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讓!

不久之後,就在崇禎陷入這樣的思緒之中,打發時間的時候,英國公張維賢、盧象升和茅元儀走了進來,全部到齊,恭敬地站在崇禎的對面,臉上有幾分疑惑之色,都這麼晚了,皇上宣自己三人進宮,究竟是爲了什麼事情,居然這麼着急?

“三位愛卿,你們先看看這本密摺,然而再談事情....”

就在張維賢剛想要說些什麼之時,崇禎突兀的來了這麼一句,更是拿過一旁的那本密摺,遞了過去,沒有任何的猶豫,張維賢上前一步,將其接了過來,退回去的同時,快速展讀了起來,而盧象升和茅元儀微微傾斜身體,歪着頭,趁勢也看了起來。

“之所以宣你們進宮,這麼着急地見你們,朕就是想找你們商議此事,對於袁可立與孫元化的這個提議,朝廷趁機收回遼東的全部失地,有什麼意見?”

崇禎說得很是輕鬆,並不像是很着急的樣子,話音剛落,三人也正好將密摺裡面的內容大致瀏覽了一邊,也大概猜到了崇禎的心思,之所以找自己三人前來,並不是商議此事,是否可行,而是意在該如何做?

簡單的來說,眼前的這位年輕君主,對於這件事情,自己已經有了決斷,支持袁可立那麼做,而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完善這個計劃?

這一刻,張維賢等人的腦海裡同時閃過這個念頭,更是不易察覺地相互對視了一眼,相對而言,三人之中,就屬英國公張維賢最瞭解北方和東北的情況,身處第一線,資歷最老,地位也最高。

“皇上,在老臣看來,如今之時,乃是收復遼東的最佳時機,由於去年的一場持續大戰,北方的卜失兔等蒙古族,損失慘重,可謂是元氣大傷,朝廷又加強了北方的邊防,北方無憂。”

“而且,老臣得到了一些消息,由於朝廷與察哈爾林丹汗結成了攻守同盟,互爲掎角之勢,不斷地逼近建奴勢力範圍,如今的建奴,可謂是日薄西山,黃豬皮已經做出了相應的動作,爲了躲避被夾擊之禍,已經有了退守建州老巢的跡象。”

“最爲關鍵的是,西南的戰事已經接近了尾聲,朱總督和傅巡撫,聯合之下,剿殺了奢崇明和安邦彥,並解除了兩族的武裝,在當地推行郡縣制。”

“所以,再過不久,最多一個月,西南的戰事就會完全結束,進入休養生息的階段,恢復當地的民生,安撫當地的百姓,以及安置來自於其他省份的災民。”

崇禎聽得連連點頭,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等到張維賢剛一說完,緊接着說道:“不錯,到時候,朝廷的壓力就會驟減,避免了兩線作戰的處境,可以集中全部精力,收復遼東失地。”

然而,似乎是擔心着什麼,有什麼顧忌,茅元儀並不是那麼樂觀,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語氣更是顯得那麼沉重。

“可是,皇上,一旦建奴真得退出遼東,黃豬皮真得退守建州,那麼,到時候,遼東的局勢就會發生驟變,朝廷與察哈爾蒙古部族的關係,也會變得極爲微妙起來。”

不得不說,茅元儀的講話極有技巧,雖未明言,但意思卻已經是昭然若揭,非常明顯,四人的心裡都很清楚。

儘管大明與察哈爾有着姻親的關係,林丹汗的妹妹成爲了皇上的妃子,但是,永遠都不可能忽略一點,也不能不面對,那就是林丹汗的野心,不僅想要一統蒙古各族,更想成爲關外之主!

四人都明白,所謂的關外,還涵蓋了東北,而這,絕對是大明所不允許的,也不願意出現的一種情況。

崇禎的眉毛微微上揚,眉梢輕輕抖動了一下,迎着三人凝重而又有一些期待的目光,緩緩說道:“放心吧,朕知道你們擔心的什麼,也清楚地知道,一旦黃豬皮退出了遼東,在那一刻,朝廷最有威脅的敵人,很有可能就變成了察哈爾的林丹汗。”

“既然朕支持袁可立和孫元化二人的計劃,同意主動出兵,收復遼東失地,那麼,朕就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林丹汗一旦想要染指遼東,就必須不惜代價的與其開戰。”

“大明疆域,寸土不讓!”

