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羣陰懾服

站立着的百萬將士們就像是鋼鐵城牆,就像是一棵棵的大樹,在惡劣環境,困難之中,他們還是保持着嚴整的軍容。

是的!在國家利益面前,他們個人的得失不計較,故現在雖是再難受,一個兩個卻是化成了鐵人,化成了神人,去壓制着這些痛苦,把這些困難全部都化爲烏有。

“皇!皇!”他們一個兩個是大吼着,儘可能地張大着嘴巴,讓呼喊聲充斥於整個天地之間,因爲他們在呼喚着他們的皇的出現!

就算是有雜合着黃沙的汗水流落到了他們的嘴裡,他們也視而不見,而他們的眼神中又充滿着無限的期待,是的!這是一種立功的期待!是一種青史留名的期盼!

禤建豪遠望着,他太激動了,心目中的皇終於要出現了!那個使華夏再次走向輝煌的皇啊!不僅僅是他,每個人都是一樣!

而逍遙差點是想要喊出來了,可他還是忍住了,他不能失儀,怎麼說,他也是大唐的太子!就得不動如山!

在聲聲的呼喚之下,終於是出現了!一個滿身黃金甲的威武將軍先是從人羣之中穿梭而出了。

他如同一陣旋風而至,出現在了衆目睽睽之下。“咴咴”座下神駒前兩蹄是騰空而起,在空中有力地飛騰着。

但見他是用力地一拉,戰馬就聽話地停了下來,只是仰天長嘶了一聲!像是一種驕傲的長嘯!宣示着他來了!來了!

是的!此人就是張必武!張必武就是立在了百萬人的目光之下。

張必武只是輕輕地一伸出手,百萬大軍頓時是鴉雀無聲地。大唐的將士們是把手中的武器給抓得更緊了更牢了。他們全部都是在行注目禮,沒有誰發出一個聲響來。

本來是聲動大地的,現在是靜得連地上掉一根針都能聽得清了。

這種言行令止的嚴明鐵的軍律也着實是讓人爲之驚訝的,各國使者更是連大氣都不敢出,畢竟他們不敢破壞現在安靜至極的環境呢!

張必武目光如炬地望着觀禮臺上,這一下,觀禮臺上的各國使者不敢再對張必武有什麼不敬了,如今他們全是心服口服了。

觀禮臺上的各國使者可沒有一個人敢與張必武目光相對呢,他們就怕張必武的目光落在他們的身上呢!他們都在紛紛地躲避着張必武的目光。

查理十二雖然嘴裡說着多麼多麼地不服。可他現在卻不敢與張必武面對面的,因爲只要一接觸張必武的目光,查理十二就會心慌,就會感受到一股強大無比的壓迫感,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張必武的目光最後是落到了彼得大帝的身上,這讓彼得大帝感受到了一股非常巨大的壓力,在張必武的面前,他永遠都覺得自己像是被無數的鐵索給牢牢地綁住一樣,不管他怎麼掙扎還是無法掙脫。

彼得大帝永遠不會忘記,曾被譽爲戰鬥民族的哥薩克的英勇戰士與波蘭最爲精銳之師翼騎兵時與華夏之軍作戰時。是怕得多麼地慘!

哥薩克軍隊是俄羅斯帝國往東擴張的主要軍事力量。他們在戰前。在兩軍對壘的時候,卻是習慣性地跳着滑稽的舞蹈,讓人捧腹大笑,並且有騎兵在馬上玩着雜技。他們渾然與戰馬融爲一體似的。

他們就是想要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表達,他們並不害怕戰爭,相反是非常喜歡戰爭,甚至於把戰爭把殺戮當成了一種歡樂至極的遊戲!以此證明他們就是世界上十分優秀的戰鬥民族!

可就是這一支英勇善戰著稱的軍隊卻和中國軍隊大戰,敗了!敗得又多麼地慘!往日的戰鬥民族一下子變成了只則任人宰殺的小羔羊!而他們的表演,他們的滑稽就只能是放下武器,雙手舉起,當了俘虜去給勝利者表演,逗勝利者歡笑吧!

