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

顧君恩也很猶豫。

李來亨雖然在真定城裡留下了精明強幹、膽大心細的陳永福,還有足足二萬餘人的守軍。可是他也和劉芳亮將真定城裡大部分的騎兵抽調一空,使得清軍大隊兵馬逼近真定的時候,城內守軍嚴重缺乏趁敵立足未穩進行反突擊的力量。

皇太極來勢浩浩蕩蕩,聲稱將兵百萬,顧君恩當然知道敵人的兵力絕沒有宣稱得這樣誇張,可從種種跡象來看,清軍戰兵亦有十餘萬之譜。

不管是百萬大軍,還是十多萬戰兵,都不是真定城二萬守軍所能抗衡的力量。

現在的真定,要怎麼辦呢?

城內的氛圍有些肅殺,但多數人還抱持信心。因爲大家都知道李自成同樣率領着一支近於十萬人的順軍主力,早就從太原出發,估計不長的一段時間後,就會衝出井陘關,抵達北直隸。

只要這支大軍衝出太行山,清軍就絕沒有什麼更多的暇餘來圍攻真定了。

相反,真定守軍卻可以和李自成的親統大軍裡應外合,夾擊敵人。

陳永福因此堅持己見,認爲順軍的佈置十分得當。雖然現在真定守軍已經削弱至了兩萬人,但真定是府城,城池堅固森嚴,陳永福接管防務以後,又備極加固城防,早就化全城爲壘塞,勢如金湯,清軍短時間內是沒有絲毫可能危及城防的。

他信心滿滿,和兒子陳德一天間好幾次親自到城頭上巡防,全無畏懼之意。對於顧君恩過分的憂慮,陳永福則爲之寬解道:

“陛下英明,早已統十萬大兵出太原。短則一日,多則二日,我軍兵馬必將出關。顧司馬,你想深州城不過一座小城,守軍兵力又不過我們的半數,一樣抵擋住清軍好幾天的猛攻。

現在清軍先攻深州不克,士氣已經衰竭,攻城器械、精銳兵馬,想必也都死傷不少。

真定城又比深州堅固得多,我們所做的防備,應該也比深州森嚴許多。我現在只怕皇太極不肯放手來圍攻真定,否則若清軍真的敢於孤注一擲猛攻真定,咱們只需堅守一日或兩日時間,陛下正可以統率十萬大軍,出井陘口側擊清軍。

若真如此,則天下大勢,可定矣。”

陳永福是一名慣於守城的資深將領,他的防守戰經驗比之博野保衛戰的功臣顧君恩,還要豐富許多。陳永福的寬解,多少安慰了顧君恩有些動搖的內心。

可是總有一種陰霾旋繞在顧君恩的頭上,使他感到事情絕不像是陳永福說得這樣簡單。

“皇太極亦戎狄之中有數的狡酋,陳將軍明白的道理,爲什麼皇太極會想不明白呢?雖然真定守軍已經被削弱許多,可二萬守軍加上一座備極加固的真定城,也不是十萬清軍幾天就能攻破的。

真定之無虞,這一點沒有什麼可說的。但是皇太極會看不明白這一點嗎?隨侯過去常說當今天下,最高明的軍事家,無過於皇太極此酋。以皇太極過去歷戰鬆錦的手腕來看,他怎麼會將十幾萬清軍,輕易置於這樣脆弱的地位中?”

陳永福其實也對這一點頗有疑惑,但他行伍出身,對於暫時想不透的問題,更喜歡選擇直接擱置下來。畢竟加強城防,防禦清軍攻城,纔是李來亨交給陳永福的重任,至於城外的其他事情,陳永福一時想不明白,也就放棄了繼續深思下去的打算。

只有顧君恩始終糾結在這件事上,因爲清軍抵達真定附近以後,好像只顧得上製造起漫天煙塵威嚇守軍,而遲遲沒有發起攻城的行動。所以顧君恩乾脆回到帥府行轅裡,參軍司的參謀們全都在這裡對着地圖苦思冥想。

許都和曹本榮看到顧君恩回來以後,立即將筆放下,起身相迎。顧君恩心情不知爲何略顯煩躁,他揮揮手錶示此時不必虛禮,接着又和二人瞭解了一下參軍司對於清軍動向的預判情況,可是終究感覺還不能解開心中的疑惑。

