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臨時客串

第二天,乙亥日,宜行走,宜起竈,宜婚嫁,忌破屋,忌鑿井。

按照傳統的觀點,今天就是典型的黃道吉日,尤其適合婚嫁紅喜之事。

南京四羊巷,一支送親的隊伍正敲敲打打由遠而近。

兩套吹打班子,鑼鼓嗩吶滴滴答答,八個身形魁梧的壯漢挑着竹竿子上的紅皮鞭炮噼裡啪啦的響了個熱鬧。穿着大紅鞋子的媒婆在“大旗莊第一媒婆”張寡婦的率領之下,沿途潑灑喜糖、果子、核桃、花生等零食,引得無數饞嘴的孩童流連不去。

走在最前面的那個漢子單手着持一丈二尺長的“開路牌”,牌子上貼着大紅的“囍”帖子,胸前掛着嫣紅豔麗的絲綢大扎花,爲整個送親隊伍開路。

按照傳統的風俗,走在送親隊伍最前面的這個“引路喜童”一定要找童真未破滿身陽剛之氣的童男子,爲的就是用自身的純正陽氣衝開有可能出現的牛鬼蛇神,防止妖邪作祟破壞了沖天的喜氣。

給這支送親隊伍充當“引路喜童”的不是別人,正是丙字營營官張大娃。

張大娃還沒有婚配,正經的童男子,又是名動天下的超級戰鬥英雄,銅質勳章的獲得者,一身至剛至陽之氣充盈瀰漫,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牛鬼蛇神都可以百無禁忌,絕對是“引路喜童”的不二人選。

張大娃是大旗軍的營官,又是著名的戰鬥英雄,能讓他充當“引路喜童”,足以說明這支送親隊伍的級別已經非常之高了。

這支送親隊伍確實非常高級,從其中的成員就可見一斑:在那頂八人擡的花轎周圍,有四個重量級的人物,分別是大旗軍總教官劉三房,丁字營營官莫田基,卯字營營官楊樹林和辛字營營官湯江流。

這四個人全都披紅掛綵,手持桃樹枝,按照民間的說法,這叫“護喜天將”。

能排出這麼大的場面,坐在花轎裡的新娘子一定身份尊貴家世顯赫,其實不然。

事實恰恰相反。

花轎裡的新娘子既不是什麼顯赫的世家大族子女,也不是什麼勳貴大臣的千金,而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鄉下女孩,她的名字叫做劉蛾。

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新娘子一定是最普通的鄉野女子。

劉娥大字不識一個,根本就不什麼大人物,但能排出這樣的場面來,也是有原因的。

因爲劉娥和大旗軍有着極其深厚的淵源,她的父親叫做劉力田。

劉力田曾是“己”字營的營官。

在揚州血戰當中,劉力田戰死沙場爲國捐軀,整個“己”字營打的異常慘烈傷亡極重,最後不得不被迫取消了建制。至於說牛柱兒領導的那個“己”字營,則是後來重新組建的,根本就算不上是大旗軍的嫡系營頭。

劉力田本就是大旗莊的土著,膝下只有這麼一個獨生女,他死了之後女兒出嫁的場面絕對不能寒酸,否則的話劉力田劉營官的在天之靈一定會寒心。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劉力田昔日的戰友們才故意把排場弄的很大,使勁兒的隨份子,光是“填妝錢”就有上萬兩之多,大家湊出了一份極其豐厚的嫁妝,並且親自送親出嫁,其實就是把劉力田的這個遺女當成自己的親人看待了。

劉娥的夫家也不是外人,而是嫁給了“戊”字營營官李紹的兒子。

前任“己”字營營官的女兒嫁給了“戊”字營營官的兒子,其實這就是一場大旗軍的“內部婚禮”!

負責唱禮的也不是外人,同樣出自大旗軍內部——“常務唱禮官”劉學究!

單純從官職上來看,劉學究只能算是個不入流的吏。(按照民間的傳統觀點,正七品以下就算是不入流了。)但卻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請得動他。

現如今的劉學究雖然官職極低,但卻自視極高。畢竟是曾經爲天子唱禮的人物,大旗軍建軍之時他就是唱禮官,除非是大旗軍內部人員,要不然的話就算是五品的朝廷命官想請他去唱禮都請不動!

