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戰略眼光

今年的天氣實在反常,纔剛剛過了白露節,就莫名其妙的下了一場寒霜,就好像已經入了冬似的。尤其是清晨時分,冷的讓人伸不出手來。

在這個過分冷冽的清晨,李吳山李老爺依舊堅持鍛鍊,早早的起來繞着宅子慢跑。

纔剛剛跑完兩圈兒,身後忽然傳來一陣呼喊之聲:“李老爺——李老爺——”

回頭一眼,竟然是昨日的那股江湖騙子——崔耀祖。

這個崔耀祖顯然是在野地裡溜溜的凍了整整一個夜晚,滿頭滿臉的白色霜花就是最好的證明。

已凍的臉色青紫的崔耀祖拖着長長的鼻涕,踢踏着腳上的爛鞋跑了過來,儘管已經冷的哆哆嗦嗦,還是做出一副很熱情的樣子湊到了李吳山面前,還沒有開口說話就先打了個大大的噴嚏,吐沫星子飛到了李吳山的臉上,卻依舊做出一副禮數週全的樣子很客氣的說道:“李老爺安好。”

“你這江湖騙子怎麼還沒有離開大旗莊?真的不怕我把你綁了送到官府嗎?”

用油漬麻花的袖口抹了抹流出來的鼻涕,這個江湖騙子嘿嘿的乾笑着:“綁了我送去官府?我相信李老爺不會這麼幹。仔細想了想,昨天確實不應該在衆目睽睽之下對李老爺說那些話,實在應該找個私密的場合再說,畢竟李老爺是朝廷命官,表面上還是要掩飾一下的嘛。現在左右無人,正可以暢所欲言……”

“你暢所欲言個屁,我可沒有那個閒工夫聽你胡說八道。”

用力的擤了擤鼻涕,凍的瑟瑟發抖的崔耀祖往前湊了湊:“真人面前不說假話,李老爺想要做什麼我是很清楚的。我早就聽說了十八孩兒掌神兵,泥潭之中出大鯨的讖言,也聽說了狐狸叫、魚腹藏書的傳言。這些個勾當雖然低級,糊弄糊弄愚昧的鄉民應該還是可以的,只是李老爺做的不夠徹底,若是更進一步就好了。我琢磨着,李老爺應該再弄個獨眼石人什麼的,最好上面再寫上‘莫道石人一隻眼,挑起大旗天下反’之類的字樣……”

“你在胡說些甚麼?我怎麼聽不懂?”

“此間只有你我二人,就不必裝傻充愣了吧?”崔耀祖嘿嘿的奸笑着:“這等愚弄鄉民操控人心的手段,真以爲我看不出來?我就實說了吧,就是因爲聽到了這些個傳言,我才專們跑過來投靠你的……”

“你這江湖騙子,滿口胡言亂語,那狐仙說出的讖言和魚腹之內出現的文字,和我有什麼相干?你該不會以爲那我是弄出的鬼把戲吧?”

“不是你難道還會是別人嗎?”這個江湖老騙子笑嘻嘻的看着李吳山:“自從聽到這些讖言之後,我老崔就曉得你李老爺是同道中人,所以才趕過來,爲的就是和李老爺共商大計……”

“同道中人?我和你?”李吳山很不屑的說道:“我有家有業的,怎會和你這樣的江湖騙子是同道中人?還說什麼共商大計,我和你沒什麼好說的。”

“我老崔知道李老爺這麼說是因爲生性謹慎,畢竟時機未到,不好暴露自己的壯志雄心,我理解,我理解的很。”

“你理解個屁。”

被李吳山罵了幾句之後,崔耀祖卻一點都不惱火,反而笑的愈發得意:“我老崔沒有別的本事,唯有這雙眼睛看的很準。李老爺你破家舍財組建民團,難道真的是爲朝廷練兵?還不是爲了手握一支強兵?還不是爲了將來局面有變之時橫空而出?你我都懂的。”

“懂什麼?”

