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貪婪的魏國公

隆平侯張拱薇是靖難功臣張信的後代。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後,身爲北平都司的張信接受密詔,奉命捉拿燕王朱棣。張信三次造訪燕邸,燕王都推辭不見。張信固執請求,終於進入燕王府,在牀邊拜見,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朱棣。

朱棣聽到後立即召集諸將定計起兵,攻奪北平九門。靖難成功,朱棣入主南京,論功行賞,張信晉升爲都督僉事,被封爲隆平侯,食祿千石,世代承襲。

傳到張拱薇這一代,已經是第十代,時間也不知不覺過去了一百九十年。

南京軍方要人中,明初開國功臣、明成祖朱棣的岳父、明仁宗之外祖父徐達的後人魏國公徐弘基統轄江南水師,而張拱薇則掌管江南陸師,所以面對徐弘基的問題和張拱薇希冀的眼神,朱道臨沒有絲毫保留,一臉自信地道:

“多的不敢說,代爲招募15,000新兵,重建江南三衛還是勉強可以的。如果張叔願意,小侄立即着手此事,讓鐵器作坊加班加點,爲江南三衛打造15,000把新式鋼刀,只是我這兒一套衣甲都沒有,還得靠張叔自己想辦法。”

話音未落,驚呼一片。

張拱薇大喜過望:“你可幫我大忙了!說吧道臨,讓我怎麼感謝你?”

“見外了不是?小侄這麼做並非只爲前輩個人,小侄和前輩一樣,心裡想得最多的,是我大明江山啊!”

朱道臨說完,非常鄭重地向北方行了個拱手禮。

一羣將校想笑又不敢笑,張拱薇心情大好:“皇上英明啊!賦予賢侄如此重任,實乃高瞻遠矚啊!”

看到朱道臨和張拱薇相視大笑。正好手頭缺船的徐弘基眼紅了,毫不客氣地抓住朱道臨的手,指向停靠碼頭正在維護的兩艘500噸級蓋倫船:

“這兩艘戰船我要了,你的上元千戶所纔開始招募新兵,至少半年之內無法上船,我先用着。回頭我調撥一批上好的木料給你。”

朱道臨笑道:“不是小侄捨不得,而是這種蓋倫戰船是專爲海上作戰製造的,上面全是軟帆,一個升帆動作就要五六十人緊密配合才能辦到,與我大明水師戰船的操控方法完全兩樣,前輩拿回去能用嗎?”

“沒有佛郎機人的指導和半年以上的訓練,前輩就是拿回去也用不上啊!爲此,小侄特意委託佛郎機商人代爲招募數十名退役的西洋海軍官兵,爲小侄訓練麾下新兵。這批佛郎機人很快就到。”

朱道臨的解釋聽起來合情合理,其實他早已打定主意留下自用,這兩艘九成新的蓋倫戰船很不一般,是經過百年實踐逐步改良而來的新型武裝商船,定型時間不到二十年,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最實用的三桅風帆戰船,也是當今歐洲國家普遍採用的主力戰艦,如此寶貝朱道臨怎麼捨得送出去?

習慣於硬質船帆的徐弘基哪裡知道這些東西。覺得朱道臨的解釋很有道理,擡頭望去。蓋倫船上密密麻麻的纜繩讓他感到頭都暈了,他麾下將士確實難以操控這種陌生而且複雜的戰艦。

可是,不從富可敵國的朱道臨手裡弄到點什麼,徐弘基又覺得很不甘心,想來想去他直接指向南面造船作坊的方向:

“你那造船作坊二號、三號船塢有兩艘差不多完工的戰船,和我用的戰船差不多大小。看樣子比我的戰船厚實得多,你把那兩艘戰船送給我也行啊!”

朱道臨不捨地解釋:“那兩艘戰船在福船的基礎上,借鑑蓋倫戰船的優點改良而來的新式戰船,船舷和龍骨的厚度幾乎是尋常福船的兩倍,哪怕裝上12尊大將軍炮。再加上12尊佛郎機子母炮,也不會影響到船體結構,比前輩乘坐的那艘戰船好得太多了,既然前輩看上了,過幾天造好之後,前輩就開走一艘吧,說實話我心裡有點疼啊!”

衆人轟然大笑,覺得朱道臨太有意思了,而且朱道臨說笑話時仍然板着張臉,讓大家倍感有趣。

誰知徐弘基還不滿足,再次指向靠在碼頭邊上的兩艘蓋倫船:“我沒有火炮,你這兩艘船上的火炮先借給我,回頭我想辦法爲你弄幾萬斤生鐵,不白要你的。”

“啊!?還不算白要啊?你老人家知道我那兩艘船上有多少尊大炮?兩艘船上共有60門新嶄嶄的長管銅炮,打碎稱斤都不止5萬斤,你老人家真好意思拿幾萬斤生鐵來換?至少也得給我60根五丈長的造船木料啊!”

