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西北

達賴汗倉惶引兵抗拒,他是固始汗子孫中軍事能力最爲傑出的一人,其自康區千里行軍、跨越艱難,爲父報仇的一戰,堪稱經典。

可是此時和碩特蒙古軍隊雖然表現出了驍勇頑強的戰鬥意志,而大順軍也由於長途跋涉的行軍以及不適應青藏高原氣候,表現並不盡如人意。

但是。

在兩軍交戰的關鍵時刻,達賴汗的後方卻又爆發了大批雪區僧俗貴族的叛亂行動。

和碩特汗國大軍受此影響,軍心大亂,在白天剛剛被蒙古軍隊擊退的順軍,經過商議以後,決定由米剌印、馬科兩人親自率軍,在當晚便趁着夜色,全力猛撲蒙古軍營地。

馬科的副將果毅將軍張國武引兵急戰,黑暗中連續踹破和碩特軍數個營盤,造成了敵軍的蜂擁逃竄。

米剌印故技重施,用打敗固始汗的戰術,再次重創了達賴汗,和碩特蒙古軍在黑夜中遭到襲擊,頓時大潰,餘衆多遭到藏軍沿途截擊襲擾,基本上全軍覆沒。

只有達賴汗率領十餘騎出逃西域,投奔了準噶爾部的首領僧格臺吉,繼續同大順軍爲敵。

和碩特汗國滅亡以後,順朝即在雪區恢復了達賴系統的統治權力,但同時爲了達賴系統的力量和保持順軍的軍事幹涉力量,李來亨又提升了第巴系統衆雪區地方貴族的權力。

第巴本是達賴的管家,其由雪區宗教首領的日常生活總管,逐漸演變爲雪區事實上的行政系統首腦。

此時得到順朝軍事力量的支持以後,甚至有了稱王的打算。

可李來亨絕無支持第巴取代達賴的打算,大順在雪區除了另外借軍事威壓力量扶持起數個宗教領袖以外。即在第巴系統內部,也廣建諸侯,使得雪區各地的地方貴族都可以進入拉薩第巴執政,實際上將第巴變成了類似順朝政事堂羣相制的體制,杜絕了一人掌握大權的獨斷可能性。

此外李來亨又以米剌印爲西藏都督府都督,留順軍精兵三千人暫駐雪區,以維繫大順的軍事存在。

不過米剌印系回教教徒,不受雪區僧俗各界貴族的支持,後來大順發兵討伐準噶爾時,準噶爾部首領僧格臺吉便秘密授意他那個在雪區學佛的弟弟葛爾丹,聯絡雪區僧俗各界起兵驅逐順軍。將米剌印刺殺後,又坑殺了順軍將士兩千多人。

這以後,直到制將軍李懋亨、張國武率軍入藏俘殺葛爾丹爲止,青藏地區都落入了準噶爾部的手中,一度成爲順朝的心腹大患。

李來亨也吸取了西藏都督府設置失敗的教訓,改爲採取了剝離雪區的方式以弱藏,除將青海全境併入甘肅省外,又將康區全部併入四川省中。

大順滅亡和碩特汗國的戰爭,也震動了天山南北。原本被固始汗留在天山南北的和碩特舊部,聞此噩耗,無不爲之震驚非常。

準噶爾部的首領僧格臺吉也抓住這個機會,以共同對抗順軍擴張爲由,強化了衛拉特聯盟之間的關係,而準噶爾部和留在天山一帶的和碩特殘部,爲了爭奪衛拉特聯盟的最高領導權,其鬥爭也達到了白熱化程度。

最終準噶爾部與和碩特殘部兵刃相見,大戰一場後,和碩特殘部被完全擊敗,準噶爾部順利實現了對西蒙古諸部的統一整合,實力大爲上升。

然而一部分被僧格臺吉擊敗的和碩特餘部,經由葉爾羌汗國佔領的哈密地區,逃奔嘉峪關投奔順朝。

其時徵虜大將軍郭君鎮已經因病回京,時任西北經略使的周祚鼎即決定收納這些和碩特部敗兵,於是命制將軍馬科、趙自牢領兵出嘉峪關迎接和碩特部敗兵。

結果順軍剛出嘉峪關,進入哈密地界不久,即遭到葉爾羌汗國兵馬的襲擊。此前和碩特敗兵穿過塔里木盆地東奔時,已經和葉爾羌汗國發生了許多衝突。

現在葉爾羌汗國準備興兵擊滅這些和碩特部殘兵,竟然連同順朝軍隊一起攻擊。

馬科、趙自牢隨即奮兵反擊,晝夜苦戰,由於不熟悉西域的地理環境,順軍損失很大,沿途因飢餓乾渴而死的人,竟然有上千人之多,付出很大代價才順利帶着和碩特餘衆撤入關內。

哈密之敗,再次引爆順朝朝堂之上的輿論爭議。

許多大臣都認爲西域得失,於中原無關,不應該白白耗費這樣多的力量去同準噶爾部、和碩特部爭奪西域,還上書稱哈密之敗是因爲天心厭戰,是上天在警示大順不能再繼續窮兵黷武下去了。

但也有不少關心陝西安危的元勳功臣,他們都認爲哈密的得失關係着西北的安定,西北的安定則關係着這些元勳功臣們家鄉桑梓的安全。

勳臣們的政治能量可比那些科道言官強大太懂了,李來亨得到衆多陝西籍的勳臣背書支持,底氣十足,立即便詔令以劉芳亮爲徵虜大將軍,代替因爲傷兵回京的郭君鎮出鎮甘肅,開始部署收復哈密的作戰。

WWW ●тTk án ●C 〇

葉爾羌汗國此時已經陷入嚴重的教派鬥爭,早在阿布都克里木汗時期,天方回教的“和卓”一派即開始進入葉爾羌汗國。

阿布都克里木汗之子馬黑麻汗繼位以後,黑山派和卓受到汗王的大力支持,這一教派在葉爾羌汗國內迅速發展。稍後,白山派也進入該國,要求分享黑山派的權力。兩派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甚至發生血腥廝殺。

後來黑山派擁立伊思瑪業勒爲葉爾羌汗。伊思瑪業勒汗鎮壓白山派,白山派首領阿帕克和卓經克什米爾逃往西藏,達賴隨即將阿帕克和卓獻於順朝。

徵虜大將軍劉芳亮得此奇貨可居以後,便命令制將軍趙自牢、康大眼率軍護衛阿帕克和卓進軍葉爾羌汗國,而準噶爾方面,也趁着葉爾羌汗國集中兵力對抗順軍西征的機會,大舉攻伐,奪取了全部的伊犁河谷一帶。

由於順軍以護衛阿帕克和卓建政爲口號,葉爾羌汗國內部不少信奉白山派的教徒紛紛起兵響應,汗王大軍兵敗如山倒,數月以後即遭到趙自牢俘虜,獻俘宮闕於東京。

葉爾羌滅亡以後,西域出現了大面積的權力真空情況,準噶爾部趁機四面擴張,同暫時駐留在哈密附近的順軍接連發生衝突。

本就有意徹底擊滅準噶爾部,完全收取西域的李來亨,隨即便授意劉芳亮伐準全權,展開了一場規模浩大的新戰事。

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一章 太原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十六章 五軍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六章 裕州人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四十二章 幼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