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兵鋒所指

鳳陽,不僅是朱明王朝的祖廬之所,同時也是太祖洪武皇帝的龍興之地,政治意義不論怎麼強調都不算過分。

從李吳山決定攻打中都鳳陽的那一刻開始,太子等人就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熱情。

只要能夠攻佔鳳陽,就等於是邁出了復興大明的重要一步,具有無比深遠的意義。

爲了配合這個重大的軍事行動,包括太子在內的所有舊有官員全都參與到了動員之中。

短短二十幾日短時間之內,就動員了一萬四千戰兵,還有一萬八千多輔兵和民夫,浩浩蕩蕩的衝向鳳陽府。

對於太子等人而言,鳳陽志在必得。

但是,對於劉三房、劉春生、韋無病等大旗軍骨幹營官們,卻非常的不看好這次軍事行動,甚至連羅長腿、大紅狼和廉金斗這樣的友軍將領都對這次規模龐大的作戰計劃表示質疑。

原因非常簡單:現在的大旗軍還不具備強行攻堅的實力,即便是從羅長腿和廉金斗的隊伍中抽調了大量士兵,依舊很難啃下鳳陽這樣的硬骨頭。

駐守鳳陽的是馬士英的嫡系軍隊,真要是硬碰硬的話,就算是勉強攻打下來,也一定會損失慘重,實在有點不划算。

曠日持久的攻堅戰不僅會帶來大量的傷亡,會極大的挫傷士氣,還會引來更多的敵軍。

鳳陽府是江南朝廷的地盤,若是不能夠速戰速決,江南弘光新朝一定會派遣大量援兵,到時候攻堅不克,又有大量敵軍,弄出個進退兩難的局面,那就得不償失了。

李吳山李大帥素來精明,從來都不肯吃虧,爲何在攻打鳳陽這個事情上會如此的一意孤行,竟然會聽從那些個文官們不切實際的想法?

甚至連路恭行都建議李吳山在這個事情再慎重一些。

作爲大旗軍的監軍,路恭行絕對算是太子的代言人,連他都不怎麼看好這個軍事行動,可見確實有些操切了。

路恭行這麼說並非無因。

大旗軍擴張的太快了,一半以上都是沒有經歷過戰陣廝殺的新兵,雖然人數飛速膨脹,但戰鬥力卻下滑的厲害。而且又是和廉金斗、羅長腿等人並肩作戰,各部之間能不能實現協調指揮,能不能做到無懈可擊的並肩作戰,真的很值得懷疑。

唯有兩個人看好這次規模龐大的軍事行動。

第一個當然的以“軍師謀主”自居的江湖騙子崔耀祖。

“劉三房練兵還行,劉春生他們也不過是衝鋒陷陣的營官,充其量也就是個將才,他們知道個屁呀!”崔耀祖一邊剔牙一邊說道:“多鐸的二十萬大軍已迫近徐州威脅淮揚,一旦淮揚有失,整個江南就會門戶洞開,就全他孃的完蛋了。這個時候還不趕緊把鳳陽捏在手心裡邊,怎麼打通去往淮揚的通道?沒有這個通道,又如何染指江南?這些個目光短淺的傢伙,又如何能看出李吳山這子……李大帥的壯志雄心?李吳山這子……咱們的李大帥這是要進取江南了,只可惜他們根本就看不到。也只有我老崔這般胸懷天下目視四海之人才能看透,要是沒有這點本事,又怎麼能當得起大旗軍的軍師?又怎麼能成爲李大帥的謀主!”

不管是不是看好這次軍事行動,攻打鳳陽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這是出於全盤的大局觀。

另外一個看清了這次重大軍事行動之人,就是金雀兒了。

金雀兒雖然冰雪聰明,卻沒有崔耀祖那樣的眼光和大局觀念。但她擁有一些別人沒有的“資源”,可以知道李吳山的很多秘密。

李吳山準備了一件秘密武器,保證可以摧枯拉朽勢如破竹,那是攻堅的利器。

不管是看好也罷,不看好也罷,這次行動已是如箭在弦不得不發了。

若攻鳳陽,必取淮南,只有攻克淮南,才能兵臨鳳陽城下,這也是當年張大賊攻取鳳陽的老套路了。

大旗軍東進的動靜弄的很大,這麼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欺騙,就算是瞎子也能看出大旗軍的戰略意圖:只要他們朝着東邊運動,必然是要打鳳陽了。在這之前一定會首先攻打淮南。

