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

李來亨卻更明白方以仁話中的意思,如果現在爲了避免李自成丟面子,而由李來亨自己動手殺掉邢夫人。

那就是在用李來亨數年積累的仁義之名,去換取一點點李自成的好感。

所以孰輕孰重的根本在於,李來亨的名譽和博取李自成的好感,究竟何者更爲重要。

顧君恩卻覺得無所謂,他乾脆直言道:“使君,闖軍諸將大多都是些無他腸的耿直漢子,如搖旗那樣性子的人,使君倒以爲不殺邢夫人才叫仁義嗎?只怕諸將一個個都恨不得立即把邢夫人開膛纔是。”

“殺不殺應由府主決定。”方以仁說道,“府主若欲取天下,是想從何處取?明太祖曾言,明之天下,非取自蒙元之手,而是取自羣雄之手。府主的天下,又將從何處着手?”

李來亨閉上眼睛考慮了一會兒,城牆上的暖意昭示着冬天春天的來臨,他的耳中隱約聽到了城下秦軍的吶喊聲……

現在要殺死邢夫人嗎?

那絕非一件困難的事情,只是李來亨要考慮自己的本心,他的目的在何方,最終的目標是什麼,爲了這一個目標,真有殺死一個婦人來取悅李自成的道理嗎?

李來亨睜開了了眼睛:

“殿下爲人寬厚,殺不殺邢夫人,不應該由我妄自決定,着人將她送去太原,由殿下裁決吧!”

顧君恩拍掌嘆道:“這樣陷殿下於兩難之中,殿下要顧全寬厚之名,只好不殺邢夫人,必因此埋怨於楚闖啊!”

“好直,府主以十指取天下,何必在乎這一點小事嗎?”方以仁笑道。

顧君恩臉上掛着奇怪的表情,說道:“十指上取天下……樂山可不要真將使君教唆爲李存勖了。”

“哈哈哈。李存勖勇比項籍,這怎麼教唆得成嘛!”

方以仁笑了一會兒後,轉而頗有欣慰之感地對李來亨拱手拜道:“我今天方知府主的寬仁,對闖軍的未來、天下的未來,也才能放下心來。”

“哼哼。”李來亨勾起嘴角,譏笑一聲說,“也對方氏百年後放下心來吧!”

“這是哪裡話嘛!”

“好了、好了。派兵先把秦軍餘部控制起來,邢夫人也好,李本深和李元胤也好,把秦軍諸將都請進城裡來。”

顧君恩又猶疑道:“剛剛發生過懷來之變這種事情,李本深他們不一定敢進城來吧。”

“此一時彼一時,現在他們還有得選嗎?來投我,總要做些姿態吧!我在帥府等他們,闖軍現在是居高臨下啊,姿態是不能軟掉的。”

李來亨笑罷以後,便徑直返回真定城中的行轅帥府,另派顧君恩和郝搖旗率部將千餘秦軍兵力控制起來。

真定城外闖軍本來就佈置有一些營地,李來亨便吩咐先將秦軍部隊安置到這些軍營裡休整,不許入城。只有邢夫人、高傑的外甥李本深,還有李成棟的義子李元胤幾個人,允許他們單騎入城。

在後世原本的歷史線上,高傑在歸德被許定國刺殺以後,舊部就在李本深的率領下投降了清軍,李本深從此跟隨洪承疇和吳三桂,爲給他們鞍前馬後效勞,官至貴州提督。直到吳三桂發起三藩之變的時候,李本深才斷然舉貴州起兵。

這個人李來亨是不大瞧得上的,但是李成棟的那個義子李元胤,在原本的歷史線上,就是李元胤積極說服控制廣東一省的李成棟起兵反正,最終促成了南明的一次短暫中興。

李成棟進攻贛州失利,落水死後,李元胤作爲東勳一派的繼承人之一,也成爲當時南明少數積極支持永曆和抵抗清軍入侵的軍頭之一。

後來清軍攻入廣東,永曆皇帝帶頭逃竄,李元胤便孤軍留守肇慶,抵禦清軍的追擊。永曆生性懦弱無能,一有風吹草動立即“起駕”逃難。他從梧州竄往南寧時,根本沒有作留守地方的任何部署,像普通百姓一樣只知逃命要緊。“移蹕”後,後路自然全失。

