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

自從顧君恩參與制訂“剿左”之策以來,突發狀況不斷,他的智計正日益受到闖軍上下的嚴重懷疑,行軍司馬的地位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這回顧君恩終於抓住機會,展現自己靠譜的一面了。

顧君恩在鷹子山山腳下選定了一塊同左鎮決戰的戰場,闖軍所處的這一方地勢較爲平坦,只有陣地前方的地形微微起伏,有幾個稍大些的丘陵。

李來亨對這塊戰場地形十分滿意,因爲這裡土質比較稀鬆,將士們可以迅速挖掘出可觀的淺壕來。陣地附近的丘陵,更可以作爲騎兵調動時的掩護和障礙物。

天氣發寒,可闖軍士兵的心中全都異常燥熱。爲了拖住左鎮大軍的步伐,讓苗裡琛的礦徒兵可以儘快將塹壕和胸牆工事完成,李來亨還是決心不惜損失,先派一支騎兵部隊進行突擊。

這個任務自然是落到了郝搖旗的頭上,作爲湖廣闖軍的頭號猛將,在這種危急時刻,也只有他、唯有他能夠承擔起這樣的重任來。

體格魁梧,壯碩到嚇人地步的郝搖旗,這條耿直的漢子,只用單手,便高舉起了闖軍大旗!

“三堵牆,有進無退!”

分着紅、白、黑三色罩衣的騎士們,排列成行,他們雖然沒有接受過劉芳亮的親自訓練,但在李來亨和郝搖旗的培養下,同樣掌握了三堵牆的戰術。

隨着郝搖旗的一聲令下,三堵牆精騎由橫隊迅速轉變成縱隊。

隊形的切換幾乎只在一瞬之間,令人感嘆他們的紀律之嚴、訓練之精。

“三堵牆,有進無退,摧陣無前!”

三堵牆騎兵的口號令人熱血沸騰,鬥志自將士們的胸中勃然而發。

郝搖旗轉頭望去,騎兵標不過千人,可列陣爲牆後,銀槍林立,紅纓隨風飄舞似長林,儼然若萬騎之陣!

“真是他媽子的雄壯!咱們在竹溪的時候,闖軍全部加起來也就一千人吧?今天光是三堵牆都有一千人啦。哈哈,商洛山都熬過來了,老子還怕什麼?

就算再來一次商洛山,老子一樣能熬住!”

三堵牆騎士們都勒住繮繩,千匹駿挺戰馬踏了踏戰蹄,大地都因之震動。

李來亨人還騎在馬上,也可以感受到這股力量——那是透過大地傳來的能量,闖軍的力量源於土地,自然也將在這片土地上迸射出火與光輝。

從古以來,在名爲華夏的這片土地上,只有與大地建立起深厚聯繫的軍隊,只有立基在田地上的軍隊,才能真正保障這個國度、這個天下。

李來亨知道以千騎突襲多達二萬人的左鎮大軍,死傷一定會相當多。

這注定是一個沉重而艱鉅的任務。

他仰起頭,深吸了一口氣。

暮春時節的冷空氣,從鼻腔一直灌入到五臟六腑,讓李來亨打了一個激靈。

“搖旗,看你的了。”

話不多說,郝搖旗還是用那蒲扇大的手掌摸了摸後腦勺,露出一個兼具信心和質樸的笑容。

他什麼話也沒有再說,雖然已經貴爲騎兵標威武將軍,但郝搖旗還是同樣提起了那支棗木棒——闖軍之中,李來亨麾下,陷陣破軍,舍郝搖旗外,還有何人可比?

“三堵牆——”

“三堵牆——”

“三堵牆——”

列成縱隊的騎兵們,一個接一個的吶喊了起來。三堵牆的戰聲響徹田地……

郝搖旗輕輕提了一下繮繩,戰馬雙蹄飛起,緊接着其他騎兵也跟着衝了上去。無數馬蹄的踐踏聲,幾乎撼動了鷹子山,像是一場暴風雨,也像是一場山洪,但更像是鋼鐵化成的鐵水。

李來亨爲了看清戰鬥的景象,帶着親兵標駐到高丘之上。他遠遠看到三堵牆騎兵迅速變陣,縱隊又展開成了一個又一個鋒銳的楔形陣,像是利箭一般貫入左軍腹心之中。

郝搖旗當真勇猛!

他一手舉着闖軍大旗,一手提着棗木棒輪轉如飛。沉重的軍器和大棒,在這個小巨人手中,似乎僅僅是玩具,抑或棉花,輕飄得讓人體味不到一點沉重感。

郝搖旗衝在最前面,將左鎮的防線撕開,然後三堵牆騎兵便以高度密集的陣型切了進去。這種密集陣雖然還達不到牆式衝鋒的地步,但已經大大超過了傳統騎兵的戰法。

向密集陣不斷髮展的騎兵戰法,也是歷史的闖軍,本來就在接近和達到的正確方向。

“頂住!”