說到最後,崇禎幾乎是一字一頓的吐出,聽得三人精神爲之一振,心中振奮與激動不已,也是長鬆了一口氣,深怕這位年輕的皇上,因爲兒女情長的關係,而耽誤了軍國大事。

這個時候,張維賢沉吟了一下,再次開口了。

“皇上,既然如此,您贊同這樣做,那麼,老臣覺得,對遼東用兵之時,宣府一帶也可以抽調一支精銳,沿着那條秘密通道,也就是山西八大奸商倒賣給黃豬皮重要軍事物資,行走的那條小路,晝夜之下,疾馳到遼東,迂迴到林丹汗察哈爾部落的右翼,與薊遼督師孫大人密切配合,牽制住林丹汗,從而讓袁巡撫更加順利地收復遼東失地......”

聽着張維賢的侃侃而談,緩緩講述,不僅是崇禎,還有盧象升和茅元儀,三人的眼前都是一亮,很是佩服他的這番謀劃,言詞之間,就將對遼東用兵的風險降到最低。

畢竟,一旦抽調那麼一支精銳之師,從宣府迂迴到察哈爾蒙古部落的右翼,孫承宗再在東面策應,做出相應的動作,威脅到林丹汗的左翼。

那麼,野心勃勃的林丹汗,就等於被束縛在了領地,不能動彈,除非他不想要自己的地盤。

整個過程中,盧象升都沒有發言,一直都在傾聽着三人的講話,顯得很是有耐心,姿態放得很低。

畢竟,不管是英國公張維賢,還是茅元儀,都比他更瞭解關外的情況,相應地,比他更有發言權。

等到張維賢說話之後,盧象升的臉上略有遲疑之色,緊跟着補充道:“如果對遼東用兵,主力雖是袁大人和孫將軍的水師,但是,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兵出宣府的那一支精銳之師,顯得尤爲重要,幾乎可以左右整個戰局的後續發展,自然而然地,對於統帥的要求更是極高。”

“不僅要善於審時度勢,精於用兵,還要對遼東的局勢有着相當程度的瞭解,一定要對遼東很熟悉,如果具有個人威望,能夠震懾得住那些遊牧民族,那就更好了,行動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當崇禎和茅元儀聽得連連點頭之時,一副深以爲然的樣子,張維賢卻是灑然一笑,朗聲說道:“皇上,對於統帥這支精銳的將領,老臣舉薦大同總兵滿桂,滿總兵絕對符合這些條件,絕對是最佳的不二人選。”

第一百八十五章 熱門人選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第三百零一章 勝者王侯,敗者寇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優勢第四百四十四章 和談的相對重要性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六十四章 被束縛的兩大特務機構第一百六十三章 務實的帝王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三)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當然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明錢莊第一百七十六章 生化武器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爾右翼之變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第一章 寒冷的夜第五百零一章 亦師亦徒第六百四十三章 “妥協”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第九十四章 張揚而強勢的鄭芝龍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五百零三章 尷尬局面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一)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範圍寶鈔試點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樣的反應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中興有望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形同第八部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萬兩級別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相對比第四百一十一章 轉移注意力第一百七十六章 生化武器第五百零五章 人爲刀俎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一百一十八章 疑惑不解的張書堂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繫之處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面環敵第十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五百九十三章 雙喜第三百八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三)第三百四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九)第六百四十五章 厚重的信任感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個開場白第五百八十八章 繪製地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繫之處第五百零七章 林丹汗的變化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大糧倉第五章 拍板(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六)第四百四十四章 和談的相對重要性第三百零五章 最爲緊張的霍維華第五百九十七章 巨大的商機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實意圖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軍隊操練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心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第六百二十七章 罌粟第四十章 賈亦韜的要求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四百一十七章 處境微妙的毛文龍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到對立面第二百三十七章 貨幣戰爭(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籌碼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設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鋒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五百七十五章 惶恐不安的張彝憲第一百八十九章 毛文龍不再那麼重要第六百二十七章 罌粟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面環敵第三百四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二)第七十四章 “合適”的內閣首輔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規則(大結局)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變歷史的手段之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兩柄利劍”第四百五十四章 臺灣島的重要性第七十九章 荒蕪的良田第一百零三章 削藩的大概策略第三百七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