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迅雷之勢

七月十八,上午。

北海艦隊近百艘戰艦和運輸船,浩浩蕩蕩殺入了金州灣,上百門艦炮對準岸上目標展開猛烈炮擊。

掩護運輸船的歷易良所部兩個師,發起搶灘登陸,金州城內的韃子2,000騎兵搶在數萬明軍包圍之前倉皇北逃,在持續炮擊中,魂飛魄散的3,500餘遼東僞軍開城投降。

西線總指揮郭中駿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命令老將歷易良率浮山軍第三師留守金州,穩固局勢,整編俘虜,親率浮山軍第一、第二師及三個騎兵團共18,000將士,乘勝追擊。

幾乎同一時間,由東江新軍主將吳季誠指揮的42,000將士,兵分三路,強渡鴨綠江,在十八艘快速戰艦的艦炮支援下,對九連城一線的後金守軍發起猛烈進攻。

高達八萬人的民夫在後勤官兵的指揮下,雲集鴨綠江畔,有條不紊地將上千車武器彈藥和糧草搬上密密麻麻的大小船隻,在轟隆隆的炮聲和喊殺聲中,不停送往戰事激烈的北岸。

七月十九,傍晚。

朱道臨率3,000親衛順利抵達完好無損的金州城,姜玉龍率領的海軍陸戰第二師、第四師、浮山軍兩個騎兵團已佔領遼陽南面120裡的海州衛今遼寧海城,目前正與火速馳援的遼陽5,000韃子援兵和千餘殘部展開激戰。

西面的廣寧韃子守軍主力5,000餘衆,自昨日下午開始,就被郭中駿指揮的兩萬將士緊緊牽制在蓋州城外,唯獨東線戰況尚無消息。

七月二十一,正午。

朱道臨在3,000親衛護送下,越過源源不斷向北運送物資的數萬民夫和歸降僞軍隊伍,順利抵達激戰中的蓋州城東。

麾下將士看到大帥朱道臨的火紅色鳳凰帥旗,士氣爲之大振。

郭中駿圓滿完成牽制敵軍主力任務,終於下達全軍轉守爲攻的命令,隱藏的六十餘門火炮迅速加入戰局,向對峙的敵軍營壘發起猛烈炮擊。

兩萬餘將士端起燧發槍,傾巢而出,組成十餘個方陣,不緊不慢攻向一片混亂的敵軍大營。

在朱道臨的命令下,裝備清一色單發步槍的3,000親衛與浮山軍3,500騎兵一起,從側翼繞過敵軍營區,利用步槍、燧發槍、左輪手槍和堅固盔甲的優勢,輕鬆擊潰阻攔之敵,搶在敵軍主力逃跑之前,以密集的彈雨封住了所有退路。

驚恐萬狀的6,000餘韃子略微猶豫,便遭到數倍於己的明軍合圍,在密集的彈雨打擊下死傷慘重,只能死守大營。

然而明軍的百餘門大威力臼炮和四管火箭炮推到陣前,向大營中驚恐萬狀、負隅頑抗的6,000餘韃子展開毀滅性炮擊。

僅用半個小時,整個大營就被猛烈炮火夷爲平地。

四個營的明軍火槍兵緊隨而入,對僥倖不死或已成瘋癲狀態的韃子展開無情殺戮。

近在咫尺的蓋州城守敵絕望之下,開城而逃,很快被有序追擊的明軍騎兵逐一殲滅。

兩個團的明軍火槍兵早已殺紅了眼,得令之後迅速攻入城中,時至傍晚,緊隨而來的數萬民夫將上千輛馬車的糧草與武器彈藥運入蓋州城,得知此戰殲敵近萬繳獲無數的消息後,歡呼聲震天響起,經久不絕,無數軍民留下了激動的熱淚。

蓋州戰況很快傳到海州衛,極度震驚的遼陽韃子援軍迅速撤離戰場,企圖返回遼陽死守待援,哪裡知道擁兵四萬的吳季誠早已做好圍城打援的準備,僅以一個師的主力加上三萬武裝民夫,圍困兵力空虛的遼陽城,派出五個騎兵團不斷騷擾遼陽以北和以西各縣鎮,再用三個主力師和五個炮兵營在城南十五里的渡口布下口袋。

