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

帶着這幾十名闖軍戰士衝入梅府內的頭領,正是紅隊管隊嚴薪。他扼腕嘆息,爲沒能救下梅增智,多保存幾分沈莊軍的實力而感到可惜。

“梅家還有多少子弟活着?趕緊救下來,現在天色還沒亮,咱們也不能等節帥大軍抵達再做行動了。一隊留在梅府內掌控局勢,二隊立即同我分路搜殺意欲降敵的士紳,三隊到各處城頭將闖軍旗幟豎起!”

紅隊早已在麻城中安插好不少眼線,周文江剛剛開始串聯城內士紳、準備開城降敵的時候,他的一切行動便都落在了嚴薪的目中。

周文江派出城去聯絡宋一鶴的使者,也是被紅隊在半道上所截殺。這班士紳還坐着“一切局勢盡在掌握之中”的春秋大夢,殊不知,麻城內裡乾坤,十分中已經有七分被闖軍所控制。

若非嚴薪一直在等待李來亨率領大軍抵達以後,再發起斬首行動,恐怕周文江連刺殺梅增智的機會都沒有!

“真可惜啊,本來等到官軍破城以後,在麻城城中縱兵大掠的時候,纔是咱們行動起來,裡應外合,配合節帥力破此敵的最佳時機。”

嚴薪撇了撇嘴,爲自己沒能獲得更好的戰機而感到遺憾,另一名紅隊隊員則摸了摸後腦勺,汗顏道:“我輩爲百姓才起這幾個義兵,哪可能真的坐視官軍破城屠戮呢?管隊這話要是讓愛民如子的大帥聽到,怕不是要剁幾隻手掌才行。”

“哈!”

嚴薪忍不住大笑一聲,不再多說,帶着紅隊的隊員們迅速衝向城內各處要點。此時天色還未亮起,官軍尚未察覺城內的變動,而沈莊軍雖然比紅隊人數要多太多倍了,可梅增智和周文江等士紳領袖內訌盡死以後,羣龍無首,人心未定,正是搶班奪權……啊不,正是將沈莊軍引向正道的好機會。

因爲梅增智被刺身亡,而還處在驚惶不定中的梅家子弟們,已經全然喪失了判斷能力。他們見嚴薪帶着紅隊隊員將進攻梅府的周文江部下解決以後,便自顧自認爲紅隊是自己的友軍。

等到紅隊隊員們將提前準備好的數十面闖軍大旗,分頭插到城牆各處以後,他們又目瞪口呆,不解其意。

直到有一個年輕人恍然大悟,說:“這肯定是相公的遺策!原來我們早就同闖軍有了聯繫,有外援可以倚靠,根本不懼宋鳥官的圍剿。”

“啊……對、對,必是如此,難怪一直堅守麻城,不能開城門降敵,原來是有外援可恃!”

雖然還有一些人半信半疑,也有一些人對流寇很不感冒,根本不願與其合作。可現在領頭的梅增智已經死了,梅府又被紅隊所控制,這些梅家子弟爲了自己的性命也好,還是爲了給自己的死局編造出一點希望來,都或資源、或被迫地去相信,沈莊軍其實早同闖軍有秘密聯絡。

夜色慌亂,麻城街道上火把飛馳,紅隊隊員們的腳步踏過長街,刀槍兵刃相互撞擊而產生的金屬響聲,在這深夜中不禁使人背脊骨都升起一股涼意。

幾隻夜鴉被驚醒,它們從枝頭飛起,落下幾根黑色的羽毛,啞啞嚎叫着飛過好幾間大宅子。已經開始有一些人街上的喧譁聲吵醒,他們簡單披着一件外套從窗戶探出頭去,或者走到了家門口,將大門打開一個小小的細縫,往外窺伺異變的緣故。

“是官軍攻進來了嗎?”

有人這樣猜度,可是很快一面又一面闖軍大旗開始揮揚於麻城之中,居民們尚在遲鈍之中,還沒有幾個人意識到這意味着什麼——只要很少幾個人大驚失色,想到了近在咫尺的隨州小李賊。

紅隊雖然人數不多,但勝在指揮劃一、行動有序。那些準備投降官軍的士紳,若等到天亮動員起自己的家丁和奴僕武裝,至少可以發動上千人的兵力,絕非不及百人的紅隊可以壓制。

但如今戰機在我!

