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神奇之物

冬月,丙辰日。

在一陣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中,大旗軍中路總指揮李紹甩動着響鞭子,扯着喉嚨高聲吶喊:

“天大地大,喜事最大。”

“神鬼讓路,四方沖喜。”

在他的身後,是整整三十六籠覆着大紅綢緞的嫁妝,再往後看,則是一乘“八人擡”的轎子。

走在轎前的正是大旗軍的總後勤官劉三房,劉三房高舉着一面丈二的紅色木牌,牌子上寫着一個大大“囍”字。

湯江流、楊樹林、張大娃、劉春生四人本是大旗軍的高級軍官,今日卻卸下了甲冑穿上了大紅色的吉服,分別舉着桃樹枝、桃木劍、聚寶盆、棗木杖等喜事專用的器物,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散佈在這頂花轎的周圍。

旁邊的童男童女一哇聲的高喊着:“新娘子來了,新娘子來了!”

今日就是李吳山李大帥成親的好日子,銀雀兒頭戴鳳冠身穿霞帔蒙着大紅的蓋頭端坐在花轎之中。

按照大旗莊一帶的風俗,在花轎四周“護送新人”的那四個人,必然就是新娘子的兄弟輩。可惜的是,銀雀兒是李吳山從買來的,連自己的父母是誰都不知道,根本就沒有兄弟。

但這並不算是一個問題,有的是人願意做她的兄弟。

於是乎,張大娃、湯江流、劉春生等人紛紛主動請纓,自告奮勇的結成送親的隊伍。

銀雀兒本就是在大旗莊長起來的,和很多大旗軍的軍官早已混的廝熟,護送在她的花轎周圍,那就算是她的“孃家人”了。

這些人本就是大旗軍中的嫡系,現如今又成了李夫人的孃家人,親密程度更進一步,比嫡系還要嫡系,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微妙着呢,外人又怎麼能夠領會?

花轎臨門,禮炮轟鳴,在經過一連串傳統的儀式之後,新娘子下了花轎,由劉三房牽引着進了大門,撒喜糧、跳火盆等等流程之後,馬上就開始了最重要的拜天地環節。

披紅掛綵的李吳山李大帥好像個木頭人一樣,任憑張寡婦的擺佈,拜過了天地之後,自然就要拜高堂了。

婚禮現場之上,男女雙方的父母都是頂級的“貴賓”。可惜的是,無論是李吳山這個新郎官還是銀雀兒這個新娘子,都是無父無母之人,只能臨時找人頂替。

給李吳山李大帥充當高堂的這位老婦人其實年紀並不算很大,而且身形消瘦個頭矮,形容之間隱隱有幾分病態,看起來好像有些其貌不揚,其實這個老婦人的身份尊貴無比:這是史可法的髮妻,史德威的母親,史夫人。

自從揚州軍併入大旗軍之後,無論是史德威本人還是他的家眷,都進入到一種“半隱居”的狀態,幾乎從不過問凡塵俗世,也就只有李吳山李大帥纔有這麼大的面子,能請得動史夫人這尊大菩薩。

讓史夫人充當自己的高堂老母,可不僅僅只是客串一下那麼簡單,這裡邊蘊含着很深的意思:只要有了這個儀式,他李吳山就算是史可法的義子了,雖然沒有如史德威那樣進入史家的族譜當中,至少也算是子侄輩的人了。這對於進一步團結和穩定大旗軍體系之內的揚州軍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象徵意義。

在這樣的隆重場合,肯定也要爲銀雀兒物色一個“長輩”,但卻沒有,而是在旁邊擺了一張椅子,椅子上掛着一面軍旗。

軍旗已經有些破舊了,火雲紋路環繞,正中是一個斗大的“明”字,上方繡有日月圖案……

這面軍旗的來頭可大了。

此乃大旗軍建軍之時的第一面軍旗,是大行週中宮親手繡制,代表着孝聖烈皇后本人。

既然銀雀兒已經被封爲“坤儀公主”,怎麼說也算是周皇后的子女了,至少可以算是個“義女”了,再若是找人臨時客串銀雀兒的長輩,那顯然就不合適了,只能擺上那面軍旗,代表着周皇后親臨的意思。

