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鎮在關外,距離長城約十里地,是連接關內關外的重鎮。
豐鎮的名氣很大,凡是在山西和大同做生意的商賈,都知道這個地方,因爲這裡是連接大同和草原最爲重要的地方,也是商賈賺錢的寶地,不過豐鎮名氣之所以很大,卻不是這個原因,而是其所處的環境異常的惡劣。
豐鎮的四周都是大漠,一旦遭遇到大風天氣,四周都是黑壓壓的,鋪天蓋地的風沙甚至能夠將人捲走,所以儘管這裡是要道,也是賺錢的寶地,可人卻少的可憐,要不是想着賺錢想瘋了,鬼才願意留在這裡。
豐鎮裡面的人很少,偌大的鎮子平日裡不足千人,而且大都是來來往往的商賈和商隊,現如今接近年關了,商賈也不想這個時候呆在這裡,絕大部分都回家去,或者是到關內和草原做生意去了,所以留在豐鎮的也就是幾百號人。
豐鎮原來屬於兩不管的地方,因爲地處關外,大同邊鎮壓根不關心豐鎮的情況,長城的關口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封閉的,土默特部落和察哈爾部落更是管不到這個地方,因爲這裡緊靠着長城,嚴格說起來屬於大明的地盤。
很長一段時間,豐鎮屬於冒險家的樂園,一些身背重罪的人在這裡聚集,打家劫舍,靠劫掠過日子,這些人膽子很大,不管是關內的大同,還是草原的部落,他們都幹惹,只要能夠搶奪到錢糧,至於說明軍或者部落的騎兵前來圍剿,他們就迅速消失在茫茫的大漠之中,讓兩邊都無可奈何。
鄭勳睿登基之後,朝廷大軍下狠心整治了豐鎮,那些依靠打家劫舍過着刀口舔血日子的土匪,幾乎被剿滅了,豐鎮恢復了平定,不過出於讓草原穩定的角度考慮。豐鎮沒有駐紮朝廷的軍隊,也暫時沒有派駐官吏駐紮,畢竟這裡的條件太艱苦了。
豐鎮基本安定下來,不過也沒有完全恢復到正常的狀態。與關內還是有所不同的,這裡居住的人普遍都是彪悍的,一言不合就有可能拖刀動斧。
大漠的冬天,氣候是異常惡劣的,下雪是很平常的事情。雪花之中夾雜着北風,吹的人透不過氣,身上的熱氣都要跑光了。
就連居住在豐鎮的人,在最嚴寒的冬季都很少出門。
豐鎮有兩家酒樓、三家客棧,酒樓和客棧的生意倒是不錯,南來北往的人,不管怎麼說都是要吃飯睡覺的,而且這裡也是商隊歇息的地方,特別是從草原來的商隊,幾乎都要在這裡歇息一夜或者幾夜的時間。整理貨物,做好進入大同府城的準備,而從大同方向前來接應的商賈,毫無例外的在豐鎮等候。
特殊的地位位置,早就了特殊的豐鎮,其幾乎獨立於關內和草原部落。
不會有人想到,大明的內閣大臣、都督府大都督鄭錦宏,以及大清國的豫親王多鐸,眼睛都盯住了這個地方。一場曠古未有的惡戰,將在這裡展開。這場惡戰對豐鎮產生的影響,也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
鄭錦宏派遣的斥候,與多鐸派遣的斥候,都在豐鎮。
雙反全部都扮作了商賈。相互之間是不可能認識的,很巧的是,兩邊的斥候居然是同住在一家客棧,這個時候,鄭錦宏率領的兩萬大軍,已經朝着豐鎮的方向進發。而關口也將在大軍出關之後完全的封閉,如此消息就不可能泄漏出去了。
多鐸率領的一萬兩千軍士,也做好了準備,馬上就要從察哈爾右翼前旗出發,前往豐鎮了,佔領豐鎮是多鐸的第一個目標。
鄭錦宏和多鐸都知曉了豐鎮的情況,所不同的是,鄭錦宏瞭解的情況更加的詳細,包括豐鎮方圓數十里地方的所有情況,而多鐸瞭解的主要就是豐鎮的情況,至於說大漠的情況,他不關心,八旗軍早就適應在大漠之中作戰了。
鄭錦宏和多鐸的目的不一樣,瞭解情況的側重點當然不一樣。
鄭錦宏需要在豐鎮設伏,一舉殲滅多鐸及其麾下的八旗軍,戰鬥廝殺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若是八旗軍撤離,會朝着什麼方向,道路的情況如何,自己麾下的大軍如何圍追堵截,多鐸的目的則是佔領豐鎮,以便八旗軍撤離的時候,能夠更加的順利。
從軍隊上面的比較來說,在大漠之中作戰,八旗軍佔據有一定的優勢,或者說他們更加適應大漠的氣候,能夠自如的作戰,朝廷大軍則不是特別熟悉在大漠之中作戰,畢竟大明南北幾乎沒有什麼大漠的存在,就算是遼東和遼南等地,大漠也幾乎沒有什麼。
