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分析

數日之後,英國公張維賢的邸報還未到京城,一封飛鴿傳書的書信已經擺在了崇禎的書案之上。

此刻,禎極其專注地凝視着書信的內容,瀏覽的過程中,慢慢品味着字句裡面所蘊含的深意,那極其龐大的信息量。

“真是沒有想到,事情居然這麼的順利,順利的有一些出奇,幾乎讓人難以置信,林丹汗居然這麼容易就屈服了,還獻上了自己的親妹妹,模仿起了皇太極,走上了與大明聯姻之路,難道真的是形勢所迫?難道候世祿擊敗了他留守在歸化城的幾千兵馬,真得起到了威懾效果?”

呢喃自語之間,崇禎的明眸閃動,嘴角更是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會心的笑意,神情是那麼的輕鬆而自然,又有一絲若有若無的狐疑縈繞於眉眼之間。

這個時候,張彝憲自外面走了進來,躬身行禮道:“啓稟皇上,孫元化與茅元儀在宮外求見。”

“嗯,宣他們進來吧~!”

崇禎爽朗的迴應之時,心中卻是一動,暗道:“茅元儀和孫元化來得正是時候,正好讓他們分析一下,林丹汗爲何這麼痛快就答應了要求,以他們的經驗,在遼東呆了那麼多年,應該對林丹汗的真實秉性有一些瞭解,或許知道一些鮮爲人知的事情。”

不久之後,茅元儀和孫元化就出現在了崇禎的對面,兩人剛剛行過禮,前者想說些什麼,卻被崇禎給揮手打斷了。

“暫且不談別的事情,你們先看看這一封信,看過之後,說一說你們的看法,幫朕分析一下。”

一語落罷,崇禎將手裡的書信往桌子上一放,向前輕輕一推,茅元儀就好像早就習慣了這一般,皇上與臣子商談朝廷要務之時,不喜歡太監從旁伺候,連忙上前兩步,拿過了那封書信,轉而返回了原來的位置,與孫元化並肩而戰,一起快速瀏覽起來。

不到一盞茶的時間,片刻之間,兩人很快就看完了書信裡面的內容,彼此對視了一眼,臉上同時閃過一絲疑惑之色,茅元儀更是再次看向崇禎,不解地問道:“皇上,請恕微臣二人愚鈍,不知道皇上讓我們二人說些什麼,還望皇上提點一下?”

“呵呵...是朕心急了,沒有將話說明白!”

崇禎乾笑一聲,爲了掩飾臉上的尷尬之色,朗聲迴應了一句,同時輕撫額頭,一副我怎麼忽略了這一點的樣子,進而神色微微收斂,繼續說道:“嗯...是這樣的,根據朕所得到的消息,對林丹汗的所聽所聞,這位察哈爾汗也算是一代梟雄,絕不是那種輕易就易與之輩,朕有一些難以相信,林丹汗居然就這麼痛快的答應了朕的要求。”

聽到這一番話,兩人並未立即迴應,而是面有沉吟之色,思索了起來,片刻之後,孫元化率先做出了迴應:“啓稟皇上,或許微臣知道其中的一些因由。”

“哦—什麼因由?”崇禎心中一動,迫不及待地問了一句。

“皇上,臣在遼東之時,就曾經綜合得到的各方消息,對林丹汗的性格做過一些概述,尤其是他的一些理念。”

“哦...說說看,林丹汗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又有什麼樣的理念?”崇禎已經被勾起了心中的好奇,來了極大的興致,適時地連連問道。

“啓稟皇上,以微臣之見,林丹汗是一個極爲狡猾之人,又不失霸道,有時候,行事有一些魯莽,很容易喪失理性,肆意而爲。”

“嗯...擁有這樣複雜而多變的性格,與他的理念有很大的關聯,爲了統一蒙古,在遼東稱雄,他一直奉行的理念,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攘外必先安內。”

“因此,也正是這個原因,林丹汗格外憎恨背叛他的部落,尤其是轉投後金的蒙古族,這也就是爲什麼,他動輒就會吞併其他的蒙古部落,就是爲了他的野心創造條件,想要更快地整合蒙古各族,想要再現往日強大的蒙古帝國。”

“然而,經過數百年的演變,那些蒙古各族早已分裂開來,更像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尤其是那些部族酋長,早就習慣了不受約束,對於林丹汗的霸道與強勢,想要整合所有的蒙古各族,有着非常強烈的牴觸情緒。”

崇禎聽得很認真,更是頻頻點頭,臉上的輕鬆之色早已消失不見,卻而代之的是鄭重無比,緊接着,沉聲接話道:“嗯...孫愛卿,朕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林丹汗之所以這麼痛快答應朝廷的種種要求,原因就是在於,林丹汗想要收拾那些背叛他的部族?”

