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最終歸宿

剛剛過了芒種,再過幾天就是夏至了,天氣越來越熱,連夾衣都穿不住了。

作爲堂堂的一品夫人,銀雀兒始終沒有改變原本的脾氣性情,大帥府的後花園簡直就是一塊菜地,本應該種植奇花異草的花園裡種滿了豆角、絲瓜等菜蔬,還有幾架葡萄和幾棵枝繁葉茂的石榴樹,甚至……甚至還養了一大羣灰羽的笨鴨子。

有事沒事就擺弄這個巨大的菜園子,已成爲銀雀兒的生活習慣了。

銀雀兒出身卑微,在她給李吳山做丫鬟的歲月裡,卻沒有吃過什麼苦頭。當她成爲李夫人之後,同樣沒有享受過錦衣玉食的奢靡生活,她這一輩子幾乎全都在波瀾不驚之中安然度過。天真爛漫的性情保留至今,似乎永遠都不知道什麼叫做愁苦,而且無論外面的世界正在經歷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她都沒有參與其中,始終維持着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

在人們的心中當中,銀雀兒似乎整日裡都很快樂,每次見到她都是笑呵呵的。

只是今日似乎有了些不同,銀雀兒哭了,哭的很傷心。

李少平正在旁邊溫言相勸:“母親不必悲傷,父親只是要出門一趟而已……”

銀雀兒這個人素來性情隨和,無論對什麼人都很和善,只是對自己的這個親生兒子有些過於苛則,從來就是不假辭色:“你知道個甚?你爹這次出去,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這句話簡直就有石破天驚之效,登時就把李吳山的這一雙兒女驚的目瞪口呆,全都把目光投向了正襟危坐的李吳山。

шшш •т tκa n •℃O

李吳山什麼都沒有說。

這是一個默認的態度。

李吳山的年紀已經很老了,從去年開始身體狀況就出現了明顯的下滑,亂七八糟的災病持續不斷。這種情況下還要出遠門,本就很難讓家裡人放心,至於說這……再也不回來了,到底是什麼意思?

金雀兒似乎早就知道這個消息。

在很多事情上,金雀兒比銀雀兒知道的更多。

“大姨,這是怎麼回事?父親他……”

“平兒,燕兒,你們不必驚慌,這事你爹早就對我說過。”金雀兒用一種聽起來萬分平靜的語氣說道:“我也是贊同的。”

這個家,金雀兒至少有做一半的主,她甚至比銀雀兒這個正室夫人更有發言權。

“可是……去大食就去大食吧,這再也不回來是怎麼個說法?”李少平的性情像極了銀雀兒,嘟嘟囔囔的說道:“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始終保持正襟危坐姿勢的李吳山終於開口了:“這是爲了對歷史負責。”

爲歷史負責?

除了金雀兒之外,這一家人誰也聽不懂這句話。

“我已經老成了這個樣子,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了,還能活幾時?”說起自己的生死之事,李吳山的態度十分淡然,就好像是在說起今天的天氣一樣,語氣平靜而又輕鬆:“西方佔領區復原遼闊,很難說以後不會出現反覆的狀況,我又何必老死牀榻?就算是死,也要死到那裡去。只有死在那裡,才能給後人留下一個念想,就算是有朝一日西方的國土得而復失,故國之人依舊記得,依舊會把那裡視爲故土,這就有機會重新奪回來……”

我李吳山已經到這把年紀,估計也活不了幾天了,就算是死也要死到西方去,用西方的黃土掩埋我的屍體,把我的墳墓留在那裡。這等於是留下了一個地標,留下了一個念想。

無論格局怎樣變幻,只要自己死在那裡了,就可以留下再次奪回的希望,後人總會記得。

這是李吳山唯一可以做到事情,也是他一定要做的事。

英雄,從來都不會老死牀榻。

這是一個深謀遠慮的安排,是爲了警示後人不忘今日的功績,同時也是爲了讓後人不忘那一方土地。

在子女後輩面前談起自己的生死之事,對於李吳山而言從來就不是一個禁忌的話題。

人生在世,有誰不死?

生死看淡的豁達,這纔是英雄當有的胸襟和氣魄。

沒有誰人可以長生不死,這個道理銀雀兒不是不明白,但她卻希望李吳山可以安安穩穩的死在家裡,死在兒女的環繞之中。

但李吳山卻不這麼看。

“何處黃土不埋人?死在哪裡不一樣?”李吳山哈哈大笑着說道:“英雄戰死沙場,庸者老死牀榻,我這一生已是無憾,死則死爾,沒有什麼值得悲傷……”

“那大食在萬里之外,已納入大明版圖,就算是真的需要有什麼人死在那裡,也應該是姓朱的。老爺您看看那永王和長平公主公主,已到商洲遊山玩水去了,老爺又何必爲他們家的江山操心至此?”

