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信

戰爭的的本質是什麼?

運籌帷幄機變百出固然讓人眼花繚亂,合縱連橫攻守相易也更激動人心,但所有的這些都只不過是片面的戰爭外在形式,歸根到底戰爭的本質就是赤%裸6裸的兩個字:殺戮!

也只有在這片戰場上,才能如此清晰而又不加任何遮掩的看到最殘酷最血腥的殺戮。

這一片區域本就不怎麼寬闊,隨着大旗軍主力的西移,帶動清軍隨之移動,敵我雙方的數萬大軍就擠在江岸之南的一片狹區域之內。因爲盧九德的潰敗,清軍沿途追擊已經深入太多。大旗軍抓住機會,將這多半個蒙古旗圈在長江拐彎處。

清軍號稱二十萬,實則十三萬上下,在經歷了曠日持久的揚州血戰之後,爲了渡江又分散了一些,渡江南來的約莫有七萬多人,看起來好像兵力雄厚,其實大多是一些新附軍,真正的主力依舊是兩個蒙古旗兩個滿洲旗和一個漢軍旗,而且全都不滿員。大半個蒙古旗精銳戰兵,少說也有四千人了,被大旗軍死死圍住,局面似乎對清軍非常不利。

但多鐸根本就沒有打算救援這四千人,甚至沒有在那個方向上投入任何多餘的兵力,反而是不顧一切的把主攻力量放在相反的方向上:大旗軍和揚州軍的結合部。

兩個不滿員的滿洲旗,光是戰兵數量就一萬,而且只多不少,再加上一些最能打的精銳新附軍,差不多三萬餘衆,拼命攻打大旗軍個揚州軍的銜接地帶,並且已經在事實上攻了進去。

高起潛也算是戰過很多場的老手了,一眼就能看出這個戰術的狠辣之處:徹底切斷大旗軍和揚州軍之間的聯繫,將雙方分割開來。

李吳山卻好像完全沒有意識到近在眼前的危險,不僅沒有去支援被打的節節後退的揚州君,更沒有維持固有的防線,反而是不顧一切的集中起所有能夠集中的力量,直接硬攻對面的新附軍。

多鐸身經百戰成熟老辣,從關外到關內,殺遍了大半個天下,經驗何其之豐富。

李吳山也不是紙上談兵的新手,從北京而至淮右,又在淮揚血戰,今日到了江南,也可以算是百鍊成鋼的世之名將了。

這二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從來都沒有打過敗仗,都保持着始終不敗的赫赫威名,都擁有一支百戰百勝的虎賁強軍。

這樣的兩個最高統帥,用處的戰術幾乎完全相同:都在使用最精銳最能打的嫡系,拼命攻打對方的側翼。

揚州軍擋不住精銳的八旗辮子兵,清軍的新附軍同樣不是大旗軍虎賁的對手。“取己之上駟攻彼之中駟”這是田忌賽馬的核心戰術,同時也深諳兵法運用之妙,看起來都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雙方卻都在犯下同一個錯誤:清軍的右翼已經被大旗軍堵死在江邊,徹底消滅只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大旗軍的左翼已經被清軍深深切入,最多隻需要一兩天就能徹底擊穿、分割,也不過是個時間問題。雙方的側翼都出現了致命的漏洞,彼此的主力徹底暴露在對方的攻擊範圍之內。但是,不管是李吳山還是多鐸,就好像完全不知道這種形式到底有多麼危險,竟然對側翼的兇險熟視無睹!

毫無戰略技巧,甚至沒有最基本的攻防概念,只是撲上去瘋狂廝殺,天底下哪有這麼打仗的?

對於任何一個智商正常的將領而言,這絕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李吳山和多鐸都他孃的瘋了嗎?

但高起潛卻知道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這一戰,關係到江南的存亡,關係到大明王朝的興廢,李吳山不可能在這個時候發瘋。

同樣,徵南大計已到了最後關頭,清廷能不能一統天下完全取決於此戰,都鐸也不可能發瘋。

兩個人更不可能一起發瘋!

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李吳山和多鐸都對自己的精銳部隊擁有絕對的自信,都堅信自己能夠在被對手擊敗之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絕對的自信產生絕對的勇氣,剩下的事情就已經非常簡單了:殺戮,不停的殺戮,比拼的就是誰最先支撐不住。

進攻,進攻,反覆的進攻,哪怕損失掉整個側翼也要擊碎敵人的正面,取得決定整個戰局的關鍵勝利。

面前是奔流了千萬年的滔滔江水,身後則是代表着大明王朝最後希望的巍巍之城。陽光照耀之下,從江面上飄蕩過來的水汽已經消散的差不多了,卻化作更薄的幾乎難以覺察的霧氣籠罩在天地之間,彷彿一匹連山垂江的薄紗盪漾在視野範圍之內。

遠處是激烈廝殺的戰場,號角、戰鼓和吶喊廝殺的聲音隱隱可聞,近處則是密密麻麻的人羣,放眼望去就好像是一片緩緩涌動的潮水。

這些人不是普通人,絕對不是。

他們全都是最精銳的戰士,代表着殘破的大明王朝最兇悍的武力。雖已甲破刀殘,卻自有一種百戰餘生的勇士所獨有的剽悍和勇武,每一杆大扎槍的槍尖之上都隱隱有一層流動的光暈,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現着點點寒芒,耀的人眼睛有點疼……

“醜字營和辰字營上去了,個頂個都是好漢子,沒有給咱們大旗軍丟臉!”站在一架雙挽高車上的李吳山整在厲聲嘶吼:“現在輪到你們了!”