連夜返回的5,000韃子騎兵一頭撞進東江新軍的伏擊圈,在近百門火炮的持續轟擊下,死傷慘重,迅速奔潰。

遠超韃子想象的密集彈雨呼嘯而至,韃子騎兵尚未辨明方向便已成片倒下,主將碩託在近百白甲親衛奮不顧身掩護下,掉頭南逃,剛衝到河邊就被越來越密集的彈雨打翻在地。

失控的一匹匹戰馬拼命嘶叫,瘋狂跳躍,無數馬蹄在中彈倒地的白甲兵和碩託等人身上踏過,以至於天亮之後誰也無法辨認碩託的身份,最後還是從殘損的盔甲和身上攜帶的印鑑上面,確定某個面目全非的傢伙便是留守遼陽的韃子主將、後金鑲藍旗旗主代善的次子碩託。

連續的勝利極大鼓舞了官兵們的士氣。

遠超對手的強大打擊火力所帶來的毀滅性打擊效果,更是讓全軍將士底氣十足。信心百倍的吳季誠與姜玉龍等將領商量過後,立即派人將捷報送往蓋州,隨後率領全軍盡數包圍遼陽城,開始了震驚天下的遼陽之戰。

七月二十三,下午。

朱道臨和郭中駿率領兩萬將士趕到遼陽,遠遠看到熊熊燃燒已成廢墟的遼陽城,情不自禁停下腳步,眼裡全是深深的震撼。

聞訊趕來的吳季誠和姜玉龍,樂呵呵地向朱道臨彙報此戰殲敵軍民五萬有餘,繳獲戰馬兩萬餘匹,糧草牛羊無以計數。

唯一的遺憾是遼陽城中韃子軍民前赴後繼死戰不降,所以沒能留下幾座像樣的房子,城牆也炸塌了五個大口子,要不是姜玉龍和他麾下幾位將校衝入城中急令制止,恐怕殺紅眼的將士們連最後倖存的城中宮殿和兩座糧倉都要燒燬。

周邊數十里範圍內的村鎮屯堡更加顧不上了,將士們除了牛羊馬匹,別的什麼活物都沒留下,不少跪地求饒的遼東漢民也被誤殺。

深知時間寶貴的朱道臨不但沒有責罰一句,反而大加褒獎,隨後來上一句“兵貴神速,乘勝前進”,三路匯合的六萬大軍很快完成集結,將所有繳獲交給後勤弟兄和隨軍民夫,迅速補充彈藥進食休息。

七月二十五,明軍前鋒5,000騎兵與絡繹聚集的韃子7,000騎兵激戰於瀋陽城南五十里,已經無路可退的韃子騎兵在代善的嚴令下,拼死一戰,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慘烈激戰,終於擊潰明軍騎兵,殲滅兩千繳獲一批燧發火槍和優質盔甲,自身卻付出了傷亡四千餘人的慘痛代價,只能匆匆退回瀋陽,立陣死守。

七月二十六,正午。

朱道臨指揮的八萬將士在持續半個小時後的炮擊之後,輕鬆摧毀敵軍設置於城外的三座大營,將瀋陽城連同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的三萬韃子軍隊和十萬韃子民衆團團包圍。

代善的急報同樣在這一天,送達坐鎮宣府城北的黃臺吉手上,朝鮮五萬大軍也在同一天跨過鴨綠江,風風火火趕赴瀋陽,以支援大明上隊的名義爭取分上一杯羹。

七月二十八,正午。

留守瀋陽的韃子酋首代善第三次拒絕無條件投降,嚴陣以待的八萬明軍將士終於發起瀋陽攻城戰。

在五萬朝鮮軍隊和近十萬同仇敵愾的民夫協助下,六百餘門火炮僅用一個半小時,就將近萬枚開花彈、火箭彈和上千個大威力炸藥包投入城中。

數以萬計的韃子守軍尚未明白怎麼回事便已魂歸地府,大半個瀋陽城轉眼之間成爲廢墟。

成千上萬人在急劇燃燒的烈火中喪命,城牆上下到處是殘肢斷臂,一個個絕望的後金貴族自刎身亡,一羣羣魂飛魄散的守軍扔掉手中武器,轉身而逃,涌入城中唯一完好卻戒備森嚴的皇宮。

