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賊亦赤子

儘管已經被罷了官職,但錢謙益錢老大人卻一點都不安分。尤其是在成爲江南學社的名義社首之後,變得空前活躍,屢屢發出雄文,猛烈抨擊時弊。尤其是在恩科舞弊案當中,接連寫了幾篇火力十足的“戰鬥檄文”,把那些個斷貪官污吏罵了個狗血淋頭。

隨着恩科舞弊案的逐漸平復,錢謙益錢老大人很快就無事可做了。但是,錢老大人依舊每日按時來到“謫仙樓”,甚至還特意給自己弄了一個“專用辦公室”!自己是士林領袖文壇宗師,現在還是江南學社的社首,就算不是正經的官員,也是個頭目了,要是和那些個晚輩後生雜處在一起,還怎麼顯現出自己的“卓爾不羣”和“首腦地位”?

雖然是學社的榮譽社首,也是就名義上的社長,但他這個社長卻並不認識楚華文這個創始人。

按照錢謙益的規矩,這間“專用辦公室”只有自己和少數幾個學社的骨幹可以進來,突然看到一張陌生的面孔,立刻就將臉色一沉,故意拿捏着文壇宗師的臭架子,捻着修理的整整齊齊的鬍鬚說道:“你是何人吶?怎麼如此的不知規矩?”

錢謙益不認識楚華文,同行的那幾個文人卻認識,趕緊做了介紹。

楚華文朝着錢謙益行了一個鄭重的躬身禮:“後進晚輩楚華文,給錢文宗問安。”

知道了眼前這個年輕的書生就是江南學社的創始人,當朝的禮部尚書之後,錢謙益頓時就變得和藹起來,朝着他點頭微笑:“早就聽說楚生一表人才,只是無緣相見,今日一晤果然盛名無虛,端的是少年英才,來,來,來,坐到老朽的身邊來……”

雖然前任和現任兩位社長都顯得非常謙虛客套,很有種一見如故的親熱,但兩人的態度卻有着明顯的不同:楚華文素來對人和善,那種禮貌是一種由內而外自然散發出來的天然氣質,是學識和涵養催生出來的外在表現。而錢謙益的謙虛客套之中則多了幾分刻意爲之的意思,而且透着一種倚老賣老的架勢,似乎單純是爲了表現出一副“我很知禮”的樣子。

作爲文壇前輩,錢謙益沒完沒了的噓寒問暖,完全就是一副“關心晚輩”“提拔年輕人”的架勢,說了一大堆的客套話,卻沒有任何實質內容。

在錢謙益的內心深處,其實相當憂慮,甚至有一種隱隱的不安和擔心:他最擔心的就是楚華文會回到江南學社,取代他這個榮譽社長。

事實證明,他的這種擔心完全就是多餘的。

楚華文很快就切入正題:“文宗前輩可曾聽說闖軍歸順之事?”

這麼大的事情,錢謙益當然聽說了。

朝廷搶佔了李吳山的功勞,公然招攬闖軍各部,這自然是出於建立“抗清統一戰線”的需要,是一個非常務實的做法,但卻招來一些非議。

崇禎皇帝是怎麼死的?當然是被闖賊逼死的,大明朝就應該和闖賊有不共戴天之仇,就應該趁闖賊殘破之機將其一一剿滅。

“對於此事,前輩如何看待?”

說起這事兒,錢謙益馬上做出一副“義憤填膺”“嫉惡如仇”的嘴臉大聲說道:“大行先皇帝屍骨未寒,朝廷不思爲君父復仇,反而招攬賊軍殘部,這分明就是聖上聽信了人讒言,如此不忠不孝誤國誤民之事,我輩當一力阻止纔是。”

“雖說大行先皇帝之仇未報,但那李闖已然身死,也算是咎由自取。至於這闖軍殘部麼……不論如何,終究是抗清的。而今清廷橫掃天下虎視江南,既然闖軍殘部願意歸順朝廷爲國出力,朝廷也就應該不計前嫌不念舊怨,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說到這裡,楚華文又專門用很的聲音補充了一句:“這不僅是晚輩的意思,同時也是大帥的意思。”

