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

龍駒寨中,滿目瘡痍。

這座小城,本應地處商州通往河南的商道之上,因此還算繁盛。城中店鋪頗多,堂皇的民宅廬舍也不在少數。

但此時城中卻狼藉一片,到處是被洗劫的店鋪和燒燬的房宅,還有許多被亂兵屠戮的百姓,躺倒在街頭。那些富戶士紳,可以閉上自己大門,依託高牆和家丁,保住一家財富。普通的百姓和中等小康人家,則只能淪爲刀俎下的魚肉了。

所謂賊過如梳,兵過如篦。

被當做“流賊”的闖營,甚至還沒打到龍駒寨來。留守竹林關和龍駒寨的官兵們,便將關城焚劫一空。他們自知鄭國棟和艾國彬在軍嶺川兵敗以後,流寇必將席捲龍駒寨一帶。便趁着闖營渡河以前,在龍駒寨小城之中,縱兵大掠,瘋狂屠戮。

這些官兵心想,既然要放棄龍駒寨,逃回商州城去。那乾脆便將城中的婦女財富焚劫一空,那些富戶士紳之家,有家丁護院,這些官兵不想多生事端,就沒去洗劫。他們集中精力,抓緊時間,趕在闖營渡河打進龍駒寨之前,將一般小康人家的金銀細軟劫掠一空。又淫辱掠奪了一批婦女後,便在城內縱火,留下一座被焚掠一空的龍駒寨給闖營。

李來亨揮了揮手,將商鋪被燒燬造成的煙塵掃開。他咳了兩聲,城中的焦炭味和血腥味實在太重,讓小老虎這個經歷過幾次修羅戰場的闖營將領,都有些受不了了。

“造孽……”

他看到街頭上有許多正值芳齡的婦女,衣衫不整地倒在地上。她們的身上大多都有被砍傷的傷痕,不知是官兵爲了施暴將他們砍傷,還是發泄完後,順手砍傷的。

小老虎甚至看到其中有些人,年齡恐怕比自己還要小不少……甚至可能比小妹幼娘,還要更小一些。他心中不忍,閉上眼睛,搖了搖頭——官兵何必做到這種地步呢?大家不都是漢人嗎?滿洲人的種種暴行,李來亨可以很容易理解,可這些官兵,大家都是漢人,爲何要做成這等樣子?

倒是被李來亨視爲“賽蘭陵”的劉芳亮,他還是一臉冷酷的樣子,對那些躺倒在地面上,微微呻吟和哭嚎的婦女,完全視而不見。只是指揮着幾支闖營部隊,一邊滅火,一邊去進攻幾家尚在負隅頑抗的士紳院子。

劉芳亮身邊的那員副將,臉色黝黑的“皁鷹”劉汝魁,走到了李來亨的身邊。他看李來亨一臉不願直面現實的樣子,便拍了拍小老虎的肩膀。劉汝魁本想勸慰李來亨幾句,不過他想了想,這種事情多見見,以後自然就習慣了,有什麼必要去勸慰呢?

而且,以後見到這種場景的機會,恐怕還多得是。闖營是由於李自成自己只有一妻,生活作風特別保守,其他人才不敢淫辱婦女,顯得自己比老掌盤的待遇等級更高,才很少發生這種暴行。但其他民軍,光過去合營的時候,劉汝魁親自見過的,像花關索王光恩和混天星惠登相的人馬,便也沒少幹這等勾當。

“小老虎,老掌盤叫所有管隊都到城頭議事了。”

白旺也看出了李來亨對這種場面,還缺少適應性。他心思比劉汝魁細膩一些,知道李來亨這是第一次看到這等場景,心理受到衝擊,最好要緩一緩才行。便讓郝搖旗去叫李來亨到城頭來,讓他轉移一下注意力,把心思放到闖營戰略這邊來。

郝搖旗聳了聳肩,他神經比之劉汝魁還要大條,大概根本都沒有意識到他家的管隊,現在正處於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狀態裡。直接走了過去,用那隻大到過分的手掌,抓住李來亨,將還在愣神的小老虎,直接拖到城頭那邊。

