬刀對付一兩個被突然襲擊的建奴獲勝的機會大於五成。

爲什麼如此自信,當然是有了弓箭和裝備增加了信心,最起碼建奴採取曼古歹戰術對付自己已經無效。

所謂的曼古歹戰術用一言蔽之就是跟敵人拉開距離不斷騎射擾亂敵人,當敵人隊形混亂之時再全力衝陣破敵,對付一支軍隊時可以使用,一個戰士對付一個敵人也大同小異。

在沒有弓箭前,只要被一騎建奴或者韃子發現只有一個選擇,鑽樹林逃跑,因爲敵人採取糾纏住不斷放箭的戰術,黃漢只有被動挨打沒有還手之力,現在可以選擇一戰。

因爲敵人騎馬拉開距離射箭,黃漢可以用皮盾格擋,可以把敵人射來的箭射還回去,敵人是騎射哪有黃漢步射更加具備射程和威力,況且還可以連人帶馬一起射,目標大了,命中率註定要提高不少。

衝上前去肉搏的黃漢還有一次遠程攻擊機會,這是大部分明軍都掌握的技能——投槍。

一般的投槍才二三斤重也叫做短矛,樺木杆材質頂端有鐵質槍頭,長度五尺左右,普通士兵可以投出三四十步遠,要是騎兵藉着馬速衝刺投擲可達四十步開外。

雖然超過十斤重八尺長的虎槍用作投槍有些大材小用,還扔不了太遠,因爲作爲投擲兵器,它不太趁手不僅太重了還有些長,但是沒有絕對的壞事,真的把虎槍投出去恐怕皮盾根本擋不住它的穿透力。

以黃漢的力氣投出虎槍應該在二十步內能夠把一匹戰馬紮穿。

黃漢爲什麼只換上了繳獲自建奴的棉甲卻沒有把鐵甲穿上,而是打包挑在虎槍上?

那是因爲一個人穿戴精鐵盔甲太不方便,許多要緊固的位置沒有人幫忙太容易脫落,穿了鐵甲要上樹可不太容易,所以黃漢還是暫時選擇了棉甲。

在官道上抓緊最後的一點天光爭取多趕一段路的黃漢覺察到了異樣,總有一種被窺視的感覺。沒多久,黃漢就發現身後居然有人遠遠的跟着自己。

是敵是友不難分析,身後之人不可能是建奴或者韃子。

因爲建奴、韃子就用不着靠雙腿走路,他們都是騎馬奔馳,洗劫了多地,現在連旗丁都有了馬,擁有雙馬、三匹戰馬的披甲人屢見不鮮。

至於是不是山賊也被黃漢否決了,在後金軍川流不息的地方,山賊、馬匪早就遠遁,不可能會出現一個賊骨頭不緊不慢跟在自己身後。

況且崇禎初年的大明京畿之地,馬匪、山賊還屬於稀缺資源,總要等到崇禎十年之後纔是遍地匪賊。

跟着自己的有可能是一個老百姓,或許是他一個人趕路害怕,驀然要求結伴而行又怕對方不是好人。

他選擇遠遠的跟着一個拎着大砍刀的壯漢,應該能夠找到安全感。

第五百零一章:出工不出力第七百零四章:裡應外合第五百二十一章:罪莫大焉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鯨船第五百五十六章:夔州城第八百七十四章:刻薄第九百零七章:全面進攻第七百一十一章:掃蕩河套第九百三十六章:捲土重來第八十九章:再來遵化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第一百二十一章:實者虛之第五百九十九章:高起潛投降第三百零四章:圍攻復州城第九百一十六章:架空第七百四十一章:如虎添翼第一百七十四章:皇帝的代入感第三百六十七章:喋血城頭第七百七十一章:直衝平壤城第六百二十五章:不敢懈怠第六百四十九章:士氣如虹第九百五十五章:洪承疇來投第二百一十八章:扔進昭獄第四百六十四章:一箭雙鵰第四百六十七章:孔有德跑了第五百九十章:慘不忍睹第三百三十一章:寬奠堡第三十八章:遇敵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第六百三十六章:權衡再三第七百七十一章:直衝平壤城第五百三十章:消失在歷史第五十一章:先聲奪人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三十九章:決絕第八百二十三章:逐鹿中原第三百二十一章:攻擊岫巖堡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第二百二十七章:奔襲青城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五百四十八章:單打獨鬥第二百零八章:貴人來第八百二十一章:損兵折將第六百零八章:英雄氣短第七百三十六章:伏屍百萬第一百九十六章:莫以惡小而爲之第三百六十四章:勸降第七百六十七章:建奴日子不好過第九百零三章:站隊很重要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一百一十章:一網打盡第八百四十七章: 見異思遷第十一章:遠程武器第九百五十五章:洪承疇來投第五百章:安得廣廈千萬間第六百三十七章:一片譁然第九十七章:得手第三百零二章:圍困復州第四百八十三章:鋤奸去惡第一百二十三章:南門有活路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殺機第七百五十三章:各懷鬼胎第五百七十一章:京師再次戒嚴第七百三十二章:開疆拓土第五百一十六章:嶄露頭角第六百二十三章:跳邦接舷第六百五十一章:可乘之機第二百三十章:拿下蒙古包第六百八十六章:暴怒第四百三十五章:拉出去見見血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機炮第八百三十章: 慷慨赴義第七百五十章:自立爲王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張網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懾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第八十九章:再來遵化第五百三十四章:徹底服軟第七百一十二章:窩囊廢第八章:林子太大第一百一十五章:一個蘿蔔一個坑第四章:想打劫建奴第八百零七章:剮了多鐸第六百三十八章:殺一儆百第四百六十九章:斷子絕孫第五百六十五章:車廂峽第七百八十章:戰鬥第八十章:齷蹉第四百六十四章:算計孔有德第八十六章:帥第四百三十八章:算計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九百零七章:全面進攻第七百七十章:別來無恙第五百八十六章:不留活口第一百九十二章:執着第三百一十五章:狼窩堡第二百九十一章:聯合東江鎮第二百七十二章:欺君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