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

重慶和涪州是明軍在川東最後兩個據點,而且躲在重慶的瑞王朱常浩又是大明的近支皇室,所以抵抗較爲激烈。

明末宗室中,同崇禎皇帝朱由檢最親的是他的祖父明神宗的子孫,即福、瑞、惠、桂四藩王。

福王朱常洵已死,他的兒子小福王朱由崧則逃到了南京,在皇太極控制北京朝廷以後,被封爲了所謂的總督南京戎政,用於分化南都潞王和福王兩派明軍力量。

瑞王朱常浩自己原封陝西漢中,可是他聽說闖軍正在向陝西逼近,不等闖軍真的攻入關中,就擅自離開封地,躲到了四川。崇禎帝這時候自保尚且困難,也就無暇顧及朱常浩擅自離開封地一事。

惠王朱常潤原封荊州,在李來亨消滅左良玉集團不久以後,就被楚闖將士抓住,公審處決。

最後一個桂王朱常瀛,他是明神宗第七子,原封湖南衡州,天啓七年九月二十六日就藩。當大西軍進軍湖南的時候,朱常瀛別無他法,試圖逃往廣西。由於奔竄慌忙,亂兵乘機搶劫,朱常瀛只帶着第三子安仁王朱由楥逃到了廣西梧州;第四子永明王朱由榔則留在了湖南永州。

朱常瀛自己跑到廣西以後,因爲大西軍屢屢在桂湘邊界活動,一日三驚,居然被活活嚇死。他的兒子安仁王朱由楥還沒來得及繼承王位,就同樣病死在廣西,桂王王位便落到了朱由榔的手中。

可惜好景不長,朱由榔還沒有來得及逃去廣西,就被大西軍俘獲。本來按照張獻忠的慣例,俘虜到的明朝宗室是要一律處死的,何況朱由榔是崇禎皇帝的近支兄弟,更是屬於必死無疑的行列。

但恰逢這時候大西軍決定進行戰略轉移,準備遠離湖廣,避免楚闖的攻擊,因此正向四川進軍。忙碌之中,殺掉朱由榔的事情就被先放置了起來。

等到了川東,大西軍幾次攻打重慶不利的時候,張獻忠左右的謀士潘獨鰲和徐以顯,就和張獻忠提到這是因爲瑞王朱常浩尚在重慶城中。

朱常浩也是崇禎皇帝的近支兄弟,在明朝官紳之間很有號召力。有瑞王做神主牌位,四川的官紳才能聚集起來,組織起聲勢浩大的團練武裝抵抗大西軍進軍。

所以徐以顯一再勸說張獻忠不要冒然處死桂王朱由榔,而是要把他留在軍中,看看未來,或許會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

桂王朱由榔被困在大西軍中,生命得不到半分保障,每天都活在擔驚受怕之中。只有耶穌會的那位傳教士安文思看重朱由榔的親王身份,非常積極地對朱由榔傳佈天主教。

正缺乏精神寄託的朱由榔,恰巧需要天主教這樣一個麻醉自己的工具。兩人一拍即合,很快安文思就爲朱由榔準備了一場洗禮儀式。

因爲軍中條件簡陋,一切只能從簡,安文思佈置了簡單的神臺,在神臺上置明燈二盞,清茶三杯,有一張悔罪奏章,上寫求洗禮者朱由榔的姓名,格式如下:

小子朱由榔跪在地下,真心悔罪,祈禱

天父皇上帝格外恩憐,赦從前無知,屢犯天條。懇求

天父皇上帝開恩,準赦前愆,準過自新,魂得昇天。自今真心悔改,不拜邪神,不行邪事,遵守天條。懇求

天父皇上帝時時賜聖神風,化噁心,永不準妖魔迷濛。時時看顧,永不準妖魔侵害。

日日有衣有食,無災無難。今世見平安,昇天見永福,託救世主天兄耶穌贖罪功勞,轉求天父皇上帝,在天聖旨成行,在地如在天焉。俯準所求,心誠所願。

到行禮時,朱由榔高聲讀悔罪奏章,求上帝赦罪,讀訖焚化。安文思便問朱由榔說:“願不拜邪神否?願不行惡事否?願恪守天條否?”