“如今時局紛亂,正是大丈夫奮起的好機會,那李闖雖號稱擁兵百萬,但我看來卻不過是爲王前驅,註定是成不了大事業的。”

看李吳山聽的很不耐煩,崔耀祖趕緊加快了語速:“李闖縱橫中原又回兵秦晉之地,看似勢不可擋,其實不過是鼠目寸光之輩。若是他能老老實實的經營秦晉之地,穩定自己的基本盤,或許還能落個雄踞一方的局面。但他卻稱孤道寡開國稱王,擺明就是要長驅直入直取京師的意思。就算他真的能夠如願以償,也必然會成爲衆矢之的,經不起一敗,說破天去也就是個董卓的局面而已……”

李闖看似實力雄厚,但卻缺少一個穩固的根據地,這是他的致命傷,這和他會不會直接進攻京城滅亡大明朝沒有關係。崔耀祖用漢末的董卓來類比李闖,雖然不是很恰當,卻也非常貼切:就算李闖真的打下了朝廷中樞,也不會真的擁有天下,到時候一定是諸侯並起羣起而攻的局面。

崔耀祖的推測和真實的歷史有很大出入,但卻能夠看出李闖直取背景的巨大害處,能有這份戰略眼光,已經算是非常難得了。尤其是那一句“李闖經不起一敗”的說法,簡直就是畫龍點睛之筆。

在幾乎所有世人的眼光當中,李闖就是打不死的強,雖一敗再敗卻總是能夠捲土重來,就算是再失敗十次八次也能夠東山再起,但這個江湖騙子一般的崔耀祖好似看到了未來的局勢一般,直接點出“李闖已經不起一敗”的關鍵,足見他對眼下的天下大勢有着非常深刻的認識。

“老子沒有閒工夫和你磨牙,也不想聽你胡說八道……”

“李老爺,崔某真心投靠……”

“老子是朝廷命官,怎麼會和你這種妖人爲伍?趕緊滾蛋,若是讓我再看到你,別怪我翻臉無情……”

“你……”崔耀祖指着李吳山的鼻子似乎想要叫罵幾聲,卻忽然笑了起來:“李老爺不敢輕易相信別人,老崔可以理解。換做我是你的話,肯定也不會隨意相信一個素不相識的江湖騙子。我觀李老爺的籌劃和佈置,確實已顯出爭雄天下的跡象。只是還有些的疏漏,願爲李老爺進言,以收拾遺補缺之效。”

“今年這個天氣,冬天一定會來的很早,用不了多久飢寒交迫的流民就會蜂擁而來,李老爺應該早做準備,尤其是多準備些糧米。到時候就可以廣開粥棚,打着賑濟流民的幌子收攬人心,同時還可以在流民之中選拔健者充實軍隊……”

李吳山已經非常不耐煩了,一腳踹開誇誇其談的崔耀祖,厲聲呼喝:“老子是看你一把年紀纔沒有真的爲難與你,你卻總是對老子說這些有的沒的屁話,真當老子是好相於的嗎?滾——”

趕走了這個江湖騙子之後,李吳山卻沒有象往日裡那樣繼續鍛鍊,也沒有去往打穀場去看民兵操演,而是直接打道回府,把管家李福喚了過來:“倉裡還有多少糧米?”

“回老爺,倉裡共有粳米兩千二百石,穀子五千六百石,黑豆更是充盈,還有些去年的陳糧……”

“能夠用到什麼時候?”

“家裡用的,算上民兵們的,可以用到明年新糧下來,老爺不必擔心。”

照眼前的消耗,儲存的糧食已經算是夠用了,但李吳山下達了一個讓管家有點無法理解的命令:“再收些糧食吧。”

儲存的糧食明明夠用,爲什麼還要收買?

李吳山給出的解釋是:“我看今年的這個天氣,明年的旱情一定持續,到時候糧價還是看漲,不如早早收購一些,免得到時候花冤枉錢……”

李吳山說的有些道理,卻又似是而非:糧食不是耐久物資,若是存放的太久一定會有損耗,而且陳糧本身就會貶值很多。等到明年的新糧下來,儲存的陳糧根本就賣不出好價錢,仔細算經濟賬的話,現在就囤積糧食並沒有多大的利益,而且相當的麻煩。

但李吳山卻完全不理會管家的合理建議,堅持要收購糧食。反正這種事情也是李吳山說了算,管家也就不和他爭論了,而是直接問道:“老爺準備收購多少糧米?”

“能收多少收多少,不要在乎價錢的高低。”

不在乎收購成本的高低,這擺明了就是沒有想過利用屯糧賺錢啊。

老爺這是要做什麼?有錢沒地方花嗎?

李吳山當然知道現在收購糧食不合適,肯定是要虧錢的。但這完全就是沒法子的事情,畢竟大明朝已經時日無多,根本就等不到明年的新糧下來了,必須早做準備。

“還有,各村各莊是不是出現了些許流民?”