朱道臨滿臉不甘地抱怨起來,再次引發陣陣笑聲,最後徐弘基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魏國公徐弘基和麾下將校嘻嘻哈哈好一會兒,才把專門爲朱道臨挑選的水師上元千戶所副千戶徐文濤叫出來,送到朱道臨面前。

朱道臨連忙施禮相見,和氣地望着眼前身材高大、隆鼻深目的徐文濤:“聽世兄口音,似乎在北直隸生活多年了。”

同時魏國公徐達後人的徐文濤,客氣地解釋道:“愚兄曾祖父那輩就已隨中都飛熊衛調防京城,幾代人都在京城生活。”

“愚兄打小在京營中長大,八年前家父不幸殉國,愚兄承襲爵位,調往遼東廣寧中衛,誰知一敗再敗毫無建樹,去年因傷返回京城休養。”

“因爲家母體弱多病,無法忍耐北方的寒冷天氣,在叔叔和京中諸多長輩照應下,於春節後舉家回遷金陵安居,愚兄也從京營調入長江水師龍江衛,在叔叔麾下混口飯吃。”

“囉囉嗦嗦幹什麼?道臨是爽快人,你說的越簡單,他越喜歡聽,用他的話說,時間就是金錢,你囉嗦一大通,該多少銀子了?”

徐弘基的幾句話玩笑,再次引發衆人一陣笑聲。

正在而立之年的徐文濤對堂叔徐弘基很敬畏,唯唯諾諾地行個禮,退後兩步垂手肅立,臉上沒有笑容,也沒有絲毫尷尬。

朱道臨暗暗生出警惕之心,覺得這個寵辱不驚心機深沉的徐文濤很不簡單,他這樣的勳貴後代出生在衣食無憂的京營裡,卻敢於前往與滿清軍隊長年對峙的廣寧中衛帶兵,而且一去就是七年,說明此人不但膽識過人,而且性格堅韌,只是不知道一起共事是否愉快?

若是勤奮忠懇,同心同德,朱道臨不介意徐文濤的深厚背景和出身,必將予以重用,若是想成爲軍中的釘子,朱道臨絕對會毫不客氣地把他踢開,讓他從哪兒來的回哪兒去。

第238章 木蘭兒女的分配問題第22章 讓你受驚了第161章 買黃金第69章 三年之約第23章 意想不到的衝突第176章 開發計劃第408章 驚喜連連(下)第287章 險象環生第492章 緩兵之計第199章 定策第237章 願不願意第96章 隱憂第240章 神兵天降第4章 恍然如夢第45章 秦淮河的風光第477章 好事多磨第82章 強硬的迴應第270章 不知不覺的改變第73章 馬不停蹄第493章 各懷心思第293章 君臣對(上)第241章 神鬼怕惡人第473章 執念第201章 條令實施第101章 蓄勢待發第390章 神兵天降第160章 有錢任性第188章 畸形的繁榮第461章 抉擇第250章 步步爲營第498章 反戈痛擊第432章 漸行漸離第124章 樂在其中第403章 針鋒相對第281章 激勵第501章 順勢而爲第65章 大計劃第20章 全方位合作第20章 全方位合作第134章 未雨綢繆第352章 變天了第273章 快刀斬亂麻第177章 天恩浩蕩第462章 再回瀛洲第35章 牽掛第105章 老子很累了第305章 各懷心事第95章 轟動第290章 逢凶化吉第304章 定策?第298章 人格第492章 緩兵之計第116章 水晶工藝品第378章 藍水海軍的野望第327章 得寸進尺第223章 鬥志鬥力第336章 高產種子第192章 天大人情第397章 人蔘論斤賣第37章 調整策略第95章 轟動第110章 闖府衙第122章 無法逃避的仇怨第304章 定策?第241章 神鬼怕惡人第23章 意想不到的衝突第157章 乾坤大挪移第299章 隨意的魅力第164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431章 引而不發第272章 職責第48章 出水蓮第99章 分歧第440章 硝煙滾滾第305章 各懷心事第145章 未來的希望第316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358章 交易第178章 黃金白銀第235章 神奇的鐵櫃子第447章 成長第18章 道門的力量第103章 佛郎機人第462章 再回瀛洲第233章 多多益善第355章 付出第261章 圖窮而匕首現第89章 疑惑第198章 士爲知己第288章 短兵相接第138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323章 開誠佈公第342章 即墨蔣家第397章 人蔘論斤賣第329章 抱團取暖第169章 陰謀詭計第434章 大張旗鼓第68章 回家過年第224章 無法拒絕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