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

留城大營的戰鬥比起昨天發生在飛雲橋北岸的激戰,更爲激烈。守軍的頑強抵抗,已經讓博和託面露苦色,他對大順軍老本兵的激烈反抗感到深深不安,這樣的一支軍隊,這樣的一個民族,真的是滿洲人能夠摧毀和征服的嗎?

博和託心有餘悸,留城大營外圍的兩道壕溝內外,已經躺滿了清軍和順軍將士的屍體。一具又一具勇士的屍體栽倒在壕溝深處,被守兵放置在裡面的木刺活活插死,面目全非,內臟也順着胸膛腰腹處開裂的傷口流淌而出,滿地都是深紅色的血液和白色的腦漿和髒汁。

接着又有大量炮彈橫飛過來,飛鉛熔鐵都不能形容如此猛烈的炮戰,熔岩在燃燒着,而留城大營就在這劇烈的碰撞裡,依舊靠着幾堵單薄的寨牆進行防守反擊。

清軍要奪取任何一處陣地,都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博和託不忍直視,他已經看到了太多滿洲人的死亡,只好下令撤回護軍營的部隊,改以綠營爲攻城的主力部隊。

尼堪剛剛從前線督戰回來,渾身沾滿雪水、泥水和血水,這個兇殘暴悍至極的猛將,此刻竟然也產生了悵然若失的感覺:

“李自成都已經死了,闖孽餘部,怎麼還能扛這麼久?”

博和託閉上眼睛:“你該記住李來亨的名字了!流賊有子如此,當年白溝河上,我已見識過了。”

戰場上槍炮齊放,箭雨橫飛,滿目都是充溢而出的拼殺聲。尼堪的侍衛康大海也混在一羣滿洲護軍裡攻城,他是尼堪的包衣,其實也算得上是旗人,因爲幾次營救尼堪得力的功勞,所以纔有資格跟隨護軍營一同作戰。

這些巴牙喇白甲精兵,在留城大營的防禦縱深裡,因爲需要突破一道道的壕溝和寨牆,也無法發揮甲騎衝鋒的威力。所有人都手持單刀和大斧,下馬步戰,或伏或進,先靠前排綠營漢兵的性命吸引順軍火力,接着抵近到攻擊距離後,所有人大躍而起,向前猛撲,直接攀至寨牆上和守軍展開肉搏戰。

谷可成貴爲殿前軍的權將軍和山東經略使,放在明、清二軍,就相當於身兼提督和總督之職。地位顯赫如此,谷可成還是親自帶領親軍堵住戰線的缺口,他拔出寶劍奮力殺敵,好幾名親兵都想方設法想將主帥架回後方。

但谷可成是劉宗敏的副將出身,武藝非凡,神力非一般人可比,這些年來身居高位的他也從來沒有鬆懈過對於軍陣技藝的錘鍊。

“許生和閻先生已經撤回去了嗎?”谷可成面無表情地問道。

親兵回答說:“使相!許招討已去了徐州,後方一定無憂。使相撤下來吧!萬一使相受到流矢所傷,大局勢必崩壞呀!”

谷可成既是地方督撫大臣中最高的經略使一級,又是武官軍階裡最高的權將軍一級,就尊稱來說,當然可以向唐宋時被加平章或侍中銜的節度使一樣,可以尊稱爲使相。

以使相的貴重身份,谷可成還是親身屹立在戰場的最前線。在他身後是許都和閻爾梅留下的大批民夫,這些人正在留城大營內部加緊修築新一道防線。

谷可成已經做好了前線寨牆壕溝全部失守後,所有人退入留城集鎮內部,利用這裡原有的衙門官署建築,做最後抵抗的努力。

親兵憂心忡忡:“東虜一旦拿下留城大營外圍陣地,就會將我們全部包圍了。使相身份貴重,怎麼能淪入敵手?大營打了這麼久,已經對得起晉王爺了!使相快走吧!”