李元胤不忍心看到其義父李成棟反正來歸的廣東全省重新淪陷,又不願意撤入陳邦傅控制的廣西,自告奮勇前往高州、雷州準備收合餘燼,同清軍再決雄雌。於欽州戰敗以後,被耿繼茂殺害,總算算得上是一條漢子。

李來亨在帥府中靜靜等候這些秦軍舊將的到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也算是闖軍的“故人”吧!

畢竟大家也交手打了十多年的仗。

方以仁忙着辦理案牘,李來亨深感明清聯軍和闖軍的一場大決戰,即將爆發於華北一帶,他估計現在的力量對比,明顯是皇太極一方更爲強大,所以才急於收編更多力量,也在加緊讓方以仁和顧君恩從楚闖後方的湖廣和山東,抽調更多兵力急速北上。

李自成雖然已經解除太原之圍,陝西方面也在源源不斷地增派兵力東援,可是現在闖軍于山西的總兵力,也只有七萬人左右,在決戰到來之前,究竟能增加多少,能否到達十萬之數?尚未可知。

河北方面,現在李來亨和劉芳亮經過補充以後,總兵力爲五萬之數。李來亨還想從湖廣、河南、山東征調援兵,可是時間站在清軍一方,只要皇太極消化完明軍實力後,估計就會主動發起進攻。

河北一帶無險可守,利於虜騎縱橫,李來亨估計決戰應當爆發在北直隸一帶。

以現在闖軍山西七萬、河北五萬,總計不過十二萬的兵力——雖然以過去的情況來看,十二萬戰兵已經是一股強大到足可以縱橫天下的力量,可是比較皇太極現在手頭的實力,就大有不如了。

關寧軍約有二萬人,秦軍約有三萬人,大同邊軍也有二萬人,這就有七萬人之多了。何況明軍在宣府、密雲、通州、昌平、遵化等地,另外還有一些雜牌的邊軍兩萬多人。

這樣算下來,明清聯軍一方僅僅是明軍就有九萬人左右。

而皇太極進行總動員以後,滿洲八旗大約三、四萬人,蒙古、察哈爾八旗萬餘人,漢軍八旗約兩、三萬左右,三順王、一順公部約不到一萬人,另外外藩蒙古也可以徵調數萬人。

即便留下滿洲和蒙古的老弱男丁留守關外,李來亨估計清軍也可以抽調十幾萬兵馬南下。

考慮皇太極以詐術控制明廷政權,在南下和闖軍作戰的時候,必然留下部分兵力控制北京城,那麼李來亨估計,皇太極南下決戰的總兵力,在聯合明軍以後,當在十七八萬左右。

比較闖軍現在於山西和河北的十二萬部隊,確實遙遙領先了……

所以李來亨必須千方百計徵調援兵,吸收明軍中可以利用的力量,包括這一支秦軍殘部,以及其他可能投降闖軍的部隊。

不殺邢夫人,做出這樣的姿態,對於明軍降將一定會有所吸引力。

畢竟現在清軍雖然有大同、雁門之勝,可是也有白溝河之敗,對於闖軍並沒有展現出壓倒性優勢的戰鬥力來。又是以暗殺、偷襲的方式殺害孫傳庭,以詐術控制明廷政權,根本不可能取得明軍將領的完全信服,勢必會有相當部分的明軍將領心中搖擺、觀望不定。

這些人都將成爲李來亨可以爭取的力量。

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六章 六尚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八十章 南陽入楚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二十六章 血戰無名山(上)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三章 林貓貓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