朝廷忽然就莫名其妙的賞賜給了銀雀兒一個這麼高貴的身份,肯定不是皇帝本人的意思。李吳山甚至可以從做事手法上推斷出來,這一定就是長平公主的安排。

除了這個公主的虛名之外,朝廷還給了六千緡錢作爲嫁妝的一部分。

這六千緡錢雖然不多,同樣有着非常強烈的政治氣息:按照大明朝的體制,長平公主本人的“年收入”就應該是這麼點兒。向長平公主本人看齊,自然是有特別意義的……

李吳山的這場婚禮,從來都不是屬於他個人的,反而處處都彰顯着五花八門的政治氣息!

當李大帥與“坤儀公主”的婚宴已到了炙烈之時,後院西廂當中卻是出奇的安靜。

這是金雀兒、銀雀兒姐妹的臥房,金雀兒正是收拾房間。

今天是妹妹大喜的日子,但金雀兒卻不能出去,這完全就是源於當地的風俗,妹妹出嫁的時候,姐姐必須迴避,而且不能見到日、月、星三光。

“姑不娶而姨不送,姐姐要了妹妹的命”是大旗莊一帶的俗語,同時也是傳承了幾千年的規矩:迎娶新娘子的時候,姑媽之類的親戚絕對不能在場。送親的隊伍之中更不能有姨媽,妹妹出嫁的時候,姐姐必須躲藏起來,而且一定要躲藏在見不到天光的地方,否則的話就是犯了很大的忌諱,新娘子很有可能會死於非命。

雖然這完全就是毫無根據的鬼神之說,在流傳了千百年之後已經發展成爲一種風俗,不論金雀兒是不是相信這種說法,哪怕僅僅只是爲給妹妹帶來一個美好的祝願,金雀兒也會躲藏在自己的房間裡頭,任憑外面如何的喧囂熱鬧,在明天的太陽升起來之前絕對不會踏出房門半步。

爲了避開天光,不僅上了門閂,還在門窗處掛起了雙層的氈簾子,以免見到天光。

因爲門窗已被遮蔽的嚴嚴實實,只能點起燭火——按照迷信的說法,日光和月光還有星光纔是天光,燈火燭光之類的人造光芒不在其內。

對於妹妹的婚事,金雀兒心中雪亮,這根本就是一樁政治婚姻,是李吳山李老爺爲了平衡大旗軍內部的利益衝突而做出的無奈選擇,根本就談不上是什麼兩情相悅。

自家老爺是什麼樣的人,沒有誰比金雀兒更清楚了。

雖然他權勢滔天,但他卻從來都不是貪戀權位之人,至於說金錢……對於李吳山而言,金錢僅僅只是一種資源而已,是做事的物質基礎,更不會有絲毫貪戀。至於說美色……李吳山絕對不是好色之徒。

事實上,李吳山對於女色幾乎是沒有任何要求的,或者他從來就沒有想過和美色有關的東西。

金雀兒很清楚的知道自家的這位大老爺想的是什麼,只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我族。

除了這兩個之外,李吳山不對任何事物抱有太大的興趣,無論是金錢權勢還是美色,他都統統的不在意。

或許,他連銀雀兒這個新婚的夫人都不怎麼在意吧?