什麼“不計前嫌”,什麼“不念舊怨”,錢謙益一點都不在乎,他真正在乎的是最後一句話:這是李大帥的意思。

江南學社雖是楚華文一手創立,其實背後的真正主宰就是李吳山李大帥。所謂的江南學社千百個讀書種子,不過是李吳山的傳聲筒罷了。

雖然錢謙益這個人有這樣那樣的短處,但卻很清楚的知道誰的實力最強,也知道自己應該爲誰出力。

聽了楚華文的這句話之後,幾乎沒有任何遲疑,錢謙益的態度馬上就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雖說賊軍罪孽深重,但若是他們願意悔過自新,朝廷也應該允他們戴罪立功。”

僅僅只是因爲李吳山同意接納闖軍殘部,錢謙益就立刻改變立場,讓楚華文非常之驚訝。

作爲老前輩,還頂着“文壇領袖”的光環,卻如此的沒有原則沒有堅持,簡直圓滑到了極點,偏偏還能找到充分的理論基礎:“抵抗外辱者,皆爲俊傑,當年大行先皇垂訓在前,賊亦赤子嘛,我朝當然應該秉承先皇遺訓……”

賊亦赤子,這句話確實出自崇禎皇帝之口。

什麼叫賊亦赤子?

就是說反賊也是我大明的子民,就算他們造反了也是大明朝的反賊,應該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只不過崇禎皇帝說出這句話的是時候,李自成正被官軍堵死在車廂峽,不得不暫時投降,雖然當然有很多人反對接受他們的投降,一力主張“除惡務盡”,堅持要把反賊消滅。完全就是因爲崇禎皇帝的這句話,官軍才接受了走投無路的闖軍的投降,給了他們一個機會。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錯誤的:通過詐降獲得了喘息之機以後,李自成轉過臉去就又反了,最終釀成大禍。

這句話原本是崇禎皇帝的一個黑點,卻被錢謙益當做理論基礎。

大明朝和闖賊有不共戴天之仇,但“賊亦赤子”確實先皇的遺訓,而復隆朝廷的法理性完全來自於崇禎皇帝,自然應該遵循先皇的方針政策。

江南學社的幕後主宰是李吳山,不論李大帥提出什麼樣的主張和論點,都會無條件的支持,並且爲之張目大力鼓譟。

錢謙益深知誰纔是自己的“主子”,所以纔會沒有任何原則的直接接受李吳山的觀點。

“雖說大帥和我等都是如此認爲,終究還有些人一力反對……”

“時局洶洶至此,正是協力同心共抗虜清之時,反對接納歸順的闖軍就是公然於天下士林爲敵。”錢謙益做出一副慷慨激昂的樣子:“我輩自當仗義執言,以筆爲刀大力撻伐,讓那些目光短淺誤國誤民之輩永世不得翻身……”

雖然錢謙益是個沒有原則的牆頭草,但筆墨上的功底卻毋庸置疑,黑的都能說成白的,更何況背後還有李大帥的支持!

文人無骨,這句話雖然有失偏頗,但用在錢謙益的身上卻無比貼切:鼓弄脣舌顛倒是非,黨同伐異興風作浪的本事比楚華文要厲害多了。

如此賣力的爲李大帥服務,當然不是因爲忠誠,因爲他本就不屬於大旗軍這個體系,也就談不上所謂的忠誠,僅僅只是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已。

早在弘光朝時代,錢謙益就丟了官職。沒有了官職,就不能站立在朝堂之上誇誇其談指點江山,對於錢謙益而言這比死還要難受,偏偏新朝成立之後對他這個“文壇領袖”完全就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態度,一點重新啓用的意思都沒有。好不容易得到了李大帥的垂青,給了他一個江南學社“榮譽社長”的身份,這是重返官場的最好機會,他當然要爲李大帥賣力氣,做李大帥的吹鼓手……

在江南學社社長這個位置上,楚華文是錢謙益的前任,但是在官場上,錢謙益則絕對是楚華文的老前輩。

現在的楚華文,是正經的部堂大員,正式的官職是禮部尚書,而這恰恰就是錢謙益以前的職位,絕對算得上是楚華文的前任。

有了這一層複雜的關係,錢老大人對楚華文的態度就愈發親近了,說完正事之後,當場揮毫潑墨些了一篇《同塵賦》,贈送給楚華文。

文人之間,相互饋贈墨寶,本就是最常見的事兒。雖然錢謙益錢老大人的人品實在不怎麼樣,卻是當世的書法大家,他的手書絕對是真正的墨寶。從表面上看,這篇《同塵賦》講述的爲人爲官之道,其實暗含深意。

