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

侯恂的算盤打得倒是很好,他甚至都做好了逃亡南都的準備。到時候天下形勢的發展,若真的和侯恂預料的一般,只要南北隔絕,他憑藉袁時中的首級和於永綬、高謙的兵馬,無論如何也都可以在南都同仁之中據有一席之地。

大明雖然快走到最後的時候了,可只要自己把握好時機,未嘗不能成就一番謝安的事業。

這時候家丁突然傳來軍營起火的消息,各懷着自己一番小心思的侯恂、高謙、於永綬三人,俱是一驚。

值此關鍵時刻,必須避免一切意外的發生。

侯恂趕忙起座,細細詢問道:“是何處走水?快組織人手去救火,這種事情還要我來教嗎?”

小兵惴惴不安地跪在地上連連認錯,接着小聲道:“起火不久就有城內救火兵丁夫頭來幫忙,想來事情不至於嚴重,只是總要知會制臺大人一聲。”

侯恂擺擺手,復坐回椅子上,喝了一口茶壓壓驚,緩聲道:“那急什麼?鎮之以靜、鎮之以靜。好了,你們去把那個袁時中殺了吧,於將軍、高將軍,我看還是要即刻啓程,立即撤去淮安才行。”

家丁的話讓侯恂打消了心中的緊張感,可是高謙聽過以後卻產生了幾絲疑惑,他突然問道:“制臺,城中救火兵丁是誰管轄的嗎?可是史制臺的麾下?”

“額……”侯恂楞了一下,他細細回想一會兒後回答說,“近來人手緊張,我記得道鄰前幾日提到過,因爲義烏團練人數頗多,他就讓這些團勇鄉父幫忙做了些差役活兒。”

高謙聽到義烏團練四個字,心中立刻一緊。他知道陳子龍和許都都親近史可法,與侯恂這一派關係不睦,在他們即將瞞着史可法突然“轉進”的這個緊要時刻,如果義烏團練突然插進手來,使得局勢複雜起來,可就不好辦了!

“老大人,爲防意外,還是讓我親自帶些兵馬去看看,這個火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吧。”

高謙放心不下,還是決定親自帶兵去救火,免得那些義烏團練察覺到他們馬上就要逃離徐州城的計劃。

侯恂被高謙這幾句話說過以後,也慢慢思慮到了這一層。他點點頭,誇讚道:“高將軍不愧是守汴名將,心思細膩,所慮甚爲周密。好,我們還是不能讓那些土團鄉夫靠近軍營纔好。”

於永綬還沒弄明白高謙和侯恂這幾句話說得是什麼意思,他剛剛想開口問一下,就突然聽到軍營附近傳來轟的一聲爆炸聲,大驚道:

“這是燒到了哪裡?怎麼像火藥炸了似的!”

侯恂和高謙則都大驚失色,異口同聲道:“史可法有變!”

在軍營外面,方以智被陳子龍和許都兩人裹挾——主要是許都,無可奈何之下,還是擅自取出了史可法放置在別苑中的所有關防印信。

有這些印信在,加上史可法的標營士兵都認識方以智,知道他是史制臺身邊重要的機要參贊,對他的話當然是言聽計從。

在方以智的協助下,陳子龍和許都二人不費吹灰之力,就從徐州剿總的標營裡抽調出了三百名比較幹練的士兵參與行動。

方以智一開始還力勸陳子龍,說既然大家已經決定出兵救回袁時中,那麼就不應該再瞻前顧後,只調動三百兵力。

否則一旦事情失敗,他們三人的下場都很難說!

許都卻爲之哈哈大笑,他替陳子龍爲方以智又解釋了一番,侯恂的標營完全不堪戰,不需要剿總標營,只需要義烏團練一衝即垮。

唯獨高謙、於永綬手下兩千人,人數又多,戰鬥力也比侯恂的標營強得多。

這支軍隊纔是他們要對付的主要對手,爲了抗衡他們,最後救出袁時中來,許都自己已經有了一套比較周密的計劃。

在這套計劃裡面,兵力的數量不算最重要的。與其拼湊起一些毫無戰鬥力的雜牌兵來,還不如儘量組織一些精幹的部隊來更好——畢竟他們的目的不是打垮侯恂,而是要想方設法救出袁時中來。

許都爲人豪爽,又特別善於交友。侯恂的標營家丁裡頭,有很多人都和許都關係不錯。靠着這層關係,他很容易就搞到了校場軍營那邊的佈防情形,並對症下藥,做好了突入軍營救人的準備。

陳子龍和許都把指揮突營救人的指揮部,就設在了校場附近的一處酒樓裡。這處酒樓是許都一位朋友的產業,此人也和許都一樣,好任俠、喜騎射,是一名文武兼資的士人。

方以智走進酒樓裡,見到許都這位朋友的時候,才驚詫道:“名泊,你怎麼也在這裡!?”