些許流民?李老爺說的真輕鬆,豈止是些許?簡直是鋪天蓋地。

頻繁的戰亂和持續的天災,讓流民的數量達到了一個恐怖的程度。在這個滿是天災人禍的歲月裡,爲了活命,流民會本能的朝着生活比較好的區域流動。

現在的流民已經形成兩個最主要的流動方向,豫南、皖東的流民大多是去往比較富庶的江南。而晉北、晉東和豫北等地的流民則選擇去來到距離更近的京畿一帶。

因爲京畿嚴格控制流民的進入,來到這一帶的流民只能分散到京畿各縣以及鄉村。光是涌入沿河十三莊的流民就有兩三千人,隨着天氣的逐漸轉冷,相信這個數字還會暴漲。

“流民生活無着困苦可憐,若是眼睜睜的任憑他們凍死餓死,實在於心不忍,若是餓的狠了說不得還會做出搶掠打砸之事,不如支開幾口大鍋開設幾個粥棚,好歹也要讓他們有口飯吃,就只當是行善積德了……”

行善積德?

給流民開粥棚,讓他們不至於真的餓死,這當然是好事,但經驗豐富的管家卻看到了這樣做的一個巨大害處——粥棚一開,流民必定蜂擁而入,到時候就不是幾千人了,恐怕會上萬。

那麼多人,那麼多張嘴,如何養的起?

到時候若是繼續開設粥棚,光是糧食的消耗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若是直接撤了粥棚,飢寒困苦的流民一定會聚衆鬧事,簡直無法收拾。

與其這樣,還不如不開粥棚。不僅省了自家的糧米,還能免去很多麻煩。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這個人最是心善,見不得別人受苦,就算是有些麻煩也顧不得了。”李吳山說道:“不用有太多顧慮,就按我說的辦,準備開設粥棚賑濟災民吧!”

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鷹狼第八十五章 初次接觸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隙第二百零九章 報應不爽第四十章 是何居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繼承者第三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七十四章 兵法有云第六十八章 空手而歸第五百三十七章 神奇之物第一百四十一章 排筏子弟第四十七章 最後的安排第四百七十七章 拔釘子第五百零一章 首次遭遇第五百一十四章 投筆從戎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厲批評第五百六十八章 新老結合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窗事發第七十四章 水運專家第四百七十八章 祥瑞之鹿第五百八十四章 後人乘涼第五百二十七章 陳茂當官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徒第八十章 人不爲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交易第五百一十三章 馴鹿一族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厲批評第八十章 人不爲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降不得第五百二十七章 陳茂當官第一百三十六章 多爾袞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一百零四章 督師無奈第二百九十三章 皇帝站臺第五十章 死社稷第一百三十九章 市井潑皮第二百二十四章 民心如水第五百七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起發瘋第一百七十章 斷刀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四百零五章 雷霆救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三百六十六章 敲詐勒索第五百八十五章 萬國來朝第三百五十六章 怕啥來啥第二百六十一章 商業援助第四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四百五十九章 全新路途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五百六十一章 其父其子第四十九章 最後的囑託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十八章青泥首戰第四百零四章 反鎖大門第四百零五章 雷霆救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主張第五百五十一章 餘澤猶在第五百六十五章 蜀中神童第三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二百九十章 不需報答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四百一十三章 神仙日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市井潑皮第五百三十五章 夕死可矣第四百五十七章 黃河渡口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酸的鐵牌兒第十一章 三房壯士第五百二十一章 報應不爽第三百四十三章 驚雷第二百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第二百九十章 不需報答第三百九十四章 末世景象第二百六十七章 戰爭機器第五百三十九章 誓言之重第一百四十章 仗義之輩第四百七十六章 龍體欠安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令夕改第四百二十章 報以涌泉第四百九十八章 神說要有光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爺第一百四十八章 最後囑託第五百六十二章 冰消雪融第二十八章 貪天之功第二百零一章 榮耀證書第二百七十六章 父與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我不信第二百七十四章 兵法有云第二百九十六章 癡傻對手第三百四十六章 導火索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戰伊始第四十六章 勤王之士第四百零四章 反鎖大門第一百二十九章 熊衛第一百二十四章 原來是他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大第三百八十二章 私心雜念第四百七十六章 龍體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