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

六月初九日,漢陽地震,勤政殿被震塌了一個角,朝鮮王趕緊下了“罪己詔”,向上天請罪。

一般情況下,出現這樣的天災,統治者都會在下這樣的“罪己詔”,希望藉此平息上天的震怒。

發生在朝鮮的地震,對於大明朝而言根本就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兒,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在朝鮮的國都曾經發生過一場劇烈的地震,就算是知道了也不會拿這個事情當一回事兒。

但接下來的事態發展,卻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因爲地震的緣故,漢江淤塞沖垮堤壩,爆發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洪災,朝鮮中南部頓成澤國,幾十萬人受災。

一般情況下,出現了這樣的天災,總是會伴隨着人禍的發生。

因爲崔耀祖這個宣慰使在朝鮮的橫徵暴斂,並且視王室和地方官員如同豬狗一般,早就弄的怨聲載道。趁着這個機會,有些人就藉着天災的機會開始鬧事了。

朝鮮版的“李闖王”出現了!

朝鮮之亂鬧的很大,饑民一度佔據了國都漢陽,砸開府庫哄搶物資,社會秩序頓時大亂。

對於朝鮮來說,這是一個改朝換代的機會,就好像當初的李自成建立了大順一樣,饑民完全有機會建立一個全新的政權。

奈何朝鮮的事情朝鮮人根本就做不了主,上面還有一個宗主國壓着呢。

作爲宣慰使的崔耀祖不僅沒有把朝鮮安撫下去,反而弄的一團糟,竟然弄出了這麼大的亂子,確實出人意料。

這麼多年以來,朝鮮一直都是大明朝的藩屬國,既然有人做了亂肯定要有所反應。

駐守在瀋陽的大旗軍馬上入朝平叛。

朝鮮的亂民肯定打不過這樣的正規野戰軍,完全就是一觸即潰,叛亂很快平定。

對於大明王朝而言,發生在朝鮮的這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並沒有值得重視的必要,但這僅僅只是一個開端。

在平定了叛亂之後,作爲宗主國的欽差大臣,崔耀祖肯定要迎請朝鮮王“回京歸闕”,重新恢復原有的統治。就在朝鮮王經過“建春門”入宮的時候,忽然出現了一樁離奇的刺殺事件。

刺殺事件的經過到底是什麼樣子,也就只有身在現場的崔耀祖知道了。

據崔耀祖在書信中的解釋,那場刺殺事件是這樣的:某些王室成員勾結叛賊,裡應外合趁機行刺,當場殺死了朝鮮李王和兩個王子,同時還殺死了四個重量級的大臣。

在大旗軍的護衛之下,朝鮮李王一家就這麼死了!

這麼離奇的說法最多隻能騙一騙三歲的娃娃!

刺客又不是三頭六臂刀槍不入的金剛,怎麼可能在重兵護衛之下接連殺死一個國王兩個王子呢?玩笑不是這麼開的吧?

但崔耀祖卻不承認這是一個“玩笑”,而是拿出了許許多多的證據:包括很多人的供詞,刺客的屍體和使用過的兇器。

至於說這些證詞和證據是不是可信,真的誰都說不清楚,但崔耀祖卻打着爲朝鮮王復仇的旗號,展開了血腥的報復。

和叛賊勾結的部分王室成員被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同時還牽連出一大堆官員。

謀刺君主,這種罪行絕對不可饒恕,於是乎崔耀祖大開殺戒大肆株連,將朝鮮國弄的人心惶惶……

崔耀祖的手段,大家都是知道的,那真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崔閻王的名號再一次得到了驗證。

整個刺殺事件和善後手段,帶着明顯的崔氏風格,要說這裡頭沒有點貓膩,恐怕誰也不會相信。甚至連李吳山本人都覺得這裡頭有鬼,馬上上疏朝廷,請求朝廷徹查此事。

那崔耀祖雖然是大旗軍的人,是他李吳山的人,但他卻不能護短,畢竟崔耀祖兩手血腥殺孽太重了。偏偏他又有欽差大臣的身份,只能由朝廷處置。

朝鮮王族對大明朝素來恭順,突然之間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死了,偏偏崔耀祖又有很大的嫌疑。而且他在朝廷裡的仇家比茅廁裡的蒼蠅還要多,一時間羣情洶洶,徹查朝鮮王遇刺事件嚴辦崔耀祖的言論鋪天蓋地!