這是各國人。萬萬都沒有想到的,一個覺醒的獅子,一條已騰飛的巨龍,無論是誰,不管是什麼情況下。都不能與之抗衡!

這就是彼得大帝現在深深的感觸,所以彼得大帝在張必武的目光壓迫下是擡不起頭來了。張必武對彼得大帝是笑了,只對他一人在笑!

這讓所有的人都爲之側目,這位年少的且又沒有掌握沙俄實權的沙皇居然能令得世界第一強國之君刮目相看?

約克公爵在笑了,因爲他知道了自己的觀點和張必武的觀點是出其的一致,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等到彼得大帝羽翼豐滿之後,就沒有人能限制他了,不!應該說,只要大唐不限制他的話,他就能創造出非凡的偉業來!

最爲不滿的還是查理十二,他認爲張必武太小看他了!一個沒有實權的,傀儡皇帝有什麼好看重的呢?真正應該看重的是他!查理十二!

查理十二更是想等他一繼承皇位之後,他不但要鞏固瑞典在波羅的海的霸權,他還要把沙俄給擊敗,甚至於滅掉沙俄!當然那個他所愚蠢的表兄的丹麥和挪威要能消滅的話,他也是不會客氣的!

現在的歐洲各國大多是各懷鬼胎,只是有一點,他們已經是不敢再有一絲的怨言了。

最先出來獻執勤的就是蒙古,蒙古各部公推出的人已站了出來,他跪下來,大聲地叫道:“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我們經過一致的討論決定,我們請求給予大唐皇帝陛下獻下天可汗的尊稱!”

天可汗是李唐時期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所得到的尊號,意爲天下的共主!如今他們對張必武上此尊號,自然就是承認了張必武是他們的共主!

不管世界有萬國,有多少君主,可是他們都只能是有一個共主——華夏的張必武!

張必武笑了,他對這個稱號倒是不怎麼排斥,他以柔和的目光望着先喊:“天可汗”的老者。

此表現就是表明了,張必武已承認了天可汗這一稱號,並且沒有什麼生氣的。

這一下,蒙古各部都是得意起來了,他們不由全是振臂高呼起來了:“天可汗!天可汗!”

他們是歡天喜地的,他們叫得比誰都歡,都大聲。只因爲他們自靈魂都已是真正地服了。

天可汗的呼聲一直在天地中激盪着,一直迴響着。

不止如此,居然是有更多的他國使者也跟着一起呼喊起來了。“天可汗”的呼聲是有增無減的。

“太好了!”逍遙見到父親已得到了這麼多人的承認,他的心中不知有多麼歡喜呢!

他是以充滿尊敬的目光望着父親,而且在他的心中的信念是非常堅定的,他一定要守業,守住這一份好不容易纔打下的江山,守住中華的輝煌!

聽到了各國的人對張必武的歡呼聲,以及那不斷地重複着,怎麼聽也不會厭的“天可汗”三字,像禤建豪、李巖、盧象升他們太興奮了!

一個多災多難,本來是要承受着恥辱的國家現在終於是站起來了!並且是站在了世界之巔!以讓人爲之膜拜!

至於歐洲各國,還有日本等的使者可就不高興了,他們都是你看着我的,我看着你的。

他們可不想見到這一幕啊!越是多人對大唐心悅誠服,那麼就對他們越不利!

可是現在的形勢,他們還能有什麼辦法能逆轉嗎?不!一點辦法也沒有了!如今他們除了隨波遂流還真是沒法子!

況且只要他們一擡起頭來,就看到了包圍這裡密密麻麻的士兵,他們誰還敢說不是呢?誰還敢有半個不服從啊?

捫心自問,有螳臂當車的實力嗎?不!沒有!一點也沒有!

爲此,就有許多的歐洲國家的使者也跟着一起喊天可汗了。

唐軍的衆將士們,他們並沒有喊出天可汗,他們所喊着的是:“萬歲!萬萬歲!”是的!他們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出心中的無限自豪。

張必武看到這一幕,他的目眶已有所滋潤了,他不是因爲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而流淚,恰恰相反,在他的眼前,似乎出現了幻覺,他見到了無數個爲了今天華夏的輝煌而犧牲的將士們。沒有他們,又何談今日的輝煌成就呢?

