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西安古城

崇禎元年以來,陝西就陷入到混亂之中,數不清的流寇,延安府更是成爲流寇滋生最多的地方,連年的災荒,讓無數走投無路的老百姓加入到流寇隊伍之中,儘管朝廷派遣大軍圍剿,可是無窮無盡的災荒和官府救濟的遲緩,根本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流寇的問題。

儘管遭遇到諸多的災荒和戰亂,可西安府城依舊是繁華的。

龐大的城池,厚重的城牆,林立的商鋪,熱鬧的酒樓,倚門賣笑的青樓女子,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讓西安彷彿成爲世外桃源。

進入西安府城的時候,鄭勳睿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一句詩詞: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其實出現這樣的情況,也不是偶然的情況,西安府、延安府、平涼府、漢中府、鳳翔府等地,流寇肆掠,整個的陝西幾乎都亂了,士大夫以及士紳富戶,凡是能夠想到辦法的,悉數都搬遷到西安府城來了,誰不想過上安穩的日子,作爲陝西巡撫衙門和三司所在地,西安府城自然是收到嚴密保護的,府城之外駐紮的軍士是很多的,流寇造反這麼多年,不敢輕易進攻西安府城,就是最好的證明。

剛剛來到西安府城的時候,鄭勳睿有些恍惚,若是外人來到了西安府城,絕不會相信整個的陝西,都陷入到無序和愁苦之中,鞏昌府、平涼府、鳳翔府、漢中府和西安府,到處都是流民,流寇肆掠的印跡還清晰可見,各地官府拿不出來糧食救濟流民,只能夠在流寇散去之後,大規模的鎮壓流寇,甚至直接將流民當作流寇斬殺。

鄭勳睿在這個時候出任陝西巡撫,絕非是什麼好事情,這和當年出任延安府知府的時候,處境是差不多的。

三月正是青黃不接的時節,饑荒是最爲嚴重的,儘管說繁華的西安府城,讓人能夠暫時忘記外界的事情,可真正的深入其中,就能夠發現一些百姓集中的地方,悲苦的情緒是蔓延的,百姓一樣掙扎在死亡線上。

陝西所轄的地方太大了,從轄區的面積來說,僅次於天府之國的四川,超過了湖廣和南直隸,偏偏管轄的這些地方,都是窮山惡水之地,自然條件惡劣,僅僅從糧食產量一條來說,畝產只有南方的一半,這麼多年過去,曾經無比輝煌和榮耀的古城西安,早就不見蹤影了。

鄭勳睿出任陝西巡撫,面臨的第一個事情,就是如何處置流民的事宜。

距離冬小麥的收穫還有近兩個月的時間,由於流寇的肆掠,很多地方的村鎮,早就沒有什麼人了,大量的土地荒蕪,甚至連那些最不願離開家鄉的鄉紳,都先後搬走了。

這樣的情形,預示着就算是冬小麥收割了,流民依舊是存在的,朝廷若不能夠想辦法救濟,恐怕陝西境內會出現新的流寇首領。

鄭勳睿解決這等的困境,的確是有經驗的,可惜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他必須要有錢糧,至少需要度過目前的難關,再來想辦法。

鄭家軍有銀子有糧食,可這些銀子和糧食決不能夠動,那是專門供給鄭家軍的,要是將這些錢糧拿出來了,且不說是不是能夠真正的救濟百姓,萬一鄭家軍無法維持了,面臨崩潰了,那一切的事情都免談了,那樣的損失鄭勳睿無法承受。

鄭勳睿不會有婦人之仁,輕重緩急他還是知道的。

解決目前的困境,有兩個辦法,第一是給朝廷寫奏摺,懇請朝廷撥付錢糧,解決陝西的問題,但這方面不要報太大的希望,陝西多次寫奏摺,要求朝廷救濟,可以說朝廷對陝西的災荒已經審美疲勞了,朝廷就算是救濟,也拿不出來多少的銀子,何況朝廷前不久才賑濟了山西,拿出來的銀子也不過十幾萬兩,根本不能夠解決根本問題。

第二就是募捐了,西安府城的士大夫和富戶集中,這些人是有錢糧的,若是要求他們拿出來一些錢糧,那是能夠起到很大作用的。

可惜募捐這件事情,在大明好像沒有什麼作用,朝廷缺銀子,皇上無奈的時候,曾經向朝廷文武大臣募捐,募捐到的銀子少得可憐,這些文武大臣都是秉承藏富於民的思想,自己的就是自己的,拿出來是絕不肯的,朝廷的困難,自然是皇上想辦法,與他們沒有多大關係。

鄭勳睿不過是陝西巡撫,想要在西安府城募捐,難度是非常大的,若是發出來這樣的倡議,很有可能因爲募捐不到錢糧,而成爲笑柄。

因爲西安府城位置的重要,也因爲這裡是陝西的政治中心,故而流民是不可能進入到府城的,周遭也是嚴密戒備的,就連府城之內過於貧窮的地方,都會時常遭遇到府縣衙門的盤查,看看這些地方是不是會窩藏流寇,崇禎七年的車箱峽之戰後,流寇在鳳陽府和西安府大肆的劫掠,那段時間,西安府城高度緊張,府城內百姓居住的地方,官府多次清理,一些貧苦的百姓,被懷疑有勾結流寇的事宜,甚至直接清理出去,或者是關進大牢之中。