但是,對於妹妹銀雀兒而言,這正是她想要的東西,這樁婚事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妹妹成了李夫人,而姐姐依舊是個婢女。

對於這種很滑稽的關係,金雀兒卻沒有感到絲毫的彆扭,心理上也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受。那是因爲從一開始她就知道所謂的李夫人不過是一個抽象的符號,自己纔是李吳山的另一半。

所謂的另一半當然不是婚姻關係上,而是在事業上。

這麼多年以來,金雀兒早已成爲李吳山的左膀右臂,甚至是最瞭解他的那個人。至於婢女的身份……早就不重要了。

對於金雀兒本人而言,如果不是考慮妹妹的切身感受,她覺得這場婚姻根本就是走個過場而已。

在金雀兒的記憶當中,姐妹二人始終相依爲命,如今妹妹已經修成正果得償心願,已經成了李夫人。那麼,這件的居室以後就只能有自己一個人居住了。

把妹妹的衣物、用品等等全都收拾起來放到一旁,已經成了李夫人的妹妹或許再也用不都這些東西了,但卻捨不得丟掉,還是留作一個紀念吧。

在那個裝着貼身衣物的箱子底下,金雀兒找到了那件侉筒子。

據說,僅僅只是據說,這件帶着衣領的侉筒子(其實就是一件恤衫)包含着老爺最大的秘密,從來就被銀雀兒視爲珍寶,當做是老爺對她的莫大信任,一直都藏在櫃子裡。

李老爺最大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當然就是他的出身和來歷了。

那些料事如神的精準預判,對於天下大勢的準確把握,還有學究天人一般的淵博學識,其實都是流於表面的東西,老爺最大的秘密就是他的來歷。

李吳山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這個秘密從來就沒有人知道。

據說,這件侉筒子中就蘊含着這個秘密,因爲銀雀兒從來都把老爺當成是降臨在凡塵俗世的神仙,而這件看起來有些破舊的衣裳就是老爺從天上掉下來的時候穿着的衣物。

只要看破了這件衣裳的秘密,就能知道老爺的來歷。

侉筒子上那五個顏色各異的圓圈到底是什麼意思?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這十個寫在侉筒子上的字兒到底作何解釋?

還有最下面的那一行字:00八年北京奧運志願者協會……

老爺最大的秘密就隱藏在這件普普通通的衫子當中?

拿着這件毫無出奇之處的侉筒子看了好半天,卻什麼都看不出來,索性不再去想這些艱澀玄奧的問題,而是順手放在一旁,將旁邊的吃食拿過來放到了火爐之上。

因爲整整一天一夜都不能出門,外人也不能進來,飲食是早就準備好的。等她餓了的時候就放到爐子上熱一熱。

並沒有用多少時間,飯食就已熱透了,當她端起鍋子的時候,爐中火焰猛然騰起,幾蓬火星飛濺到了那件侉筒子上。

這東西素來被妹妹視若珍寶,看的比自己的性命還要寶貴。唯恐那些火星子點燃了侉筒子,金雀兒趕緊放下鍋子,抓起這件衣物用力拍打,但還是有些晚了……

火星子在衣衫的正面燙出了幾個不大不的空洞,看着那些破碎的孔洞,金雀兒的眼睛頓時眯縫起來。

普通的棉麻衣物,若是遇到明火,必然會被引燃,但這件衣物卻不是那個樣子。

雖然已經被四下飛濺的火星燙出了幾個不大不的孔洞,卻不是燃燒的那種痕跡,而是好像是什麼東西融化了似的,呈現出斑斑點點的焦黑色,孔洞的周圍就好像是凝聚起了一圈黑色的膠質物品,用手一摸立刻燙的她趕緊縮手。

在縮回手的同時,沾染在手指上的膠狀液體拉出長長的絲線。

這幅情形,將金雀兒驚的目瞪口呆,忍不住的再次拿起這件“普普通通”的衣物,仔細端詳起來。

隱隱約約嗅到一股從來沒有嗅到的味道,就好像是皮革之類的東西燒焦了似的,但這件侉筒子顯然不是皮製品。

最奇怪的是,那些剛剛被燒灼過的東西,出現了明顯的捲曲和收縮,連寫在上面的那個“年”字都開始扭曲變形了。

普通的棉麻絲毛等織造物品,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情形。

化學纖維遇到高溫,肯定會扭曲變形甚至是直接融化,而傳統的棉麻類紡織品則會直接燃燒,這是兩者在外觀上的最大區別。

可惜的是,金雀兒永遠都不知道什麼叫做“化纖製品”,所以她完全無法理解自己看到的情形。

衣物遇火就應該燃燒,然後留下些灰燼,這是最基本的常識,但這個侉筒子遇火之後卻扭曲收縮,甚至融化成爲焦黑色的“液態”,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說,這東西真的不是凡間之物?