李吳山無奈的一聲長嘆,擡起頭望着東方,在這個時候他的目光深邃如海,似乎已經穿過山河阻隔,看到了遙遠的商洲大陸:“你錯了,永王和公主可不是爲了遊山玩水,他們的使命和我一樣,他們再也不會回來了,而是一定會死在那裡,一定會。”

此時此刻的李吳山,終於對長平公主心有慼慼了,甚至有種英雄惜英雄的感慨。

只有李吳山才能真正明白,永王和長平公主不遠萬里漂洋過海去往商洲大陸的真實目的,他們絕對不是爲了遊山玩水,他們就是去送死的,最真實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屍體和墳墓永遠的留在那個遙遠的世界。

他們從來就沒有打算回來,從一開始就沒有那樣的打算。

半個北商洲大陸是通過征服戰爭得到的域外領土,現在正和西方的紅毛鬼展開激烈爭奪。因爲遠離故國信息不暢支援不及,最終的結果是個什麼樣誰也不敢保證,爲了給激勵後人,永王和長平公主必須永遠的留在那裡。

一個前任的皇帝,還有一個實際掌權幾十年的公主死在商洲,把墳墓留在商洲,那就意味着心都是大明朝法理意義上的領土。就算是周國柱的征服戰爭最終失敗,也可以捲土重來。

如果朝廷放棄了商洲大陸,那就等於是放棄了自己的合法統治地位。

讓上一任皇帝和公主的寢陵之地落入外人手中,那是一定要收復的,否則朝廷就失去了合法性。就算是因爲戰敗而暫時無力收復,也要時時刻刻的想着那裡,想着萬里之外的商洲。

這就好像當年的復隆皇帝一定要收復北京,若是他有了偏安一隅的念想,立刻就會失去合法的最高統治地位。

這一層意思,只有李吳山真正明白。

作爲同一個時代的人,永王和長平公主必然會把自己的屍體和墳墓留在極東的商洲大陸,而李吳山則會做出同樣的舉動,只不過是把自己永遠的留在極西之地而已。

一東一西,遙相呼應,確立了後世的基本疆域界限,逼迫後世的統治者不敢做出不思進取的舉動,只能繼續擴張而不敢稍有鬆懈,至少要維持着現在的疆域,纔算是具有了最基本的合法統治地位。

這是給後世人立下一個森嚴如鐵的規矩,一個牢不可破的規矩!

畢竟人死如同燈燭滅,這一代人所能夠做到的也就只有這些了。

李吳山離開大旗莊去往極西的大食之地,這一去就再也不會回來,甚至連屍體都回不來,這就是生離死別了。

“我的身後事已經安排妥當,不必有任何憂慮。”此時此刻的李吳山,目光極是溫柔,臉上浮現出發自真心的微笑:“你我夫妻這麼多年,你從來都沒有受過苦,天真了一輩子,也單純了一輩子。其實這個世界早就變了,既然你願意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那就這樣吧,永遠都不會有人打攪你。”

“至於說平兒,”李吳山看着自己的愛子,笑呵呵的說道:“從到大,我對你是管束就算不上嚴厲。說你是胸無大志也好,說你是安於現狀也罷,對於你我還是比較滿意的。”

兒子李少平的性情酷似母親銀雀兒,註定不可能成爲李吳山那樣的雄才大略之輩,但他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人生,做一個還算不錯的技術人員,未嘗就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技術改變一切。”

這是李吳山留給兒子的最後一句言語。

反而是對於女兒,李吳山多了些寵愛。在這一家人當中,燕丫頭是唯一一個真正對李吳山沒有任何畏懼的人。

“燕丫頭啊,你一個女孩家家的,我要多囑咐幾句,我早就看出你不是個安分的丫頭,總是特立獨行,那也由着你,只是要謹記不可逾越底線。既然你不想學醫那就乾脆不要學好了,隨便做點你喜歡的事情……”

李吳山的話語平靜而又隨和,看不出絲毫生離死別的悲傷,但妻兒卻早已哭成了一團,唯有生性好強的女兒說出了一句讓所有人都無比驚詫的話語:“父親從來就沒有錯過,我相信父親的決定是正確的……”

