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

經過一場場戰爭的打擊和消耗,大清軍隊看似是從一場勝利走向另一場勝利。可是入關以後的疫情,還有幾次和順軍的大型會展,都給人丁本來就並不旺盛的滿洲精華造成重大打擊。

雖然在徐州的這場大決戰以前,多爾袞想方設法重新拼湊起了一支龐大的軍隊。爲此攝政王不惜空關外人力,將整個遼東的滿洲人都差不多搬進關內,可軍隊的精銳程度,始終是無法和獲鹿大戰時相比了。

漢軍綠營就更不用說了,獲鹿大戰時參戰的明軍部隊好歹名義還是爲了崇禎和朱慈烺而戰,而且大部分兵馬都稱得上是明朝邊軍精銳中的精銳。

而現在在徐州的這些綠營,不僅相當一部分是北京附近用來湊數的京營部隊,甚至還有一部分是在河北和山東臨時徵募的劣紳武裝,戰鬥力根本不可能同關寧軍相提並論。

此消彼長之下,大順軍比起獲鹿之戰時卻更爲強大了。

獲鹿大戰時參戰的其實主要就是李自成親自指揮的中營野戰軍而已,五營的其他野戰部隊,特別是實力最爲強大的李來亨所部沒有投入會戰。

這就讓多爾袞留下了大順軍不過如此的影響,促使他自己推動自己走到了如今徐州會戰的困境當中。

大順軍的精銳部隊在獲鹿之戰中其實損失並不算特別巨大,更不要說獲鹿之戰時河南和湖廣兩塊順軍最重要的根據地,還沒有展開完全動員,大順軍在人力、物力上的優勢尚不明顯。

清軍和順軍都經過了半年時間的整備,雙方都以最高效率厲兵秣馬,可是戰備結果,很明顯順軍是強過清軍太多倍了!

滿洲人畢竟是一羣異族,是一羣來自關外的蠻夷之輩。即便他以更高的行政效率取代了腐朽不堪的明廷,也不可能和新生的、漢人的大順政權比拼動員效率。

時間……屬於李來亨,卻不屬於多爾袞。

“顧總裁,高達標已經取得重大突破——左翼和中央防線,清軍均已顯露頹勢。東虜後備兵力雖然還十分雄厚,但現在前沿守軍都被我們打得動搖混亂起來了,時機大好,正該一鼓而進啊!”

參謀官曹本榮帶着前線軍情,快馬奔回中軍向顧君恩請示下一步的作戰指令。他身旁的參謀副官姚振道翻身下馬,單膝跪在李來亨軍前,請示道:

“殿下!東虜防線的左翼和中央數處已經動搖,戰機已到我軍之手,趁現在以精銳兵力突入敵陣,將敵人的潰兵往多爾袞中軍處擠壓,勢必造成東虜全軍潰亂的形勢。

時不我待,還請殿下立即下令進攻。”

顧君恩頷首點頭,他對擲彈兵們的進攻效率極爲滿意,更對自己一手安排的進攻部署感到自得,臉上全是一種睥睨雄視的神情。

李來亨側耳傾聽着順軍炮兵雷鳴轟動的炮聲,他沉浸在那激烈的炮擊聲裡,兩眼好像已經看到了清軍防線被炸得稀巴爛的景象。

“讓雄麗決定進攻的時機。”李來亨將心思從炮聲中收了回來,他皺緊眉頭說,“郭君鎮!讓郭君鎮準備進攻!清軍防線動搖,讓郭君鎮一鼓而進蕩平清軍,不得留一殘胡遺害我中國後世子孫。”

方以仁補充說:“請調郝搖旗所部到右翼補充,加強右翼力量。”

顧君恩也說:“左翼、中央兩處戰線突破在即,也需要增派數支有力的步兵部隊在左翼戰線後方待命,以策應形勢的變化。”

