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給面子

受點委屈就離家出走,這是孩子們的做派,想不到的是堂堂的皇弟也離家出走了,簡直曠古未聞。

復隆皇帝捏着那封“告別信”,氣的直打哆嗦:“荒唐,真是荒唐,馬上給我追回來!”

“罷了,罷了,萬歲還是不要理會此事的好,就交給我來處理吧。”長平公主說道:“以官兵或者是廷衛去追趕,反爲不美……”

捱了一頓打,然後就負氣離家出走,放在尋常的百姓之家,這確實不算什麼大事兒,但這是永王啊。

永王跑了,然後官兵去追,一旦傳揚開來,豈不成了天下人的笑柄?所以,這事絕對不能公開,而是要儘可能的低調,儘可能的淡化處理。更不能當做是國事來辦,而是一定要侷限於“家務事”的範疇之內,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長平公主做事沉穩,而且是兄弟姊妹當中年紀最長,由她出面做這個事情顯然比皇帝本人更加合適。

“許是朕打的太狠了,這也是愛之深責之切,你都不曉得他胡言亂語說了些什麼……”

長平公主笑道:“就算是沒有親眼目的當時的情形,我也能想出永王說過些什麼纔會惹得萬歲如此大發雷霆,他素來就是這個脾性,萬歲也不必太在意了……”

永王留下的“告別信”洋洋灑灑近千言,寫了好幾頁紙,稍微花費了點時間看完之後,長平公主忍不住的苦笑道:“這一次,只怕是追不回來了……”

“告別信”中說的很明白,這次離家出走絕非是因爲“負氣”而一時衝動,而是早就有了這個打算。以爲他覺得江南根本就不適合他,而是一定要到北方去,回到吳山軍校中去。這麼做絕不是因爲皇帝揍了他一頓,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吳山軍校那邊日新月異飛速發展,必然會壯大成爲扭轉乾坤的力量,或者說現在已經有了這個成立。只有到了那邊纔會大有作爲,他不願意做一個庸庸碌碌的逍遙王,而是想展布才能經緯天下。不管皇帝理解還是不理解,他都會這麼做,因爲他覺得這麼做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大明朝都有百利而無一害。

“吳山軍校日漸強盛,永王這麼做或許……未必就是錯的,至少多了一條出路,也不一定要把他勸回來……而且,他心志如鐵,估計根本就勸不回來了。”

“那怎麼做?就由着他的性情胡鬧麼?”復隆皇帝怒氣衝衝的說道:“雖說朕打的確實有些狠了,他就可以如此這般的一走了之?朕還想着對他委以重任,還想着給他一塊封地或者直接開府建衙呢,永王辜負了朕……”

“既然他都已經走了,萬歲就不必再說這些了吧?”長平公主笑道:“我會派人在途中護衛,若是能把他勸回來自然是最好,若是實在不行,就由着他去吧。永王已不是當年的孩子了,知道深淺輕重……”

永王不是當年那個懦弱膽怯的孩子了,這句話對復隆皇帝的觸動很大。

都已經過去這麼多年了,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一切都在變化。

復隆皇帝看了看長平公主,完全就是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態,過了好半天才猶豫着說道:“永王不是孩子了,皇姊年紀也不了……”

長平公主微微的搖了搖頭:“我知道萬歲想要說什麼,罷了,罷了吧。”

以長平公主現在的年紀,若是在尋常的百姓之家,早已爲人妻爲人母了,說不得孩子都已生出好幾個了呢。現在的她卻依舊是孑然一身,按照當時的傳統眼光來看,絕對屬於“大齡剩女”。

復隆皇帝的兒子都有了,比他年紀更大的長平公主卻還沒有出嫁,這確實一個問題。

作爲曾經一起患難過的嫡親姐弟,復隆皇帝非常關心長平公主的婚事。以前還可以說是局勢動盪顧不上,現在呢?

長平公主曾經主動提出嫁給李吳山,毋庸置疑這是一樁政治婚姻,但也可以從中看出長平公主對李吳山這個人還是很滿意的。可惜的是,在經過二人私下的親自商談之後,這樁婚姻無疾而終。

自此以後,復隆皇帝曾數次爲姐姐物色好的婆家,無一不是勳貴子弟或者是青年才俊,並且每一次都會在事先徵求長平公主本人的意見,但她卻無一例外的拒絕了。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本是天理倫常,真不知長平公主是怎麼想的,自己的婚事竟然拖延到了現在!

