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方從哲

求推薦票了,哭哭

==============

夷陵州城中的烽火硝煙還未散盡,還有好幾百名官兵在負隅頑抗。劉芳亮和羅戴恩帶着義軍馬隊入城後,分路下馬搜殺,才幫着白旺和辛思忠,將散落城中各處民居的剩餘官兵全部殲滅。

李來亨粗粗算來,到現在爲止他們就已經抓到五六百名俘虜了,另外還有好幾股官兵趁亂潰逃了出去。他已經吩咐郝搖旗和谷可成帶隊去追殺了——郝搖旗性情本來就火爆,谷可成又因爲劉宗敏的犧牲,對官兵仇恨極大。所以李來亨特地提醒他們,儘量抓活的俘虜,不要殺戮太過,特別是炮手和銃手,對義軍來說是一種極其寶貴的財富,千萬不能濫殺。

他心裡還在擔心,郝搖旗做事情太隨性,谷可成又是個殺人不眨眼的狠決人物。他想讓辦事持重的白旺或慶叔出城去協辦抓俘虜的事情,但又覺得城內還未全部安定,更需要白旺和李長慶來做工作。

幾經考慮之後,李來亨還是將追擊官軍殘兵的任務交給了郝搖旗和谷可成。其實按理來說,李來亨和白旺都是管隊,地位等夷。他只是藉着劉宗敏死前的遺言,擁有了夷陵州城內義軍的指揮權。但在地位、資望更高的劉芳亮抵達後,李來亨就理應將這種指揮權力交還給劉師傅。

可不管是小虎隊以外的其他闖營將領,還是李來亨自己,他們似乎都開始習慣了由李來亨來直接發號施令了。或許是這兩天來,夷陵州城發生的戰事起伏實在太大。特別是劉宗敏犧牲以後:李來亨竟然以區區五百人的兵力,不僅抵擋下了三千官軍和大炮的猛烈攻勢,還幾乎將這支官軍隊伍全數殲滅。

闖軍在過去橫行陝西時,雖然也有過殲滅延綏鎮總兵俞宵衝三千秦兵的勝利。但那是建立在闖軍勢力全盛,擁兵過萬的基礎上。

以區區五百人的劣勢兵力,取得殲滅三千官兵的重大勝利——這不得不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更在白旺、谷可成、辛思忠等親自與戰中人的心理上,造成一種莫大的震撼。讓他們幾乎是下意識的,開始相信李來亨的身上具備一種帶來勝利的魔力。

在過去,闖營諸將只對李自成產生過這種近乎於迷信的信服感。連驍勇非凡的劉宗敏,都不曾具備這種魔力。

李來亨自己還沒有察覺到,他在闖營諸將內心裡形象的隱隱變化。他和羅顏清並駕齊驅,帶着一小隊騎兵,不費吹灰之力就攻佔了南津口。當地的守軍都在譚詣率領下增援夷陵,與官軍主力一起被盡數殲滅了。地位緊要的南津口因此無兵留守,義軍花了一天時間行軍,之後完全沒有經過什麼激烈的戰鬥,就將其輕易佔領。

南津口是一座同時兼具關隘和渡口作用的小城,當地居民比較夷陵州城要少得多。不過南津口同樣是楊嗣昌圍剿大計中的一個重要據點,當地囤積了大量軍資糧秣。

“無心插柳柳成蔭!”

李來亨和羅顏清一起縱馬馳入南津口城中,他騎在馬背上,藉着渡口附近的燈光,遠眺長江。轉身對羅顏清感慨道:“羅小姐是延安人嗎?都是長河東流,但這長江不比黃河,哪怕暮冬時節,還是如此洶涌。”

羅顏清輕揚馬鞭,她騎着馬小步走到江邊,停在那裡。江風從羅顏清的身旁吹拂而過,將她披在身後的一條深紅色披風捲起,小麥色的肌膚在夜燈照耀下,顯出幾分迷離的色彩。

她回答說:“嗯,我是延安人。曹營大部分人都出身延安府,闖營也是這樣吧?”

“差不多。”李來亨走到羅顏清的身旁,輕聲說道:“闖營的將士,也大多來自延安。我和我們掌家一樣,都是綏德州米脂人。”

“延安也能看到黃河,但黃河在這個季節,大多都封凍起來了。”羅顏清望向北方,她們走得是如此之遠,自從曹營在崇禎四年離開陝西后,已有許多年沒有回到陝西的家鄉了。

羅顏清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便跟隨着羅汝才離開了延安老家。她不知道是否還有一日,義軍能夠重回延安鄉里。

香油坪之戰,義軍雖然取得了一場空前的勝利。但她也知道,距離回家的日子,依舊遙遙無期。

李來亨則想到了某位詩人的作品,“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延安確實是一塊用武之地。想要打碎鐐銬的人,似乎冥冥之中,總會走上這樣一條從南到北,又從北到南的道路。他知道,如果闖軍就像歷史上那樣發展的話,他們終究會從南方走回北方,而後也會再度從北方回到南方。

只是這一次再從北走到南的時候,李來亨希望那是一場勝利的大進軍,而不是一次倉惶的逃亡。

飄散的月光顯得愈發柔和起來了,它和淡黃色的夜燈光亮混在一起,繞着羅顏清周身,顯出點點的光斑,讓李來亨看得很不真切。羅顏清騎在馬上,歪斜着頭,她的長髮從肩膀上滑落,垂在半空,顯得那張在時人看來棱角過硬的面龐,也溫柔了許多。她不知道李來亨爲什麼要這樣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羅顏清對自己丑陋的相貌很有自知之明,便想着李來亨是在取笑自己的容貌嗎?她心裡有些氣憤起來,可又不願對李來亨發怒,不想破壞此時靜謐的氛圍。

“管隊的!我們抓到人啦!”