許都的這位朋友,居然就是方以智的密友,從九江到徐州採買船隻的李遠!

李遠對方以智抱拳笑道:“我和許生一見如故,說來也巧,我二人相識,也是託了密之兄的關係呢。”

許都也走過來,哈哈笑道:“密之,你和名泊早已認識了吧?我帶兵剛到徐州的時候,糧秣軍資本就有限,又受到侯恂的剋扣盤剝,多虧了名泊變賣家財,幫襯了我幾分呢!這回營救袁時中的事情,臺前雖然是我在奔走,可是幕後卻是名泊在贊畫。”

李遠微笑道:“不敢當、不敢當。我純是一介書生,收拾天下需要的還是許生這樣果決驍勇的猛士。”

方以智看着李遠,心裡總覺得這一切似乎發展得過於巧合了一些。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時局發展間不容髮,也不允許方以智再做其他更多延伸性的思考了。

陳子龍也勸方以智道:“密之,你不曉武藝,就和我留在這裡吧,臺前之事自有許生和名泊來辦。”

陳子龍是江南詞宗,不像許都那般好勇鬥狠。但方以智也常常遊覽名山大川,體魄強健,至少比起陳子龍要強了許多,所以方以智還是決定爲朋友走上這一遭。

他回答道:“不,我擅取兵符印信調動了兵馬,已經是罪在不赦。如果不能救出袁將軍,扭轉徐州的局面,事情如何收場?此事必要我親自去辦方成。”

“密之兄氣魄過人啊!”許都忍不住拍掌讚歎道,“我聽說過你的堂兄方以仁殉國之事,密之的勇烈剛直不下於乃兄啊。”

許都的話讓一旁的李遠輕輕挑了一下眉毛,他眼睛轉了一圈,又說道:

“此事我亦曾耳聞,只是後來阮大鋮好像翻出不少材料,說是方世兄並未殉國,反而是投靠了闖軍?這消息當時傳出,實在是令人感到驚詫。你們說這閹黨之人指鹿爲馬,是不是可恨?”

李遠突然提到阮大鋮當年炮製出來的方家通闖逆案一事,一下子就讓方以智臉色變得微妙了起來。

當年阮大鋮四處蒐集證據,確實是掌握了許多關於方以仁還活着,而且投靠了闖軍的實證。方以智當時被捲入案中很深,對阮大鋮掌握到的那些證據也有許多瞭解,只是最後因爲朝廷不願意推翻崇禎親自定下的“烈士”,這件案子纔不了了之。

可方以智心裡其實十分明白,他那位智勇雙全的堂兄方以仁,十成裡有九成,可能是真的投靠了闖軍。

後來方以智自己也多留了一分心,有意蒐集了一些關於“黑秀才方以仁”的材料。從此人在朝廷塘報中提到的形象樣貌還有種種行事做法來,方以智幾乎可以斷定,他肯定就是自己的堂哥。

以前方以智對自己堂兄投闖的做法,還會感到深深的恥辱。

可現在徐州局勢居然會發展到此刻這種地步,方以智除了對大明朝廷的前途感到深深的絕望外,心裡也突然萌發了一種新的想法。

方以仁的做法真的錯了嗎?

李遠敏銳捕捉到了方以智臉上閃爍過去的微妙表情,但他不再多言。許都則握住方以智一手,笑道:

“我收買了侯恂標營的很多兵丁,接下來就等他們放火,然後我讓團練兵以救火夫頭的身份去滅火,咱們就能趁機混入軍營之中。”

方以智畢竟從來沒有做過這樣行險大膽的事情,猶自不安道:“事情真的能成嗎?不成的話,又將如何收場?”

許都輕哼一聲,看着校場的方向道:“自我到徐州以後,侯恂先是爲了他的標營,後來是爲了於永綬和高謙,處處剋扣義烏團練的餉糧。我對他早就是一肚子氣了!就算沒有袁時中這回事情,我本來也是要找侯恂討一討公道的,有什麼可怕的?”

李遠也微笑道:“桐城方氏人丁旺盛,密之,與你同輩的方氏子弟多是大才。如今天下方亂,正是你們這種經世致用之才大顯身手的好時候呀。”

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華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十二章 鰲拜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十四章 軍臺線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第二章 顧炎武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七章 鳥銃隊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六章 裕州人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十三章 復套與搗巢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十八章 猛將郝搖旗第五章 礦徒軍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