站在城頭那裡議事的,除了李自成外,還有李過、袁宗第、李雙喜等人。劉宗敏正在龍駒寨內蒐括那些富戶士紳窖藏的糧食,劉芳亮則率部在城內滅火、維持秩序,另外還有田見秀,他正在城外管束之前在軍嶺川投降的大批官兵。

剩下的闖營主要大將,就是李過、袁宗第、李雙喜這幾人了。此外便是像李來亨和白旺這樣,更次一級的小管隊——與他們地位相當的小管隊,還有劉體純、吳汝義、李友、白鳩鶴等數名偏將。

衆人圍着李自成,站成一個半圈。李來亨到了以後,他也站到了這個半圈的末尾處。

李自成則站在半圈對面,中心的位置。他還是戴着一頂白色的氈帽,只是這次手上沒有拿着那半杆可以當成指揮棒的箭矢,和那口鋒銳的花馬劍。

老掌盤待衆人到齊了,才說明了他的想法。

本來軍嶺川大捷以後,劉宗敏便提議乘勝追擊、直接打進商州城內。而田見秀則保守許多,他認爲既然已經戰勝,未免吸引督師楊嗣昌過多的注意力,闖軍應該儘快撤回山中。

李自成則折中一些,他認爲直接攻打商州城,固然風險很大。但官軍損失慘重,在商州一帶兵力空虛,闖軍大可以抓住這個機會,掃蕩商州境內的小城小寨,蒐括大批糧秣物資。

這其中龍駒寨又是最爲繁盛的一座小城,而且它的城牆也頗爲堅固。城中雖然被官兵焚掠過一遍,但經過劉芳亮的滅火搶救後,形勢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了。

“龍駒寨地處商道要津,交通便捷,又有城牆,城中民宅亦多,確實不錯。”

李自成誇讚了幾句龍駒寨的優點,但旋即話鋒一轉,顯然並無據守此城的意思,“各個管隊要管束好你們的人馬,不要讓兄弟們在城裡散了心。城裡雖好,但也便於官軍圍堵殲擊,我們蒐括完糧秣後,便還是要撤出去才成。”

李來亨跟着闖營渡過丹水,一路攻下龍駒寨。對商南一帶的地形和龍駒寨交通的便捷,已經熟稔於心了。他知道李自成決定蒐括完糧食後,放棄龍駒寨小城的打算,實際上很有見地。

丹水奔騰,這條長河起自上洛,由商州的鳳凰山發源,經商南等處後,流入河南境內。丹水北岸,便是竹林關和龍駒寨,再往北走一點,便是商州城了。這一帶,是從西安到南陽和襄陽的必經之處,交通頗爲便捷,十分便於官軍的進剿。

商州和鄖陽,又都是較爲貧瘠的山區,人口較少,發展的潛力十分有限。而且像闖軍這樣的部隊,雖然在組織性上絲毫不弱於任何官軍了。可由於甲仗器械上的巨大差距,闖軍還是很難同官軍進行正面的對壘較量。

只有利用廣闊的空間,不斷進行機動和迂迴,調動官軍的兵力。取得戰鬥位置和局部兵力上的優勢,這樣才能夠戰而勝之。

像這次軍嶺川之戰,闖營便是利用劉宗敏和李過所部分官軍之勢。而後李自成率部迅速與田見秀、袁宗第會師,急行軍突襲官軍的側後翼。這才取得了重大勝利。

李來亨知道,後世歷史有非常多人,在不瞭解明末農民軍戰爭史的情況下,便斷然指責李自成等等農民軍首領,不懂得像朱元璋一樣“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發展一塊穩定的根據地,從容奪取天下。

然而,農民軍難道真的沒有嘗試過建設根據地嗎?