曹本榮同樣疑惑於此:“虜酋攻深州,是爲了調走隨侯和磁侯的援軍,好削弱真定守軍。可是真定守軍即便遭到削弱,尚有二萬人,清軍短時間還是一樣攻不下來啊。”

顧君恩坐到椅子上,他張望着帥府行轅的天花板,思考着皇太極行動的奧秘所在,向參謀們發問道:

“皇太極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曹本榮回答說:“圍深州以攻真定,圍真定以攻井陘。井陘是晉趙孔道,他的最終目的應該是攻克井陘,堵住太原援兵吧?”

顧君恩又問道:“堵住太原援兵,爲的又是什麼呢?”

“堵住太原援兵,清軍自然可以慢慢放手盡破深州、真定一線了啊。”

“啊!”

曹本榮的回答波瀾不驚,許都則突然大叫一聲,他好像想到了什麼出奇的事情。然後趕緊衝過來,緊緊抓住顧君恩的雙肩,驚道:

“司馬你還記得嗎!臥子從北京送來的密信!”

“密信?”顧君恩也想起了此事,因爲陳子龍在明朝士人中人脈廣泛,所以便作爲紅隊的一枚棋子潛入京師,重新聯絡起他那些不滿於東虜霸佔北京的老朋友,爲大順送來了不少秘辛情報。

“陳子龍送回的密信……你是說北京倉糧已經告急,連八旗兵都在食用陳米的那件事情嗎?”

許都先點了一下頭,接着又突然快速搖頭說:“是……但是還有一件事!”

“是什麼?”

“臥子說的京師流言!說皇太極已經病入膏肓,隨時有暴斃之憂!”

顧君恩嘖了一下,回道:“這件事情……這件事情大抵是京師百姓街巷流言罷了,難道你認爲皇太極會突然病死,清軍就自己撤回去嗎?”

許都神情嚴肅回答說:“如果是真的呢?如果皇太極真的將要病死,他或許就不滿足於堵住井陘口,擊破真定和深州的守軍這一點點小目標。

畢竟太行八陘,井陘關雖然是一條捷徑。可是清軍即便堵住井陘口,陛下也可以繞道,從南面的黃榆關一帶馳援真定,結果不過是多花費一些時日而已。皇太極難道有把握這些時間他就能把直隸順軍掃蕩一空?

那未免也太託大了吧!

顧司馬,如果臥子所說的京師流言屬實。皇太極命不久矣,他若真如隨侯所言,有志於天下。那便一定不會滿足於區區的真定、深州幾城幾地而已。所圖甚大的話,現在天下之重、天下之大,便莫過於陛下親統的這一支大軍了。

我看皇太極不會攻真定!”

顧君恩聽了這幾句話,以他的急智當然瞬間就明白了過來。皇太極不攻真定?他要直接衝去井陘關和李自成決戰!

不,不對。雖然顧君恩還不能確定清軍現在兵馬到底有多少人,但無疑兵力極多,井陘一帶地勢狹窄,不便於清軍兵力展開,並不是理想的決戰場所。

這時候陳永福的兒子陳德突然帶着幾名衛兵衝入帥府,他從一堆參謀中擠了過來,急急道:“清軍好像要開始圍城了!我們聯絡井陘一帶的探馬、信使全被清軍截殺,東虜擺開架勢,看來確實是要在真定城下打上一場了。”

陳德說話間頗爲興奮,他跟着父帥陳永福投奔大順軍以後,還沒有立下過多少戰功。現在清軍要攻打真定,是自陷死地,真定城堅固,他只要跟着父帥守好真定,估計一兩天後李自成趕到,大順軍裡應外合,肯定能夠取得一場空前的大捷。

到時候不僅陳永福可能從伯爵身爲侯爵,自己可能也將有封爵之賞。

只是顧君恩和許都兩人均大感吃驚,許都有些不敢相信地說:“東虜已經攻城?”

陳德答道:“千真萬確,東虜已經開始圍城了!”

顧君恩和許都兩人相顧無言,皇太極的病情難道惡化得比他們想象的更加厲害?

用兵竟然不高明到了這樣的地步。

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六章 六尚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六章 營田使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