李吳山微微一笑,轉過頭去看着金雀兒,似乎有千言萬語,但最終卻沉默了。

他什麼話都沒有說。

金雀兒與李吳山朝夕相處了大半輩子,早已有了心靈上的默契,她當然知道李吳山在想些什麼,甚至知道他想說些什麼,根本就不必開口。

“老爺所行之事,曠古未有,此番離別雖心有不忍,終究不可阻擋。老爺儘管放心,家裡家外的事情我能料理的妥當。”

“別虧了你自己。”李吳山忍不住的發出一聲嘆息:“你付出的已經足夠多了。”

金雀兒頓時無言,瞬間眼淚滑落臉龐……

就在這個時候,一直都在掉眼淚的銀雀兒說出了一句石破天驚之語:“我要和老爺一起,哪怕是死也要在一起……”

大旗軍舊部老的老死的死,剩下的年輕一輩基本已經星散世界各地,軍校早已不需要李吳山這個具體的人了。

稍做安排之後,在一家人滿是悲傷的送別之中,已垂垂老朽的李吳山夫婦二人僅僅帶着四百多個隨從,就踏上了西去的路途。

雖然李吳山儘可能的保持低調,但他的身份實在太特殊了,一路之上迎來送往之舊部絡繹不絕。

李吳山駕臨大食,這是一件大事。

西域諸國君主,大食總督桑德子親往相迎,迎接的隊伍浩浩蕩蕩綿延百里。

“學生恭聆教誨……”

當桑德子率領一干軍官和地方官恭恭敬敬的前來請示之時,李吳山頓時哈哈大笑起來:“沒有什麼教誨,作爲我的學生,你們已經做的足夠好了,其實你我都很清楚,我的教誨沒有那麼重要了,是不是?”

一句話,把桑德子說的頗爲尷尬,否也不是認也不是。

早在很久之前,李吳山就被視爲精神領袖,但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最高統治者,事實上他幾乎不插手西邊的事物,最多隻是指出一個大方向而已。

“知道我爲什麼來嗎?”

“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

面對李吳山那值得玩味的目光,隱然已是西域霸主的桑德子低下了頭去,吞吞吐吐的說道:“學生……學生覺得……學生覺得校長是在最一個深遠的部署……但是……學生不敢說……”

“但說無妨。”

“學生以爲,校長怕是……怕是不會再回去了……”

李吳山笑了,開懷大笑:“好,好,好,既然你已經猜到了,想必能理解我的苦心吧?”

“校長深謀遠慮,以身踐之,學生深感慚愧,必效之……”

我會效仿校長的做法,用我的生命和所能夠付出的一切來踐行我的誓言,來履行我最神聖的使命,而且那將是我這一生爲之努力的最高目標!

“既然你全都懂了,還有最後一件事情……”

“學生明白!”

沒過多久,桑德子就在大食西陲之地劃定了一片區域,爲李吳山修建居所。

素來務實的李吳山和桑德子,竟然開始大興土木,動員了數以萬計的勞工,爲的就是修建一座居住之地。

這個工程預計耗時七年,在這之前,李吳山等人一直居住在軍營之中。

以李吳山的功績,在年老的時候修建一座宮殿,完全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他絕對有這個資格。

可惜的是,終究天妒英才,宮殿剛剛開工不到一年,李吳山就撒手人寰與世長辭了。

一代英雄就此辭世,功過是非頓成泡影。

桑德子立刻下令,將宮殿改爲寢陵,繼續加緊施工。

或許,從一開始,桑德子就明白的很,所謂的宮殿其實就是李吳山的長眠之地,其實就是寢陵。

消息傳回國內,天下同悲漫天揮淚,興武皇帝頒詔,追諡武穆,追封冀王,忠勇公名號由其子李少平襲之,同時加封李吳山之遺孀爲一等國夫人……

大明朝素來就沒有異姓王的說法,只有死人才有資者享受到這樣的待遇。給李吳山追封的這個冀王封號也是相當的講究,含義極其深刻:冀者,北地也,含幽燕之地,納晉、魯諸地方,及淮諸州之正中,曰冀!

冀王的意思就是北方之王,而這個冀字同時也飽含着希望和期待的意思。

大明朝的爵位一直就有虛高的成分,但是李吳山這個冀王的封號絕對實至名歸。

李吳山生前就從來不在乎功名利祿,死了之後追封的這些個亂七八糟的東西,若是他真的在天有靈,想來也是不會在意的吧?