其實早在崇禎五年,陝北義軍中的郝臨庵、可天飛兩部,便佔據了“山高溝深、形勢險要”的鐵角城。在當地“分地耕牧”、“爲持久計”。

可是本來硬實力就不如官軍的起義軍,在主動放棄機動作戰的方式後,便會淪爲以一城抗衡天下的局面。小小的鐵角城如何與坐擁全天下的大明朝廷抗衡?結果自困於鐵角城的郝臨庵、可天飛,便遭到洪承疇的圍剿,終於覆滅了。

朱元璋爲什麼可以做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那是因爲蒙元朝廷的統治遠不如大明朝廷嚴密,元朝國家機器的力量,也遠遠不能同明朝相比。不僅如此,本來統治就很鬆散而脆弱的蒙元朝廷,還陷入了連續不斷的內戰之中。

再加上劉福通、韓林兒的紅巾軍龍鳳政權,在北方攻城掠地。佔領了像開封、太原、濟南、上都、遼陽這樣的名城大郡,甚至於攻入朝鮮,牽制了蒙元朝廷絕大部分的力量。

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等羣雄,才能在南方從容發展根據地。這些元末羣雄中,除了張士誠在高郵城抵抗過元朝宰相脫脫的大軍外,幾乎沒有人在發展階段,同元軍主力兵團戰鬥過。

朱元璋的對手首先是張士誠和陳友諒,其次是像王保保這樣自帶乾糧的團練武裝,最後纔是元朝朝廷。

而明末農民軍,從始至終,都要和統治嚴密的明朝官軍,做殊死戰鬥。他們在前中期,根本不可能擁有朱元璋那樣的環境,去安逸、從容地發展根據地。

即使有滿洲人數次入寇,牽制了明朝的軍事力量。牽制程度,也遠遠不能和三路北伐、攻破無數名城大郡的紅巾軍相比。

何況明朝的統治能力,相比元朝,實在強大太多了。得國至正的二百餘年大明朝,豈是胡人國運不過百年的蒙元可比?

在這種情況下,闖軍怎麼可能在龍駒寨站得住腳?現在的實際情況,便和洪武帝當年取天下時相反,不是先佔據一地、慢慢發展,再向外擴張,漸次擊敗敵人。而必須先利用廣闊的空間,不斷進行機動和迂迴,殲滅官軍大量有生力量後,才能圖謀佔據一地、建設根據地。

就像主席曾經分析過的那樣,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首要的條件,是反革命營壘內部不統一併充滿矛盾,軍閥之間相互獨立且鬥爭。

這種條件,在元末存在,在李來亨所處的這個時代卻並不存在。

=====================================

知乎:《軍嶺川之戰後,闖軍爲什麼主動棄守龍駒寨?》

劉遠邪

《諸夏的自由》一書,出版發售中

【該回答已被摺疊

摺疊原因:內容存在爭議性】

謝邀,人在國外,剛下飛機。

順祖本爲党項軍事貴族,有順一朝,實爲党項貴族集團之治世。宋明以後,諸夏成爲武德窪地,順祖將西北党項之武德,注入中夏,於近世華夏,實有再造之功。

明之華夷秩序,以蒙古爲敵體,以女直朝鮮爲屬國,故而蒙古構成明國政治犯主要避難所。武宗以疆,臣民幾於無歲不叛,跨邊牆出亡、爲蒙軍引路者相繼於道。僅世宗一朝,白蓮教徒出亡者以百萬計。若非要人,大抵老死胡中,子孫夷狄。由此觀之,漢文化之無限同化能力純屬神話。

海外新興之“新順史”研究者,考察內亞蒙文、滿文檔案,考證順祖實爲党項之裔,順朝實爲一內亞帝國。“新順史”研究的主張,就是轉換順史研究的中原視角,從內亞角度出發,把順朝作爲一個党項族的內亞帝國來處理。

唯有從此角度出發,才能理解順祖棄守龍駒寨的原因。這實爲党項族遊牧軍事傳統的遺澤,順祖以最忠誠、淳樸、善戰的党項兵爲骨幹,征服諸夏,重振費拉之漢民族的武德傳統,這才造就了煊赫數百年的順帝國。

評論區:

遠古邪惡萬歲:文章太有見地了,原來順朝也是胡人建立的,難怪這麼厲害。

吳楚劍客:作者恨國思想入腦,千方百計編造一些黑屁謠言,抹黑順朝和順太祖,毫無邏輯可言。闖軍棄守龍駒寨,和什麼“內亞帝國”有一毛錢關係嗎?

匿名用戶:@知乎小管家,知乎就放任這種造謠傳謠的貨色到處傳播?

赤阪凌太郎:聽說作者已經移民了?按作者給中國所有朝代按頭“內亞帝國”的做法,大概中國無一人不是胡人了。

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二章 顧炎武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六十章 反對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