“我暫時還無意婚配之事,等我有了這個想法再說吧。”長平公主說道:“萬歲也不必再爲此事操心,我實無此意呢。”

長平公主明顯不想在這個話題上繼續下去,很快就轉移了話題:“旱災持續,求雨之事……萬歲還需慎重啊!”

近幾十年來,旱災頻繁發生,往往就是一副細河斷流池塘乾涸徹的景象,赤地千里不爲過。但是在以往的年份裡,旱災大多是初夏在北方,尤其是山、陝、魯、豫等地最爲嚴重。但是今年的出現了明顯的反常。

雖然北方同樣在承受乾旱的折磨,但旱情卻不是特別嚴重,偶爾還有些零星的雨水。江南這邊也算是能夠湊合下去,好歹也下過一場像模像樣的大雨,尤其是溝壑縱橫水密佈的地理形勢,註定就算是有旱情也能扛過去,最要緊的是江西、淮右、淮南等地,竟然爆發了前所有見的大旱災,整整九十多沒有下過一次透雨。

如此一來,必然會造成糧食減產,甚至連人畜飲水都成了大問題。

在冰河時期,乾旱是多年的主要天災,並且出現了很明顯的南移跡象。

既然發生了大規模的旱情,肯定是要求雨的,並且已經求過了兩次了。

先是組織地方官員求雨,卻沒有任何效果,緊接着又組織宗室子弟祈雨,老天爺依舊不給面子。不少官員紛紛上疏,建議由皇帝主持一場祈雨活動。

作爲上天之子,這種事必須由皇帝出面,方能顯現出隆重之意,才能體現出皇帝順天愛民之心。

從道理上來看,由皇帝出面舉辦祈雨儀式原本就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兒,但復隆皇帝卻遲遲不做理會,不是他不希望下雨,而是因爲他有很深的顧忌!

求雨好說,但若是求不來雨水,那就不好說了。

作爲真龍天子,若是同樣求不到雨水,那是就是老天爺不給面子,到時候如何收場?是不是應該再上一份《罪己詔》了呢?

復隆皇帝不怕求雨,怕的是求不來雨水,那將是一場不大不的政治災難。

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皇帝才遲遲不肯表態,不願意親自去求雨。

所謂的真龍天子不過是糊弄老百姓的說法,如果皇帝真的有那麼神奇,哪裡還會有那麼多的天災人禍?除非是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否則的話,皇帝不會親自去求雨,畢竟那是一場很大的政治冒險。

但形勢比人強,隨着旱情的持續,要求皇帝親自出面求雨的呼聲越來越高漲,要是再畏縮閃躲的話,就顯得不那麼親民愛民了。

萬般無奈之下,復隆皇帝只能硬着頭皮頒佈詔書,準備上順天心下合民意的親自去求雨了。

按照古老的周禮,天子求雨一定要到山陽水陰之地才能進行,所以復隆朝的“祈雨壇”設在觀音門外的北郊。所謂的“祈雨壇”其實就是臨時堆砌起來一個方形土堆,土堆上有一個圓壇,暗合“天圓地方”之意。

一大清早,復隆皇帝就率領文武百官並宗室子弟等人來到了,雖然天氣炎熱,大明天子還是非常罕見的穿上了全套的大袞禮服,頭戴珠冕手持玉圭,在一片鼓樂聲中當場宰殺三牲貢品,然後獻上白壁錦帛等物。按照禮部考據出來的禮儀,點燃了一大堆柴火,把三牲貢品的鮮血淋於火中,然後三次獻酒,將五穀雜糧和鹽巴等物大把大把的拋灑出去……

在所有的禮儀當中,祭天禮的規格最高,絲毫馬虎不得,也容不得絲毫差錯。

這個時節正是盛夏,到底有多熱那就不必說了。偏偏還要穿着全套的大禮服,把自己包裹的好像是個糉子,尤其還在站立在火堆旁邊親自宣讀祭文,簡直就是活受罪。

片刻之間,復隆皇帝就已汗如雨出了,卻不得不用很大的聲音繼續宣讀:

“玄黃高天在上,漫天神佛聽真,雷電風雨並四方龍神,大明天子謹代萬民泣血以告知……”

“今春以來,歷百日而無雨,旱魃之災生靈哀嚎,致使百姓惶惶黎庶難安。帝天降罪非是無因,若因朕似的上幹天和下積民怨,則災及朕身,於民何罪耶?”