“嚴辦崔耀祖?這都還沒有開始查呢,談何嚴辦?”皇帝說的在情在理。

就算崔耀祖不是代表朝廷的欽差大臣,哪怕他只是一介草民,也得經過合法的流程才能定罪,然後才談得上“嚴辦”二字。

但是這個事情發生在朝鮮,遠在萬里之外,一定要派遣得利人手去“徹查”一番才行,好給朝鮮人民一個交代。

派誰去查崔耀祖呢?

這是一個不大不的問題。

雖然朝廷裡邊有很多他都在期待着崔耀祖倒黴,甚至希望他倒大黴,若是因此砍了崔耀祖的腦袋,肯定會有不少人敲鑼打鼓放鞭炮的大肆慶賀。但要說真的去查崔耀祖,那就有點勉爲其難了。

衆所周知,崔耀祖是大旗軍的人,是李大帥的左膀右臂,不管是誰真的查實了崔耀祖的罪行,一定會得罪李大帥。

眼下這種情形,誰會爲了不相干的朝鮮王去得罪李吳山呢?

所以,根本就沒有人願意出這個頭。

最後,還是皇帝欽點了錢謙益的名號。

錢謙益本就是法司衙門的官員,而且“業務熟練”“老練圓滑”,由他去查崔耀祖顯然名正言順。

“此次朝鮮之行,一來是查朝鮮王遇刺案,定要本着公正原則,不可殃及無辜,更不可錯漏兇頑……”說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場面話之後,皇帝又鄭重的提到了一件非常要緊的事情:“定要以懷柔之心溫婉之態,讓朝鮮新王明白我大明顧全藩屬之心……”

老的朝鮮王已經被刺死了,他的兩個兒子無一倖免,朝鮮雖好歹也是一個國。本着國不可一日無君的傳統思維,崔耀祖當即就代表大明王朝緊急冊立了一個新的國王。

這個國王是老朝鮮王的嫡孫,無論是血統還是身份,都屬於“根正苗紅”。事實上,不立他不行,因爲根本沒有別的選項。所以,朝廷只能接受崔耀祖弄出來的這個既成事實。

唯一的美中不足之處就在於,這個新的朝鮮王太過於年輕了:只有兩歲多一點,還沒有斷奶呢!

一個兩歲的娃娃,能知道什麼國家大事?朝鮮朝堂之上的官員被崔耀祖殺的殺囚的囚,悽悽慘慘打下去一半,天朝上國的關切之心懷柔之意還不是要對崔耀祖去說的嘛!

崔耀祖就是事實上的朝鮮王了,而錢謙益卻要在表現出懷柔的同時,還要去徹查崔耀祖,這就顯得很有意思了。

崔耀祖這個人,做事毫無底線,連朝鮮王都死的不明不白,若是惹惱了他,讓朝廷派去查他的欽差大臣死個稀裡糊塗,也不是一件完全無法想象的事情。

這個差事不好辦啊,一個弄不好,別說是查崔耀祖了,恐怕自己還會永遠的留在朝鮮那鬼地方,再也回不來了呢。

錢謙益是何等精明之人,完全就是一條官場上的老狐狸,他知道這事應該怎麼辦。

朝鮮王到底是怎麼死的,一點都不重要。

朝廷是不是想要查辦崔耀祖,同樣不重要,至於那些高喊着“嚴辦崔耀祖”口號的同僚,錢謙益根本就懶得看他們一眼。

這事的關鍵之處,不在於朝鮮的崔耀祖,也不在於江南的朝廷,而是完全取決於一個人:

李吳山李大帥。

在奉旨去往朝鮮的路途之中,錢謙益順路去“拜會”了一下忠勇公李吳山,在故都京城停留了兩日會後,才繼續啓程去往朝鮮履行他的職責。

按照慣例,作爲母國欽差,錢謙益先是例行公事的到朝鮮王陵墓對不幸遇刺的倒黴鬼憑弔一番,然後又和兩歲的朝鮮王進行了一番“親切而又友好”的會談……作爲事朝鮮宣慰使的崔耀祖不僅全程接待而且全程陪同……

錢謙益到底是怎麼查崔耀祖的,外人根本無從得知,只能任憑錢謙益自說自話,畢竟這是他的使命嘛。

沒過多久,錢謙益就得出了一個結論:

正如江南朝廷很多官員所期望的那樣,錢謙益得出的結論就是崔耀祖有罪。

崔耀祖的罪行就在於對於朝鮮王室的保護不周,以至於給了刺客可趁之機,對於朝鮮的局面,他負有很大的責任,按律當懲!

