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

“給黃得功回信,就說……”

還不等李吳山把話說完,金雀兒就已經笑了:“這種事兒不必老爺操心,婢子知道給黃得功的回信應該怎麼寫。”

鋪開筆墨,很快就寫好了一封書信。

給黃得功的回信很長,洋洋灑灑好大一篇,先是感謝黃老公爺的理解和幫助,然後又追憶了共同抗擊清軍的情誼共同光復湖廣的功績,又緬懷了復隆年間二人共事興宗成皇帝的經歷,最後則輕描淡些的對朱長生表示出了很大的期待……

其實李吳山從來就沒有親眼見過復隆皇帝的子嗣,但這一點都不妨礙他用一個很得體的態度表達出對朱長生的肯定:“……必效成皇帝之志,以爲大明之望……”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覺得朱長生很像當年的復隆皇帝,是大明朝的希望。

看起來就是一句空洞且沒有任何營養的廢話,兒子當然象他老爹了,但卻暗含深意,黃得功肯定會讀懂……

關於債券一事,金雀兒則隻字未提,因爲她早就知道自家的這位李老爺,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還錢,就算是真的還了一些,也不過是爲了維持債券的基本信譽,便於發行更多債券而已。

反而是江南朝廷朝廷在不久之前設立的“理務處”,引起了她的濃厚興趣:“想必老爺已經看出來了,有了這個理務處,朝中大事宜都需經長平公主之手。無論皇帝是不是親政,他想看到什麼或者看不到什麼,根本就是受到了長平公主的轄制,這不是一個內廷內閣了麼?”

長平公主和皇帝二人共同鼓搗出來的這個“理務處”,確實是對皇權的一個極大牽制,雖然現在還看不出很大的效果,卻埋下了掌控朝局的種子。現在就說是“內閣”還有點言過其實,充其量也就是相當於“軍機處”的雛形而已。

這等於是把所謂的朝廷變成了執行機構,而不是決策機構。

對於李吳山而言,這完全就是長平公主使的手段,不過也算是名正言順,畢竟朱長生還是個十幾歲的少年,將來她還要和翁皇后一起參政呢。

以黃得功和翁皇后爲代表的“外戚後黨”,極端看重金鑾殿上的那張龍椅,他們的目的明確而又單一:就是確保皇位的順利交接,這是天字第一號的大事,其他的一切事宜都必須爲此事讓路。

在事實掌控了局面的長平公主則更加註重於“實權”,她總是千方百計的維持着朱氏大明的基本格局,在儘可能穩住李吳山的同時,還要提防大明朝的權柄不落到後黨和外戚的手中,極力確保這個大明朝始終是朱家天下。

無論是皇位還是皇權,其實都抵不過浩浩湯湯的天下大勢。

這歷史的潮流已經形成,不以堯存不以桀亡,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爲轉移。

黃得功和翁皇后的那點算盤,還有長平公主的精明幹練,在歷史潮流面前根本就是貌似雄厚實則一觸即潰的沙雕,完全經不起風吹雨打……

就在這個時候,銀雀兒拽着李少平的手走了進來。

金雀兒微微一笑:“平兒今日學了些甚麼?”

李吳山的兒子李少平已經都了入學的年紀,雖然銀雀兒大字不認得幾個,卻知道這讀書的份量,不惜重金請了好幾個有名望的大儒給兒子做老師。

其實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因爲李少平的年紀太,還處於認字開蒙的階段,普通的私塾先生就足夠教他了。

如同往日一樣,銀雀兒又帶着兒子被背書了,其實就是爲了讓李吳山這個當爹的檢查他的學業進步狀況,就是檢查作業的那個意思吧。

“背。”

隨着母親的“一聲令下”,年紀幼的李少平立刻就搖頭晃腦的背起書來:“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輕清上浮者爲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爲地……那個……那啥……”

前幾句還背誦的比較純熟,顯然早已記憶於心,但後幾句卻出現了明顯的磕磕絆絆,傢伙似乎已經忘記了書本上的內容,急的抓耳撓腮臉通紅,卻始終想不起下一句應該是什麼了……

“日月……”身爲母親的銀雀兒聲的提醒了一句。

得到了母親的提醒之後,傢伙立刻就又記起來一句:“日月五星,謂之七政……”

但他也就僅僅只是記起了這麼一句而已,後面的又想不起來了,趕緊問道:“娘,後面是啥來着……”

不問這句話還好,這一問立刻就把銀雀兒問惱了:“天地與人,謂之三才,我都記住了,你怎就記不住?真真的就是記吃不記打……”