同塵,諧音同臣,就是在暗示楚華文,你我不僅是一條船上的人,都是爲李吳山李大帥做事情的。同時還是在說,你現在的禮部尚書,我以前也是禮部尚書,大家都是同朝爲官,應該彼此提攜相互幫襯。還有更深的一層意思,卻不大方便直接宣之於口:你楚華文這個晚輩都當官了,我這個老前輩還是白身呢,能不能找個機會給我也弄個一官半職,咱們倆好同殿爲臣,一起爲大明朝鞠躬盡瘁。

楚華文是何等精明之人,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卻沒有做出任何迴應,只是面帶微笑的看了看身旁那兩個樣貌精緻體態玲瓏的女子。

江南學社之中並無女子,這倆漂亮的妞兒是專門用來給錢謙益伺候筆墨、茶水的。以前這些活兒都是由“謫仙樓”的夥計來做,錢謙益做了社長之後,卻換成了兩個美女,這讓楚華文心中暗暗不快,卻由不好直說,只好用非常委婉含蓄的語氣說道:“文宗前輩還真是好雅興,竟然專門要了這兩位美人伺候……”

“哈哈,紅袖伴讀本就是一種境界,才子終須要由佳人來配才更添風流。”已鬚髮花白的錢謙益根本就沒有領會到楚華文的心意,而是哈哈大笑着說道:“我聽說楚生你也有個紅顏知己,乃是秦淮四絕之首的顧韻兒顧姑娘,還專門給她弄了個勳章,哈哈……”

“我與韻姑娘清清白白,天地可證……”

“我沒有說你們倆不清白呀?”錢謙益大笑着說道:“才子風流美人相伴,也是一段佳話嘛。”

錢謙益的侍妾柳如是,本就是“秦淮八豔之首”的美人,當初也是詩詞往還清清白白,最終還不是成了他的侍妾?想來楚華文也有這方面的雅好吧!

第三百七十四章 秦王談話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朝君臣第二百八十九章 賭國運第三百六十四章 全面失控第二百九十二章 又坑隊友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徒第六十四章 大智如妖第一章 吃大戶第七十章 勸善書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老珠黃第二百零八章 神仙救不了送死的鬼第四百五十四章 話桑麻第四百七十九章 噩耗第二百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七十七章 老來得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專業專家第五百七十二章 姑嫂之爭第三百八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四百三十八章 如獲新生第二百一十二章 記錄者第三十三章 陛見第六十章 最後撤離第五百一十三章 馴鹿一族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二百四十二章 搶功第二百六十章 皇商第二百二十四章 民心如水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的使命第二百章 公務花船第三百四十七章 自我意識第二百七十四章 兵法有云第二百三十二章 覺醒第一百九十四章 文壇領袖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心當官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五百三十五章 夕死可矣第三百九十七章 清醒的痛苦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的使命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心當官第四百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清醒的痛苦第二百零一章 榮耀證書第五百二十一章 報應不爽第五百九十章 不懼惡名第五百五十二章 半生夢幻第四十九章 最後的囑託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猜對了第八十八章 裝傻充愣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給面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潰流第二百零七章 滿門忠烈第十七章 辮子兵第三百二十章 生鐵撞頑石第四百六十章 應對之法第七十二章 有錢的掏錢第四百二十章 報以涌泉第二百零八章 神仙救不了送死的鬼第八十六章 夫妻夜話第七十章 勸善書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宗故事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四百六十一章 時間賽跑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生之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門戶洞開第五百四十四章 全球視野第二百六十三章 父子之間第二十三章 泥潭血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拒不配合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有心思第八十二章 只爲求財第二百三十八章 楊瘋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強爺勝祖第五十五章 南下北上第四百零六章 絕處逢生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戰場第二百九十六章 癡傻對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二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老熟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酸的鐵牌兒第四百八十一章 立太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改旗易幟第三百零六章 架空第三百一十八章 百座書樓第七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四百七十章 說走嘴了第四百零五章 雷霆救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情報人員第三百五十七章 老熟人第四百三十章 找個媳婦第三百零六章 架空第二百一十章 告天下書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四百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父子之間第二百六十一章 商業援助第五百五十五章 欠債鬼第五百一十六章 學堂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