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

本來按照李來亨和苗裡琛的演練,礦徒軍如果攻城,主要是以挖掘坑道至城牆下方,再以火藥炸燬城基。

可是現在時間緊張,根本容不得苗裡琛慢慢挖坑了。所以他直接帶着一羣豫西伏牛山中的挖礦人,每人帶上一個“萬人敵”的火藥包,在袁宗第所部掩護下衝到汝陽城的城牆下面,直接在地面上將城基挖開一角填入火藥,應聲炸裂。

牆洞處幾千斤的火藥包同時爆炸,立刻炸碎了一片城牆,數不清的飛石濺射出來。苗裡琛雖然經過和李來亨的長久交流討論,對這種情況有所預料,讓礦徒軍都帶上了門板、大盾防身,但還是有近百人被飛石殺傷。

好在汝陽城城牆本就不厚,經此一炸,城牆雖然沒有被直接炸塌。可是城牆上的很多民兵心驚膽戰,人人擔憂流寇馬上就會把城牆炸塌,都覺得站在上面一會兒要麼被炸死、要麼就會摔死,因此一股腦地都跑了下去。

保定兵拼命阻攔,甚至砍了三五顆腦袋,也擋不住守城鄉勇從城牆上逃竄下去的大趨勢。

李自成和羅汝才望見這一變化,都欣喜道:“可攻矣!”

闖曹聯軍主力兵馬隨即撲上攻城,他們雖然因爲強行軍沒有攜帶火炮,但是人多勢衆,兵力十倍於汝陽城守軍,士氣又十分高昂。

因此一鼓即下,大約只花了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便衝破了城牆和城門。

不過保定兵雖然人少,但確實比一般官軍善戰許多。城牆失守後,還有幾百保定兵退守崇王府死守——崇王是被分封在汝寧府的藩王,首封之王就是大明戰神明英宗朱祁鎮的嫡六子朱見澤。

現在的崇王是萬曆四十年襲封的朱由樻,他是崇禎的同輩人,但性格和崇禎完全不同,算是一個特別“識時務”的“俊傑”之輩。

朱由樻看到一大幫官兵跑到自己的王府花園死守,生怕他們惹怒了闖軍連累到自己。他馬上派王府承奉帶着幾車金銀財寶和降書去向李自成投降,自己則帶着一幫王府家丁驅趕跑來死守的官兵。

保定兵全都爲之駭然,他們中的不少人都是當年盧象昇天雄軍的餘部,戰鬥意志極強。崇禎十一年那次滿洲人入關劫掠,崇禎心中打定了議和的主意,百般刁難盧象升和天雄軍,天雄軍被清軍圍在鉅鹿死戰晝夜,一口水、一口飯都沒吃上,而崇禎親信的太監高起潛就帶着數萬兵馬在邊上按兵不動看戲。

即便崇禎百般爲難天雄軍,將他們當成了同清軍議和的棄子,天雄軍的餘部依舊百折不撓地奮鬥在裱糊大明江山的第一線。

可保定兵們卻沒想到,他們城牆失守了都可以巷戰、都可以到王府死守,崇王卻先降了?

您佬可是藩王啊,向流賊乞命,這是什麼笑話?

我輩尚在死戰,崇王何故先降?

“他媽的,老子親爹、兩個親叔父,還有一個大哥,都爲了你們朱家死在鉅鹿,你們怎生如此厚顏?”

盧象升打造的老天雄軍,將士多是老鄉、朋友、兄弟、家人,一人戰死、全隊死戰。

可如今他們卻爲自己家族爲大明朝廷的無限付出,感到分外的不值。不知道是哪個人先喊了一聲“老子們殺了你還能同流賊取富貴”,剩下的保定兵便全都雙眼發紅,死死盯着崇王朱由樻。

其實崇王府的家丁根本不是保定兵的對手,剛剛朱由樻可以驅趕這些保定兵,不過是欺負他們不敢還手罷了。

現在官兵心中最後一道弦崩掉了,所謂的藩王,又有什麼威嚴可言?

“殺了崇王!同流賊取富貴!”