郝搖旗那打雷般的大嗓門,最終打破了無言的靜謐。他連連揮動馬鞭,乘着快馬奔入南津口小城之內。另外還有六七名士兵跟在郝搖旗的身後,他們每人都牽着好幾名俘虜,其中張皮綆最特別,他只抓着一名俘虜,但那名俘虜卻打扮像個書生,還內襯華貴的錦袍,一看便知道是個大人物。

“管隊。”郝搖旗騎術過人,他不必等戰馬停下,便能輕鬆下馬,比李來亨可厲害多了。郝搖旗下馬後,就叫張皮綆趕緊拉着那名特殊的俘虜過來,給李來亨介紹道,“管隊,我們捉到一條大魚!”

李來亨有幾分氣惱郝搖旗的不知趣,但他見到張皮綆抓着的俘虜後,也心生好奇。畢竟自從他投入闖營以後,日日與一羣粗人爲伍,只有和幼辭相處時,才能讓他感受到幾分文氣。突然見到一名文人書生打扮的俘虜,自然覺得十分特別。

“搖旗、皮綆,這是什麼人?你們在哪裡抓到的?還有抓到什麼官軍的大將嗎?”

郝搖旗解釋說:“我的大管隊,您可別提啦!不是管隊你說要我們多捉活的嘛?我就管住自己的手,沒有亂殺人,我還特地吩咐張皮綆他們也要優先捉活的。”

他指着張皮綆,又說道:“我們出了夷陵城,到處追擊官兵,但一個大將模樣的人也沒逮到。只有張皮綆這小子眼尖,他拿着短刀,在一片又密、又闊、又深的冬麥麥稞裡撞見了兩個大將。一個瘸了腿的大將,還不安分,想拿劍插死張皮綆。這小子一急,就沒記住我的吩咐,二話不說,手起刀落,就把那官軍的瘸腿大將砍死了。”

張皮綆聽郝搖旗說的話十分“片面”,趕忙將那書生模樣的俘虜往前推了一把,向李來亨解釋道:“管隊,您不要聽郝頭領胡說呀。我是一心想抓活的,可那個叫什麼譚詣的大官,本來就快死了,我一刀砍的很淺,誰知道他就沒命了呢?”

羅顏清在一旁看郝搖旗和張皮綆兩人爭論,忍不住捂住嘴輕笑了一聲。她也問道:“闖營的小兄弟,那你抓住的這個書生又是什麼人?”

“對,羅小姐問的是。”李來亨也跳下馬來,他走到俘虜跟前,問郝搖旗和張皮綆兩個人,“這傢伙是什麼人?看着像文官,莫不是什麼監軍道之類的大官?”

郝搖旗和張皮綆還沒回答,那名俘虜的頭就搖得像撥浪鼓一般了,他急急反駁說:“不敢、不敢!鄙人、鄙人……學生不是做官的,學生只是給譚將軍贊畫文書的書辦而已!”

“哈?只是一個書辦啊。”李來亨聳了聳肩,很無奈的說道,“皮綆,你殺的那個譚將軍纔是大將。活捉的這個書生,只是個打雜的書辦罷了……”

李來亨揹着手,想了想,又問書生說:“對了,書生,你叫什麼名字?我們義軍並不濫殺無辜,只要你告訴我們官軍之中的炮兵,是哪員大將指揮的,我們便將你放走,還給你幾兩盤纏做路費。”

郝搖旗和張皮綆聽到他們費盡心思才活捉到的人物,並不是他們預料之中的顯貴大將,而只是一個打雜的書辦,都大感失望。張皮綆更是連連嘆氣,他悔恨自己手賤,一不小心就將譚詣給砍死了。

那個書辦倒是聽到李來亨的問話後,更加怯懦,不敢看着李來亨作答。而是低下頭來,兩眼盯着自己腳尖,他不想叫義軍知道自己的真名真姓,眼珠子轉了兩轉,便小聲說道:“學生、學生……學生叫做方從哲,是襄陽人士。譚詣將軍發給學生月俸八兩,讓學生幫忙寫些文書而已,軍國大事,學生就不清楚了。”

李來亨聽到書辦的回答後,便眯起了眼睛。他走近書辦,低下頭來,從下向上盯着書辦的臉上,玩味笑道:“方從哲是嗎?”

“是、是,學生……不,小人,小人名叫方從哲,字中涵。”

“你小子耍滑頭,在逗我呢?”李來亨臉色驟變,面上突然就撲了一層寒霜,連羅顏清都被嚇到一跳。

他站起身後,指着書辦痛罵道:“臭小子,真當我們闖營都是文盲了?你當我不知道方從哲是明朝的首輔大臣,早就死了十幾年了嗎!”

“我看你小子是不見棺材不落淚!郝搖旗、張皮綆,你們去把這傢伙吊起來,先打五十鞭再說。這小子滿嘴瞎話,沒有一句真的,十有八九是官軍中的一個要人,一定要給我好好拷掠一番!打完鞭子以後,他再不說實話,你們就去找谷可成,借一藉以前劉總哨最愛用的夾棍,將這傢伙夾一頓再說。”

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三章 李天下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八章 英雄氣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