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

孫可望接着說:“楚人都說李公子善行仁政,他恩養荊楚之民,設置營莊,修繕水利、寬減民力,使得豫楚數十府之地得以休養生息,已經儼然有開國大朝氣象。”

張獻忠呸了一嘴笑罵道:“李來亨?他是一隻虎的兒子,論輩分還叫你們低一輩兒呢,算得上是什麼人物?”

艾能奇在四王子中野心和謀略都最爲一般,但他武藝最爲驍勇,這時候騎馬在最前面也大笑着說:

“闖西兩家一貫是士馬相當,咱們還能怕了他不成。”

孫可望暗自搖頭,覺得不能如此低估和看待李來亨。

李定國則說:“我們總不能晾着藺養成不管吧?他到成都已經兩天了,義父也沒有和他好好談一次。”

張獻忠一手指着西明現在的首輔大臣潘獨鰲,胸有成竹地說:

“這都是老潘教給我的,你要問,你就問老潘。”

當李定國的目光落到潘獨鰲身上的時候,潘先生便抿着嘴巴自信地說:

“我朝在四川已初步有了根基,如今內亂消弭以後,下一步就要遣將四出。重點在於遣將四處攻略,東西南北,是要首攻哪一方。”

張獻忠的另一位謀士徐以顯爲潘獨鰲補充道:

“自古守蜀必據有漢中,上一次漢中之敗,那是因爲我朝未以精兵急攻之。

如今順軍北面東虜之衝,南面殘明舟師,如果西面再與我朝交惡,就將陷入四面八方的圍攻之中。

何況李自成已死,雖然聽說一隻虎已經在開封稱帝繼承大位,可一隻虎不論是威望和才能都不和闖王相提並論。

因此眼下正可以說是我朝進軍漢中的最佳良機。”

劉文秀疑道:“如尚書所言的話,我們就要將藺養成送回北方了吧?咱們終究要和闖營再打一場嗎?”

張獻忠、潘獨鰲、徐以顯三個人同時露出了微笑,張獻忠一甩鬍子說道:

“呸呸呸,什麼嘛。是這樣一回事,藺養成到成都來,你們以爲他是來說什麼事情的?他是來當魯肅的!”

“魯肅?”

四王子都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只有孫可望率先反應過來說“原來如此”,接着李定國又疑惑了一會兒,猜測着說:“藺養成來借我們荊州嗎?”

潘獨鰲爲大家解釋道:“藺養成此來成都,是給天王送來了李來亨的密旨。密旨中李來亨表示願意將隴西和漢中二地借於我朝,以三國時東吳借荊州給劉備的舊例,與我朝結爲盟好,共抗滿虜。”

孫可望不屑一顧地說:“李來亨居心叵測,圖謀用意極大,萬萬不能上了他的當。”

但是李定國、艾能奇、劉文秀等人都和潘獨鰲一樣顯露喜色,歡呼雀躍了起來。大家都覺得如果藺養成所言不虛,那麼西明將不戰而得漢中和隴西這樣兩塊戰略價值極大的地方,豈不是佔據了一個特別大的便宜?

張獻忠同樣撫須含笑——其實以張獻忠多年來轉戰橫行天下的老辣經驗,他不至於上了李來亨的當。

只是這回李來亨直接讓藺養成來成都說是“做魯肅”,無形中便滿足了張獻忠以劉備自居的心理。

張獻忠以劉備自居,這並不是什麼秘密。

明末《三國演義》已經大爲流行了起來,張獻忠當然也是說三分的深度愛好者。他攻下武昌以後,又興兵取長沙,之後又自湖南進軍四川,這樣的進軍路線,正和歷史上自夏口南下荊南四郡,而後又從荊南進軍四川建立蜀漢基業的劉備差相彷彿。