“前面是長江,身後是寧城,這裡就是江南。”

“我們無路可退了,江南的億兆生靈無路可退了,這個天下——已到最後關頭。”

“我炎黃後裔之神聖血脈能夠綿延,在此一戰!”

“子孫後代會不會永世爲奴,亦在此一戰”

“爲這三萬裡河山而戰,爲你我的列祖列宗而戰,爲你我的後世子孫而戰。”

“爲天下而戰!”

“千秋萬代之氣運,全都維繫在咱們的槍尖之上了。”

“你們的對面,就是多鐸,就是橫掃天下的多鐸,”李吳山遙指北邊吼的嗓子都疼了:“多鐸席捲北地,克負淮揚,何等的狂妄,他能當得起我大旗軍的雷霆一擊?老子不信!”

“我大旗軍,爲先皇之軍,這軍旗乃出自先東宮周後之手,這面旗子之下,乃我天下第一強兵。”

“老子就是要讓多鐸死在這兒!”李吳山臉上的表情愈發猙獰,像極了一頭兇殘的猛獸,環視四周的數千虎賁,發出最高亢的嘶吼:“不管是誰,只要砍下了多鐸的狗頭,就是這天下第一英雄,他的名字就會被銘記一千年,一萬年!”

“誓取多鐸狗頭。”

在李吳山的煽動之下,人潮中爆發出驚雷般的怒吼:

“誓取多鐸狗頭。”

勇士齊齊呼號,豪邁慷慨無以復加,每一個士兵都熱血沸騰,噴薄而出的騰騰殺氣激盪在天地之間,滔滔江水爲之遜色。

大軍激戰之前的那股血氣和勇氣驚的高起潛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忍不住的輕聲嘟囔了一句:“好兵……”

第一百八十一章 僞造證據第三百六十八章 噩耗連連第五十五章 南下北上第四章 銀雀兒第六十一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關係第五十八章 最終籌備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猜對了第五百零二章 絕地反殺第五百七十五章 南北開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五百二十四章 贖身費第一百九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二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九十五章 壓箱底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主張第二百零六章 武穆遺風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五百九十六章 最終歸宿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棒恫嚇第五百一十七章 地理課第五百六十章 後世子孫第一百四十六章 永世不忘第四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一百零四章 督師無奈第一百七十七章 宮廷之亂第四百一十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一十四章 拒絕參加第三百七十二章 入學資格第四百六十五章 狗屎運第三十八章 戰略眼光第五百一十二章 請降第五百六十三章 馭人之術第五百四十九章 搬石砸腳第四百一十二章 騎兵衝陣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聖明第三百章 軍閥第三百九十五章 內應第四百七十五章 探路者第五百零三章 世界通用語第四百零一章 肘腋之變第五百零三章 世界通用語第三百五十章 英雄輩第四百四十八章 點石成金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心當官第二百九十九章 新老交替第一百七十九章 醉銷魂第五百六十六章 走向彼方第三百二十七章 強爺勝祖第一百三十六章 多爾袞第四百六十八章 絕望之途第四百四十一章 個人之小第五百七十二章 姑嫂之爭第五百零五章 嚮導程九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關係第二百九十章 不需報答第五百二十七章 陳茂當官第二百零九章 報應不爽第二百八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四十三章 遷都之事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塵女第四百四十一章 個人之小第一百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九十三章 佛門金剛第五百二十五章 嚴厲批評第一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五十七章 懇請成軍第三百一十四章 拒絕參加第五百九十五章 謝幕時刻第一百六十一章 交易第四百五十七章 黃河渡口第四百九十四章 你答應嗎第一百三十九章 市井潑皮第三百六十五章 野心膨脹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將出馬第五百二十二章 驕兵第二百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關係第二百七十九章 迥異之處第五百六十六章 走向彼方第四百一十五章 滅頂之災第一百六十八章 仗義牛柱第二百二十九章 先遣遺女第一百零三章 穴攻鳳陽第六十章 最後撤離第一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二十六章 你老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題大做?第一百三十九章 市井潑皮第五十二章 擋路者死第二百一十四章 報名第五百零三章 世界通用語第五百一十七章 地理課第一百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二百章 公務花船第六十八章 空手而歸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五十九章 大旗烈烈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