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原

李來亨到太原已有五天的時間了。

這一段時間來,他每天都能看到闖軍有新的部隊從陝西和河南兩省增援至太原,將士們都聽說了闖王即將在太原稱帝的消息。

人人都懷抱着成爲開國元勳的希望,普通兵士們也都是在興奮、緊張和繁忙的狀態中,趕到山西。

太原城中的士民,對闖軍還沒有完全熟悉起來,各地百姓都在紛紛打探着相關的消息。因爲有人聽說闖軍裡特別看重陝西人,所有頗有一些山西士紳專門請託自己陝西籍貫的朋友和親戚出面,攜帶各種禮物和特產去拜訪闖軍的文武官吏,想要弄清楚李闖王稱帝的這一件大事。

雖然前線的軍事形勢依舊非常緊張,但由於李自成把太原變成了一座大軍營,爲了討論下一步和皇太極決戰的事宜,闖軍多數將領都被召喚來到城中。

在牛金星的建議下,李自成頭一次揮霍了一把,賜予了從徵大將們每人以一棟宅邸——宅邸的來源,大部分是從藩王王府財產中沒收來的,另外也有一小部分,則來自於某些投機士紳的“助餉”。

李來亨身爲闖軍最高級的武官權將軍,當然也得到了李自成賜予的一棟豪墅別院。

闖軍位階較高的武將門前,都是人流如梭、絡繹不絕的模樣。山西官紳往來迎送,尋親訪友的、請託幫忙的、聯姻嫁女的、送子投軍的,皆不在少數。

決戰尚未分出勝負,可是皇太極以詐術“騙取”明廷,使得天下的大義,似乎完全落在了闖軍的一方。一些投機士紳,因此更加看好闖軍的前途,自然也就並不奇怪。

畢竟此時李自成早已把在河南就確立的“九等助餉制”完全推廣開來,此時闖軍已不再推行簡單粗暴、打擊面過分擴大的拷掠政策,除了明朝藩王的財產要予以沒收、一些名聲極差的土豪劣紳要進行嚴厲的拷掠打擊以外,多數官紳,只需要按照其財產和任官的等級,繳納不同檔次的“助餉銀”,就可以順利過關。

甚至於連許多等級較低的明朝宗室,李自成都在廢除他們的宗室特權以後,予其讀書、科舉、農耕和經商的自由。

有這樣還算優容的政策待遇,太原官紳們的態度,當然就隨着時間的推移正在發生着潛移默化的改變。

“府主,又有本地搢紳託幾個米脂的鄉親到府上送禮了。”

方以仁手上拿着一條禮物的清單,很無奈地擺開李來亨清點。本地搢紳知道闖軍元從多出於延安、米脂一帶,所以他們想要請託或者求取聯姻,大多數都是專程找來米脂人代爲上門。

近來天氣節令轉暖,李來亨身上只穿了一件簡單的文士青衫,他手上提筆正給留守湖廣方面的楚闖諸將寫信。聽到方以仁所言以後,李來亨擡起頭來,有些不耐煩道:

“我們纔來太原幾天?這來送禮的人前前後後已經有十幾批了。我前些日託宋獻策和殿下說這件事,也一定回聲都沒有。”

“府主你是闖軍的權將軍,府主的義父補帥也是闖軍的權將軍,又與殿下是一門宗親。何況田二府前段時間被清軍圍在太原城裡,狼狽不堪,反倒是補帥在天門關打了一場小勝仗,就算是本地這些不熟悉闖軍內幕的士紳,也都知道了哪些人更有讓他們巴結的價值。”

方以仁說着坐到一旁,把這份禮物清單疊到桌上。在桌上原本就已經放置了大約一個指節厚度的禮品清單,全都是李來亨和方以仁到太原以後這段時間送上門的東西。

李來亨稍微撇了那張清單一眼,實在忍不住,簡直是氣到笑了起來:

“這些搢紳將我李來亨當做何等樣的人物?樂山你說他們送送金銀珠貝、字畫古玩也就算了,這送樂工的、送歌姬的,還有送自家女兒的,都算是個什麼東西?真當闖軍現在拷掠得少了,是因爲夾棍不夠用了嗎?我真該把搖旗一起叫來太原!”