之前樊一蘅、王光恩北伐漢中不利,多少讓張獻忠以劉備自居的幻夢遭到一次沉重打擊。人家劉備是和曹操對壘攻取了漢中,可大西軍不要說是和李自成對壘了,連李過、李來亨都還沒有碰上,在區區一個賀珍的面前就吃了虧,這當然大大打擊了張獻忠的信心。

沒想到沒過多長的時間,李來亨就派藺養成到四川做說客,聲稱要借漢中給西明,以締結西順之間共抗東虜的盟好。

這正中張獻忠以劉備自居的特殊心理狀態,而且從戰略上來說,確實是極划算的。

大順軍無非是因爲隴西和漢中夾在西明和清軍之間,自認爲想守下去十分困難。那麼與其浪費兵力在此處,還不如將其借給沒有致命衝突的張獻忠,好節約一部分兵力到黃河上去。

張獻忠喜笑顏開道:

“李來亨這小子確實有幾分像孫權,你們說是不是?孤也可以這麼誇他一句吧:生子當如李來亨嘿!”

張獻忠最後略有遺憾地說:“可惜李來亨沒有一個漂亮的妹妹送來成都。”

李定國趕忙規勸道:“義父得了蜀王府的後宮妃嬪,難道還要更多妃子?這就不是開國之主該做的事情。”

張獻忠嘆口氣說:“天父不許我們娶那麼多房老婆,咱老子纔沒將蜀王府的後宮全部納了。可惜,可惜。天主教處處都好,唯此處很不好,孤已經讓安文思寫信去天竺,要他們取個經改改這一點了。”

孫可望是最樂見於張獻忠沉溺後宮之中的人,這樣就方便他自己執掌大權,推行他認爲正確的政策方略了。

衆人送張天王迴天王王府以後,孫可望留下潘獨鰲、徐以顯還有其餘三位親王,把特科和加賞進爵的名錄出示給他們看:

“義父去休息了,這件殺人的差事,還要我們來做。”

潘獨鰲和徐以顯二人都經歷了各種風吹雨打,也算得上是身經百戰。他們想到之後青羊宮要發生的慘劇,完全面不改色,徐以顯直接冷冷說:

“楊展反意未顯,可以不殺。其餘人等,涉及大逆,必須斬草除根。”

李定國是這些人中最不願意對官紳舉起屠刀的人,但他此時人微言輕,自知無法阻止孫可望的做法,只好勸說他們:

“禍不及妻兒,殺曾英一人便可。”

孫可望心中認爲李定國婦人之仁,實在不可取,但嘴巴上還是答應了下來。

明天青羊宮就將舉辦特科科舉,而且按照孫可望之前告訴曾英、楊展等川中諸侯的說法,等到特科科舉結束以後,就會接着舉辦加封公爵的典禮。

這些人現在看來也是全無防備,只等着孫可望動手了。

孫可望吩咐說:

“讓王尚禮帶兵封鎖城門,竇名望帶兵包圍青羊宮。到時候我一發令,三軍齊進,斬草除根,不要走脫了一個人。

除了曾英、江鼎宏、龔完敬、鄒簡臣、武大夏一干人等外,其餘從順慶、重慶調入成都的士人,也都是我諜察所知和南明有聯絡的混賬東西。

這次就把這些人一起調赴成都,一網打盡。鳥無頭不飛,人無頭不走,如果鼓動作亂之人都殺光了,奸賊雖多,但各懷私心,自保家門,也就鬧騰不起事來了。”

李定國和劉文秀兩人都較有惻隱之心,最後勸說:

“禍不及妻兒,既然已經殺了鼓動作亂之人,估計其他人也不會再生事了。將來我們輕徭薄賦,與民休息,蜀人遲早會明白我們的用心,也不會再和西營對立。

我軍即便不能北伐取得天下,至少也可以退守一方,在蜀中自成一國,將來成就不下於劉皇叔了。”

孫可望嗯了一聲說:“好兄弟,我知道,我聽你們的。大家都是好兄弟,我絕不會自己一個人專斷行事,你們大可放心。”

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一章 李公子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七章 鳥銃隊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萊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