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效忠對象

“不讓我去九江,是皇兄你的安排吧?”臨時請了半天假的永王剛一回宮就急吼吼的大叫起來:“我知道一定是你們的安排。”

看着昔日那個瘦弱的弟弟越來越強健,身條也扯開了,已經長的和復隆皇帝一般高低,比年紀最長的長平公主還要高出半個頭去,復隆皇帝心中甚喜,面帶微笑的說道:“朕確實曾經囑咐過忠勇公,不會讓你去犯險……”

“犯險?我不是去打仗,是觀摩,僅僅只是觀摩啊,不會有危險……”

“但那畢竟是戰場,”作爲大行崇禎皇帝年紀最大的孩子,長平公主笑着說道:“兵兇戰危刀槍無眼,萬一有什麼不忍言之事……還是不去的好。”

“不親眼見識到真正戰場怎能成爲合格的士兵?”永王的調門很高:“好不容易纔有這次機會,千萬不能錯過呀?”

“永王也不必太在意,你去軍校只是學那行軍佈陣之法,又不是真的要去衝鋒陷陣。只要學會了忠勇公練兵的精要之處,以後就可以組織起一支由皇家直屬的禁衛軍,這就可以了……”

“親歷戰爭和紙上談兵怎能混爲一談!”素來怯弱的永王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堅持,“宰相必起於州郡,將帥必發於卒伍,這是連最尋常的兵都知道的道理,皇姊和皇兄怎會如此糊塗?不親歷戰陣僅僅只是學習紙面上的東西,又能濟多大的事情?若不是觀摩實戰的作用巨大,忠勇公又怎會如此重視?又怎麼會專門組織學生們去觀摩?”

“我朝立國垂三百載,自太祖,成祖以來,國勢日漸衰頹,再不復建國之初的兵強馬壯,因爲什麼?”這當然不是一個疑問句,而是一個陳述句,因爲永王馬上就給出了答案:“就是因爲太祖和成祖是親歷廝殺的皇帝!生於深宮長於大內,能見到什麼世面?我煌煌大明若想再現太祖成祖之時的軍威之隆,必須親自經歷戰爭,在廝殺中成長啊……”

這番話一說出來,連復隆皇帝和長平公主都深感驚訝。

堅持要是九江觀摩實戰,說的有理有據,而不是以前那種孩子式的固執和任性,足以說明永王已真的長大了!

以前是永王雖然很乖巧很隨和,但卻絕對說不出這樣的話來。

宰相起於州郡將帥發於卒伍,確實是一個真理,不親身經歷實戰就永遠只是紙上談兵的趙括,這個道理復隆皇帝不是不明白,只是捨不得。

“爲我大明計,永王的說法或許真是對的。”關鍵時刻,長平公主對永王表示了極大的支持:“總是一味迴護終究不好,經歷些風雨未必就是錯。或許真的應該讓他去九江走一走看一看,而不是僅僅只留在軍校裡邊,皇帝以爲如何?”

永王本就說的在理,又有長平公主這個大姊的支持,皇帝也就默許了:“看來忠勇公還真是有些手段,僅僅只是一年多的時光,就已把永王從一個孱弱的少年調教成爲如今的這個樣子,朕心甚慰!朕這就派人去給忠勇公傳旨,讓他允了永王去九江的事兒吧。”

既然復隆皇帝已經答應了,永王也就滿意了,急匆匆的就要出宮返校……

“這就要回去?也太快了吧?”

“我只請了半天的假,晚上還要應卯呢,可不敢耽誤了。”

“那也不必如此火急火燎的回去呀,難道回來一趟,”長平公主說道:“怎麼也得吃個飯再走,放心吧,誤不了你應卯!”

馬上吩咐御膳房準備了一桌宴席,又把年紀幼的昭仁公主喊了過來,難得相聚的兄弟姐妹四人吃了頓“團圓飯”。

“永王在吳山軍校已一年多了,學的如何了?”