李自成率領闖軍主力解除太原之圍以後,闖軍高級將官大多聚集太原城中,晉中之人無不以結交軍中大將爲榮,有能嫁女於闖軍將領的人,更是感到自家門第安穩。

更何況李來亨年紀輕輕,不過二十許的年齡,卻已經是闖軍中最高級的將領之一,地位、權威都異常煊赫。山西搢紳多有聽說過一些關於“李公子”的傳說,誰不想嫁女帥府,好穩固自家在新朝的家門呢?

“荒唐、可笑……現在決戰已經迫在眉睫,咱們的大將們卻忙着修宅邸、忙着娶親,這可不是一個什麼好兆頭。”

李來亨心裡有些不快,方以仁則爲他寬解道:“闖軍大將的確有看不清情況,現在就開始想着享樂的愚人。可是大部分的將領,府主你前幾日也該見到了,像補帥和恭帥,不就把闖王賞賜的宅邸都讓給士卒們居住嗎?我聽說連李雙喜也是這樣,他雖然新娶了一房本地士紳家的女子,可是也把收到的很多禮物上繳上去了。”

明清聯軍的二十萬大軍還在燕代之間威脅着闖軍的生存,在這樣的情況下,闖軍諸將雖然確實有一些人遭到了本地搢紳“糖衣炮彈”的影響。

但是大多數人,就像方以仁說的那樣,有像李過和劉芳亮這樣一點不在乎物質賞賜,每天忙於練兵、備禦軍務的,也有像李雙喜那樣少年得意、可是也並不耽迷富貴的。

從整體比例上來看,放鬆警惕的將領是少數;保持警戒心和戰備狀態的將領,纔是多數。

“這到底是一件小事……現在闖軍還沒到能算得上鮮花裹錦、烈火烹油的地步,皇太極手上二十萬大軍,這是何等軍威?他真要一劍斬下,我們能不能頂得住還要兩說。大業未定,這太原城裡的氣氛卻好像是基業已成,闖王一稱帝,天下就指日可定一般。”

方以仁隨即道:“闖王稱帝,諸將加官進爵,此前在關中已經投降闖營的秦軍諸將如白廣恩、左光先等人,同樣也會封侯封伯,這多多少少可以激勵士氣、穩固人心。在決戰之前,先行稱帝來鼓舞闖軍的士氣,確立咱們的大義和正統,之後交戰纔不至於低人一頭……府主,殿下稱帝登極就在這幾天了,府主覓個封侯,肯定不在話下。”

李來亨自然明白李自成這時候在太原籌備稱帝的圖謀用心所在,他只是對太原城中一部分闖軍將領的懈怠感到不忿。

當一些闖軍武將們紛紛向家人鄉親通報喜訊,紛紛在省垣裡迎娶新的夫人時,各地的鄉人、故舊,還有正在有心結交闖軍將領的太原士紳們,都紛紛前來登門拜訪。

各家門前呈現一片熱鬧景象時,反倒是幾位權將軍的府前,顯得異常冷清。

田見秀是因爲大同和雁門之敗的關係,現在暫時被李自成擱到了冷板凳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邊緣化安排,巴結他的人,自然減少許多。

袁宗第還在陝北,劉芳亮則在昨天剛剛抵達太原,他和李過一樣,都是嫉惡如仇的性子,瞧不慣那些刻意巴結的士紳。

李來亨之前在劉芳亮府中做客的時候,可親眼看到他的劉師傅提起一杆大刀,把上門送禮的搢紳全部轟了出去。

李過雖然做法不似劉芳亮那樣激烈,但他同樣堅決表明了不欲受到賞賜的態度,更不願接受任何人的禮物。李過那裡現在除了親兵和不多的僕役進出之外,簡直是門可羅雀,沒有任何同鄉故舊拜訪,也沒有山西的士紳敢於上門。

不過除了沒有訪客之外,李過乾的事情可不少。原本太原的雜務都是交給田見秀辦理的,現在田二府做了冷板凳,李自成就派李過暫時分擔這份工作。

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六章 裕州人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七章 鳥銃隊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十五章 身後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十二章 鰲拜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六十四章 徐徐爲陣,夏風亂舞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四章 耿應衢的棉布工坊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