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

闖營戰士們將火堆盡數熄滅,剛剛還在燃燒的柴火都被他們用塵土掩蓋了起來,務必使一點火光和煙霧都不露出頭來。

郝搖旗手上提着他用慣手的那支棗木棒——之前軍嶺川之戰時,因爲他跟着李來亨迂迴山坡,不便於用上這把兵器,此刻終於又有了用武之地。他要負責帶隊埋伏到官軍側後翼,需要抓準戰機,一舉殺出,截斷官軍隊伍,郝搖旗信心十足,只等着開戰了。

這個任務關係着此次伏擊的勝敗與否,郝搖旗肩負重任,但他依舊是一副將戰爭視作兒戲般遊刃有餘的模樣。這位小虎隊的副將,此時只披掛着半身的布面甲,他將右膊完全袒露,顯示出豪邁有力如怒濤澎湃一般的肌肉。

“弟兄們,咱們都要沉住氣。一定要等官軍隊伍全部過去以後,再殺穿他媽的屁股!”

其他戰士聽到郝搖旗的呼喝聲後,也都跟着走了出來。他們人人,拿的大多是比起棗木棒,還要更加適合林間惡鬥的兵器,如刀、劍之類。

不待李來亨和高一功發令,郝搖旗便已經將人馬收拾整齊,先行出發了。這個粗神經的猛將,不愧於他十年轉戰的戎馬經驗,關鍵時刻一點不掉鏈子,讓李來亨心裡頭懸着的石頭,放下了一半。

“兄弟們,小虎隊的郝搖旗先帶着伏擊兵馬出發了,咱們也不能輸給人家是不是?都準備起來!”

高一功的軍事組織才幹更在郝搖旗之上,他從自己所部的兵馬中,將弓弩手都抽調了出來,佈置在密林正面的兩翼。這樣官軍進入伏擊圈後,弓弩手就可以從兩面射擊官軍隊伍的左前、右前方向,使其左右無法顧全。

“小老虎,我看你們小虎隊中很有幾支精良的火銃,這先聲奪人的任務,恐怕還是要交給你了。”

高一功對小虎隊精良的裝備早已眼饞許久,特別是李來亨從袁宗第那裡領來的幾支火銃,都是商南富水堡中,明軍庫存的新銳器械。

這幾支火銃的威勢,正好便於將官軍的注意力吸引到正前方,爲高一功從側前、郝搖旗從側後發起攻擊,創造有利的條件。

李來亨自然是一口答應了下來,他還嫌區區幾支火銃的“表演”不足以吸引官兵們全部的注意力,又從高一功那裡索要了一些響箭——陝北“流寇”早期被官軍稱爲“放響馬賊”,也就是所謂的“響馬。

馬賊自不必說,所謂“放響”,指的就是使用箭身上穿洞的特製箭矢,作爲發起攻擊前的號令。響箭一方,聲如鳴笛,大隊人馬隨即發起攻擊,這是響馬流賊慣用的套路。

“好,那兩翼就交給高大哥了。”李來亨揮揮手,讓小虎隊的幾名戰士,從高一功部下的弓弩隊裡接過好幾發響箭。這些響箭製作都特別精緻,分成兩段,由鐵質的鏃鋒和鏃鋌組成,縫補一面中起脊,鏃鋌橫截面呈圓形。

“慶叔,你帶人先把馬匹和我們之前蒐括的糧食都集中到後面去。”

李來亨本想讓慶叔帶一批人留在後方,負責看管物資,他總覺得慶叔年邁,又是自己不多的血親之一,不願讓他上前線廝殺。但李來亨看了看李長慶一副躍躍欲試的求戰模樣,又感到自己剛剛擔任管隊不久,如果就曲意將血親安排到後方避戰,恐怕不能得士衆信服之心,因此還是決定,讓慶叔也一起參與作戰。

“你將東西安置好,之後馬上回來,跟我們到正面一起設伏阻擊。”

“是!”

李長慶雙手抱拳,一口答應下來了李來亨的命令,但他隨即有有些猶疑,擔心李來亨是不是又想調開他,不讓他參與作戰了,便問道:“少爺……管隊的,官兵人數衆多,我們還是要用上全部吃奶的勁兒吧?應當不必留什麼人去看行李吧?”

“哈,這是自然。”李來亨搖搖頭,苦笑一下,果不其然,慶叔的想法正與自己猜測的一樣。不過這樣也好,自己纔剛剛在闖營裡擔任管隊要職,豈能因自己個人喜好、血親遠近,又將人安排到後方避戰呢?

“慶叔,這一場仗我勢在必得。我們一定要在縣城城垣之外,將官兵主力全部消滅乾淨,不放匹馬回垣,所有力量都要用上來的!”

