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

既然伐遼救鮮的戰事,被李來亨以強力意志暫時擱置了下來。朝中大臣們也無人有動力去觸天子的黴頭,當朝鮮的兩班士大夫、平民百姓,正遭到滿洲人屠刀殺戮的時候,坐擁強大軍力的大順軍,也便只能束手旁觀於岸上了。

在許多年後,此事又將被共和派的史學家們重新挖掘出來,用以衝擊大順朝所謂“只爲幾個百姓起兵”的立國合法性。

當然幾百年後的那些事情,現在根本不在李來亨的考慮之中。

李來亨對東北採取了靜觀其發展的策略,那麼順軍的有力精兵和國家財政資源,便可以肆無忌憚地向西南進行傾斜了。

而且對西南用兵,徹底剿除孫可望的後西明政權,正好也是一個用來搪塞天下,解釋順軍爲何不救援朝鮮的理由。

這一點,在後世同樣被保皇派史學家們充分利用了起來。

比如創作了《彈痕》、《特種兵利刃出鞘》的著名軍事小說作家兼保皇派政客蔣志清,就曾經寫過一篇題爲《震撼!順世祖一招制敵,平定羣雄》的雄文,文中便把大順軍深陷西南戰場,作爲了不救朝鮮的理由。

除此以外,還有不少保皇派學者提出了諸如“雲南戰略位置更重要”、“印度洋開闢論”、“追剿明帝的必要性”、“莫臥兒帝國的威脅”、“西洋殖民者在緬甸勢力的發展”等一系列理由,爲早年間李來亨的按兵不動進行開脫。

共和派這一邊,最爲有力的學者論點,則當屬二次大戰以前,流亡呆迷兒人民聯邦的共和派史學家金成柱提出的“李來亨充實後宮論”。

這一點論點是建立在了對宮廷檔案的廣泛盤查上,由於第一共和國期間,共和黨人開放了大批順朝宮廷檔案,所以後來的學者很容易就調查到了大順將朝鮮列爲行省以後,女官、宮官、后妃、宮女中朝鮮籍貫出身者,急劇增加,最多時朝鮮籍貫出身的女官、宮人,達到了整體比例的二成之多。

這同朝鮮當時人口在順朝整體人口裡所佔的比例,是很不相當的。

所以這種認爲李來亨坐視朝鮮滅亡,是意在垂涎朝鮮美女的論點,一段時間內也很流行。

由於這種論點對於打破順世祖的皇室神聖神話,很有幫助,因此共和黨人曾經耗費很大資源宣傳這一理論。

當然,更後來,通過對朝鮮地方縣誌的整理蒐集與考辨,多數學者都認爲李來亨坐視朝鮮滅亡,同充實後宮毫無關係。所謂後宮中朝鮮籍人士數量增加,主要是因爲過去共和派史學家的統計遺漏了很多名單。

只是由於在冷戰期間,呆迷兒人民聯邦對此種不利於大順皇室的觀點,進行了廣泛宣傳,特別是在其拍攝的史詩大劇《大明六百年》中,由阿米爾·約翰·王扮演的李來亨演技驚人,好色形象給全世界人民都留下深刻印象,終於使得李來亨在大衆影視中普遍以好色之徒的形象出現。

甚至於後來在中國自己拍攝的重大題材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李來亨》,竟然也將其拍攝爲了一個好色的形象,直接造成該劇中一些頗爲喜感的片段在彈幕視頻網站上爆紅,這就絕非李來亨在幾百年前能夠預料到的事情了。

現在李來亨關注的,還是怎麼把平滇的輿論炒熱起來,轉移朝野上下對他決意不出兵伐遼救鮮的注意力。

李定國已經到成都就職了,另外還有馬寶在廣西、苗裡琛在貴州待命,隨時準備進討雲南。

有李定國在,他深悉孫可望的爲人和性格,所以大順軍很早就放棄了招撫孫可望的計劃,做好了武力平滇的準備。

伐遼戰爭被擱置下來,原本白旺籌集的大批糧秣軍資,便向西南戰場傾斜。一車又一車的糧食送到了西南邊陲之地,李來亨倒是想搞一些軌道馬車之類的創新發明,但經過工政府和軍器監等部門的核算,軌道馬車完全不划算,一點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都沒有……

李來亨這才放棄了這個不切實際的腦洞。

有軌馬車,也只有在工業城鎮和礦山之間,纔有存在的價值。

而現在大順明顯還沒到需要有軌馬車的地步,事實上即便更長遠的以後,順朝也未必會有有軌馬車登上歷史舞臺的地步。

畢竟中國的城鎮化發展太早,目前少有因礦山開發而形成的城市,即便到以後工業得到一定發展的時代,也需要是很多年後了,到時候新的技術又可以比有軌馬車的效率高很多。

盤踞在雲南的割據勢力,除了孫可望外,還有沐國公府。由於孫可望還打着明朝的旗號,他並沒有徹底消滅沐國公的勢力,而是保存了其一定獨立性。

這時候的緬甸,尚在他隆王的治理下,對內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以修復同阿拉幹王朝戰爭造成的傷痛,國力處在恢復期,無意干涉天朝內政。

但孫可望卻利用了緬甸這種息事寧人的態度,屢屢出兵行掠緬甸,以在緬華商爲內應,不斷攻破緬甸城池,特別是孫可望作爲天主教教徒,打着宗教戰爭的旗號焚掠佛寺,劫取了很多緬甸佛寺積累數百年的財富,引起緬人的震怒。

可對這種情況,孫可望又實行外交懷柔手段。他殺掉了一些參與焚燒佛寺的西營士卒,將其首級送至阿瓦,以示友好,又不斷提出同緬甸通商友好的說辭,甚至聲言今後每年都要賜緬甸若干歲幣,以使得兩國永世交好。

這樣孫可望一面穩住緬甸君臣,一面繼續在雲南和緬甸的交界處擴張地盤,使得西營勢力不斷向緬甸內部滲透。

孫可望得知大順委任李定國出鎮四川,來討伐自己以後,更感到雲南並非久居之地,加緊開始了他轉戰海外,“另開一新世界”的宏偉計劃。

天法二年二月時,孫可望就通過太平天國皇帝朱由榔身邊的太監龐天壽,同澳門的葡萄牙人建立聯繫,並以此爲基礎,同安達曼海上活動的葡萄牙冒險家們結盟。

在下緬甸一帶,本來就活動着不少葡萄牙冒險家。幾年前,緬甸的他隆王就曾經和這些葡萄牙冒險家交手,雖然緬甸軍隊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緬軍以三萬人進攻葡萄牙人三百多人設防的堡壘,卻死傷慘重,給緬甸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孫可望以一名虔誠的天主教教徒身份出現在葡萄牙人的面前,他自詡爲天主教傳說中的約翰王,對葡萄牙冒險家們百般封賞,終於同其達成了南北並進攻略緬甸的計劃。

天法二年五月,孫可望通過派出的間諜,獲悉又有大批順軍被調到湖南。他預感到了順軍武力平滇的時間已經不遠了,於是加緊了其攻略緬甸,向海外轉移的計劃……

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七章 順兵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四章 女官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三章 龍鳳廟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