“很好。”李來亨甩動馬鞭,啪的一聲說,“很好!讓雄麗準備好總攻,我們這裡也預留好最後用來擊破多爾袞的預備兵力。羽林親衛留到最後,現在還不要擅動親兵,其餘步騎兵都可以調動到前沿後方,增強我軍攻勢的厚度。”

大批探騎和傳令兵馬上帶着全新的軍情和命令向各支部隊飛衝過去,幾經戰爭考覈、並在戰爭之中不斷做出調整來適應明末戰場條件的大順參軍院,今日的表現又達到了一個全新高峰。

參謀官們的冷靜讓李來亨倍感滿意,嚴密的作戰計劃陸續抵達各種部隊主帥的手中,郭君鎮統籌全局的任務也完成得極好。

大順軍在今天,在徐州戰場上,終於以最佳狀態來展現一架近代戰爭機器是多麼可怕的存在。

完美的部署,急速的調整,流暢的變換,這些組織上的昇華,比起悍不畏死的英勇士兵和精良先進的軍械甲仗還要更加重要。

尼堪不能理解大順軍爲何這麼強大,博和託也同樣不能理解。博和託與李來亨交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他本來以爲自己對於順軍的軍事體系已經瞭如指掌。

無非就是先進和犀利一些的火器罷了,無非就是騎兵的衝鋒比滿洲鐵騎還要兇猛一些。這的確厲害,但今天清軍的環壕防線可以極大削弱順軍在大炮和騎兵上的優勢,兩軍到最後還是得靠血勇來決定勝負。

而在血勇方面,全世界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夠和白山黑水中生長出來的滿洲人相比。

所以開戰前博和託絕想不到清軍的動搖會來得這樣快,他帶領着驍騎護軍們四處填補防線的缺口。高達標的手雷到處炸裂,戰場上時不時濺起大片煙塵,然後馬上就傳來流賊可怕的衝鋒號號聲,接着便是一羣羣綠營兵率先潰敗下來。

木柵欄和土牆都相繼被順軍突破,甚至一部分順軍已經架好了梯子,帶着大批野戰步卒跨過了壕溝,深深插進了清軍防線的縱深之中。

巨大的戰場上,兩軍十多萬人的戰線犬牙交錯、混亂不堪,以博和託身經百戰的經驗,也難以掌控戰場全局了。

多爾袞站在一處位置較高的山崗上,他的視野比前線的博和託好得多,還能夠看清楚戰場形勢的變化。

也因此攝政王的心情比博和託、尼堪都要更糟糕,他那張狐狸似的臉龐上現在哪裡還有一分冷靜從容和狡猾?只剩下了滿滿的焦慮。

多爾袞的臉上像剛剛被雨水打溼一樣,大汗淋漓。他按捺不住將頭盔解了下來,嘴裡直喘着粗氣,很顯然是被順軍這樣可怕的攻擊力度嚇到了。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

多爾袞口中喃喃自語,神經質地自言自語,不斷重複着這樣的一句話。他兩手背在身後,在清軍的中軍大纛下環步走來走去,焦慮不安到了極點。

范文程拿出一張手帕擦拭額頭的汗水,勸說道:

“奴才以爲流賊第一波進攻勢頭就這樣猛烈,一定是精兵猛將全部出動了。很可能晉王李來亨就在其中……王爺,奴才以爲狙殺李來亨必須立刻部署。現在只有將神射手們全都派上陣去,優先擊殺李來亨等闖孽渠首,才能挽回劣勢。”

多爾袞深吸一口氣,用力點頭:

“護軍營、王府侍衛,全部派上陣去!所有的白甲兵都準備上陣,我們再等不得、留不得了!”

白甲兵是八旗每個牛錄中弓馬最嫺熟的十人才有資格入選,每個牛錄有上千人,白甲兵皆是百裡挑一的精銳之士,作戰之英勇,是大順軍三堵牆都很難媲美的。

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六章 六尚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十八章 祝捷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十章 李寨主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