李來亨向慶叔做完保證以後,便大手一揮,對着小虎隊其他的將士們說道:“兄弟們,這是咱們小虎隊正式成軍以來的第一戰,決不能鬆懈!”

“官兵蝟集在城牆後面,那才叫棘手。現在他們自己離開城牆,出城送死,我們就遂了官軍這個心願。事情就是這樣,他來進攻,我們把他消滅了,之後攻打縣城就舒服多了。消滅一點,舒服一點;消滅得多,舒服得多;徹底消滅,徹底舒服。”

“咱們小虎隊裡有人對我比較熟悉,跟着我在竹溪、在軍嶺川打過仗。還有一些新兄弟,大多也在咱們陝西老家,與我有一點交情。”

李來亨將那把虎頭腰刀支在地上,手上提起一支嶄新的火銃,試了試重量。他信心在握,相信小虎隊有如此充分的準備,一定可以取得勝利。但是僅僅是一場伏擊戰取勝還不夠,爲了便於將來進攻山陽縣縣城,一定要將官軍的主力人馬,徹底殲滅乾淨才行!

“今天我就在這裡拜託諸位兄弟了,將這股自投羅網、上趕着送死的官兵,徹底消滅乾淨!一個不留、一個不放,決不讓匹馬逃回山陽縣城去!”

小虎隊的戰士分成兩羣人,一羣是闖營中資歷較老,和李來亨一同參與過竹溪縣戰事和軍嶺川之戰的老兵;另一羣則是李來亨在米脂老家訓練過的鄉勇。這些人雖然經歷不同,但他們都是陝北人,而且大多數都是延安府籍貫,鄉音一致,互相之間,很快便達成了一片,正在日益凝聚成一個一致的戰鬥團體。

官兵慌不擇路,一頭撞進李來亨和高一功精心佈置的伏擊圈內,未戰已呈現敗象。所有將士因此都飽懷必勝的信心——他們進入山陽縣縣境以內,未打一戰,就已從各處山寨那裡獲得了大量糧食。如今官兵主力又自尋死路般地衝進伏擊圈內來,這就讓小虎隊上下,對李來亨的統帥能力,越發信任了。

戰士們爲防被官兵們發現他們的動靜,並不大聲回答李來亨的問話。但看他們將刀槍劍棒握在手中,戰意翻騰、鬥志澎湃的模樣,李來亨已經知道,戰前鼓舞暫時算是到位了。

“咱們穿插截擊,分路搜殺,不要讓一個官兵逃脫掉!”

太陽已經下滑了一半左右,午後的陽光反而讓密林中更加顯得陰影斑斕了。潛伏在樹間的小虎隊戰士們,俱都屏住呼吸,大家雖然知道官軍自投羅網,形勢對我方極爲有利。但這畢竟是小虎隊正式成軍以來的第一次大戰,還是免不了一點緊張。

李來亨半跪在地上,慢慢將火銃的子藥裝填好。他透過樹間的縫隙,已能看到遠處大隊官軍揚起的煙塵了——官軍的騾馬數量比他設想的要多。

官兵在想些什麼?用馬隊進密林搜山打仗?

李來亨感覺有些莫名其妙,他對官軍不按常理出牌的用兵方法感到詫異。甚至想着,這難道是官軍將計就計的什麼誘敵招數?否則豈會有人傻到,讓馬隊衝進這等密林丘陵裡廝殺?

可是小虎隊的伏擊圈已經都佈置好了,高一功和郝搖旗各部也均就位。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李來亨騎虎難下,也只能硬着頭皮下令展開總攻了。

其他將士們看官軍人數衆多,似乎在小虎隊數倍以上,不免有點心虛,都看着李來亨。李來亨咬住嘴脣,他決定相信闖營將士的戰鬥力。

“大家沉住氣,將官兵放近了再打。沒有我的命令,不許亂射。”

李來亨又示意放置好行李和糧秣後趕回前線的李長慶,讓他先發射響箭,來提示高一功、郝搖旗,準備進行總攻。而後便提起裝填完子藥的火銃,與其他小虎隊戰士們一起佔據密林中較有優勢的險要地形,準備和官軍展開一場激烈的廝殺了。

“放響箭!”