所以,鳳陽守軍在淮南集結重兵,就算是不能打退來勢洶洶的大旗軍,也肯定可以堅守幾個月。從江南征發過來的援兵一到,兩面夾擊一定可以打的大旗軍灰頭土臉。

淮南守將給江南朝廷立下了軍令狀,發誓一定堅守到援軍到來之際。

事實卻不是那個樣子。

大旗軍號稱“五萬”人馬,其實真正的戰兵只有一萬多人,總共分前中後三個部分,作爲前置力量的三個營兩千多人馬剛一到達預定位置,根本不等後續的主力趕上來就開始攻城了。

當作爲預備隊的羅長腿部和廉金斗部趕上來的時候,淮南城已在大旗軍的掌控之下,整個過程只用了兩天三夜,戰鬥就已宣告結束,兩千多淮南守軍幾乎無一漏,全都成了大旗軍的俘虜。

這樣的速度,堪稱閃擊戰,快的讓人不敢相信。

緊接着就要攻打懷遠了。

這個時候的懷遠守軍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們甚至不知道突然出現在城下的大旗軍是怎麼過來的,倉促組織防禦,效果可想而知。

僅僅只用了兩天兩夜的時間,懷遠城就一戰而下,換上了大旗軍的旗號。

淮南、懷遠既下,鳳陽城頓時就慌了。

太快了!

大旗軍攻堅的速度簡直難以置信。

淮南城是馬家軍經營多年的堡壘,雖不敢說萬無一失,也絕對當得起固若金湯的說法了,就算是使用三倍的兵力強行攻打,至少也能守禦百日以上,再怎麼不濟也能守一個月吧!

結果卻只用了不到三個晝夜的時間,淮南城就落入大旗軍的手中。

至於李吳山到底怎麼打下淮南城,則是一個衆說紛紜的事情。

有人說李吳山事先在城裡安排了許許多多的細作,城外大軍剛剛擺出攻打的架勢,城內的細作就蜂擁而起,斬殺了城中的指揮使和十幾個高級將領,癱瘓了整個指揮系統。

第四百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噩耗連連第五百五十五章 欠債鬼第一百二十四章 原來是他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一百零二章 兵鋒所指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夢初醒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零三章 胥吏第二百八十七章 假戲真做第五百零七章 大股東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三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二十九章 根本大計第五百五十章 吳下阿蒙第三百五十三章 降不得第七十五章 英雄還是梟雄第四百七十七章 拔釘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物盡其用第一百九十五章 乾坤逆轉第三百四十六章 導火索第十八章青泥首戰第四百七十章 說走嘴了第二百零六章 武穆遺風第六十五章 公主殿下第五百零五章 嚮導程九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五十四章 恐怖威懾第七章 姐妹第三百三十六章 恩仇第一百三十一章 戰鬥中成長第一百六十八章 仗義牛柱第二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三百零三章 胥吏第一百七十章 斷刀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五十六章 謎底揭開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北總督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思定第四百七十二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二十七章 情報加密第五百五十九章 板上釘釘第四百章 罪不可恕第五十三章 開路先鋒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八十章 人不爲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人物第四百三十二章 醫者之心第三百四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原來是他第三百五十七章 老熟人第四十六章 勤王之士第四百五十四章 話桑麻第四百一十五章 滅頂之災第三十八章 戰略眼光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天大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二百九十七章 猙容初露第一百四十三章 樹碑建廟第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四百三十章 找個媳婦第一百九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四百七十四章 飯後閒談第九十八章 結黨第五百三十二章 失去太平洋第三百零三章 胥吏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老珠黃第四百一十三章 神仙日子第四百五十章 小小物件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九十七章 市井中人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四百一十三章 神仙日子第四十七章 最後的安排第一百一十章 荒堂之君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棒恫嚇第三百九十九章 改旗易幟第一百五十八章 營救太子第五百九十三章 新的世界第四百五十五章 耕讀傳家第三百一十九章 絕對自信第三百六十四章 全面失控第二百七十五章 初露崢嶸第八十五章 初次接觸第二百一十四章 報名第五百九十三章 新的世界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納妾第五百二十六章 謫仙易手第二百七十五章 初露崢嶸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清柱石第四百五十七章 黃河渡口第四百四十四章 課堂秩序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行軍第一章 吃大戶第三百零一章 拱手相讓第二百五十章 艱難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