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

夜幕降臨,河上漸漸升騰起了一片霧氣,使得戰士們的視野更加有限。

闖軍這邊,李來亨經過簡單的清點以後,可以確認白天的激戰中,總共傷亡了超過一萬人五千人的士兵。

其中的陣亡者,還有因爲戰傷、天氣、疾病原因,徹底喪失戰鬥力的士兵,大概總共有七八千人之多。

以我料敵,從今天具體的戰況來看,估計明清聯軍那邊的傷亡情況,應該也和闖軍相當,也就是同樣有七八千人的兵力徹底喪失戰鬥力,整體傷亡在一萬人到二萬人之間。

在白溝河的冰面上,敵我雙方總共遺留下了超過一萬具遺體……

想到那些永遠沉睡在冰面上的戰士們,即便以李來亨的生性涼薄,也不禁有些痛苦地閉上了眼睛。他低聲對諸將說道:

“大霧遮蔽,這是天賜良機,我們必須抓緊時間鑿冰,憑河據守,先行解決掉東虜的迂迴之兵……至於冰面上闖軍袍澤的遺體,現在立即組織突擊部隊,以半個時辰爲限,能搶回多少就搶回多少。”

陳永福有心反對,但他不是闖軍嫡系,此時發言實在有些不合適。最後還是馬寶勸說道:“大帥……會否打草驚蛇?馬革裹屍是軍人本分,永眠白溝河中,或者也是一種解脫。”

劉汝魁、馬世耀、馬世泰、張洪、郭升等左營諸將,俱未出聲,但他們都一起低下了頭,顯然是將默認李來亨做出的任何決定。

李來亨深吸一口氣,他也在猶豫,可是那倒在白溝河冰面上的數千遺體,是誰將他們帶到北國的雪鄉里來的呢?

是自己啊!

他李來亨,有權力讓這些人永眠白溝河中嗎?

“不要再多說了,我意已決!以半個時辰爲限,立即突擊奪回遺體。郝搖旗!大將橫刀立馬,所爲何事?上安君心,下保黎庶,可是中間也要讓袍澤們死亦可落葉歸根。郝搖旗,你去帶隊搶回將士們的遺體。”

陳永福和馬寶兩人互視一眼,盡皆有些失望地搖了搖頭。郝搖旗卻膽氣橫生,他拍拍胸脯大笑道:“當年闖軍兵敗漢水,我們唯恐逃跑不及,只有闖王和劉總哨拼命要拖回兄弟們的遺體。管隊真有當日闖王和總哨爺的風範!”

方以仁看着李來亨沉着的神色,知道這並非一時作僞。他的心中驟然一動,對李來亨又漸漸有了一種新的認識,繼而便意識到,此非人君在望乎?

郝搖旗大馬金刀地帶隊出擊,但是實際情況卻比陳永福和馬寶這兩個“慎重”之人考慮的要樂觀許多。

明清聯軍在白天的激烈戰事中同樣傷亡慘重,而且清軍突襲未能得手,更是讓吳三桂等關寧諸將感到自己平白無故爲阿巴泰頂缸,實力白白受到損耗。明軍和清軍之間本來就異常脆弱的關係,因爲這一問題,立即變得尖銳了起來。

當郝搖旗飛速衝入白溝河奪回戰場遺體的時候,明軍和清軍的將領們,還在互相推諉責任,相互攻擊對方。因爲阿巴泰拒不前往明軍營地,吳三桂等人也不敢輕易離開本方大營,結果這種爭論只能靠督師李建泰和監軍太監高起潛在中間往返傳遞,效率就更差勁了。

再加上雪一直沒停,夜間雲層依舊很厚,使得星月黯淡無光,郝搖旗居然有驚無險,只用了李來亨限定時間的三分之二,便將闖軍一方落在白溝河戰場的遺體盡數奪回。

這樣的結果,讓李來亨總算可以大鬆一口氣。他難得做出這樣完全出於公心的決策,如果反而因此遭致失敗,只會導致李來亨今後用事更加束手束腳。

方以仁微笑道:“府主用兵韜略已在胸中了吧?東虜迂迴之師,這是羊入虎口,天予不取,必受其咎啊。”

李來亨冷哼一聲說道:“立即趁夜鑿冰,諸將各率部伍,沿河鑿冰,爲我們在河岸設防創造一道緩衝區。爾後……馬世耀,劉帥誇讚過你有主見,你率左營兵馬和馬寶一起,沿河岸掘壕築牆,壕中插入木籤,牆可以用冰水結之……這個辦法我們以前在夷陵時用過,張皮綆很瞭解,我讓他協助你們佈防。”

“劉汝魁!”

李來亨接着叫出皁鷹的名字,佈置道:“如果清軍發覺了我們鑿冰設防的動向,出兵前來干擾,就要由你率部壓陣阻擊。時間充裕,就要掩護馬世耀和馬寶完成佈防,時間緊張,也要盡力掩護他們撤退。”

劉汝魁早年和李來亨聯手作戰過,但那時候的李來亨完全還未脫去少年稚氣,全無現在發號施令的威嚴感。他聽到李來亨的佈置,先是隱隱想起了劉宗敏的果決,繼而又想到了李自成的大氣從容,最後則想到了李過的沉穩和劉芳亮的輕銳無匹。

“少虎帥……末將悉聽少虎帥吩咐了!”