一想到犧牲的將士們,張必武真的是難受了!而且他的眼前似乎出現了無數爲了華夏崛起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勇士們。

張必武望着天空,望着遼闊的錦繡山河,不僅僅他看到了,他的將士們同樣也看到了,他們似乎看到了曾經並肩作戰已然陣亡的將士們,似乎又看到了當初他們浴血奮戰的情景,不僅僅他們看到,各國的使者們都同樣是看到了,一幕幕地閃現在他們的眼前。

而歐洲各國,他們也在想,要是大家同樣都能有百萬大軍,或許他們還能佔優,武器裝備方面他們是略強的,那麼結局又會怎麼樣?

…………我是可愛的分割線…………

一場激戰就此開始了。前方的軍隊是陳列着赤旗,這是華夏之軍。而對面則是他們的敵人。面面赤旗迎風而展。雙方已是列好陣勢,蓄勢已發!

第74章 袁宗第幫說話第45章 悲!開封毀於洪水第66章 大明朝的又一個危機第6章 劍快如閃電!第76章 洪承疇的奇着第22章 攻破太原城第70章 衝向野戰炮第73章 兄弟相殘的痛苦第30章 坤興公主遭受襲擊第9章 生死一線之間!是生是死?第21章 被追殺第18章 糟糕!大同兵逃跑了!第6章 除奸細第6章 劍快如閃電!第79章 攻破堅城第87章 難民在遷移第11章 孫承宗殉國第141章 出城決戰第71章 張必武部下出事了!第82章 辱罵第44章 大玉兒的建議第5章 冒充第16章 劉妃的陰謀第36章 嶽志成來投靠第88章 探聽消息第150章 身軀雖滅,漢魂不死第59章 無能的倭寇第25章 劊子手李成棟伏法第120章 莊妃性命堪憂!第95章 越漂亮、聰明的女人越第119章 出發南京捉拿溫體仁第64章 順治的煩惱第18章 以南城爲突破口第33章 感到受委屈的公主第29章 殺叛徒第33章 孫可望欺主第130章 吳三桂的準備第71章 炸掉野戰炮第79章 向中軍衝突第58章 夫人端坐城頭激勵士氣第36章 又熬過了一天第28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66章 褒獎的聖旨解大難第23章 不打不相識第73章 委曲求全第65章 急!急急!趕去見心上人第45章 架梯登城第45章 架梯登城第100章 下得了手嗎?虎毒尚不食子啊!第58章 永曆被釋放歸來第160章 光復京城第41章 順治的奪權第31章 敗何洛會第92章 張必武斬將,唐軍士氣大漲第71章 張必武部下出事了!第134章 千鈞一髮第84章 追殺敵軍!第15章 始料不及!敵援到來!第148章 打垮洋老爺第78章 敗蒙古軍第41章 公主到來第110章 騎兵成孤軍第77章 沒親情可言的皇太極第16章 猛攻寧遠第121章 秦懷玉失蹤第131章 牛金星的毒計第35章 濟爾哈朗秘密進行計劃第54章 列強海軍侵入海域第47章 兵變第61章 大丈夫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34章 張必武被吳三桂擊敗第94章 爲了保命第15章 真相第95章 多爾袞鞏固自己的地位第46章 對李巖進良言第3章 敵騎犯邊第81章 太監傳密旨第30章 官匪勾結第84章 夫妻情不渝第25章 長相像初戀情人的女子第43章 小勝成功第37章 攻取錦州第30章 坤興公主遭受襲擊第69章 簡單的婚禮第40章 爲了功業而拜師學藝第190章 救李巖第68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143章 吳三桂最後的奮起第28章 安全地回到軍船第14章 中英歷史上的首次交鋒第119章 離京第91章 挫敗敵人陰謀第19章 斬殺努山,威震敵膽第39章 降清漢人的矛盾心態第36章 見李自成第68章 攻防激烈戰第50章 兩軍陣前對話第7章 松山明軍軍心渙散第41章 嘲笑多爾袞第84章 龜縮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