三名弓箭手,一齊將弓拉開,準備發射響箭。其中兩人都是闖營的老資格,還有一人則是在軍嶺川之戰後收編的米脂鄉勇——那名鄉勇懂得射箭,但戰陣經驗較爲薄弱,此時將弓拉滿後,便顯得更加緊張了起來。

他手中一抖,沒等李來亨和慶叔發出號令,便先將箭矢射了出去。其他兩名弓箭手愣了一下,又轉頭看向李來亨。李來亨眉頭一皺,他對於老家鄉勇的表現也不甚滿意,但好在這無礙大局,便又點了點頭,示意剩下兩名弓箭手,也將箭矢射出。

三發響箭先後從密林之中射出,給了官兵們以當頭一棒,造成很大混亂。李來亨當即架好火銃,與其他幾名火銃手,瞄準了官兵隊伍中騎馬的幾人。

雙方距離如此之短,而官軍部伍隊列又如此混亂,以至於李來亨手中的火銃,發揮出了讓他十分欣喜的命中率。五支火銃,一輪齊射,居然擊中了三名騎馬的鄉紳,五發三中的命中率,已經非常高了。

李來亨將自己頭上紅纓氈笠的帽繩拉緊,他看出那些騎馬的人物多是鄉紳,毫無軍事經驗。而被衆星拱月圍着的幾人,應該就是這支官軍隊伍的領袖了,不知道是知縣,抑或是紳民領袖。

但不管那是誰,李來亨都盯住了這幾個目標。他看那幾名首領模樣的人物,被其他許多鄉紳圍着,從這個角度不易於射中,便組織所有火銃手,跟着自己一起衝到視野開闊的平地處,準備先將官兵首領射殺。

官兵和小虎隊之間的距離幾乎只有四五十步了,隨着響箭和火銃的聲音,闖營的總攻擊全面展開。高一功布置在左前、右前兩個方位的弓弩手,火力全開,箭矢像飛蝗般躍出密林,射得樹葉和樹枝紛紛落下,令官軍隊伍裡不斷髮出慘叫聲來。

“長槍隊頂住正面!槍牌隊跟着高管隊一起殺出去!”

李來亨提着火銃衝出去,也不忘繼續指揮部隊。他下令讓長槍隊排成一列,佔住密林間唯一一段比較開闊的道路,堵住官軍的去路。

米脂鄉勇本就用慣了長槍,回到他們熟悉的作戰方式中以後,便又重新展現出了嚴整的紀律性來。

一排長槍向前戳出去,馬上就讓混亂之中的官軍措手不及,登時被戳死一堆,在後邊的家丁壯勇也一鬨潰逃。官軍將領想用力制止士兵潰退,但不可能,連他自己也被崩潰的人流推擁着向後奔跑。

官軍愈不能組織抵抗,愈容易被小虎隊的長槍戳死戳傷;愈死傷慘重,愈要奪路逃命。勢如山崩,互相踐踏,一片呼叫,到處拋下兵器。

高一功也指揮幾隊槍牌手,從側前翼殺出。闖營槍牌手都用長牌短槍,着箭衣短打,比起長矛手更加靈活一些。

槍牌隊從側前方殺出後,官軍更加慌亂。高一功用兵比較謹慎,沒有第一時間將所有伏兵全部殺出——他擔心官軍留有後手,直到發現官軍確實是純粹用兵過於愚蠢後,才放下心來,讓藏匿在密林中的槍牌隊全部衝了出來。

對官軍來說,最爲致命的還是從後方殺出的郝搖旗所部刀牌隊。因爲官軍畢竟兵力雄厚,而且還有張守備率領的秦軍在後方壓陣,前鋒部隊一時受挫,也不至於全軍崩潰。可是刀牌隊從後方殺出後,就連張守備也再也無法維持冷靜了。

刀牌手與長槍手、槍牌手不同,長槍兵器是縱然練得不熟,也具有一定威力;而短兵器,如果不甚熟練,就和徒手相搏差不多。所以闖營之中,刀牌手都是由最爲精悍的士兵擔任,號稱銳卒。

郝搖旗率領的這支刀牌隊,全都是小虎隊和高一功所部人馬裡頭,最爲精銳勇敢的士兵。他們一殺出來,人人一往無前,有進無退,這樣的一支部隊,實際上就相當於是闖軍的敢死隊。

他們所用的都是最爲精銳鋒利的刀劍,又在密林之中養精蓄銳。郝搖旗高舉棗木棒,第一各跳了出來,大吼着“老子殺穿爾等屁股”,先聲奪人,嚇住了留守後隊的秦兵隊伍。

正面的小虎隊,先用響箭、火銃、長矛隊這三板斧吸引住官軍的注意力。然後高一功又從側翼,以箭雨和槍牌隊打擊官軍,加速其混亂和士氣的崩潰。最後郝搖旗一錘定音,帶刀牌銳卒截擊官軍尾巴,將其徹底斬碎。

除了張守備率領的那隊秦兵還比較鎮定,抱攏成一團,結陣抵抗以外。其他數百家丁壯勇,幾乎都是聞風而潰,先是丟棄兵器,後是奪路奔逃,誰也不敢回頭看看到底有多少闖軍在背後追趕。最後乾脆是士氣完全崩潰,看四面都是敵人,便連逃都不敢逃了,抱頭蹲在地上,束手待死而已。

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一百三十九章 偉人的時代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九章 牛相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十八章 祝捷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