若是銀雀兒看到這幅情形,必然會浮想聯翩,進一步確認李老爺就是從天上降臨到凡間的神仙,而這件衣裳就是傳說的“無縫天衣”。

既然是神仙用過的物品,肯定和世間的普通衣物不一樣,無論出現什麼樣的神奇變化都可以用鬼神之說來解釋。

但金雀兒卻清清楚楚的知道老爺根本就和自己一樣,是正兒八經的凡夫俗子,他不可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更不可能是什麼神仙魔王,他就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但這件衣裳所呈現出來的詭異變化,卻又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

這件侉筒子,明顯不是棉麻蠶絲製品,更不是毛氈或者的皮革,而是另外一種從來都沒有見過的東西織造而成。但那種東西到底是什麼呢?

雖然還是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但金雀兒卻隱隱約約的感覺到真相已經越來越近了……

第五十三章 開路先鋒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峰寺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坑隊友第五百一十八章 明天還來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面之緣第四百一十一章 鏖戰京畿第五十九章 大旗烈烈第三百六十二章 我是臥底第二百六十六章 極度混亂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一百四十二章 揚州不孤第九十二章 小家子氣第一百三十六章 多爾袞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五百五十四章 遠行第五百五十九章 板上釘釘第二百五十章 艱難困苦第一百七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四百七十四章 飯後閒談第三十六章 賣官鬻爵第四百章 罪不可恕第二百九十章 不需報答第二百三十二章 覺醒第二百七十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八十八章 裝傻充愣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五十四章 話桑麻第八十一章 生意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點石成金第四十四章 最後的籌謀第四百零三章 築炮臺第三百三十六章 恩仇第四章 銀雀兒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五百九十一章 亡國之君第三百五十一章 英雄兄弟第一百八十八章 朝野期待第二百零九章 報應不爽第四百零五章 雷霆救兵第七十九章 有死無生第三百三十九章 蒼天爲證第四百七十六章 龍體欠安第二百八十四章 校規和家法第二百五十七章 永福秘事第三百六十章 組長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峰寺第四百八十二章 發作第十五章 民團,民團第二百一十二章 記錄者第四百零八章 聽天由命第五百五十三章 最後超越第一百零七章 君臣失和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三百零六章 架空第四百二十二章 神的誕生第八十五章 初次接觸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塵女第三章 野狼崽子第五百二十七章 陳茂當官第三百九十九章 改旗易幟第一百七十八章 亂起亂平第三百六十九章 求名得名第四百九十五章 改良時代第三百四十一章 左膀右臂第一百八十一章 僞造證據第二百二十一章 不甘寂寞第三百零九章 世外高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不甘寂寞第三百二十一章 向我開炮第四百五十四章 話桑麻第二百五十八章 鷹狼第四百零九章 使命第三百八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二百零三章 嫂夫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黃河渡口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狼初長成第五百三十一章 龐氏騙局第四百五十章 小小物件第四百三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三百二十二章 自我犧牲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主張第三百三十八章 勸降第三章 野狼崽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報名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三百六十章 組長第三百三十六章 恩仇第一百八十一章 僞造證據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二百二十五章 馳援遠方第七十八章 刺殺行動第四百零六章 絕處逢生第二百八十七章 假戲真做第四百七十六章 龍體欠安第二百七十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三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五十七章 老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