等到朱由榔連連稱是後,安文思又是由一大盆清水中取水一杯灌於朱由榔頂上,一邊說:“洗淨從前罪惡,除舊生新。”

洗禮儀式,就算是結束了。

由於張獻忠位高權重,脾氣乖張,此前安文思也不敢大着膽子給張獻忠做這等冒犯的洗禮。但他給桂王朱由榔洗禮以後,張獻忠對洗禮儀式感到好奇有趣,就主動勸服安文思給自己也進行了洗禮。

大西軍中另有一些受到安文思佈教影響的將領、士兵,也紛紛請求洗禮,這其中甚至還包括許多賀一龍的部下在內。

張可望和張定國兩人對這滑稽的一幕,也沒有多說什麼。畢竟將士接受洗禮以後,確實精神面貌稍有改善,而且賀一龍的部下跟着受洗,看來也可以避免這一支部隊生出什麼亂子。只要小心避免安文思沾染大西軍的軍政實權,那麼讓士卒們信一個什麼天父皇上帝,也沒有什麼所謂。

畢竟西營利用這種宗教也不是第一回了,早在多年前西營攻破鳳陽的時候,張獻忠就曾經利用鳳陽一帶流行的白蓮教信仰,自稱爲白蓮教傳佈的“古龍真元皇帝”。

張獻忠率部轉向涪州阻擊明軍總兵曾英以後,賀一龍更加加緊了對重慶的進攻。重慶位於長江和嘉陵江匯合處,三面臨江,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山城。

但是張可望和安文思率領的火炮部隊大發神威,大西軍從西面陸路先攻佔浮圖關,進抵城下,然後就集中火炮轟擊通遠門附近的城牆。在安文思的指導下,西營大炮如臂使指,很快就打開了進攻道路,賀一龍立即與張定國率部攻入。

張定國所部軍紀嚴整,他佔領府庫以後,不許革營士兵進入重慶搶劫。賀一龍惱怒之下,居然擅自下令革營士兵縱兵大掠,瑞王朱常浩、四川巡撫陳士奇、重慶知府王行儉、巴縣知縣王錫等人因此都死於亂兵搶劫之中。

本來大西軍在張獻忠信奉天父皇上帝以後,張獻忠每天就抱着一本聖經、拿着一支十字架,成日用所謂天條十款說事,一改過去情緒易於極端變化的毛病,嚴格約束起了西營的軍紀。

大西軍進入四川以後,幾乎再沒有肆意搶劫和殺害過無辜百姓。可是這回攻破重慶城以後,賀一龍因爲被張定國阻止,得不到重慶府庫的財寶,居然就把張獻忠一再強調的“天條”當成放屁一般,肆意縱兵殺戮搶劫,重慶城裡軍民震駭,紛紛逃到張可望和張定國的軍營中避難。

但是革營將士搶劫殺戮上了頭,竟然直接衝撞友軍軍營,張定國還算隱忍,張可望卻是一個什麼脾氣?徑直下令士卒放炮還擊,直接把革營亂兵一舉轟散。

這件事情馬上就傷到了西營和革營之間虛假的一團和氣,賀一龍本想立即發作,率兵攻打張可望的軍營。可是因爲張獻忠聽說重慶已破的消息以後,很快就從涪州附近趕了回來,便不好動手了。

第二天,張獻忠不計前嫌,又特地設了大宴款待賀一龍,還說要給讓張可望給賀一龍賠禮道歉。

當晚賀一龍就帶着幾十個親兵,興沖沖地到張獻忠府上赴宴,只是出於多年養成的習慣,他千佩劍之外,又在靴中塞了一把短刀。

來到張獻忠的臨時府邸時,張文秀已在那裡等候多時。賀一龍一干人隨着他穿過幾進院落,來到一個庭院裡,革營親兵們被諧到東酋廂房去飲酒,賀一龍由張文秀陪着進入北房。

張獻忠滿面笑容地迎上來,寒喧幾句,便請他人座。北房中放了三張桌子,張獻忠在中間一張桌子後坐下。革裡眼在張獻忠對面坐下,他落座時下意識地全屋掃了一眼,發現每張桌上都點有兩支蠟燭,可以把菜餚照得一清二楚;靠牆站着些兵丁,面目他就看不清楚了。

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六十五章 孫可望:大家都是好兄弟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三章 林貓貓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