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

一連串的話語,說得徐光啓啞口無言,頭埋得更低了,根本就不看崇禎的目光,更像一根木棒,一次次的迎面痛擊徐光啓,思想受到了莫大的衝擊力。

“徐愛卿,看着朕的眼睛....”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崇禎來到了徐光啓的正前方,以命令的口吻說出這句話,等到徐光啓目光閃爍的看向自己之時,再次問道:“徐愛卿,和那些洋人接觸了那麼久,那你知不知道,在他們的天主教之中,教皇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威,凡是天主教教徒,都要無條件地忠於教皇,並且要堅定不移的執行教皇的任何訓令。”

剎那間,徐光啓頓悟了,明白了崇禎的言詞爲何這麼的犀利?氣勢爲何那麼的越來越咄咄逼人?爲何對天主教那麼的反感於牴觸?

同時,徐光啓的心裡也是震驚無比,隱隱還有一些後悔之意。

也難怪皇上會這麼生氣,幾乎是暴怒的吼出這番話,在大明這片土地之上,一個強勢的宗教正在滋生,他的根源就是來自於西洋,而非是本土。

最爲關鍵的是,它的教義嚴重挑釁、並藐視皇權!

不難理解,一旦天主教真得發展起來,教徒達到數十萬、數百萬,甚至於上千萬,大明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皇上的位置將會變得微妙起來,皇權不再是那麼至高無上,就好像天上出現了兩個太陽。

而這,是任何一個帝王所不能忍受的地方,哪怕是再如何賢明的君主,也是如此。

恍惚間,徐光啓想起了數年前的“南京教案”,並且因此演變成大的事件,波及到全國的天主教,萬曆皇帝更是明令,驅逐在大明的所有洋人。

聽到崇禎的這番話,徐光啓反而明白和理解了萬曆皇帝爲何那麼做?反應爲何那麼激烈?

當時的南京禮部尚書沈榷之言,上書的那幾封信,對於天主教的指責,都不過是一個引子,根源所在,還是天主教觸及到了皇權的利益,威脅到了皇帝的統治。

作爲當時積極爲傳教士辯護的人士之一,對於當時的情況,徐光啓尤爲清楚。

現在儼然已經很清楚....

什麼與白蓮教勾結啊,什麼道德秩序遭到破壞啊,什麼對皇帝和大明文化不尊重啊,什麼圖摸不軌啊,等等。

沈榷的種種自責,數次上書,或許其中摻雜着個人的恩怨,本着極爲推崇佛教,對於其他教派很是排斥,雖然那些指責的水分很大,但是現在看來,沈榷有一點沒有錯,最起碼也是徐光啓親眼所見,也是最無法反駁之處。

那就是,天主教不僅排斥當地的佛教、道教等宗教,視其爲邪教,對於大明的風俗習慣、文化也很不尊重,隱隱有着藐視皇權之意。

何爲至高無上?

先不深究其意,這個詞語往往是用於形容皇權,而那些天主教卻將其用到了他們的教皇身上,其意也顯,其意也昭,再清楚不過了。

何況,有些洋人還付諸了行動,禁止教徒祭祖拜孔,只尊耶穌?

當沈榷以此爲反駁的論點之時,徐光啓還能說什麼?總不能睜眼說瞎話,當面欺君吧?

而且,這樣的事情不是說瞞就瞞得過去的,瞞得了一時,卻瞞不了一世,根本就經不起深究,一查便知真假。

呼....

徐光啓暗暗長吐一口氣,腦海裡閃過這些念頭之時,也知道自己現在該怎麼做了,也意識到,皇上這是在敲打自己,並沒有追責的意思,否則,也不會有這一連串的誠懇意切的言語,近乎於是在鞭策,還有相應的委以重任。

“微臣謹遵聖命,聽憑皇上的安排,一定將皇家科學院辦好。”

聞聽此言,崇禎的神色明顯緩和了許多,深深看了徐光啓一眼,緊接着沉聲說道:“徐愛卿,如果那些洋人只是單純的傳教,而非是排斥我朝的剛理倫常、百姓的生活習慣以及民風民俗,朕也不會對他們那麼反感。”

“你是上海人,從南到北,又時常接觸那些洋人,一路走來,你應該很清楚,並且深有體會,所謂的天主教,行事作風,頗爲的強勢,不僅不讓信徒供奉其他的神佛,還不斷地向教徒宣揚,要忠於主,要效命於教皇。”

“徐愛卿,你知道嗎?朕要比你還要了解天主教哦....”