炮聲未停,東西兩面城牆便在驚天動地的巨響中倒塌,無數明軍將士在震天喊殺聲中源源不斷衝入城中,對一切移動目標展開無差別屠殺。

南北兩大城門很快被明軍佔據,一隊隊殺氣騰騰的騎兵衝入剛剛打開的城門,身後潮水般的明軍步兵緊隨而入,再次將擠滿後金貴族和最後武力的皇宮團團包圍,數以萬計的燧發火槍很快對準皇宮低矮城牆上負隅頑抗的守軍展開射擊。

日落時分,緊閉的皇宮大門隨着兩聲炮響轟然粉碎,後金政權最後的堡壘應聲而破。

遠在千里之外的黃臺吉直到此時仍然沒有完成兵力集結,他虛胖的臉上仍舊是慣有的自信神色,儘管心急如焚,儘管他已經預感到整個後金政權的命運危在旦夕,但他堅信代善的能力和後進軍民的強大力量,堅信八萬東江新軍絕對沒有能力拿下遼陽。

在黃臺吉看來,金州衛和蓋州是在無恥的偷襲之下淪陷的,哪怕裝備精良的東江新軍有火槍火炮,也無法在一個月內攻下遼陽,更不要說瀋陽了。

黃臺吉堅信,只要自己率領七萬大軍趕回去,所有危機都會消失,接下就是如何向令人如鯁在喉的東江新軍展開復仇了。

PS:謝謝山青盈大大的,謝謝書蟲公子、林鍠大大的鼓勵!。

第455章 有恃無恐第285章 碧海揚波第473章 執念第318章 過把癮第403章 針鋒相對第285章 碧海揚波第392章 外交對等第492章 緩兵之計第379章 江南武學院第473章 執念第413章 獨一無二的淡水港第258章 天下糧倉第162章 三線工程典範第53章 有種你別跟來第63章 紮緊自己的籬笆第204章 挑兵要領第177章 天恩浩蕩第373章 偷得浮生第229章 軟刀子第106章 下馬威第312章 飛揚跋扈第311章 御下之道第149章 依依不捨第499章 收穫季節第260章 商戰前夕第357章 戰雲密佈第58章 人生無常第23章 意想不到的衝突第328章 瞞天過海第132章 天知地知第276章 靜觀其變第7章 獨闢蹊徑覓財路第204章 挑兵要領第242章 供狀第158章 嘗試第468章 悄然改變的局勢第328章 瞞天過海第225章 緣分第466章 楚梅見聞第204章 挑兵要領第93章 蓄謀造勢第349章 格殺勿論第308章 前所未有的惡毒第207章 不值錢的翡翠第292章 皇上召見第511章 摧枯拉朽第136章 接踵而至的打擊第399章 初見成效第82章 強硬的迴應第471章 分道揚鑣第509章 連聞噩耗第367章 臨陣斬將第267章 恐慌與崩潰第511章 摧枯拉朽第113章 不罷不休第58章 人生無常第218章 檢閱第491章 大軍壓境第44章 秀瞎你的眼睛第153章 意外之得第482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436章 雞飛狗跳第426章 無題第52章 大發神威第206章 兇狠報復第186章 錢到用時方很少第346章 驟然發動第47章 柳如是第468章 悄然改變的局勢第178章 黃金白銀第337章 最後的調整第13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12章 虎山正院第262章 來自東林的反擊第117章 深山裡的農機廠第432章 漸行漸離第362章 城西大營第84章 豈能不了了之第169章 陰謀詭計第119章 合成寶石飾品第263章 行將對決第44章 秀瞎你的眼睛第135章 天價瓷瓶第395章 連鎖反應第431章 引而不發第472章 先與後取第14章 清涼寺下靈應觀第260章 商戰前夕第464章 揚帆北上第134章 未雨綢繆第55章 上位者的威嚴第313章 牽馬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435章 開戰在即第500章 苦果第129章 慢慢陪他們玩第197章 軒然大波第371章 分道揚鑣第105章 老子很累了第336章 高產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