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

李遠身後的那一隊士兵,全部都手持兵刃,或挾刀槍,或捧鳥銃,軍械精良,衣甲光耀,人人面無表情,眼神裡還透露出一股讓陳子龍心中發寒的殺氣來。

這怎麼可能是什麼商旅護衛?

分明是百戰勁卒!

連粗心眼的許都也察覺到了不對,他比陳子龍優勝的一點在於更爲了解兵事,一看李遠身邊那些士兵所用的鳥銃,就感到不對。

且不說鳥銃是軍國利器,一般行商不可能擁有。就看那些鳥銃的形制和做工,顯然比起官軍所用火器,還要更爲優越。

如此裝備精良,李遠到底是什麼人?

許都一直以爲自己對李遠十分了解,只把他當成一個仰慕自己和陳子龍的普通文人。現在許都看着李遠臉上那似笑非笑的神情,心裡也忍不住和陳子龍一樣發了虛。

“名泊,你究竟是什麼人?”

李遠揮揮手,那一隊士兵迅速排列陣勢,把陳子龍、許都、方以智三人挾在陣中。

他微微笑道:“臥子兄,還有許生和密之,恕我直言,現在逃去剿總別苑,恐怕也沒有什麼用處了。高謙是何等人?

像他這樣的跋扈武人,在侯恂已死的情況下,他豈會顧及到史公一人?我們真要去依靠史公,怕是反將史公推入火坑。到時候高謙爲了徹底掌握徐州城,說不定會刻意縱兵,藉口兵變將史公一起殺害。”

李遠的這番話,讓陳子龍、許都、方以智三人全部爲之色變。剛剛許都是因爲亂了陣腳,腦袋一片空白,才認可了陳子龍的這個主意,現在他回過神來,細細思慮,特別是考慮李遠的這番話以後,心裡也驟然覺得,大家去投靠史公,真有可能反是取死之道。

而且還可能連累史可法一起死!

方以智也苦着臉對陳子龍說:“是啊,現在我們返回別苑,只怕高謙會直接強攻。且不說史公能不能醒來,即便史公醒來,難道就能控制住高謙嗎?”

陳子龍和許都兩人相視一眼,聽着這話,突然間陳子龍對李遠的身份也有了一個和方以智相近的大膽猜測。他聲音帶着一絲顫抖地問道:

“不去別苑……我們還能去哪裡?名泊,你想賺我們去哪裡!”

“敵兵就要追上來了,臥子兄相信我,就跟我一起走吧。”

李遠不再多言,後方的高鎮兵馬已經漸漸追抵。他手下那隊士兵排列整齊,將鳥銃裝填火藥又射擊了一輪後,李遠就下令所有人突陣而出。

許都慌亂道:“走?走去哪裡?”

“現在的形勢,只有先離開徐州了。”

“離開徐州?城外都是闖寇和東虜……啊!”

許都說到一半,聯想起李遠的種種所作所爲,腦中將所有的事情聯繫在一起,一下子就迸發出一道亮光。

到此時,許都也算是明白了過來。

“你、你……名泊,你是闖軍嗎!”

方以智默然無語,他早已猜出了李遠的身份,甚至對李遠的目的也有了十分接近事實真相的推測。陳子龍則苦巴巴一張臉,抓住許都一手,對李遠說道:

“我們家人都在江南,名泊,你還是不要想賺我們上梁山了。”

“敵兵追上來,先走再說,多言何益?”

士兵們又連續放出幾輪銃彈,砰砰一片聲響,先行追趕過來的好幾名高鎮騎兵中彈落馬。剩下的追兵發現許都等人尚在組織抵抗,感到自己兵力較少,一時先處在觀望的狀態,沒有立即衝殺上來。

方以智見狀,也和李遠一樣,一起抓住陳子龍和許都兩人。顧不上他們二人自己的想法,先挾住他們,往徐州城城門的方向撤退。

沿途上李遠指揮那一隊闖軍通過懇德記和紅隊的渠道,埋伏在徐州城內的士兵殿後殺敵。方以智則取出史可法的關防印信,沿途狂呼高謙謀反,居然還產生了幾分效果,把剿總標營裡一羣無所適從的士兵聚攏了起來。

最後回過神來的許都,也一邊跟着李遠和方以智向城門方向突圍,一邊收攏義烏團練的餘部。在大家的多方努力之下,邊跑邊拉人,等到衆人衝到城門附近的時候,居然又重新聚起了好幾百人的兵力。

這一隊兵馬,以李遠手下那隊精悍的闖軍戰士爲骨幹,守在徐州西關城門附近,先將城門控制,而後又佔領了道路兩旁的酒樓、民宅,居高臨下殺傷追兵。

高鎮兵馬正忙於控制徐州城內各處要地,高謙自己最重視的是搶佔運河碼頭和渡口——因爲他最擔心的是陳子龍等人趁亂乘船逃去南都,那樣的話,以陳子龍、許都、方以智幾人在江南廣博深厚的人際網絡,自己今後即便撤去了南方,恐怕也將沒有立足之地。

所以高謙的圖謀,就是將陳子龍、方以智幾個人,全部圍殺在徐州城內!