“在軍校的這一年多當中,所學勝過以往十年……至少二十年!”狼吞虎嚥的永王說道:“臣弟已經明白了火器之要。這火器之所以如此犀利,不在乎火器本身,而是在於全新的戰鬥模式。儘可能的實現的火力的瞬間爆發,在一個點上達成突破,就可以藉助火力的威猛瞬間摧破敵陣,這樣的話,就等於是永遠在局部或者是一個方向上實現了兵力優勢……”

說起對於火器的運用,僅僅只是學了一年多的永王絕對可以算是個“行家”了,至少在復隆皇帝和長平公主面前,可以把火器的運用之法說的頭頭是道:“雖然火器早已有之,但以前卻沒有這樣的戰法。火器果然犀利,但戰法更加重要。這種全新的戰鬥方式,可以對冷兵器形成碾壓效果,尤其是前置的遠程殺傷,幾乎是無敵的。就說這個火炮的延射吧,只要實現了步炮協同,就等於是在自己的前面鋪開了一片火力,再怎麼強悍的敵人,就算是強行突破進來,也肯定早已死傷慘重,再用密集的火銃方陣,縱是千軍萬馬也不過是土雞瓦狗,完全不堪一擊……”

看着十幾歲的永王能有這般見識,復隆皇帝和長平公主忍不住的暗暗欣喜,愈發認爲當初送他去軍校學習是一個無比英明的決定。

“永王只需好好學,再過一兩年,差不多就可以學到忠勇公的真傳了,到時候組建皇家禁衛軍,定然可以再現我大明的無敵軍威……”

“如果單純只是學習戰法,再有兩年應該可以學個差不多,但……這打仗的事兒麼……歸根到底還是在於人而不是在於器!”永王放下筷子,深有感觸的說道:“火器新軍的核心就是紀律和秩序,只有鐵一般的紀律和絕對的秩序纔是根本。除此之外,最核心的東西就是……就是思想……”

永王說出了太多的新名詞,有些名詞復隆皇帝可以聽懂,有些則只能聽個大概,還有些則是完全不懂,那就只能靠猜了:“思想……是不是說建立起絕對效忠的想法?”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吧,但也不完全準確。”

“不論大旗軍和吳山軍校,都是忠勇公的私兵,必然會被訓練成他的死士,能讓人效忠至此,這忠勇公手段了得……”

讓手下人效忠的手段雖然很多,歸根到底無非就是賞罰分明四個字而已。高封厚賞與霹靂雷霆並舉,賞功罰過言而有信,纔是強軍的根本。自先秦時代的商鞅以“百金立木”的手段強秦以後,這種法子已經沿襲了兩千年,並且被事實證明是絕對行之有效的。

“大旗軍是什麼樣子,臣弟不知,但軍校裡邊的情形……皇兄確是錯了的!”永王說道:“在軍校當中,從來就沒有效忠忠勇公的說法,也沒有人會那麼想!”

吳山軍校的學生不對李吳山效忠?這句話讓長平公主和復隆皇帝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李吳山一手創建的軍校,一手培養出來的學生,卻不對他本人效忠,這怎麼可能?

服從、榮耀、無畏、犧牲,這八個字就是吳山軍校的校訓,確實沒有“忠誠”這兩個字兒。更沒有向李吳山效忠的說法,李吳山也從來沒有向學生們灌輸類似的思想!

“你們……我……朕是說軍校裡的學生們不對忠勇公效忠,那對誰效忠?”

這是一個連皇帝都無法理解的問題!

永王站起來說道:“爲我族而戰是我們的使命,爲我族而死是最大的榮耀,校長從來就沒有說過要我們效忠於他,從來都沒有!”

不管是一支軍隊還是一個團體,必須要有一個效忠的對象,哪怕是推而廣之到更大的層面上,也是這個道理。就拿大明朝來說吧,全天下都要對皇帝效忠,這纔是正統的意義。

但吳山軍校的學生們卻不需要對一個具體的人效忠,這簡直就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若是沒有了效忠的對象,辛辛苦苦的訓練又是爲了什麼?