谷可成當然知道自己以殿前軍權將軍和山東經略使的身份,絕對不能還把自己當成一介騎將,肆意和敵人做白刃肉搏。

一旦自己被清軍所殺或者俘虜,對於大順軍守兵的士氣肯定會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

但他同樣認爲現在還不到突圍或者撤退的時候,留城大營的守軍氣力遠遠沒有到達耗竭的地步。爲了牽制敵人,也是爲了等到晉王李來亨及時趕來,谷可成決心再冒險一把:

“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我們還沒到要走的時候。”

他沉聲說道。

轟——!

對於博和託、尼堪攻城不利,已經倍感厭煩和失望的多爾袞又派來了孔有德和尚可喜,調來三順王所屬的炮兵部隊,以重型紅夷炮開火,勢要夷滅一切抵抗。

清軍一路南征以來,也繳獲到了不少大順軍制造的新型紅夷炮。由於大順軍在武昌接納了耶穌會的傳教士,吸取了西洋更先進的鑄炮技術,整體設計上採用了傳教士的火炮模數經驗,以較小的重量,卻可以發揮出讓袁時中大吃一驚的威力來。

大順軍守兵的新型紅夷炮比之明軍、清軍的舊型號,在火炮重量與威力上更爲平衡,炮身各處尺寸與火炮內口徑之比,即包括各處壁厚與口徑之比,也包括身管長度與口徑之比的設計更爲合理。

在重量減少的情況下,火炮威力沒有減弱,反而還有所增加。

尚可喜和孔有德雖然也熟悉火炮技術,但他們對於新式大炮的理解,還停留在孫元化的登萊新軍時代,距離現在也有了十多年的光景。

當年孫元化巡撫登萊時,一批懂西學炮術的專家雲集登州,其中有《遠西奇器圖說》作者王徵,任山東按察司僉事,監遼海軍務。還有《西洋火攻圖說》作者張濤,任中軍副將,登萊副總兵。

孫元化任登撫在崇禎三年六月劉興治作亂之後,至五年正月登州被叛軍孔有德攻佔,期間不足一年半,就在登州創建一支可觀的西炮兵團,新造了紅夷火炮二十餘位,西洋炮三百餘位。

可惜登萊失守,孔有德叛變於吳橋,席捲山東,一路屠戮焚劫,殘暴之處,完全不下於東虜。

崇禎六年二月,明軍收復登州,孫有德、耿仲明從海路逃走,投降後金,便攜西炮以博取新主皇太極的歡心,成爲清軍重炮部隊的濫觴。

然而這畢竟也是十年前的事情了,曾經新銳的火炮部隊,發展遲滯十年以後,在技術上和大順軍的更新式紅夷大炮,已經存在不小的差距。

尚可喜因爲懷有疑慮,他越發對於清軍這次極度冒險的南征行動,充滿擔心:

“流賊的火炮竟然完備至此,不獨當年的東江鎮和後來的關寧軍沒有這等威力的紅夷大炮。即便是孫初陽巡撫登萊時,亦不曾見此。

闖孽能夠鑄造出這等火炮,恐怕其河南、湖廣後方腹心之地,並非如范文程、剛林他們那樣所想的蟻聚烏合而已。

正相反,能夠鑄造出這樣威力的火炮,再加上近來南征一路上流賊有章有法的節節抵抗,真好似已有新朝,非所謂蟻賊可言。”

孔有德看着尚可喜,同樣想說些什麼。但他們現在早就被綁在了清廷的戰車上,被裹挾在多爾袞的大軍裡,即便心生異志,也沒有別的辦法。

孔有德本人是一個極其兇悍殘暴和充滿野心的人物,對他來說只要有足夠的好處,既然已經背叛過了明廷,那麼再背叛一次清軍又有何妨呢?

但孔有德也瞭解自己的這位老同僚尚可喜,尚可喜以“忠義名節”自詡,正因爲尚可喜已經背叛過了明廷一次,所以他才更加不願意第二次做出背叛的行徑。

孔有德估計,多爾袞就是考慮到尚可喜對於清廷的忠心耿耿,纔會讓他和自己一同作戰,實際也是起到監督自己的作用。

“無甚可說,萬炮齊發,我不信流賊還能守得住。”

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七章 順兵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一章 李公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