“嗯,是的,皇上,微臣正是這個意思。”

這個時候,崇禎將目光投到了茅元儀的身上,詢問道:“茅愛卿,你的看法呢?也是這樣認爲嗎?”

“皇上,微臣也以爲有這方面的因由,卻不是全部的原因。”

“哦...說說看,都還有哪些原因,朕倒是很想知道。”

茅元儀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沉吟了一下,似乎是在組織語言,崇禎也沒有催促,表現的很有耐心,靜靜地等待着他的回答。

“嗯...皇上,微臣以爲,林丹汗之所以這麼反常,一改往日的霸道行事風格,概括起來,原因無非有三點。”

“其一,也是最爲關鍵的一點,就是皇上塑造的那種壓迫性的局勢,讓他沒有更多的選擇,要麼滅亡,從此沒落,淪爲不入流的勢力;要麼就聽從皇上的要求,與朝廷結盟,返回遼東。”

“其二,正如孫大人所講的那些,微臣就不再贅述。”

“至於最後一點,就是微臣覺得,經此一役,就好像遭到了當頭一棒,林丹汗被打醒了,意識到過剛易折的道理,意識到之前的種種作爲,過於強勢,纔會使得他落得個近乎於衆叛親離的下場。”

“因此,林丹汗這是在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想要改變以前的行事風格,想要效仿黃豬皮對待其他部落的方法,走上聯姻之路,從而緩解與各方的關係。”

“不錯,細細想來,也不無這方面的原因,也不無道理。”

崇禎附和了一句之時,微微低頭,更是摸了摸下巴,露出思索之色,而茅元儀的聲音再次響起,話語依舊在繼續。

“而且,皇上,縱觀北方的形勢,從各方實力的對比來看,目前爲止,最強的就是朝廷與後金,其次纔是他林丹汗,最後就是蒙古的其他各部族。”

“然而,後金在遼東極爲的強勢,實力蒸蒸日上,越來越強,僅就戰力而言,朝廷也不具備絕對的優勢,更遑論他林丹汗的察哈爾部落。”

“漠南的土默特等蒙古部落,有着朝廷的鼎力支持,兩相聯合之下,兵力佔據着絕對的優勢,林丹汗根本不敢掠其鋒,他又與建奴勢同水火,根本就沒有結盟的可能,聯合對付朝廷。”

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六百零二章 啓動後手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大的恩賜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一)第三百零二章 要求很簡單第十一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下)第三百九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牴觸與親近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脅第五百零七章 林丹汗的變化第一百八十五章 熱門人選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騰了起來第一百六十五章 免除市賞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一)第六十七章 就那麼爽快的答應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第五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時機第七十三章 無人敢惹的福王府第五百零二章 尋找多爾袞的蹤跡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九十三章 東南捷報第二百三十二章 熱門話題第一百九十一章 組建新水師第五百三十六章 煙鬼第四百八十六章 彌天大謊第三百四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五)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九十四章 張揚而強勢的鄭芝龍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九十章 三卦第五百二十二章 最合適的人選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氣魄第五百零八章 “增強皇太極的實力”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範圍寶鈔試點第一百四十八章 輻射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團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一)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二百七十七章 機會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一百零七章 遐想滿天飛(上)(四更)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三百五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五百六十四章 吏制改革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機會第六百四十一章 事無絕對第四百六十章 朱舜水第五百二十五章 將功補過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惡魔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益的重新再分配第六百一十三章 有苦說不出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八十二章 遙遙跟隨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六十章 喜訊第三百八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九)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第三百七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五)第十七章 兩成佣金第四百七十六章 後果太嚴重了第五百四十九章 駐軍庫頁島的意義第五百二十六章 遲則生變第二百零一章 援軍到來第四百七十六章 後果太嚴重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九十八章 宗教衝突第五百三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五十二章 不甘與慶幸交織在一起第一百五十三章 宴請第五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六百一十二章 吃力不討好第五百六十七章 軍事部署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出條件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六百五十六章 試運營第四百四十四章 和談的相對重要性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三百七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四)第四百四十章 餿主意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