反正局勢亂成了這個樣子,連侯恂都死了,那麼再多死一個陳子龍,甚至再多死一個史可法,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高謙親自坐鎮在運河碼頭處部署指揮,命令自己控制到的幾支部隊,把剿總官署和別苑都封鎖住。也幸好衆人沒有聽從陳子龍的建議,先行奔回別苑,不然就成了自投羅網了。

高鎮兵馬殺入別苑以後,馬上就控制住了病重未醒的史可法,徐州剿總的其他文武屬官,也由此全被高謙俘虜。

城內各處要地,相繼被高鎮掌握。只有西關城門一處,由於那被方以智和許都重新收攏起來的幾百名士兵,抵抗十分激烈,所以一時之間,高謙尚且無法攻破。

可是隨着時間流逝,隨着徐州城內的全局形勢完全被高謙控制起來,他也在調動更多兵力衝向西關城門一隅。

許都等人既沒有後援,也沒有餉糧,一點補給都沒有,全無出路,根本支撐不了多久。就現在還能抵擋下高鎮的一波攻勢,也是因爲李遠手下那一隊闖軍士卒,各個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老本勁兵,武藝身手十分了得。

他們結成一陣身先士卒,奮力對抗高鎮追兵的攻擊,鼓舞起了剩下所有士兵的鬥志和士氣,這才暫時穩住了西關城門這邊的形勢。

可終究也只是短期!

李遠自己估計,最多可能再支撐一個半個時辰,就他們這些兵力,相比較高謙的力量,依舊是很快就要垮下來的。

現在陳子龍、許都、方以智三人,都已經知道了李遠是闖軍埋伏在徐州城內的“奸細”。那麼李遠所能找到的出路,也就只有“投闖”這一條了!

碭山之戰後,闖軍狂飆東進,已經佔領了歸德至徐州之間的全部州縣城鎮。如果他們願意投闖,只要從西關城門斬關而出,靠着李遠的聯絡,很容易就可以找到闖軍的主力所在位置。

只是方以智是桐城名門,陳子龍也是松江望族出身。以他們的身份,絕沒有一絲一毫投靠闖軍的可能性。

即便在目下這個山窮水盡的地步下投奔了闖軍,那之後他們的家人又將如何自處?只怕要被朝廷夷滅滿門了。

相比較之下,許都的處境倒是好些。他雖然也是出身世家望族,但是父母已經病逝,家中牽掛較少,倒真有可能跟着李遠造反。

陳子龍和方以智,要考慮的事情就太多了。

李遠知道他們兩人的顧慮,便寬解道:

“不錯,我的確是闖軍之人。但你們自己想想,我真有賺你們上梁山的做法嗎?劫營救袁一事是臥子和許生的計劃,你們定計之後才拉我入夥。侯恂是被袁時中所殺,這也同我無關。

其實我本來的擔子,只是負責監視徐州城內情況變化,並給闖軍傳遞一下消息罷了。形勢狂飆猛進地發展到現下這個樣子,也是我自己沒有想到的。

現在事情已經很簡單了,許生沒有家室之累,只要你願意,立刻就可以和我出城投靠闖營。至於臥子兄和密之兄……密之,你該知道的吧?其實阮大鋮當初調查出來的逆案,其中細節並無一點虛假,方書記確實是現在闖軍的一大謀主!”

許都顯然被李遠的話說得有些心動,他本來就是任俠豪傑的一流人物,性情和尋常書生截然不同。如今闖軍在碭山之戰中大破東虜,又已經橫掃中原,顯露出非同尋常的潛力和風範,許都的處境又是這樣的困頓,他不可能不對投靠闖軍的前景產生很深希冀。

可這對陳子龍和方以智來說就是千難萬難了,他們兩人都有很龐大的家族網絡,顧及家族,怎麼可能說投闖就投闖?

投闖那可就是在造反啊。

方以智苦笑道:“我早已猜到如此結果……只是沒想到名泊兄真的認識樂山。樂山過得還好嗎?唉,想來他既是闖軍謀主,地位顯赫,也實在無須多問。”

陳子龍則感到焦頭爛額:“我們實在沒有可能投靠闖營,那可是滅門的造反罪名啊。現在向高謙投降,史公出面,說不定還能得到一個寬大處理。可是投奔闖營,可就是實實在在的造反了。”

李遠偏頭道:“看來許生願意和我走了?臥子兄和密之兄,我斷言你們返回徐州城只有死路一條。看過袁時中的結局以後,你們有辦法相信自己會性命無虞嗎?

小李王馬上就可以攻破徐州,到時候截斷運河,天下將中分南北,朝廷自顧不暇,南方也將爲之大亂,誰還有餘心懲處你們的家人?更何況方、陳皆東南大族,即便你二人投闖,如此大族也不會因之動搖滅亡!”

許都立即點頭道:“對!事情已到如此地步,我想也別無他法。名泊,我跟你走!”

陳子龍依舊猶豫不決,方以智則咬咬牙道:“好……我不去投闖,我只想跟你去看看樂山現在過得怎麼樣?”

“臥子兄,就差你了,請立做決斷。”

陳子龍哀嘆一聲:“罷了,我早聽說闖軍種種仁政,今天就權當充作荀子,一觀秦政吧!”

“好。事不宜遲,我們立即斬關奪門,現在就去闖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苟活於世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二十六章 歲入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聲震宇宙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九十八章 他來了,李來亨他來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一章 李公子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