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

福王府的宮牆巍峨高大,宮中迴廊蜿蜒漫長,兩邊的花園裡全是形狀奇詭的太湖石和從蘇州、常州買來的奇花異草。

李來亨將“天德王”的事情全部安排妥當以後,又接到郭君鎮彙報,說李仙風的兩營軍隊又往北撤了十幾裡。才終於放下壓力,有功夫在福王府內轉一轉、看一看了。

從迴廊再向前走一段路程,就是王府中數量龐大的各式房屋。有的是供僕人和幫傭居住的小屋柴房,有的是供丫鬟及其他被福王所霸佔的民間女子居住的閨房,還有的則是福王府中其他稍低一級的宗室及爲他們服務的承奉所居的豪宅。

現在這些房屋全被李來亨徵用,用於安置他從洛陽城中各處請來的鄉賢名流們。

爲了配合“天德王”的劇本,李來亨也是用天德王李自全的名義將這些士紳強行綁到福王府中看管起來。

他估計經過這樣一遭事情以後,這羣鄉賢是不會忘記闖軍中有一個天德王這回事的。

即便河南巡按高名衡想戳破“天德王”的真相,有這些被拘押在福王府內的鄉賢名流們做證人,李仙風總可以和高名衡鬥上一鬥的。

何況自從進入崇禎十四年以來,這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裡,官軍就連遭慘敗,甚至於丟失了洛陽和襄陽這樣的天下名城。

崇禎是什麼樣的性格?他是一個比李來亨更爲自負,絕不願意承認失敗的角色。

天德王不僅僅是李仙風的稻草,也是崇禎皇帝的稻草。

李來亨甚至可以想見,崇禎皇帝得到李仙風擒斬天德王李自全的消息以後會多麼興奮,這位“聖天子”大概會想方設法把李仙風設成一個典型,用於鼓舞士氣。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有人想要拆穿“天德王”的真相,豈非就是在打崇禎的臉?

“柳老先生,你甘冒奇險,到李仙風營中爲我們說項,實在幫了我們極大的忙。前番所贈金、銀及宋刻本,只是一點小小回報,這以後我還會幫老先生留心蒐集一些唐宋時的小說話本作爲回禮。”

同李來亨在福王府花園迴廊中漫步的,還有柳敬亭、方以仁和高一功三人。柳敬亭對李來亨的多番答謝卻之不恭,他鬍子又長又濃又白,但表情和眼神卻靈動又活潑,顯出一種非常詼諧的神情來。

柳敬亭回答說:“據說福王府的這處花園,當年修建的時候曾有人在假山亭子上題詩四句,諷刺福王。有人說是一個過路的遊方僧人題的,有人說是被徵去的民夫中有粗通文墨的人題的,還有說是洛陽城中好事的人出於義憤,題詩一首。那時蓋宮殿的,修花園的,運送磚、瓦、木料、太湖石和奇花異草的,亂紛紛在五千人以上,誰能看得清楚?所以到底沒查個水落石出。”

“我在江南遊學時,曾聽復社的人講過這回事。”方以仁略回憶了一下說。

李來亨和高一功兩人都被勾起好奇心,高一功便問道:“那四句詩必定是深合民心,如何寫的?”

方以仁誦讀道:“宮殿新修役萬民,福王未至中州貧。絃歌高處悲聲壯,山水玲瓏看屬人。”

柳敬亭點了點頭,誇讚說:“方先生博聞強記,確實是這四句。我估計粗通文墨的人絕不會寫出來這樣好詩。你看這‘福王未至中州貧’一句多麼憤慨有力。若不感之極切,恨之極深,這一句是寫不出來的。”

“這第三句的‘壯’字和第四句的‘看’字都用得很好。細品第四句詩意,這‘山水玲瓏’四字既明指福王的花園,也暗指天下江山。”

高一功聽罷十分憤慨,他罵道:“福王同洛陽百姓有這麼多的血仇,也難怪元帥攻打洛陽是這樣的不費吹灰之力了。只可惜……只可惜元帥禁止我們殺戮洛陽的文武官吏。”

他說到一半,又看向李來亨,道:“來亨你也禁止殺戮被拘禁在王府內的那些鄉紳嗎?實在遺憾!”

李來亨放低聲音,慢慢解釋說:“元帥已有命令,不許我們任意殺戮明朝的文武官吏、鄉賢士紳。何況我們在洛陽殺掉幾十、幾百個鄉賢,也無濟於大局,若要殺……”

“若要殺,就要幹一票大的!”李來亨森然一笑,露出大半牙齒,看的方以仁心中一驚、背上一寒,忍不住顫了好幾下。

李來亨之後又對柳敬亭說:“豫撫的事情還要多謝老先生相助,如今中州喪亂,我們即將撤出洛陽,不知道老先生下一步落腳何處?”