暴怒的官兵們血洗崇王府,還把此前剋扣他們軍糧的幾名王府承奉也搜了出來,用崇王庫藏的錦帶絲綢吊死在王府匾額上。

至於崇王本人,王府中有一排裝飾漢白玉和翡翠的宮燈,不知道是誰想出的主意,用玉帶將崇王吊死在了宮燈上。

“監軍道和監軍太監全部吊到衙門上,王府承奉吊匾額,崇王……崇王吊宮燈!”

殺紅了眼的官兵們,全都吶喊着“吊宮燈”、“吊宮燈”。

到底憑什麼,他們這些忠勇之人,豈無報國之志?可是那些監軍道的文官,十分糧能給你“損耗”掉五分,剩下五分則要孝敬給監軍太監一半,再剩下的二分半還要被廟小妖風大的王府承奉索賄一半。

這樣的仗怎麼打?這樣的朝廷還要怎麼裱糊?

他們早該跟着盧大帥一起死在抗清的戰場上了,何至於在圍剿饑民百姓的戰場上,受辱於太監、承奉之手?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去投闖軍!”

“投闖!”

連李自成也沒預料到最難啃的保定兵,居然會主動投闖。

李自成本無意殺死崇王,上次他奇襲開封失敗就是因爲開封的周王拼命死守,所以李自成有意在抓住崇王以後善待他,以此來降低其他藩王的抵抗意志。

可沒想到兵變的官兵們直接將崇王吊死在宮燈上面,然後又砍了他的腦袋獻給義軍。

李自成哭笑不得,對羅汝才感嘆道:“我不欲殺王,王卻因我而死……唉、唉!”

羅汝纔則笑罵道:“殺一個朱王爺勝造七級浮屠,咱們儘快平定汝陽城,就趕緊北上,去抄楊文嶽的屁股,不然……”

“不然我恐怕羅叔和顏清兒他們有失啊。”

想到上蔡營的戰局,李自成神色也變得沉重了一些,他在心中默唸:來亨、雙喜,你們一定要撐住,你們等同於我老李的半個親子侄,我一定救你們出重圍。

他看着被保定兵放火燒掉一角的崇王府,點頭說:“苗裡琛的礦徒兵損傷不少,把新降的保定兵都編到他們那隊裡,然後都留守在汝陽……不,還是從降兵裡挑選一些人帶上,說不定能起到勸降的奇效。”

李自成心中擔憂李來亨,也對他急於攻城使得李來亨所部的苗裡琛傷亡很多。因此就將戰鬥力較強的新降保定兵補充進苗裡琛的麾下,也算一個補償。

羅汝才雖然也對這支新降勁旅十分垂涎,可是畢竟苗裡琛確實立下攻城大功。曹副統帥還是一個拎得起輕重的人,不至於在這時候和李自成鬧彆扭。

李自成又叫來新降保定兵中的一名軍官,詢問他楊文嶽和虎大威的出兵情況。他就將虎大威手下各員將領的名字和情況一一說了出來,並把官兵的數目也說了個大概,對於楊文嶽的軍糧草束情況,也談了自己的看法。

李自成聽得頻頻點頭,連說:“很清楚,很清楚。”

接着又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軍官回答說:“小人名叫李破虜,原是天雄軍出身,鉅鹿之戰時僥倖不死,卻受辱小人之手,情願投入闖王麾下,以報此仇。”

李自成看他說話極有條理,就笑道:“好,你同闖軍的苗裡琛一起留守汝陽,截斷楊文嶽的後路。保定兵多有忠勇之士,我若戰勝楊文嶽和虎大威,絕不羞辱他們和他們麾下的士卒,願意加入闖營的都可以加入,不願加入的我也會發給路費盤纏,讓大家回鄉去。”

李破虜驚喜道:“多謝闖王!”

李自成揮揮手,雖然他的正式名號是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但河南官民百姓還是習慣叫他闖王,他也便聽之任之了。

那邊羅汝才和田見秀則已經點齊兵馬,大軍不做休整,直接由汝陽北上奔赴上蔡戰場。

闖軍中用兵最爲審慎的袁宗第則趕到李自成的身邊,擔憂說道:“如果補之和長恭不能救下先鋒軍的話,等我們趕去肯定是來不及了。”

李自成臉色一沉,低聲道:“如果來亨和雙喜有事,我可以不殺保定兵,但一定將楊文嶽祭旗。”

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三章 李天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九章 高家寨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九十章 首都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一百零五章 張國武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二十八章 八旗權力鬥爭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七章 左鎮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