銀雀兒這個人,素來就最寵溺孩子,但是在背書這個問題上,卻是嚴厲之極,手裡始終拎着一柄雞毛撣子,每當孩子背不出書文的時候,就是一通好打,這一次也不例外。

“我都能記住先生的書文了,你怎總是忘?人在學習心卻不在……”一邊說一邊打,幾下就把李少平揍的如同殺豬一般叫喊起來,銀雀兒依舊不依不饒,如同追殲殘敵的勇士一般,追着李少平打了個酣暢淋漓。

銀雀兒極其重視兒子的學業,素來見到書本就打瞌睡的她竟然能生生背出課本上的內容,可見是全程陪讀的了,是真的用了心血。

被揍的鬼哭狼嚎的李少平鑽到了桌子底下,又被母親用雞毛撣子捅了屁股,哇哇大叫着鑽進了金雀兒的懷中:“大姨救命……救命……”

雖然親爹就在眼前,但李少平還是習慣於在捱揍的時候向金雀兒求救,當然是因爲金雀兒確實很有幾分姨媽的樣子,總是處處迴護與他,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傢伙心目當中的大救星。

“還敢搬救兵?就算你把佛祖搬了過來,也少不了這一通打……”

“算了,算了……”關鍵時刻,李吳山出來給兒子解圍了:“不過是些死記硬背的東西,其實也沒有多大的用處,大致知道是怎麼回事就好。”

在李吳山看來,兒子所學的那些東西確實沒有多少實際用途,最大的作用就是多認識幾個字而已。

作爲母親的銀雀兒希望兒子的學業可以一日千里,最起碼也要能夠熟練背誦先生教授的篇章才行。而當爹的李吳山卻不在乎這些個東西,認爲兒子只要度過最開始的認字階段也就足夠了,至於真正的學識不妨等他更大一些再說。

和這對父母的態度比起來,金雀兒則顯得更加務實,她伸手抹去了李少平臉蛋上的淚水,順便幫他擦了擦鼻涕,面帶微笑的說道:“今日學的是《幼學瓊林》中的《天文篇》吧?”

“是。”

“這天文一篇,其實也沒有那麼難說,你只需記住,這承載萬物生靈的大地其實就是一個球,所謂的天則是覆蓋在地球外面的一層氣,至於五行七政,其實不可一概而論,日頭離我們很遠很遠,而月亮則近了許多……”

與老夫子那種滿口“之乎者也嗚呼哀哉”的刻板教學方式相比,身爲嫡親姨媽的金雀兒說的這些則更加淺顯易懂,傢伙很快就記住了……

“你要是有時間有精力,不妨多多傳授這子一些實實在在的知識……”

和銀雀兒請的那些老夫子相比,無論眼界還是真正的本事,金雀兒都遠勝他們十倍百倍,就算是和李吳山本人相比,也學了個七七八八,用來教導的李少平,顯然是足夠了。

“好好學,要不然的話……”銀雀兒舉了舉雞毛撣子:“看我打不死你!”

銀雀兒知道姐姐的學識,由姐姐來教導自己的兒子,顯然是最合適不過了,她很放心的去看自己的女兒了。

李吳山的女兒,比兒子李少平了三歲,因爲出生之際剛好是春燕銜泥的季節,所以取了個“燕兒”的乳名,金雀兒有專門給娃娃取了一個大名,叫做李平燕。

現在的李吳山,已有一兒一女,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

“平兒,以後你只管跟着先生讀書認字,若是實在背從不出書來,又擔心捱打,就到我這裡來,我給你講解……”

“好哩,好哩……”李少平歡天喜地的跑開去了。

趁着難得的清閒,金雀兒把雙腳伸到了桌子上,腦袋抵着椅子背很隨意的翻開一本書……

在絕大多數時候,金雀兒的展露出一種充滿知性美的形象,而且總是言談的題彬彬有禮,透着一種從容感。也只有在無人旁人才場的時候,纔會用這種很不雅觀和不淑女的姿勢,因爲這讓她覺得很舒服。

和見到書本就犯瞌睡的銀雀兒相比,金雀兒更加喜歡讀書,並且把閱讀當做是一種享受。

她正在看的這本書,是翻譯的意大利著作……所謂的著作,其實就是神學的一部分,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西夷和尚的經書。

