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高郭進兵

三月底的荊襄一帶,連綿的陰雨加上倒春寒,使得氣溫驟降。郭君鎮的身上雖然披着一件厚絨布斗篷,又穿戴蓑衣,但還是感到一陣接着一陣的寒意,他收緊衣服,也不能將全部寒冷擋住。

連主帥都如此,其他將士就更不必說了。所有將士,人人都緊攥着手掌,或者將雙手捂在嘴前,呼出一兩口熱氣來溫暖手心。

“左良玉居然沒有派兵協防承天府?他這是已經不把崇禎皇帝和朱家宗王放在眼中了呀。承天府是皇家陵寢的所在,去年大元帥用奇兵突襲承天府,就調動了傅宗龍來送死,老左倒是不再上同一個當。”

高一功的副將路應標對左鎮的用兵,頗感驚奇。承天是帝陵所在,闖軍大張旗鼓的來進攻,左良玉絕對沒有察覺不到的可能性,可他居然不率軍協防,儼然是不把朝廷法度放在眼中了。

“哈啾!”

暮春的一陣冷風吹過,郭君鎮忍不住打了一個哈啾。闖軍從安陸出發,未經激戰,就連續攻佔京山和竟陵兩大遮蔽承天帝陵的要地,兵馬連日行軍,郭君鎮也就顧不上儀表,一副不修邊幅的樣子,直接拿蓑衣抹了把鼻子。

他用食指在路應標面前劃了個圈,提醒高一功手下這位頗有方面才幹的副手道:

“左鎮打糧,下手越來越狠。如今河南又多爲大元帥分兵佔據,朝廷的政令要從漢中一帶迂迴傳遞,才能送來襄陽。如此拖延時日,天高皇帝遠,即便左良玉坐視承天帝陵被我們拿下,崇禎皇帝又能如何處置他呢?”

和路應標同爲高一功副將的馮養珠,雖然在兵馬指揮、軍陣衝殺方面不及路應標善戰,但他城府較深,想的也比較遠。聽過郭君鎮分析的兩句後,馬上就接口道:

“不要說埋葬死人的帝陵了,近來闖軍橫掃豫楚,剛剛纔在蘄州處決了荊王,也未嘗見到朝廷如何處罰左鎮。左良玉如今是聽調不聽宣,分明藩鎮之勢,恐怕他是漸漸有了據地稱王的野心。”

諸將談論間,春雨又下得更大一點,飄灑的雨水經風一舞,便形成一層朦朦朧朧的煙霧。雨霧瀰漫,像是要遮掩着什麼一般,馮養珠心中漸漸升起不安感來,他向兩位主帥高一功和郭君鎮,勸說道:

“既然左兵沒有爲我們所調動,那左良玉的大軍主力會去哪裡?總不至於就在襄陽蹲着吧!”

“嗯……”

高一功和郭君鎮均點點頭,但他們成竹在胸,並不擔憂這一點。

“風雨不大,我們儘快動身吧。”高一功將右手從蓑衣之下伸了出來,零零落落的春雨滴到了他的手背上,映成點點斑斑。

路應標和馮養珠聽到這話,都吃了一驚。

動身?

“將軍,要往何處動身。”

“襄陽是堅城,何況左良玉一定會吸取當年被張獻忠偷襲襄陽的教訓,留兵防守。此時我們去襄陽,並無甚意義。”

高一功雙手合十,輕輕拍了兩下。這名英武的青年將領,在斗笠的陰影下,顯露出堅毅的神采來,他的遠見雖然不及李來亨、智謀也不及方以仁,在用兵指揮上可能也要弱於郭君鎮,可高一功在部衆中的信義和威望,卻足以令人折服。

只要高一功下達命令,他部下之衆,必然會不惜一切代價,爲他效死不渝。

“現在回安陸是緩不濟急,我們直接向北走,從京山縣翻過大洪山。插入隨州和棗陽之間,切斷左鎮退回襄陽的歸路!”

這句話不僅讓路應標和馮養珠兩位副將(準確說他們兩人現在都是指揮一個步兵標的威武將軍),也讓周圍的中軍都尉們,全都爲之失色。

大家臉上或者帶着驚訝,或者帶着不解,紛紛問道:

“承天近在眼前,左良玉又不派兵協防,止有數千分守兵防守而已。幹什麼要放棄眼前的承天府,費大勁兒翻過大洪山,回隨州去?”