這次婚禮正是大旗軍內部的喜事,那劉力田和劉春生一樣,都和劉學究有着宗族親緣關係,所以纔會出現在這裡,爲自己的晚輩後生唱禮。

按照習俗,只要花轎到了門前,劉學究就可以高聲唱禮然後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辦喜事了,但是這一次,劉學究卻沒有扯開喉嚨高聲唱和,而是稍微等了等……

已經到了門前的花轎也停了下來,雖然吹打班子已經在賣力的敲打着,但婚禮的流程卻出現了明顯的停滯,顯然是在等待什麼……

片刻之後,一個廝走過來,湊到劉學究身旁聲說道:“大帥來了,可以開始了!”

早了多日之前,李吳山就受到了喜帖子,這場婚禮他是一定要出席的。只是因爲瑣事纏身來的稍微晚了些,好在沒有耽誤了吉時。

作爲這場婚禮最重要的賓客,李大帥一來,就可以正式開始了。

劉學究扯開了喉嚨,用抑揚頓挫的腔調高唱起來:

“天姻至喜盈門——”

“地緣來門盈喜——”

“天地同喜,迎新婦嘍——”

一時間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喧囂熱鬧如同烈火烹油,緊接着就是開中門跳火盆那一套沿襲了千年的婚禮流程。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因爲新娘子的生死早已戰死在揚州城下,在這種喜慶的場合擺一個牌位出來有顯得有些晦氣,所以才專門把李吳山請了過來。

原本是想請劉春生的。

作爲新娘子劉娥的族叔,在這種情況下以長輩的身份臨時充當一下她的“父親”也是常用的事情,奈何劉春生還在麻縣和清兵打仗,實在回不來,乾脆就把李吳山李大帥請了過來。

李吳山本就是大旗軍的主宰,年紀比劉娥的父親劉力田不了太多,臨時充當一下新娘子的父親也是可行的。而且李大帥身份尊貴地位崇高,更能彰顯婚禮的規格,還能顯現出對戰死者的重視。

就這樣,這一對剛滿十五歲的新婚夫婦朝着李吳山行了跪拜大禮……

第五百一十四章 投筆從戎第二百三十七章 拒不配合第三百零一章 拱手相讓第四百五十七章 黃河渡口第二十章 各有心思第二百四十四章 賊亦赤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全面失控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朝野期待第三百二十二章 自我犧牲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四百五十四章 話桑麻第三百九十八章 十萬天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四十七章 最後的安排第二百零八章 神仙救不了送死的鬼第四百二十八章 裁軍之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全面失控第一百零四章 督師無奈第三百三十九章 蒼天爲證第一百五十章 最後撤離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厲批評第五百二十四章 贖身費第二百八十九章 賭國運第二十四章 人民戰爭第一媒婆第三百四十六章 導火索第二章 狼藉壽宴第五百六十八章 新老結合第五百七十九章 青出於藍第五百一十一章 搶救一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隙第四百六十八章 絕望之途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老交替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文峰寺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酸的鐵牌兒第四百七十章 說走嘴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楊瘋子第五百五十八章 九天攬月第一百八十一章 僞造證據第五百八十一章 改組朝廷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的使命第二百一十二章 記錄者第一百一十四章 門戶洞開第五十三章 開路先鋒第四百七十四章 飯後閒談第二百六十六章 極度混亂第一百四十七章 岌岌可危第三百九十四章 末世景象第五百七十七章 獨角戲第一百一十一章 排除異己第四百九十五章 改良時代第五百八十章 鬢滿霜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人物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十章 大比賽第二百三十五章 科舉弊案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心當官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是天王第一百三十章 欲速不達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一百八十一章 僞造證據第三百七十九章 蝴蝶之翼第四百零六章 絕處逢生第二百二十四章 民心如水第四百九十六章 光棍皇帝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僧大德第三百九十七章 清醒的痛苦第五百七十七章 獨角戲第三百五十九章 四海皆兄弟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一百八十九章 忠奸之辯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一百四十章 仗義之輩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是天王第三百零三章 胥吏第一百一十九章 蘇老三第五百一十章 烈火焚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壯烈時刻第三百三十五章 獲救第一百六十一章 交易第三百七十二章 入學資格第三百七十四章 秦王談話第三百八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五百章 極北之地第一百六十八章 仗義牛柱第四百一十章 狹路相逢第一章 吃大戶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天大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爺第三百八十一章 都有證據第四百三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五百四十三章 孤懸海外第一百零五章 李帥的破綻第八十七章 聯弱抗強第三百五十八章 江湖之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