對於李吳山的逝去,雖然朝廷給了極大的哀榮,而且很多大旗軍的將士都哭的傷痛欲絕,但是在他一手創建的軍校之內,卻並沒有太多的悲傷氣氛。

僅僅只是舉行了一場簡簡單單的悼念儀式,然後把李吳山的畫像放在八字校訓的正中央,然後就再也沒有什麼了。

軍校裡邊依舊按部就班,並沒有因爲李吳山的離去而產生太多變化。

昔日的帥府之中,光是喪事就辦了將近兩個月,這已經算是非常簡樸的了。

處理完了李吳山的身後之事以後,金雀兒默默的回到了那間書房,那間曾經在無數個日日夜夜和李吳山朝夕相處的書房,默默的打開了那本還未完成的《忠勇公本紀》,提筆在手蘸飽了墨汁,爲這部人物傳記做作爲的記錄:

“……興武二十七年,春,丙辰日,李氏吳山者卒於西域,陵在大食之西。諡武穆,封冀王,蔭及妻兒,享年……”

這部史書,忠實記錄了李吳山的生平,但卻沒有哪怕一字一句的評價,完全就是最真實的文字記錄。雖然已經到了蓋棺定論的時候,但金雀兒畢竟是他之人,不好作出任何評判。

李吳山的功過是非,只能由後人評說。

在李吳山與世長辭五個多月之後,又有噩耗傳來:長平公主逝於商洲新洛城。

遵照大長公主殿下生前的遺願,骸骨不祈回國,而是就地安葬……

事實果然如同李吳山所料想的那樣,長平公主果然沒有打算回來,而是永久的留在遙遠的商洲大陸。

長平公主死去不久,身體還算康泰的翁太后很快就壽終正寢了,這兩個相互爭鬥了許多年的宗室女子前腳跟着後腳的撒手人寰。

屬於他們的那個時代已經過去,那個時代的人們正在凋零,每個人都奔向了屬於自己的最終歸宿……

隨着老一輩人的逝去,新的時代已經開始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宗故事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面之緣第五百四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六十八章 絕望之途第一百六十八章 仗義牛柱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厲批評第十二章 我最懂你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二百一十一章 操控輿論第四百三十章 找個媳婦第十七章 辮子兵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開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星之火第八章厲害之處第二百三十一章 專業專家第四百七十章 說走嘴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明天還來第二百八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星之火第四十七章 最後的安排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四百七十二章 兩個選擇第九十一章 一個條件第四百二十五章 復隆新政第二百四十二章 搶功第八十四章 敵我不明第一百七十七章 宮廷之亂第五百一十章 烈火焚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二百章 公務花船第四百三十九章 同始同終第三百二十章 生鐵撞頑石第四百九十八章 神說要有光第三百六十九章 求名得名第五百五十五章 欠債鬼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座書樓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天大第一百九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二百零二章 授勳大典第五百零一章 首次遭遇第二百一十章 告天下書第二百零九章 報應不爽第五十四章 歸來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二百三十九章 私縱第三百五十九章 四海皆兄弟第四百三十八章 如獲新生第四百九十五章 改良時代第五百二十章 十分之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巍巍雄關第二百三十八章 楊瘋子第五百九十三章 新的世界第五百六十章 後世子孫第五百四十六章 皇位皇權第四百六十六章 巍巍雄關第三百六十四章 全面失控第四百九十六章 光棍皇帝第七十二章 有錢的掏錢第二百八十九章 賭國運第四百九十四章 你答應嗎第五百九十六章 最終歸宿第五百五十二章 半生夢幻第三百三十六章 恩仇第一百零四章 督師無奈第二百三十一章 專業專家第二十四章 人民戰爭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校學生第二百五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四百四十三章 遷都之事第二百零八章 神仙救不了送死的鬼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有心思第二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一百九十七章 抗旨不遵第三百四十一章 左膀右臂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三百零九章 世外高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兄弟之間第七章 姐妹第四百六十八章 絕望之途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一百三十八章 嫂夫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怕啥來啥第三百七十二章 入學資格第三百七十章 大帥學徒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酸的鐵牌兒第五百三十章 萬分惶恐第二百六十一章 商業援助第二百四十章 殿試第四百三十八章 如獲新生第二百五十八章 鷹狼第一百八十七章 絕不回援第一百二十二章 內因第九十五章 一己之私第一百四十九章 以身相殉第四百三十九章 同始同終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