西安府城其實是處於表面的繁榮,內部的問題是很多的。

鄭勳睿到巡撫衙門十天時間了,暫時沒有任何的動作,這期間,府縣衙門的知府和知縣都專門來拜訪了,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也都來拜訪了,鄭勳睿客客氣氣與衆人見面聊天,沒有商談公務。

巡撫衙門和三司之間的關係就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明初的時候,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負責一省的民政、司法和軍事,互相不統攝,直接對朝廷負責,各司其職,被稱之爲三司,但是這種格局,延續的時間長了,很多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如政令難以得到統一等等,後來皇帝派出京官出巡各省,被稱之爲巡撫。

巡撫位在三司至上,可以直接節制三司。

巡撫本是臨時的設置,但到了德宗的時候,明確爲定製。

也就是說,巡撫是一省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

所以朝廷一般將巡撫稱呼爲封疆大吏。

至於說三邊總督、五省總督、薊遼總督這些職務,是戰時才設置的,臨時統管多省的軍事事宜,有些時候也可以管理民生事宜,事情完畢之後,一般都是回京覆命。

從這個程度上面說,二十一歲的鄭勳睿,成爲了陝西最高領導人。

這樣的安排,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都不是很合適,鄭勳睿過於的年輕,在衆人看來,是缺乏署理政務的經驗的,治理延安府和延綏各地的時間不長,不可能有充足的經驗,偏偏陝西和其他的地方比較起來,更加的複雜。

以兵部左侍郎負責剿滅流寇事宜的鄭勳睿,在即將取得最後勝利的時候,突然被調整到陝西巡撫的位置上面,這本來就會引發衆人的好奇,要知道若是真正能夠剿滅流寇,那就不是一般的功勞了,年輕的鄭勳睿,可能會憑着此等的功勞,直接成爲六部尚書,進入朝廷高層的,這將是轟動朝廷乃至於大明的事情,但出任陝西巡撫,那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來到西安,鄭勳睿是非常謹慎的。

其實在到達西安府城的第一天,鄭勳睿就派出了鄭家軍的斥候,深入到府城各處,以及西安周邊的地方去秘密調查,主要是瞭解西安府城目前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什麼問題是最需要馬上解決的,其次就是官府是不是存在問題,官吏是不是有壓榨百姓的事宜。

鄭勳睿的思路非常的清晰,想着一口氣解決陝西所有府州縣存在的問題,那是不現實的,必須要抓住重點,首先解決西安府城存在的問題,將巡撫衙門、三司治理好了,接下來纔可能考慮解決其他地方的問題,解決問題必須有輕重緩急,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派出斥候調查的同時,鄭勳睿和徐望華兩人幾乎每天都會商議,面對斥候偵查到的諸多情報,反覆的商議,看看用什麼辦法能夠解決的最好。

徐望華幕僚的身份已經明確,當初鄭勳睿想着爲徐望華請功,但徐望華拒絕了,表示在鄭勳睿的身邊做幕僚,就是最好的安排。

徐望華這個幕僚,和一般的幕僚可不一樣,鄭錦宏、楊賀、洪欣濤、洪欣貴、洪欣瑜等鄭家軍的高級軍官,都知道徐望華不一般,平日裡就很是尊重,就連盧象升和劉澤清等人,也知道徐望華的身份不一般,見到之後都是抱拳行禮的。

和鄭勳睿相處的時間長了,徐望華也知道鄭勳睿是真正尊重自己的,這種尊重不是花架子,兩人之間也會因爲某個問題產生爭論,甚至是互相慪氣,但最終兩人都服從一點,那就是誰說的是正確的,就按照誰的執行,徐望華和徐光啓相處的時間很長,對徐光啓是非常敬佩的,但在鄭勳睿身邊不到兩年的時間,有了更多的感觸,愈發感覺到徐光啓的識人能力是不一般的。

第438章 靜觀其變第993章 豪格的末路第847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第48章 楊彝和顧夢麟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924章 一切爲了大清國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378章 初次交底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809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807章 第二次的掙扎第725章 天妒英才(1)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165章 選擇正面對決第148章 捉襟見肘第109章 需要靠自己第276章 下有對策第69章 鹿鳴宴第63章 鄉試內簾官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411章 潛移默化第469章 本性第394章 不一般的算計第656章 彷徨第129章 暮氣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157章 招募軍士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327章 預知危險第103章 傳臚大典第494章 摘牌第413章 兩難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197章 望洋興嘆第43章 理想與現實第660章 態度要明確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147章 登萊兵變第183章 徐望華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842章 落井下石第692章 揪心第188章 計謀第960章 草原新規矩第542章 狂妄的代價(6)第633章 掣肘第716章 朱仙鎮之戰(6)第888章 權力集中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469章 本性第678章 殺一儆百第5章 父子長談第295章 憂心的交接第927章 關鍵的建議第934章 太子的遊歷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156章 雷霆動作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386章 精細分工第775章 閃電戰(5)第905章 折斷扁擔戰術第539章 狂妄的代價(3)第554章 交換的決定第197章 望洋興嘆第347章 用兵當用強(1)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794章 浙江總兵黃得功第307章 果斷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645章 悄悄去第86章 必須改變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66章 發榜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725章 天妒英才(1)第802章 歷史巧合第234章 誘惑第185章 奇怪的調整第668章 強力推進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108章 若即若離第473章 導火索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29章 銀子的作用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982章 戰遼河(4)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691章 不易察覺的變化第191章 證據鏈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798章 並非聲東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