天資聰慧的長平公主已經隱隱約約的意識到了點什麼,但卻不敢確定,用很遲疑的語氣問道:“這是不是說,整個吳山軍校的效忠對象就是你口口聲聲說的那個我族?”

“當然!”永王的臉上現出一絲明顯的亢奮,用很大的聲音說道:“爲我族流盡最後一滴血,是我們最大的榮耀,也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忠勇公爲何不要你們……不要學生們效忠於朕?”

“皇帝不也是我族之一嗎?”

“朕即天下!”復隆皇帝很有氣勢的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朕即國家!”

“國家和我族不是一回事……”

“那就是說他李吳山要學生們不效忠於朕?”

“也不能這麼說,因爲皇兄你也是我族的成員啊,我們大家都是!”

對於剛剛纔覺醒了民族意識的永王來說,很難用一兩句話解釋清楚皇帝和民族的關係,他只是朦朦朧朧的感覺到皇帝和民族不是一回事,這兩者之間有太多的重疊之處,雖不矛盾卻不相同……

“其實我也只是剛剛懂得一些皮毛,還不是很明白,以後真正弄懂了再給皇兄說吧。”只一口就吞下了一整塊糯米桂花糕,又專門包了一大包精緻的宮廷點心:“時辰不多了,我得趕緊返校,若是誤了應卯需是要吃軍棍的。這些東西味道很贊,我給陳組長他們帶些回去打牙祭……”

隔了一日之後,校務司允了第五期學員朱季興的申請,他和其他入選的學生們一起成爲觀摩團成員去往九江戰場……

第四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一百一十七章 犧牲之決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壓箱底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期生第三百八十一章 都有證據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面之緣第三百九十五章 內應第二百九十八章 潰流第四百二十二章 神的誕生第七十八章 刺殺行動第三百章 軍閥第二百七十五章 初露崢嶸第三百零九章 世外高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二十二章 神的誕生第四百九十九章 心病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二十四章 人民戰爭第一百五十九章 闖宮之變第七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五百六十六章 走向彼方第四百三十八章 如獲新生第二百一十八章 別想太多第四百八十二章 發作第四百九十四章 你答應嗎第二百三十章 重返義和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願嘗試第二百九十五章 壓箱底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戰餘生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人之力第五十五章 南下北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僧大德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夢初醒第一百六十五章 鐵血宦官第二百八十章 兄弟之間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人物第三百四十五章 最肥的獵物第二十三章 泥潭血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犧牲之決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雀兒的疑慮第十五章 民團,民團第十二章 我最懂你第一百八十八章 朝野期待第三百零六章 架空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二百四十四章 賊亦赤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期生第五百八十四章 後人乘涼第四百八十五章 兄弟之間第三百二十三章 灰飛煙滅第二百四十五章 物盡其用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老交替第二百八十七章 假戲真做第一百四十一章 排筏子弟第八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三百四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七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四十九章 最後的囑託第二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主張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座書樓第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一百四十八章 最後囑託第五百三十章 萬分惶恐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三百五十七章 老熟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餘澤猶在第三百三十五章 獲救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五百二十七章 陳茂當官第一百七十九章 醉銷魂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清柱石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宗故事第一百四十章 仗義之輩第六十七章 先禮後兵第四百零八章 聽天由命第五百八十章 鬢滿霜第三十八章 戰略眼光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北總督第三百三十五章 獲救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徒第十八章青泥首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第十五章 民團,民團第五百零一章 首次遭遇第四百四十九章 化工之母第五百七十章 冷酷無情第十章 大比賽第四十七章 最後的安排第一百七十章 斷刀第一百一十章 荒堂之君第三百九十八章 十萬天兵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一百二十八章 敢死隊第三百三十六章 恩仇第一百零四章 督師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