崇禎忽然意味深長的來了這麼一句,嘴角泛着一絲絲笑意,頗有嘲弄的味道,轉身而去,回到了坐椅之上,倚坐在那裡,翹着二郎腿,雙手交叉在一起,放在下巴之前,屬於帝王的那種威儀少了許多,卻平添了屬於小年輕的那種狂放不羈味道。

“徐愛卿,朕給你說一下上上任的教皇,也就是保羅五世,將他在位六年的種種事蹟,聽過之後,對於天主教,你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請皇上示下....”徐光啓適時地說了一句,語氣是那麼的謹小慎微,心中也是非常的忐忑。

“保羅五世,登基爲教皇不久之後,就決懲那不勒斯王國的首相,也就是相當於我朝的首輔,原因很簡單,就只是因爲,那位首相按照本國律法,將犯法的傳教士交給世俗衙門審判。”

“後來,爲了教皇對於地方或者國家有管轄權,傳教士具有豁免權,也就是不受某個國家律例約束而不被審判的權力,和威尼斯這個國家大打出手,發生了軍事衝突。”

“對了,徐愛卿,順便提醒你一句,這個所謂的天主教,並不是單純的宗教,他們有着自己的軍隊,名曰十字軍。”

“還有,也就是在同年,保羅五世宣佈,教皇纔是天主教的領袖,禁止英國教徒向本國過往宣誓,宣誓效忠,更是不承認英國這個國家國王的合法地位。”

徐光啓聽得心驚肉跳,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更是汗毛倒豎,雖未流汗,卻不斷地擦拭額頭,顯得心虛不已,緊張地喉嚨蠕動,直咽口水,嘴脣更是發乾,微微顫動。

崇禎這簡短的一番話,拋出的一個又一個消息,就好像一個個重磅炸彈,將徐光啓的精神體炸得體無完膚。

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五百三十三章 軍隊操練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應不正常第五十八章 不該啊第二百七十六章 敏銳的洞察力第九十一章 宋獻策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一百零零章 潛在的共識第八十七章 可以!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四百六十六章 郭懷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啓滅天雷計劃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變歷史的手段之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後續(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八)第六百二十一章 牴觸與親近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訓沒有那麼大的約束力第三百四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五)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五百零二章 尋找多爾袞的蹤跡第一百七十章 舒曰敬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機第三百七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第二百五十二章 東南形勢第六百四十六章 解決之策第十三章 微服出宮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二百九十五章 陽謀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府”第二百四十一章 貨幣戰爭(六)第一百八十六章 收攏人心第三十一章 勢大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四十九章 “將軍的搖籃”第四百七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貨幣戰爭(六)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五)第三百二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啓滅天雷計劃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於利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二百五十章近乎於無禮的強勢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論付諸於實際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棄待遇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第六百四十五章 厚重的信任感第六章 皇家生意(求收藏求推薦)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四百七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佳時機第一百五十三章 宴請第四百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個精明的商人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一百四十六章 滅天雷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一百七十章 舒曰敬第一百一十八章 疑惑不解的張書堂第四百一十三章 真實意圖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四百六十九章 燙手山芋第三十八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五百一十七章 升的太快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第一百三十三章 膽識過人第十二章 崇禎時期的最大威脅第二百六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實實在在的好處第一百三十六章 班軍第一百五十章 壯觀的早朝第五百四十八章 坤輿萬國圖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棄待遇第八十六章 赴約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個開場白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脅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四百八十七章 低聲下氣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應不正常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變歷史的手段之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爲合適的處理方式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