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

順軍騎兵如旋風般刮過清軍軍帳,滿洲護軍固然各個精悍驍勇,都是百人敵的難得勇士,但現在缺乏馬匹,又各自爲戰,一下子就受到很大損失。

博洛自殺以後,馬寶帶着三堵牆騎士們又在軍帳中搜尋了一陣,始終沒有發現有價值的敵人大將,馬寶的不滿和遺憾之情已經形色於外。

剩下的滿洲護軍在黑暗裡慢慢聚集起來,還有一部分人已經飛撲過去搶奪馬匹。雖然中間難免又遭到大順軍騎兵的反覆衝鋒屠戮,可還是有一些身手強悍過人的巴圖魯搶到了戰馬。

滿洲兵一旦上馬,分散在一片軍帳之中正遭到順軍騎兵分割殲滅的敵人,就可以迅速聚集靠攏起來。雖然博洛已經自盡,輔國公滿達海又正在聊城城內指揮攻城,一時間還沒有撤退出來,但是剩餘的滿洲太君們裡面並不缺乏有組織才幹的軍官,辮子兵的確驍悍,如此情勢下居然還能重新聚集結陣,又且戰且退,讓馬寶大感棘手。

馬寶親自帶着順軍重騎兵又衝鋒了兩波以後,發現敵人聚集後已經不像此前那樣容易收割,相反順軍騎兵自身的傷亡數字正在飛速上升,只好咬牙忍痛,放棄了對剩餘滿洲護軍的追殺。

“東虜的護軍營……都是天下間難得一見的勇悍狂徒啊。”

馬寶長劍轉向聊城方向,順軍騎兵立即放棄了對敵人軍帳的繼續追擊,隊伍轉向,從兩處城門相繼魚貫涌入城內,配合任繼榮的守軍採取前後夾擊的戰法來重創敵人。

剩下的滿洲護軍經過剛剛一場突襲以後,此時一邊由各級軍官清點傷亡,一邊搜索失蹤的端重郡王,還有一些人則到處牽過來馬匹,不知道是該跟上順軍騎兵的步伐,一起衝向聊城殊死決鬥,還是利用現在敵人陷在城中的機會撤退。

端重郡王博洛的弟弟鎮國公嶽樂此刻也在軍營營地裡,他四處找不到兄長的蹤跡,可也找不到博洛的屍體,無法斷定哥哥是否逃走或者已經戰死。

嶽樂在滿清宗室權貴中是一位少有的改革派,他入關以後很受到漢人文臣的影響,爲人和思想比起其他宗王都要和藹一些,而且工於詩、畫,漢化程度比較高,加上嶽樂作戰英勇,頗具謀略,不管在漢軍還是滿洲兵和蒙古兵中,都頗具威望。

博洛自殺以後,嶽樂雖然第一時間好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轉,沒能將精銳善戰的護軍營組織起來,對順軍騎兵實施反擊。

但隨着時間推移,這位年輕的滿洲宗室將領還是回過神來了,他自己把大纛點燃,高高舉起,形成一隻大火炬,並以自己爲中心吸引分散在軍營內的護軍精兵們靠攏過來,重新組織反擊。

嶽樂又派人到各個軍帳裡尋找兄長博洛的身影,但依舊是了無音訊。嶽樂心裡馬上涼掉半截,不管博洛是戰死了,還是逃跑了,在此刻端重郡王的消失,都和死亡無疑,只是前者是身體死亡,而後者是政治生命的死亡。

“我家屢屢受挫於闖,父王、二哥皆在白溝河大敗於李來亨,幸虧三哥在獲鹿射殺了闖寇李自成,才使得我家家門不墜。

怎麼今天三哥又失去了蹤影?連是死是活都不知道,這是我家被克於闖賊嗎!”

嶽樂仰天發泄,不管博洛是死是活,現在自己都必須承擔起阿巴泰一系的榮譽,絕不能使得攝政王處心積慮的這一支奇兵作戰失敗。

聚集在嶽樂周圍的滿洲護軍營勇士們,都能看到聊城城內火光鼎沸,宛若白晝,殺聲更是一波高過一波,好像處處都成爲了戰場。

大家都望向嶽樂,將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此刻到底是撤退還是繼續前進呢?沒人知道!