和佛教的經典經文類似,耶穌會的所謂神學著作,同樣充滿了怪力亂神的故事,基本上可以當做是《天方夜譚》來讀。

書中的故事大致雷同:無非就是某某信徒的虔誠感動了天神,上帝他老人家聽到了羔羊的祈禱,於是就降下了神蹟。讓戰鬥力驚人的天使附身於某個水手,讓水手輕而易舉的戰勝了可怕的海妖,並且從海妖的巢穴中得到了數不清的金幣……

因爲是發生在意大利那邊的故事,中間又經過佛郎機人的翻譯,再把佛郎機文字翻譯成爲z文,這其中的種種謬誤和錯誤多的不可計數,其中又加上了翻譯者自身的理解,穿鑿附會之處頗多。

比如說,上帝他老人家派到人間的戰鬥天使,就是一個“身高丈二,腰闊三圍”的大將,“頭戴金盔身披金甲”,手持一柄金光閃閃的“方天畫戟”,胯下騎着長了一對翅膀的“赤兔飛馬”……

這不就是三國當中呂布的形象嘛!什麼時候呂布呂溫侯成了上帝他老人家的打手了呢?

對於金雀兒來說,這樣的故事根本就是當笑話看的,完全就是作爲消遣而已。

這樣的故事明顯就是胡編亂造,偏偏西夷人還在極力證明這一切都是“真”的,竟然給出了具體的時間和地點,甚至引用了很多當地人的說法作爲旁證,其實就是爲了證明上帝他老人家無所不能無所不在……

“砰”的悶響聲中,金雀兒竟然從椅子上跌了下來,摔了一個四仰八叉。

“看書也能如此入神?沒跌壞了你吧?”

“沒……沒……”萬分狼狽的金雀兒掙扎着爬了起來。

“你的臉色好像很不好,真的沒有跌壞?”

“沒……沒跌傷。”金雀兒的臉色確實非常不好,素來從容不迫的神態早已蕩然無存,神態之間還帶着一絲明顯的驚慌:“沒事兒,真的沒事兒……”

此時此刻的金雀兒確實極其慌亂,因爲她剛剛在書中看到了幾個神秘的符號:15八。

耶歷15八年,這是西夷人的紀年方式,也就是說金雀兒剛剛看到的那個完全不足信的神話故事發生在15八年的意大利……當然,這一切都毫無意義,真正讓金雀兒驚的栽倒在地的是那兩個神秘的符號:和八!

對於這些穿鑿附會的故事,根本就不必深究,所以金雀兒毫不在意書中的文字,根本就是當做消遣而已,她也不知道15八到底是哪一年,因爲這是她第一次見到阿拉伯數字。

15八年,用書面文字來寫的話,應該寫作一五二八年。

其實,阿拉伯數字早在元朝就傳到了國內,因爲國內的書籍是豎排的,而且從右到左,阿拉伯數字使用起來有些不便,所以並沒有推廣開來而是很快就消失了。直到現在,國內還是沒有使用阿拉伯數字的習慣。

但是這本書的質量太次,又是湯若望帶過來的,在翻譯的時候就使用了阿拉伯數字。

雖然金雀兒完全不知道15八到底是哪一年,但她卻認得那個“”和“八”。

老爺的那件侉筒子上也有同樣的符號,直到現在,金雀兒纔是那根本就不是什麼符號,而是數字。

也就是說,這的她第二次見到這樣的數字了。

金雀兒是何等聰慧之人,兩相對照之下,立刻就明白了寫在那件侉筒子衣物上的字跡到底是什麼意思:那代表着一個年份。

老爺自己都曾經說過,那件侉筒子可以證明自己的來歷,而那件衣物上又有“00八”這樣的字眼,那是一個非常具體的時間。

從看到書上“”和“八”這兩個數字的時候,金雀兒驚的目瞪口呆,以至於直接從椅子上摔了下來,但是現在的她還不知道“00八”年到底是哪一年,因爲她知道那是一個數字,卻不知道數字的真實數值。

還需要進一步的驗證。

這非常簡單,因爲她手頭上就有太多的西夷人翻譯過來的書籍,只要對照一下,就可以知道了。

她匆匆忙忙的找到相關書籍,將“14八90”這些個數字一個對照,馬上就得出了一個準確的答案“00八”年,就是耶歷的兩千零八年。

接下來的事情就非常簡單了,從西夷人的耶歷中推算出現在的年份。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學題。

金雀兒被李吳山買來的那一年是崇禎九年冬天,按照西夷人的紀年方式,就是16八年。那麼,現在就是……166年!

166年!

