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

親軍標的騎兵衣甲器械冠於全軍,只有馬匹稍微差了一些。湖廣闖軍身在楚地,雖然也能夠通過漢水商路從漢中、興安等地買到矯健的戰馬,或者從左鎮手中繳獲到一些北方的良馬,但數量終歸較少。

張皮綆自己騎的“小玉蹄”也有驃悍的精神和充沛的元氣,可比之秦軍和中原闖軍那些來自塞上和河湟地區的戰馬,不論是體態還是速度,都要差了一點意思。

但那又如何?

跟在張皮綆身後的是親軍標下所屬軍官們組成的鐵騎大隊,這些精悍的具裝甲騎一律手執兵刃,跨下駿馬,應着銅鼓和金鉦的節奏,踏出一陣陣齊整勻稱的馬蹄聲,輕提繮繩,操縱自如地飛速奔馳。

這樣的一支軍隊,不管是戰鬥力還是軍容威儀,都不會因爲戰馬的血統而稍有遜色、低人一頭。

後面全部的七八百名騎兵風馳電掣地跟進了過來,他們先和郝搖旗掌握的幾千名騎兵匯合,接着就在河岸邊上分成三支縱隊,衝向了不同的側翼位置。

鐺鐺琅琅的馬甲聲吸引了河對岸小袁營士兵的注意力,眼神極好的袁大奎看着對面衣甲鮮明的闖軍騎兵,滿心羨慕地感嘆說:“瞧瞧人家這一彪全都是騎兵,後面又一隊接着一隊地跟上來,都是披鎧帶甲的,好不威武!”

他是小袁營裡有名的“千里眼”,也是最初發現闖軍活動,第一個向軍官彙報,並且奉命留在原地上繼續觀察對方動靜的士兵。

另一個因潁州之敗而無精打采的小袁營士兵,也把兵器丟在地上,一屁股坐在河岸的泥地裡,陰陽怪氣道:

“看人家這鐵甲錚錚,一堆馬兒跑得拍撻拍撻的,想是一個個兵強馬壯,憋着好幾口氣要給咱們小袁營大幹一場呢!看看人家,再看看咱們,袁將爺還想着官兵來救咱們!嗨……這真是、這真是,瞎了眼睛巴拉的!”

他的這番話在小袁營的士兵裡引發了很大的反響,大家都對袁時中叛離義軍的做法十分不滿。更何況你叛逃就叛逃了,說好的朝廷招撫卻也沒有落一個好,說好的衣甲糧餉一樣也沒能見着,連個落腳地兒都沒有,以至於小袁營走到了今天進退兩難的局面裡!

看看河對岸的闖軍,是何等的士馬精強、衣甲氣盛。再看看小袁營自己!真是叫花子和龍王比寶啊。

“兄弟們休要胡說八道,”這羣人中的軍官一本正經地指着對岸說,“大家看那拖到河灘邊上來的黑黝黝的傢伙是什麼鬼東西?”

“那是條船吧?”

“俺跟你打賭,沒邊沒緣的,是一條筏子,哪裡是一條船?”

“那邊不是又拖來了幾條筏子?看樣子他們想紮起一座浮橋來,”軍官又指着那邊對袁大奎說,“好兄弟,你和袁將爺是同鄉,煩請你快把這消息帶回去。”

“又是全身披掛的人,又是全副兵裝的馬,憑着這幾條筏子,就能把這許多人馬都渡過來?”有人卻替闖軍操起心來,唯恐他們渡不成河。

袁大奎以前跟着袁時中在黃河北岸混過,他解釋道:“別小看了筏子。咱們小袁營以往渡過黃河時,那裡的河岸高、河身寬,河水又急。憑着幾隻皮筏,幾個來回,就把咱們都渡過來了。怎見得闖軍就不能用這木筏渡條淮水的小河?這淮河還能同黃河比嗎?”

軍官等的不耐煩,連聲催促說:“我的老哥們,這都什麼時候了?眼瞅着闖軍就要渡過河來了,咱們可得趕緊稟告給袁將爺!”

可是大部分人卻並不買賬,有個士兵看闖軍好像真的在扎浮橋,心裡發虛,就回道:

“嘿!你們看!闖軍真的是馬上就要渡河了!我看大傢伙還是趕緊做好開溜的準備吧。咱們在河岸邊上也是盯了個大半夜咯,算是對得起袁將爺開出的一兩銀子賞錢。至於剩下的事兒……袁將爺不是指望着官兵嘛,那就看官兵來不來救咱們袁爺咯!”

小袁營的將士眼見闖軍即將渡河,便都準備趕在天完全亮起來之前開溜,沒有一個人打算繼續爲袁時中守住河岸——實際上以他們的兵力和餉械情況、戰鬥力情況,也實在沒有任何守住的可能性。

大家都紛紛把兵器丟在岸邊的泥土,甚至直接丟進河水裡。還有人爲了能夠快點跑掉,連身上穿着的盔甲罩衣都甩了下來。

“噓!”