嶽樂大喊道:

“攝政王命我等潛行間道,疾馳襲擊東昌,如今已經深入敵境百餘里,即便撤退,沿途皆流賊暴民土寇之衆,我等以新敗之師,安能撤回大名?

爲今之計,只有一個辦法,不進則死,所有滿洲將士都要和我們齊心協力。我們身處敵國之中,退是死,進也是死,與其撤退被暴民土寇所殺,不如前進殊死一搏,與滿達海匯合後說不定還有轉機!”

嶽樂的話振奮和鼓舞了護軍營滿洲太君們的士氣,的確,就像嶽樂說的這樣,清軍深入大順控制區,此時進攻聊城不克而返,不僅軍隊士氣將受到巨大影響,而且撤退道路上還遍佈敵視清軍的義軍武裝,即便撤退,難道還真能安然全身而退?

“此時不進則死!”

嶽樂振臂一呼,滿洲護軍營本來就是八旗軍中勇冠全軍的驍悍暴徒,這時候也不再畏懼,他們也都知道,且不說到底能否安然撤回大名,即便撤回,以他們丟棄主帥博洛和滿達海的責任,回到多爾袞那裡也是沒有好果子吃的。

爲今之計,的確是不進則死了。

護軍營士兵步騎列隊結陣,這支在黑暗中剛剛遭到順軍騎兵掃蕩而心有餘悸的軍隊,士氣和作戰能力的恢復是這樣快!

滿洲太君們不光是起到督戰隊的作用,他們的戰鬥能力的確驍悍非常,否則也不至於能夠擁有今天堪比前金的成就。護軍營士兵已經全力撲上,嶽樂身先士卒帶着部隊跟在馬寶那一支騎兵的身後,同樣直撲向聊城城門。

馬寶此時已經入城,留守聊城城門外面的是焦大率領的一支騎兵,總共人數還是隻有百餘人而已。這支騎兵此時突然遭到城內清軍和城外護軍營士兵的夾擊,立刻就要招架不住,雖然楚闖騎士的作戰能力特別強悍,但敵衆我寡,堅守城門又缺乏騎兵機動衝鋒的空間,形勢立即直轉而下,連焦大這樣頭鐵的漢子都身負十餘創,幾乎支撐不住。

“攻進去——攻進去——”

嶽樂雙眼赤紅,護軍營的滿洲兵都是天下精銳,今天卻在楚闖騎士的手上狠狠吃了一把虧。滿洲八旗兵的神話在大順軍的面前已經一再破滅,當清軍不可戰勝的神威完全蕩然無存的時候,即便多爾袞終於渡過黃河,面臨的或許也將是南征不返的局面。

熟悉漢人王朝典故和史事的嶽樂,抱定了孤注一擲的想法,清軍必須勢如破竹、連戰連勝,才能繼續維持對於漢軍的控制,否則……否則形勢不容樂觀。

“守住!”

焦大已經下了馬,其他順軍騎兵在敵人的反攻下也都失去了衝鋒空間,大家紛紛下馬,不少人躲在戰馬或者馬匹的屍體後面,以此形成胸牆來架設火銃進行反擊。

清軍的攻勢極爲猛烈,順軍區區百餘名士兵到此時終於完全支撐不住。焦大急切地呼籲了幾次反攻,但是都因爲衆寡懸殊,始終沒有起到將敵人從城門口驅趕出去的作用。

這時候不知道哪裡來的一支流矢正中焦大的臂膀,他吃痛一聲倒在順軍士兵的人羣裡面。清軍則抓住機會加倍猛攻,終於突破了一扇城門,近百名護軍營的滿洲精銳先行貫城而入。

嶽樂的臉上終於浮現半分喜色:“滿達海中心開花,咱們還有戲啊。”

===

章節數字好像寫錯了。。。應該是92章,無傷大雅吧?

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四章 女官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七章 何去何從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七章 順兵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三十二章 破陣軍嶺川(三)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