任憑金雀兒何等的聰慧,這個時候已徹底的呆住了。

老爺最大的秘密就是他的出身,現在,金雀兒已經知道了這個秘密的答案,但卻連她自己都不敢相信,她甚至覺得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老爺不是來自某一個遙遠的地方,更不是想象中從海外歸來之人,他的老家距離這裡更遠,不是空間尺度上的遙遠,而是時間尺度上。

因爲老爺來自幾百年之後!

這一瞬間,連金雀兒都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她第一次在很清醒而且在掌握了關鍵證據之後,認爲老爺是神仙,而不是人。

在這之前,無論李吳山展現出什麼樣的能力,也不論外界對李吳山什麼樣的評價,她都堅定不移的相信老爺根本就不是什麼神仙,而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但是現在,她首次開始相信老爺不是人了。

李吳山李老爺一定是神仙。

因爲只有神仙才能跨越時間的阻隔穿越過去未來,這是最正確的答案,剛好準確解釋了李吳山那神鬼莫測的未卜先知的能力。

觀棋爛柯的傳說,滄海桑田的劇變,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觀念,這些都是對於時間的解釋,只有神仙才能做得到。

看着金雀兒那癡癡傻傻的目光,李吳山感到很奇怪:“你怎麼了?”

“老爺……你,你真的是神仙嗎?”

“早就對你說過多少遍了,我不是神仙。”李吳山似乎對這個問題很不滿意:“跟着我這麼多年了,你還相信那些個亂七八糟的鬼神之說,真是太讓我失望了……”

“但是……但是……”

“什麼但是不但是的?你今天這是什麼怎麼了?說話顛三倒四,眼神兒也不對了,發生什麼事情了?”

“沒……沒發生什麼……”金雀兒還是無法接受這個真相,她甚至不知道是不是應該直接對李吳山提起,在經過片刻的猶豫之後,她還是沒有鼓起足夠的勇氣,而是儘可能用一種比較輕鬆的語氣說道:“估計是……是我……是婢子太過於操勞,精神有些恍惚了而已,休息一兩日就會好的,老爺不必在意……”

“直覺告訴我,你肯定有什麼事情瞞着我呢,既然不打算說,那就算了,”李吳山毫不在意的說道:“什麼時候你想對我說了,再說吧,你我之間無不可言之事。”

“那……婢子確實有些心思,只是還沒有想好是否應該對老爺提起,等婢子想好了,一定會說的,一定會說……”

第七十七章 老來得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星之火第一百四十七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戰餘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人物第五百四十章 有女初長成第一百零六章 你要幹嘛第二百七十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五百五十八章 九天攬月第二百二十七章 情報加密第三百六十九章 求名得名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天大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奉詔第三百零九章 世外高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戰餘生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三十四章 奏對第三百二十四章 扛把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老崔故智第五百一十四章 投筆從戎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九十二章 小家子氣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五百三十六章 堂堂公主第二百六十章 皇商第二百一十九章 隱喻第五十五章 南下北上第二百七十章 夜雨蒼茫第四百九十章 那是諡號第二十六章 夜半祭祀第九十五章 一己之私第二百二十八章 自行其是第三百二十七章 強爺勝祖第二百章 公務花船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夢初醒第一百一十八章 無辜的船伕第五百零五章 嚮導程九第五百六十五章 蜀中神童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戰場第三百九十五章 內應第五百七十三章 尋求支持第五十三章 開路先鋒第五百二十七章 陳茂當官第三百二十六章 你老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四百一十一章 鏖戰京畿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三十章 謊報軍功第五百三十五章 夕死可矣第三百五十章 英雄輩第三百二十八章 烏雲壓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餘澤猶在第二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四百二十章 報以涌泉第一百九十章 勝利在望第二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十五章 太子師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僧大德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一百一十四章 門戶洞開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期生第二百三十六章 重大影響第三百九十四章 末世景象第四百五十七章 黃河渡口第四百一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子協定第三百二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五百二十四章 贖身費第三百三十四章 壯烈時刻第五百一十七章 地理課第一百六十四章 形勢危急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一百三十六章 多爾袞第二百八十九章 賭國運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第四百二十八章 裁軍之事第二百六十八章 誇海口第三百六十章 組長第五百七十九章 青出於藍第二百七十章 夜雨蒼茫第二百零八章 神仙救不了送死的鬼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校學生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一媒婆第四百九十九章 心病第五十八章 最終籌備第三百四十六章 導火索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坑隊友第五百六十三章 馭人之術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一百一十八章 無辜的船伕第二百一十二章 記錄者第四十章 是何居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