老天爺不下雨,致使天下大旱。若是因爲我這個做皇帝的做錯了什麼才惹得上天震怒降下災禍,還請老天爺把所有的懲罰都降臨到我一個人的身上,不要連累老百姓們活受罪了。

“下聞民以食爲天,禾粟垂豐而驕陽不雨,億兆生靈倒懸,帝天視之高遠豈無聞乎?朕斗膽以詢帝天,禾枯而苗槁,田幹而地旱者何也?”

旱情已經這麼嚴重了,老百姓還在受苦,想必老天爺已看在眼中了吧?禾苗枯萎田地乾旱,我這個當皇帝的應該怎麼辦?

“民務於弄,將豐而敗,雨澤蒼生,搏利其哉,朕已涼德而祈上蒼,疾告於帝天,立驅旱魃而許生民,以造萬民之福,大明天子肯祈之……”

洋洋灑灑的求雨文書唸完之後,放在火堆上燒了,就算是給老天爺打了一份正式的“求雨報告。”

至於說老天爺會不會這個面子,是不是會大發慈悲的降一點雨水下來,那就得看老天爺的臉色了。

此時此刻,一輪紅日初生,灑下萬道金光,分明就是個萬里無雲的好天氣,怎麼看都不象是要下雨的樣子。

看來,老天爺是不準備給復隆皇帝這個面子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的學生第二百四十五章 物盡其用第四百七十一章 海州模式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一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三十六章 多爾袞第一百九十七章 抗旨不遵第四百四十五章 附加題第四百九十八章 神說要有光第二百七十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三百六十九章 求名得名第四百八十五章 兄弟之間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友老友第二百七十九章 迥異之處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第四百八十九章 勞動改造第五百一十二章 請降第八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第五百六十三章 馭人之術第五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備份第五百九十五章 謝幕時刻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將出馬第一百二十二章 內因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二百六十三章 父子之間第三百八十九章 豕突衝鋒第五百六十二章 冰消雪融第一百四十一章 排筏子弟第一百一十七章 犧牲之決心第六十章 最後撤離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是天王第二章 狼藉壽宴第四百四十八章 點石成金第一百零二章 兵鋒所指第三百二十二章 自我犧牲第一百八十二章 奴才第五十一章 天家骨血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窗事發第六十四章 大智如妖第九十九章 帶節奏第四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將出馬第五百八十九章 征戰四海第四百二十五章 復隆新政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三十七章 拒不配合第七十二章 有錢的掏錢第四百章 罪不可恕第二百七十一章 書法家第五百零六章 老驥伏櫪第二百二十五章 馳援遠方第八十七章 聯弱抗強第四百一十五章 滅頂之災第一百零七章 君臣失和第三百二十一章 向我開炮第五百四十二章 慘烈大敗第四百三十二章 醫者之心第四百三十九章 同始同終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北總督第十七章 辮子兵第二百零四章 上天之子第一百三十章 欲速不達第一百九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五百三十八章 寡婦再嫁第二百二十五章 馳援遠方第三百一十章 珍珠項鍊第五百八十四章 後人乘涼第二十二章 賣隊友第一百七十八章 亂起亂平第三百三十八章 勸降第五百二十三章 夜襲第六十四章 大智如妖第一百五十七章 先行跑路第五百零三章 世界通用語第二十五章 擒賊擒王第三百三十五章 獲救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面之緣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有心思第六十六章 前朝新朝第三百二十章 生鐵撞頑石第五百二十一章 報應不爽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是天王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奉詔第四百七十七章 拔釘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蒼天爲證第三百六十九章 求名得名第三百三十八章 勸降第四百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課堂秩序第二百零三章 嫂夫人第九十九章 帶節奏第五百四十七章 脣槍舌劍第十章 大比賽第三百二十一章 向我開炮第二十五章 擒賊擒王第五百七十六章 我不信第五百六十二章 冰消雪融第一百零六章 你要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