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

商人嘿嘿一笑,指着西北面的方向說:“人們都說是汪總督奉皇上的密旨所爲,不過以我的估計猜度,按照制臺大人如今的處境,這更像是制臺爲了應付皇上而自己想出來的辦法。”

“兄臺不要再賣關子了吧,總督的秘策究竟爲何?”

“哈哈哈!這消息其實在陝西和河南已有很多人都知道了,算不得什麼秘策。”話是這樣說,但商人還是一副故作神秘的樣子說道,“不過是制臺大人令米脂知縣邊大綬,將闖賊渠魁李自成的祖墳掘掉了。”

“啊!”

闖軍弟兄們聽到這個消息,心中無不爲之震駭。他們雖然是李來亨的嫡系,但在情感上也認可李自成的大元帥地位,突然聽到李氏祖墳被挖掘的消息,當場便有不少人失態。

有些兄弟搞不清楚李來亨和李自成的關係,也以爲李氏祖墳同樣是李來亨的祖墳,就更加出離憤怒,幾乎當場要拔刀出鞘。

蕭維崧急忙用眼神安撫衛士們的情緒,他皺起眉頭,小心翼翼問道:“挖掉李氏祖墳,這樣的手法多少有些不太光彩。當今皇上乃是古來少有的聖君,爲人恢弘大度,怎麼會同意這種手段呢?”

“當然,朝廷大概也知道這種手法不夠光彩。汪總督在西安是秘密行事,不許外傳。只是這種事情,湊熱鬧的人實在太多,說是秘密行事,其實立即就穿得滿城風雨了。人們都說李自成的祖墳被掘掉,闖賊覆滅一定在即,大約制臺大人見到這個消息居然使得人心爲之振奮以後,也就不再刻意隱瞞。”

“天下大事怎麼能繫於鬼神之身?總督大人糊塗啊,難道挖掉闖賊的祖墳,那幾萬流寇就會自己跳河自殺嗎?”

蕭維崧搖搖頭,但他心中也感到這個消息對闖軍的士氣和情緒一定會造成很大影響,便又慎重問道:“兄臺是否知道這挖墳之事的具體細節呢?”

“嘿,這件事情在西安和洛陽早就是人盡皆知,過幾日估計湖廣人也全要知道,與你說說也無妨。”

商人笑了幾聲後,一口喝下大半杯茶水,他口才甚佳,看起來不像商人,倒更像是一個有功名在身的文人:“聽說挖墳之事是由米脂知縣邊大綬親力親爲,他找了同李家有仇的一戶艾姓鄉紳,探訪到了李自成祖墳的位置,親自帶兵挖掘。”

“傳說李氏祖墳的墳墓裡有一盞鐵燈,燈光還沒有熄滅,燈前一塊木牌上寫了一行字,說是什麼此燈不滅、李氏長興。邊大人看到以後,當場就把這盞燈給吹滅了。不過大家傳得更多的一條消息還是那條赤蛇的事情。”

“什麼赤蛇?”

“好像是說闖賊祖宗的棺蓋被撬開以後,裡頭的屍體全身長滿黃毛,腦骨後有一小洞,有銅錢那麼大,裡邊盤了一條小赤蛇,約有三四寸長,長着兩隻角,飛了出來,飛了一丈來高,向着日光吐着舌頭,連吐幾次,就落下來死了。”

這條傳說讓闖軍將士們的心中更加憂慮,畢竟此時大多數人還是易於相信這一類富有神話色彩的謠言。

就是連蕭維崧心中都覺得,如果事實真的像這商人說的一樣,李自成的祖墳中真點着一盞燈,還有一條小赤蛇,如今燈被吹滅了,赤蛇被弄死了,闖軍的前途是不是就完蛋了?

他本人不大相信鬼神之說,可也相信絕大部分人還是會因爲這件事產生很嚴重的負面情緒。

商人接着說:“那條小蛇死了以後,好像五臟六腑直接化幹了,只剩下一層蛇皮和一點頭顱骨。邊大人將那點東西蠟幹了以後,先送到西安,後來汪總督又轉送去了京城。”

蕭維崧正憂慮中,突然聽到商人提到蛇皮,他心中一動,立即問道:“蛇皮?你是說那條赤蛇還剩下一點蛇皮嗎?這消息傳得廣嗎?知道的人多嗎?你確信無疑在西安和洛陽流傳開來的傳聞中,都有提到剩下蛇皮這一點嗎?”