袁大奎突然聽見了些什麼聲音,他把手指豎在脣前,要其他人閉上他們聒噪的嘴巴,靜下來聽聽遠方傳來的聲音。

“那是什麼聲音?嗚嘟嘟、嗚嘟嘟地在吹什麼呢?”

袁大奎睜大了眼睛,驚訝道:“是號角的聲音!”

一個懷慶口音的黑臉漢子納悶道:“小老虎的那支闖軍最愛吹號子,上回在潁州他們的三堵牆就是在號子聲裡沖垮了咱們,這有什麼奇怪的?”

“不,不是。這是號角和海螺的聲音,不是闖軍三堵牆的那種號子聲,你們聽仔細了啊!”

剩下的人都耳朵歪了過去,仔細分辨,這才聽出來遠處悠悠傳來的聲響,並不是他們聽過的那種闖軍號子聲,而是官軍常用的鼓角鑼聲。

“好像是從北邊傳來的?”

這羣人中唯一一個比較正經的軍官向北面探出了腦袋,他把手掌貼在眉毛前面,透過黎明時分半亮不亮的隱約看到了遠處的人影。

小袁營的北面人影綽綽,衣甲和兵器碰撞的響聲、士兵和戰馬踩踏地面的聲音,還有許多旗幟被北風吹得嘩嘩作響。

“這他孃的……闖軍是什麼時候渡了河?怎麼都繞到咱們的北面來了!”

在河邊作“壁上觀”的士兵們,剛纔還全然沒有半點緊張的氣氛,他們親眼見着闖軍準備渡河,即將渡河,正在渡河,沒有一個人懷疑他們渡河過來的目的是要進行一場廝殺。

可是這些在潁州之戰中被闖軍打破膽的士兵,卻全然沒有作戰的準備和士氣。他們中間也很少人想到自己首當其衝,馬上就要成爲廝殺的一方。他們沒有以一矢相加,阻止闖軍渡河。他們不知道接下來的戰爭將以怎樣的形式開始,將以什麼結果收場。

只是混混沌沌地盯着河岸,打着瞌睡,然後做好了一走了之的逃跑準備。

當側翼突然有人出現的時候,他們當然是十分吃驚,甚至吃驚到了混亂、崩潰的地步。

“是闖軍來了嗎?這怎麼可能!?快跑啊!”

已有被嚇傻了的人慌不擇路,到處亂竄。袁大奎的目力比其他人好得多,他仔細辨認遠處軍隊的旗幟,隱約看出那似乎並不是闖軍的旗號,再繼續辨認北面軍隊的衣甲顏色,也好像不是那種使人駭然的深藍色。

“不對,你們不要慌亂,那不是闖軍……是官軍啊!是我們的援兵到了!”

袁大奎驚喜地叫了起來,他看的十分清楚,從北面吹着號角飛馳而來的,就是小袁營等待已久的明軍援兵。

大夥聽到這話,先是疑惑,繼而是驚訝,最後則是混合了驚、疑的一種不安定心情。

小袁營長期以來都和明軍處於敵對的狀態中,現在突然大家成爲了盟友、成爲了友軍,而河對岸過去的友軍、盟友,卻成爲了新的敵人。

這種關係上的變化,確實讓人摸不清楚頭腦。

站在袁大奎身邊的那名軍官則是如釋重負,他對袁大奎感嘆說:“太好了太好了,袁將爺總算沒有走錯路……有明軍相助,看來朝廷是認可咱們的投誠啦,今後大家都將跟着袁將爺……都將跟着袁老爺吃上皇糧啦!”

袁大奎則還是比較保守一些,他沒有立即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這些明軍援兵的身上。他和軍官一起帶着十來名守河的小袁營士兵,跑到最前面去迎接援兵的到來。

從北面飛馳過來的這支軍隊,確實是明朝派來的援兵,袁大奎粗略估計了一下,感覺人數應該有騎兵五六百人、步兵一千人左右。

說多不多,說少不少,這樣的一支軍隊,顯然是不可能阻擋住闖軍的進攻——那名小袁營的軍官不免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明軍爲首的將領是個年齡不大的青年將領,他從戰馬上跳了下來,自我介紹道:“我是河南鎮副將陳德,奉命將爾等小袁營部衆全部帶回歸德。不必多言了,諸位都跟我走,闖軍就快要渡河了,我們儘快撤回歸德去。”

袁大奎奇道:“將爺……這位老爺!我們小袁營的老營家眷都在亳州啊,我們不去亳州,怎麼要一口氣退去歸德?”

陳德就是河南鎮總兵陳永福的兒子,他指了指北面,苦笑道:“你們小袁營的頭頭袁時中都已經去了徐州,還守什麼亳州?傻不傻啊,你們都不知道現在東虜已經打到山東境內了嗎!現在徐州剿總已經下令,這一帶的軍隊全部往徐州附近聚集,不得擅留地方!”

東……東虜?

這個突如其來的詞彙,讓小袁營的將士們都瞪大了眼睛。

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六十七章 葉爾羌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六十七章 軍議(下)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九章 牛相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二十六章 歲入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十二章 鰲拜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六章 六尚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