大洪山古稱綠林山,是新莽時期綠林軍的發祥地,所謂“光武中興,兆於綠林”,同響馬出身的闖軍,倒算是有淵源的地方。

畢竟“綠林好漢”這個詞,也是來源於此。

大洪山橫亙在德安府、承天府和襄陽府之間,溝壑縱橫、林海茫茫,號稱是“楚北天空第一峰”。山脈西側屬於朝廷控制區,山脈東側則爲李來亨的勢力範圍,大洪山居荊豫要衝,漢襄咽喉,地位緊要,但倉促之間,又是春雨連綿的時節,想要迅速翻越過去,也非易事。

高一功突然決定翻越大洪山北上,確實讓衆將都感到有些爲難。這倒不是他們害怕翻越大洪山的艱苦困難,而是此時既沒有掌握左鎮主力的動向,又不知道隨州闖軍的情況,冒然北返,破壞了節帥佈置的大局怎麼辦?

可郭君鎮卻安然地爲衆人解惑說:

“我們兵進承天府調動左良玉來救,這是節帥制訂的剿左上策。可是左良玉這般狡猾的人精,又怎麼會重蹈傅宗龍的覆轍,輕易上當?”

路應標終於明白,看來節帥另有佈置,他皺着眉頭問道:“既然這是上策,那節帥還另外佈置有中策、下策嗎?”

因爲下着雨,天空的顏色呈現一片深灰,看起來和黑夜沒有多大的分別。郭君鎮弓把和刀柄上都纏着一圈防滑的粗布,此時也都被雨水打溼,他捏着溼漉漉的布帶,擠出一點雨水來,接着甩甩手,把這些雨滴全都甩到了地上。

闖軍的將士們只有少數人發出一些嘈嘈切切的雜語聲,大部分的士兵都維持着整齊的隊列和肅穆的靜默。李來亨制訂的“行營立斬軍令六條”,已經產生了很大的作用,闖軍紀律本來就較一般官軍和義軍都要好得多,再經嚴厲法度的約束,更顯不凡。

郭君鎮愛撫地拍了拍戰馬的脖子,然後對諸將分說道:

“這是顧君恩爲節帥贊畫的奇謀,你們知道顧君恩這個人嗎?”

馮養珠平素就比較關注李來亨對各級僚屬的任命情況,消息比較靈通,知道顧君恩就是最近因爲獻“開科萬言書”而受到李來亨訓斥,但又因爲確實有那麼幾分才華,終被任爲提點學政的一個生員。

可是顧君恩這樣一個負責學政、負責選拔人才的官員,怎麼會參與到闖軍大戰略的核心決策裡面?

馮養珠心有疑惑,但並未直接問出,他隱約看出郭君鎮面下暗含不滿,所以就不再多話。

果然,郭君鎮隨即就批評這個“狂悖”的顧君恩道:

“顧君恩這個人有點才華,就是未免太眼中無人,有點太狂妄了。他說的奇謀,其實早在我胸中謀劃已久,你們說顧君恩一個學政,怎麼能突兀向節帥上書,參贊建言軍機大事?”

這件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自從李來亨成功安撫西營、牽制丁啓睿以後,便回到安陸,日日忙於訓練兵馬、籌措糧餉,明眼人都可以看出闖軍和左鎮的一場決戰即將來臨。而顧君恩雖然因萬言書一事,得授學政,可他是個自負狂妄之人,不甘心於區區學政一職,便仔細蒐集材料、調查左良玉的動向。然後就自作主張,在給李來亨呈遞第一次“節府試”考試結果的時候,突然遞上一份詳全的“剿左”計劃。

這份“剿左”計劃,又恰好同郭君鎮胸中草擬的方略類似。郭君鎮讓人搶先一着“截胡”,自然心中不快,對這個“狂悖”的佞幸之徒顧君恩大生惡感。

唯獨高一功想到郭君鎮平素的待人處事,又想到郭君鎮自己也是一貫的眼高於頂、自負不凡,便苦笑兩聲,心中感嘆李來亨左右的腹心之人,怎麼都有些奇怪的小毛病。

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五十八章 中原戰局第四十三章 愛新覺羅屯齊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