蕭維崧連續發問,讓那商人一時間都不能回答過來了,他眯起眼睛上下巡視了蕭維崧一番後,緩緩答道:“我記得不大清楚,在陝西和河南流傳的故事裡可能有也可能沒有提到蛇皮。不過我想這種傳聞,傳開以後細節上總會有以訛傳訛的部分,做不得數。”

“好,我已明白了,謝謝幾位兄臺的解惑。我本來就很想做河南的生意,如果這條消息屬實,那麼看來闖賊被平定的日子指日可待咯,我們很快就能重回河南做生意了。”蕭維崧因爲蛇皮這件事心中稍微放鬆了一點,笑道,“這是一條天大的好消息,幾位兄臺,今天的賬就算到我頭上,也算答謝一番。”

那幾名商人都站了起來,拱手感謝蕭維崧的慷慨。

等大家吃飽喝足以後,蕭維崧帶着衛兵們回到車隊裡,立即對一名最熟悉的闖營兄弟吩咐道:“你立即趕回隨州城,去給節帥和樂山先生帶話。”

那人問道:“是要把大元帥祖墳被掘的事情帶回去嗎?”

“是也不是。”蕭維崧笑道,“李氏祖墳被掘掉的消息你要原原本本帶回去,然後再同節帥、樂山先生反覆強調一點,那就是現在到處流傳的故事裡有個版本,說赤蛇死後是剩下一層蛇皮的,這一點你一定要記得強調。”

衛兵疑惑不解,不明白這有什麼重要。

但蕭維崧知道李來亨和方以仁一聽就會明白,不管邊大綬挖掘李自成祖墳的時候,到底真的有沒有什麼赤蛇異象存在,只要傳聞擴散開,就很可能影響到闖軍士氣。

可是現在流傳的故事版本里,赤色死後留下蛇皮這一點很值得做一番文章。只要闖軍這邊強調蛇皮是赤蛇蛻變下來的外殼,就可以將輿論從李氏王氣已斷,扭轉到赤蛇蛻皮重生化龍這一點上了。

“看來大元帥在河南的勢力已有極其巨大的發展,官紳們雖然製造出所謂赤蛇被殺的傳說出來打擊闖軍士氣,但也說明即便朝廷之內,都有很多人開始感到闖軍的確存在爭奪王氣的可能性,而不再視爲一股簡單弱小的賊寇。”

蕭維崧輕輕拍了兩下手,他心想李來亨一定能利用這個傳聞做一些其他文章。

與此同時,就在蕭維崧回到闖軍車隊的時候,原本在茶肆裡爲他講解邊大綬挖墳之事的商人,這時候正遠遠端詳着闖軍的車隊。

“李自成的兵馬我已經見識過了,盛名之下確無虛士,與官軍相比,闖營和曹營都有不少勝出的優點,只是我總覺得這樣的程度還不足以謀天下。倒是河南流傳甚廣的李公子,與當年在夷陵時的闖賊乳虎李來亨應當就是同一人,他克隨州以後似乎有久居經營的意思,還是要設法去看看,這位李公子又會有什麼特長之處。”

這名商人氣度文雅,言語口才也很像文人,他站起身來,衣襟中的玉佩叮噹作響,顯然並非一名普通商旅之客。

如果李來亨在這裡的話,或許有可能認出這個人來。

他就是當年在夷陵城時組織民團抗拒闖軍,但最後又因此被左良玉治罪的舉人陳可新。

官軍收復洛陽時,陳可新目睹了河南巡撫李仙風和闖軍李來亨的種種醜惡交易,又對故主河南巡按高名衡醉心黨爭傾軋同樣感到不滿。在李仙風幕僚、河南名士陳藎的建議下,陳可新便僞作商旅,尋找機會探訪闖營內情。

之前機會一直不多,直到李自成在項城大捷以後,闖軍實力倍增,開始大量吸納新人進入以後,陳可新纔有了機會潛入闖營內部進行暗訪。

他對李自成所部的軍紀、羅汝才所部的驍悍都感到十分厲害,甚至於感到義軍的整體風氣已經處在官軍之上。

但陳可新對李自成的闖營又不全然感到佩服,他見到闖曹聯軍流而不守的做法,又聽說李來亨攻佔隨州後,似乎有久居經營的打算,便決定再前往湖廣暗訪一番李來亨所部湖廣闖軍。

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十七章 無派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四章 小徽柔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二章 顧炎武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十七章 無派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十八章 後西明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着大順走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九十六章 剿總行轅和綏寇公署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無門孔有德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六十三章 孫可望出手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三章 李天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六十章 反對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十八章 祝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