風暴的渦眼已被嚴薪捏在了手心裡,紅隊這段時間一直在緊盯着那些不軌士紳的動作,周文江的串聯和刺殺行動更把投降派的蹤跡全部暴露了出來。

隊員們按圖索驥,趁着夜色絲毫不費力氣,挨家挨戶地便把這些尚在睡夢之中的“名士”、“豪傑”從香牀美妾上拽了出來。

若安心束手就擒,還可以一起緝拿到梅府中看管起來。若膽敢反抗,裝備了鳥銃、布面甲和長刀手牌的紅隊隊員,呼吸之間就能將其格殺當場。

只有很少數的幾家大族因爲宅邸距離梅府較遠,慢慢發現了城內的“政變”,趕忙動員家僕準備進行反撲。

可這時候紅隊已經把闖軍大旗插滿城牆,守城的士兵對沈莊軍和闖軍的關係變故並不清楚,他們只知道大家好像都是在造反,都在和官軍打仗。

何況那些來插旗的人,全都拿着梅府的印信,不聽他們的聽誰的?

嚴薪當即就利用梅府印信,將一部分城牆守軍調了下來協助作戰。若在前幾日,守軍大多都是各家士紳的家僕,嚴薪即便有權力調動他們,也不可能用他們反過來攻打那些士紳宅邸。

可經過數日激戰以後,畏戰的士紳們已經把自家奴僕全部從城牆上撤了下來,守軍人員主要以梅增智臨時徵募的逃難鄉民爲主。

這些逃難鄉民和麻城士紳沒有什麼關係淵源,一看紅隊拿出不少銀兩,又有印信在手,還聲稱闖軍大兵即將到達城下,當然無不效順。

有一家士紳抵抗特別激烈,他家宅邸又修成好幾進,院牆角落裡還築有高聳的望樓可以射箭,紅隊強攻兩次都沒能衝殺進去,反而折損了十幾人。

嚴薪看不過眼,便從城牆守軍那裡調來了十幾門大炮。讓鄉民們將火炮架到這處府邸正對面的大街上,敞開了炮打地主大院兒。

連着轟隆數聲以後,院牆、望樓、大門、匾額全部都被炸了一個粉碎。紅隊隊員和其餘待命中的鄉兵,一看大門已經被炸開,便大呼羣進,一溜煙兒地衝了進去。

嚴薪又適時地高喊了一句“殺劣紳、分浮財、現在歸降盡我同袍”,這下就連那些在府邸中進行抵抗的家丁奴僕也不幹了,或者丟下兵器投降,或者直接調轉刀口,倒戈一擊。

城內火光閃爍,硝煙直起,喊殺聲也越來越大。嚴薪知道這下子城外官軍就算再蠢,也應該猜到麻城城內已經發生了什麼變故,估計很快就會發動極爲猛烈的攻勢。

他用衣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順着面前大街的方向向深處遠眺望去,道路兩旁有四五家大戶院子還在燒着火,間或又有幾顆人頭滾落到地上,心中登時便產生了一股強烈的後怕感。

好在自己當機立斷……

不然面前這一幕場景就會顛倒角色,輪到周文江帶人搜殺不願投降於官軍的人,潛伏在麻城城中的紅隊和懇德記人員,恐怕也難逃一劫,都將變成那幾顆正在地上翻滾着的頭顱。

一顆散着頭髮的腦袋這時候正滾到了嚴薪的腳下,他冷起臉來,問身邊的鄉兵說:“這個人是誰?他們一家最爲頑抗,是不是麻城有名的士紳首領?”

鄉兵也只是近來爲了躲避官軍的焚殺,才逃難逃到麻城來,他對麻城士紳人物並不認識,只能搖搖頭說不知道。站在他邊上的另一名沈莊軍士卒,資歷要老一些,對城內頭面人物多少認識幾個,便半蹲下來,用手撥開了那顆首級上的毛髮,對着一張血肉模糊的臉辨認了一段時間,纔回答說:“他叫劉啓禎,是本地有名的公子,在東山曹家河一帶頗有田產。”

嚴薪並不知道劉啓禎在許多年後會出賣麻城一帶的抗清義軍,隨便一腳將他的頭顱踢開,淡淡說道:“闖軍援兵就在城外,全城軍民無須驚惶。”

城頭一夜變幻大王旗啊!

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七章 左鎮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八章 英雄氣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十五章 身後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二十六章 歲入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九十六章 李自成定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帥破陣(一)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