劉汝魁是闖軍的果毅將軍,劉芳亮現在又升任了權將軍,他作爲闖軍元從和劉芳亮的副手,升爲制將軍估計也是近日內的事情。劉汝魁的資歷比起李來亨可要老得多,他自稱爲末將,已經是承認了李來亨指揮大軍的權威。

“郝搖旗,張洪,郭升,你們和我一起。除掉留在前線的守軍,抽調……抽調六千騎,我要親自南下盡坑此班東虜醜類。”

闖軍現在剩餘的騎兵部隊,總數還有約莫八九千騎。但李來亨也不可能不留下一些騎兵在北線,萬一清軍不顧闖軍的鑿冰設防,非要強行突擊,或者是孫傳庭的秦軍抵達戰場,剩下一些騎兵部隊還是會有很大作用。

他自己抽調六千騎,算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範疇。而且李來亨根據那幾名探騎的彙報,估計清軍的迂迴兵力不足萬人,實際可能在五千步騎左右,六千騎應當足以應對局面。

六千騎兵,如果能聯絡上顧君恩和李世威的兵馬,那麼要全殲清軍的迂迴之師,應當說是不成問題的。

不過方以仁還放心不下,雖然有郝搖旗等人在,但他對李來亨陣前臨場時能不能從容發揮,很有疑問,便又力勸李來亨,收集大營中暫且用不到的騾子,以騾馬再背運二千步兵從戰。

接着方以仁問道:“府主親自統兵南下,劉帥又傷勢未愈,北線戰局,何人主之?”

方以仁的問題讓李來亨在闖軍諸將的面孔上來回巡視,他心中最放心由方以仁來統籌大局。可是方以仁是文人出身,並非武將,又從來沒有過組織和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恐怕很難勝任這項任務。

其他人之中,馬寶或許有組織大兵團作戰的天分,但經驗方面也的確欠缺。最合適的人選,似乎只能在劉汝魁、馬世耀、郝搖旗三人之中選出一人,郝搖旗要參與南下滅敵之戰,那就只能考慮劉汝魁和馬世耀了?

李來亨沉思一會兒後,終於開口道:“劉將軍和馬將軍皆爲果毅,可以擔此責任……只是大軍作戰,情況與數千人之戰又不一樣,不知道兩位將軍能否勝任?”

劉汝魁先苦笑道:“我在左營大多時候都只是負責衝鋒陷陣,斬將奪旗可以,但總籌數萬大軍,非少虎帥和劉帥不可。”

馬世耀也說:“少虎帥還有其他人選嗎?”

劉汝魁和馬世耀無法接過指揮權,讓李來亨心中掠感焦急。他在營中來回踱步,反反覆覆思考了許久,最後纔將目光鎖定到了陳永福的身上。

“陳將軍,今日軍中,除我與劉帥之外,統帥過數萬人大兵團的只有你一人而已。我若委你重任,陳將軍能勝任否?”

李來亨的話語使在場衆人,包括陳永福本人在內,全都爲之驚動。

陳永福是什麼人?是在闖軍二打開封時,射瞎李自成一隻眼睛的人物!

而且他投降闖軍才幾個月時間?

這樣一員降將,豈能負擔起總籌大軍的重任?

不僅是闖軍諸將心有疑慮,連陳永福本人都連忙說道:“大軍交戰,數萬人性命繫於一將之身!我人微言輕,不過一負荊之人,如何負擔得起大帥這樣厚望?恐怕是萬萬不可啊。”

李來亨明白陳永福擔心的是什麼,也明白衆人心中的看法。他慨然出列,走到陳永福面前,握住他右手,溫言道:

“我南下滅敵時,將軍即我,我即將軍。正是因爲數萬人的性命,非同小可,所以總籌大局之人,才一定要是一員有經驗的良將才行。”

面對李來亨的厚望,陳永福卻滿臉漲紅,他用力也沒能把手抽出來,只好無奈地說:“我曾集矢闖王一目,又曾在歸德抗拒大帥。闖軍不以極刑待我,反而授我以將軍,已經是過分的寬大了,我豈能再奢望更多。”

“這樣。”

李來亨從身邊親兵的箭袋中抽出一支箭矢,握在手中,對陳永福說:“今天我與將軍以此箭爲誓,過往一切全都忘諸腦後,百世千世都不再提起。今日之戰,必用將軍,能否?”

陳永福依舊在猶豫,他的這種表現倒讓周圍闖軍諸將有些不滿起來了。許多人都對李來亨這樣看重陳永福感到不可思議,更加對陳永福的推三阻四和惺惺作態感到憤怒。

不等陳永福再說什麼話,李來亨就走到衆人中間。他雙手將那支箭矢高高舉起,大喊道:

“我與陳將軍折箭爲誓,今,天命在闖軍,爾我不相負。若有人違背此誓,必當受天雷亟斃而死,皇天后土,實所共鑑!”

說罷,李來亨就咔嚓一聲將箭矢折爲兩段。這一番政治表演終於讓陳永福放下了心中全部的疑慮,他微微嘆了一口氣後,向李來亨拜伏道:

“願爲大帥之李績。”

此時方以仁卻趕緊上前,將陳永福扶起,建議道:“我聽聞陳將軍之子陳德亦是一員勇將,不如讓陳德隨大帥從徵南下?”

陳永福聽到這話,立即恍然大悟說:“對、對,方書記說得不錯,小兒頗有勇武,合當同大帥從徵。”

“哈哈哈!”

李來亨仰天大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陳德就留在陳將軍左右吧!我盡坑南下東虜後,自當回師與諸將一起破敵!”

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四章 於大忠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六章 營田使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二十一章 勤王討賊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