所以說這一場戰鬥廝殺,究竟是誰勝誰負,還不能夠完全肯定。
但有一點鄭錦宏是佔據巨大優勢的,那就是他已經準確掌握了八旗軍的動向,明確知道八旗軍將從豐鎮方向發動進攻,故而他麾下的大軍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形成伏擊圈,狠狠的打擊前來挑釁的八旗軍,多鐸則是什麼都不知道,還以爲自己的行動神不知鬼不覺,還以爲能夠順利的殺入大同府城。
鄭錦宏騎在馬背上,看着眼前茫茫的大漠,神色很是嚴峻。
走出關口,離開長城的時候,鄭錦宏就感覺到了兩個天地,關內已經進入到過春節的喜慶分爲之中,關外則是黃沙茫茫,幾乎看不見什麼人煙,若不是帶隊的嚮導,就算是斥候做出了詳盡的偵查,大軍也難以順利的在大漠之中行走。
豐鎮距離關口只有十里地的距離,鄭錦宏當然不可能率領大軍直撲豐鎮,就在斥候稟報察哈爾右翼前旗封閉的時候,他就預料到了,多鐸一定會派遣斥候前往豐鎮偵查的,甚至有可能派遣斥候前往大同方向偵查。
大軍若是直撲豐鎮,行蹤絕對暴露,所以大軍不能夠開進豐鎮,必須小心的迂迴前進,還不能夠讓多鐸有絲毫的察覺。
鄭錦宏也是在離開關口的時候,才得知八旗軍的主帥是豫親王多鐸,八旗軍的兵力在一萬人左右,抽調的是正白旗和鑲白旗最爲精銳的騎兵。
得知這個消息,鄭錦宏很是興奮,此番的戰鬥若是能夠全殲多鐸率領的八旗軍,那將是一場有着絕對重大影響的勝利,這樣的一場勝利甚至有可能動搖大清國的根基。
鄭錦宏在離開關口的時候,就下定了決心,此次作戰一定要生擒或者是斬殺多鐸。
進入大漠,嚴酷的氣候讓鄭錦宏的神色異常的嚴峻,他的想法是宏大的、美好的,可是要實現剿滅八旗軍的目標,現實則是嚴酷的。
大漠惡劣的氣候,必定對大軍的行動造成多方的影響,稍有不慎,這場戰鬥就會失去控制,甚至誰勝誰負都難以說清楚了。
鄭錦宏已經放棄了使用火炮的計劃,在大漠之中行軍,想要運輸火炮,成爲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火炮的重量太大,馬車根本無法運輸,車輪會陷入到黃沙之中,這是大同知府提出來的建議,也是斥候偵查之後明確的情報。
這一次的作戰,朝廷大軍所能夠依靠的就是毛瑟槍和刀劍了,不客氣的說,這一場廝殺是朝廷大軍與八旗軍之間意志的較量,誰的戰鬥力更加強悍,誰就能夠獲取戰鬥的勝利。
一直到這個時候,鄭錦宏都不知道多鐸麾下的軍士已經達到一萬兩千人,增加的那兩千察哈爾部落的騎兵,更是擅長在大漠之中作戰。
鄭錦宏與蘇蠻子等人商議的作戰計劃,是在距離豐鎮兩裡地的地方設伏,等待八旗軍的到來,設伏同樣採取圍三缺一的辦法,也就是在豐鎮前往關內的方向不會設伏,其餘三個方向全部設伏,一旦戰鬥廝殺展開,則兩萬大軍將八旗軍全面包圍。
大漠之中作戰,沒有什麼可以遮擋的障礙,雙反就是面對面的廝殺,誰更加的強悍,就能夠獲得戰鬥廝殺的勝利。
鄭錦宏還是有一些優勢的,那就是毛瑟槍。
經過幾年的研究,淮安火器局對毛瑟槍實施了多方面的改進,在射程、速度、殺傷力方面,都予以了改進和加強,這種最新型的毛瑟槍,還沒有在戰鬥之中使用,此番鄭錦宏率領的大軍,是第一次使用最爲新型的毛瑟槍。
豐鎮距離關口只有十里地,安排平常的速度,就算是在大漠之中,鄭錦宏麾下的大軍最多一個時辰左右就可以全部抵達豐鎮,不過這一次的行軍,鄭錦宏異常的小心,他沒有走商隊運送貨物所走的道路,而是迂迴前進,所走的道路根本就無人走過,已經來到大漠之中,大軍的行蹤決不能夠暴露,而什麼時候設伏,還要等候豐鎮的斥候帶來的消息。
鄭錦宏不需要等候很長的時間,一天之後,駐紮在豐鎮的幾名斥候全部都回來了,送來了情報,八旗軍已經快要進入到豐鎮了。
這幾名斥候有着先天的敏銳,他們知道八旗軍一旦進入到豐鎮,那麼豐鎮將不存在活口,八旗軍要保證行動的隱秘,那就是讓所有看見軍隊的人都不能夠開口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