柳敬亭撫須含笑說:“老朽已經年邁,是無力跟隨小將軍去熊耳山、伏牛山中隱居。我已經準備前往江北或湖廣,或許將到武昌和淮安也說不定。”

李來亨心中也知道柳敬亭應該沒有很強意願加入闖軍,他在天德王的事情上幫助自己,多半也只是出於一種對義軍的同情和好感。

這種基本的好感,距離使他加入闖軍,那就還差很遠了。

李來亨也不以爲意,反而又讓方以仁給柳敬亭安排一些盤纏。

等到送走柳敬亭後,李來亨才坐在迴廊中的座椅上,對高一功說:“目前中州的鄉賢少則佔地百頃,多則千頃萬頃也並不奇怪。等我們騰出手來一定要設法處置這些傢伙。”

方以仁不知想了些什麼事後,說:“江南號稱富庶,實際上貧富懸殊。以蘇州一府爲例,有田的人只佔十分之一,替人家做佃戶的卻佔十分之九。”

李來亨用鼻子哼了一聲後,接着說:“河南因爲親藩甚多,土地問題甚於天下。本地的豪紳鄉賢,往往都各畜健僕千百,上結官府,外連響馬,內養刺客,橫行府縣。平日奪人田宅,掠人婦女,不可勝計,嬉戲之間,白晝殺人於市,無人敢問。”

他將雙手懷抱在胸前,看着花園中的假山奇石,道:“有土必有勢,有勢必有土。無土不豪,無紳不劣。這是一定之理,到處老鴉一樣黑,天下間有如覺悟的鄉賢個人,絕無覺悟的鄉賢羣體。”

高一功連連點頭,憤憤不平道:“等到闖軍騰出手來,一定要解決乾淨這班敗類纔是!無數小民整年辛苦耕種,不能一飽,負債累累,賣妻鬻子,稍遇災荒,成羣相偕逃亡,餓死路途。天下最大的不公,就是土地,就是鄉紳,我們不解決這號人,天下是不會太平的。”

方以仁是桐城名門、豪紳之家出身,他聽到高一功話中帶有的恨意,自然忍不住一陣後怕。

不過黑秀才思維敏捷,他沒等一會兒,便想出一套思路,對李來亨說:“天下大亂的根源是土地不均,將來闖軍大可參稽往古計口授田之制,俯察近代土地侵佔之弊,大刀闊斧,施行均田,作根本之圖,杜禍亂之源。倘能如此,就真正是救民於水火了。近世士大夫中有識之士,也深知這土地不均之弊是天下大亂的癥結所在,常提出均田之議,欲解民困。”

李來亨用玩味的笑容看着方以仁,說:“刀把子攥在有田有地的人們手裡,要割他們自己身上的肉,流他們自己身上的血,恐怕不太現實吧?”

李來亨到河南以後,見到洛陽附近如此浩浩蕩蕩的流民隊伍,對於土地不均、貧富懸殊的問題,就更加留心。他暫時還不想邁太大的步子,但是對於如何對付鄉賢士紳、之後如何在地方上建立統治,李來亨其實已有了一套被南明歷史證明行之有效的辦法。

這個辦法具體推行,或許還要根據後世更先進的經驗做一些改革,但整體框架,一定是有效的。

想到這裡,李來亨便揮揮手,向高一功和方以仁兩人表示不再談這個問題了。

他接着說道:“郭君鎮送來急報,說開封方面的戰況並不樂觀。都元帥離開汝州以後,星夜急走,直抵汴門。可惜啓翁的詐城之計被巡按高名衡看破,城內的藩王周王爲保命也急忙搬出王府中的大量白銀,鼓動亡命之徒進行抗衡。”

“袁宗第挖城牆穴城攻擊,但被開封守軍以懸樓破解。玉峰叔趕製了百餘座雲梯強攻,但也被官軍以火炮擊破。”

李來亨拍了拍手,總結道:“都元帥圍汴不利,而保定總督楊文嶽也督率總兵虎大威部星夜渡黃南下。李仙風應該也已經收到這些消息,這可能會對他的決策判斷造成很大影響。”

高一功皺眉問道:“來亨你的意思是,李仙風會因闖軍攻勢不利,終止和我們的合作嗎?”

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二章 惠世揚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九章 土改藍圖的第一步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十一章 龍沙讖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二十一章 會師商州(上)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九十九章 清軍在迂迴第十八章 祝捷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七十五章 撲夷陵(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九十章 首都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