左軍的先鋒將領是副總兵李國英,他是一個善於防守的人,這回同闖軍進攻最勇猛的郝搖旗碰上,也算是相得益彰。

左鎮固然軍紀作風糜爛,但也確實是官軍中難得的一支勁旅。

李國英十分冷靜地組織長槍手和刀牌手列陣,這些桀驁不馴的“官賊”,爲了奪取隨州城中的糧食,一點都不懼怕三堵牆的猛烈衝鋒。

基於優勢的兵力,李國英又悄然下令火銃手、弓箭手向兩翼散開,自左、右兩個方向往陣中射擊。郝搖旗雖然有所防備,在官軍遠程火力到位之前,就把騎兵從敵陣中拉了出來,可還是有數十人被擊墜下馬。

“圍上去——”

李國英不願讓郝搖旗跑掉,親自帶着家丁突騎追了上去,左鎮步兵也跟着向前。但郝搖旗又豈有撤出去的意思?

他只是故意帶着三堵牆騎兵晃了一圈,要的就是左軍步兵追擊,戰線鬆動——郝搖旗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戰機,在左鎮步兵轉入追擊的剎那,便帶着三堵牆騎兵又切了回來。

闖軍騎兵隊形的轉換是如此之快,大出李國英的意料之外。左鎮自己的步兵將道路堵住,李國英即使想帶着家丁過去增援都趕不上,只好眼睜睜看着三堵牆騎兵貫陣而過,殺死不可計數的左軍步兵後,才能勉強開始追擊。

正在中軍觀戰的左良玉臉色鐵青,李國英素來穩重,這場先鋒戰卻打的異常難看。這麼大的兵力優勢,怎麼還讓郝搖旗掀起了滔天大浪?

“無能、廢物!”震怒的左良玉將馬鞭都摔到了地上,怒道,“集中大炮,放炮殺敵!”

家丁們聽到這個命令,都不知道說些什麼好。前面大軍廝殺,郝搖旗左突右馳,早和左軍自己人攪在了一起,現在放炮肯定是敵我俱傷。

可他們侍奉左良玉多年,知道他是一個說一不二的狠辣人物。因此也沒有人解釋和勸說,只是默默下去傳遞命令。

正在前線督軍作戰的李國英,正準備調動家丁部隊迂迴抄襲時,突然聽到幾聲炮響,心中一緊。他本以爲這是闖軍的反攻,但隨即發現居然是友軍在發炮。

左鎮炮手們點燃了大炮的火門,無數火炮齊齊往後一退,兇狠的實心炮彈伴隨着大炮射擊的轟鳴聲和白煙,飛向了廝殺成一團的亂軍。

炮彈的命中率很低,但只幾發就已經給敵我兩軍,都造成了巨大震動。只一枚碩大的實心彈,都能在跳動過程中打穿整條隊列,瞬間就能帶走七八人、甚至十幾人的性命。

郝搖旗知道三堵牆的衝擊力,已經被左鎮抵消的差不多了。他雖然粗莽,可在戰場上組織騎兵的能力,卻又實在是出類拔萃。

也無怪乎,後世的南明,會大肆吹捧郝搖旗的“全陽奇捷”。

“跟老子衝出去——”

郝搖旗想潰圍而出,可李國英也發現了闖軍的目的。李國英可不想白挨自己人一頓打,還撈不到半點好處,他堅決要把郝搖旗的半條命留下來。

李國英的家丁突騎,此刻也終於找到了較爲寬敞的戰位,偶爾有幾個不開眼的友軍步兵擋在前面,也被他們直接撞開。這些兇狠的家丁,有蒙古降丁,也有農民軍的叛將叛兵,全是左良玉多年來招降納叛的成果。

左良玉能夠跋扈不法,靠的也是這麼一支只聽他、不聽朝廷的部隊。

現在左鎮連最後的家丁突騎都賭了進來,想要勝利的慾望已經滿形於外。

正在鷹子山山腳下賣力苦幹的苗裡琛,則在心中摸摸祈禱,希望郝搖旗能夠多拖住左鎮一段時間。

苗裡琛的礦徒兵,正在抓住所有的時間,瘋狂掘壕。

但左良玉也不傻,郝搖旗這支千騎小部隊的突襲,來的未免有點奇怪。他慢慢回過神來,開始意識到這是李來亨的緩兵之計,只是左良玉更多考慮的是:李來亨是不是要壯士斷腕、斷尾求生?

闖軍可能要跑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二章 白土崗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二章 白土崗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九十章 首都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七十七章 夢迴劉宗敏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六章 營田使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十一章 隨營學堂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九章 牛相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九章 牛相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十八章 祝捷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