誰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一個情形:原以爲遇刺事件就是崔耀祖一手導演出來的,想不到卻洗清了他的嫌疑,只是得出一個保護不周的結論,甚至連“玩忽職守”這樣的字眼兒都沒有出現!

這樣的罪名也就是相當於一個過錯而已,但畢竟引發了嚴重的後果,一定要給朝鮮人民一個交代。至於如何懲治崔耀祖,那就不是錢謙益應該關心的事情了。

他只是負責查案,至於最後如何定罪,那是朝廷的事兒,畢竟崔耀祖是朝廷正式委派的欽差大臣,這事必須由皇帝本人“乾綱獨斷聖意天裁”才行,而錢謙益本人則沒有這樣的權限。

崔耀祖那個“事朝鮮宣慰使”的欽差頭銜肯定是保不住了,宣慰朝鮮之事一定需要另擇人選。

出鎮藩屬國,去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去做土皇帝,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好差事,但是現在江南的官老爺們已經顧不得去爭搶這個美差了,他們開始擔心另外一個問題:

若是崔耀祖丟了朝鮮宣慰使的差事,就一定會回到江南。

沒有人願意讓崔閻王回來。

早知如此,還不如裝聾作啞,讓人人談之色變的崔閻王留在朝鮮,讓他禍害朝鮮人總比他回來禍害大傢伙要強的多吧……

很多人開始意識到,這個事情並不是看起來那麼簡單,很可能會搬起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丫子……

第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納妾第三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五百二十二章 驕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四百五十四章 話桑麻第二百七十章 夜雨蒼茫第四百四十九章 化工之母第五百三十四章 朝聞道第三百九十二章 校園生活第六十二章 血海深仇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九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九十三章 手中筆掌中刀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天大第四百九十五章 改良時代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現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最後囑託第二百九十一章 騙人騙己第二十六章 夜半祭祀第五百二十六章 謫仙易手第四百四十一章 個人之小第五百零五章 嚮導程九第三百八十九章 豕突衝鋒第四十六章 勤王之士第五百三十四章 朝聞道第八十一章 生意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最肥的獵物第二章 狼藉壽宴第二百七十一章 書法家第二百七十章 夜雨蒼茫第四百九十七章 淪落至此第四百二十一章 瘋子發瘋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雀兒的疑慮第三百四十七章 自我意識第四百七十六章 龍體欠安第五百四十七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六十二章 從諫如流第二百四十四章 賊亦赤子第二百七十章 夜雨蒼茫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子協定第五章招兵買馬第五百零五章 嚮導程九第二百一十二章 記錄者第二百七十章 夜雨蒼茫第三十九章 童子兵第二百章 公務花船第五百八十三章 前人栽樹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夢初醒第二百一十八章 別想太多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夢初醒第五百四十七章 脣槍舌劍第七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五百零六章 老驥伏櫪第二百七十章 夜雨蒼茫第二百二十四章 民心如水第四百六十八章 絕望之途第四百二十章 報以涌泉第五十一章 天家骨血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徒第二百六十一章 商業援助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令夕改第一百零四章 督師無奈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第二百四十五章 物盡其用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小縫隙第六十章 最後撤離第五百三十八章 寡婦再嫁第三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五百一十章 烈火焚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你答應嗎第二百九十六章 癡傻對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怕啥來啥第五百六十四章 時代變革第四百零七章 撤離第八十章 人不爲人第四百九十章 那是諡號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開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一百二十八章 敢死隊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時代第五百六十四章 時代變革第一百一十四章 門戶洞開第一百一十七章 犧牲之決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起發瘋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戰餘生第三百二十七章 強爺勝祖第二章 狼藉壽宴第三百一十章 珍珠項鍊第五百九十六章 最終歸宿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九章開闊眼界第三百二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八十章 人不爲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市井潑皮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塵女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第一百六十七章 殘兵敗將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